1、由林黛玉进贾府一回看宝黛爱情悲剧的必然性红学是中国的一门显学,历来研究者无数。在众多的研究课题中,人们最关注的是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正如鲁迅所言:悲剧即是把有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宝黛二人的爱情可谓至真至纯,惊天动地,然而当最终以悲剧收场的时候,总是会拨弄着读者的心弦,留下无穷的怅惘和思考。扼杀宝黛二人的爱情凶手到底是谁呢,自从红楼梦一书问世以来,人们一直就这一话题热议不止。有人认为是贾母这一贾府最高统治者的出于门第利益的抉择,因为恩格斯就说过,在门第时代就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只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联姻;也有人说是黛玉性格使然,那种尖刻敏感的性格,是注定与钟鸣鼎食的大家族的掌舵人无缘的;也有人说是与宝
2、钗的投机钻营不无关系,在貌似平和的背后,其实有着蓄谋已久的爱情与阴谋;还有说是木石前盟,以泪还水的说法已经注定了悲剧的发生总之,众所纷纭,各执一词。其实,在这些说法当中,每种都不无道理。但是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作者本人,那么曹雪芹又是如何在他本人写就的前七十回中暗示了这一结局,并同时暗示了这一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呢?其实研究红楼梦的前五回不难得出结论,尤其是林黛玉进贾府一回。这一回完整的章回目录是托内兄如海酬训教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在这一回中,借黛玉之眼向读者介绍大观园之貌,更是两位主角出场引出大观园的其它重要人物。那么这一回在全书中就极为重要了,一众人物活动的宁荣二府的全貌已经毫发毕现地呈现在读者
3、眼前,同时重要的人物都已经借黛玉进贾府的契机一一亮相。而且这一回的功能还不仅如此,其实在曹雪芹的妙笔安排中,宝黛二人的爱情悲剧也已经在这大观园的介绍中,在这众多人物的亮相中,埋下了伏笔。贾府,不只是一座达官显贵的府邸。它在红楼梦中更像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其中森严的等级、人情的淡漠、人性的卑劣、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门第勾结、现实的抉择等等都在其中得到了显示。而这些则必然成为了爱情的天敌。宝黛就是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中被葬送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贾母身处贾府这座金字塔的顶端,注定了她身份的煊赫,贾母作为红楼梦中四大家族中王家和贾家的交集,深知官宦大家的生存法则。在仅为小官之女的林黛玉面前,虽然有着祖孙之亲情,但是丧母又丧父的孤女,虽则可怜,却之于贾家并无半点辅助之力,而宝钗背后的且富且贵的薛家大家族则可以与贾家“兰桂齐芳”,在门第利益面前,这位深谙世事的祖母,必然会置宝黛的爱情于不顾,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薛家二小姐。同时,作为封建大家族的掌舵人,贾母的思想必然是为正统礼教所熏染,婚姻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正统途径才是为她所认可的。那些男女之间的两情相悦是天然地收到她的排斥的。宝黛二人的爱情在贾府中根本没有生存的一点土壤。还有,在以道德标榜的贾家中,宝黛二人的爱情已然成了公开的秘密,假如贾母顺水推舟成全二人的好事,那对于标榜秩序的贾家来说何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