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环境容量:对一个地区,一定的环境要素,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强布局结构条件下,为达环境目标值,所允许污染物最大排放量。2. 环境影响后评价: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跟踪监测和验证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实现项目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方法与制度。3.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4. 风险评价定义:指对人类的各种开发行为所引发的或面临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生态系
2、统等所造成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狭义,对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对策和措施。5. 污染物:在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凡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形态进入环境系统而产生污染或降低环境质量的物质和能量。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6-10 DDBBA 11-15 DBCBD 16-20 BBCDD五、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1. 简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建设项目对环境
3、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设计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2. 简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环评报告书及环保措施竣工验收回顾;工程分析的后评价;环境现状、区域污染源及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后评价;环境影响报告书选择的环境要素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的后评价;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性的后评价;公众意见调查;环境管理与监测后评价;后评价结论。3. 简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资料,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现状调查,识别环境影响因素,筛选评价因子,明确重点评价项目(专题),确定各单项评价范围和工作等级,编制
4、大纲。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开展清洁生产分析,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分析环保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所得的各种资料,数据,给出评价结论,完成EIS的编制。4. 简述工业污染源调查内容。企业和项目概况;工艺调查;能源、水源、原辅材料情况;生产布局调查;管理调查;污染物治理调查;污染物排放情况调查;污染危害调查;发展规划调查。5简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第一为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确定评价工作等级和编制评价方案;第二为正式工作阶段,调查、预测和评价;第三为报告书编制阶段,给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大气部分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