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503186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想法在2006年的9月3日至9月11日,我们黑龙江省的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省里统一组织的新一轮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在此次培训中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教育新理念、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教师师德修养、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及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教学设计等课程,在此次培训中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收获很大。在此,关于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有一点自己的想法,请各位老师指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提出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具体目标时,强调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2、能力。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我校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低速率的传统教

3、育体制与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信息社会中知识爆炸式增长并且迅速更新换代的教育需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落后的教学方法,许多知识还没等到学生把它学会,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就目前来说,加强教育改革步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和决策。当前,从其理论基础看,教学设计有两种发展方向:即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按教学目标的

4、要求来组织教学,但也存在一个较大的弊病:以“教”为中心、即面向教师的“教”,其基本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千方百计让学生掌握各种应试技巧。学习的基本过程是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课堂上圈划重点。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和提高识记知识的效率。但它的致命缺陷在于,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难以充分体现学

5、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 教学目标分析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 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 信息资源设计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 自主学习设计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 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上述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要因人而异,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

6、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上述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规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进一步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上述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在“自主学习设计”中均应充分考虑上节所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知识外化

7、和实现自我反馈。 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皆由教师提出。协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能将讨论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 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 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如前所述,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

8、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强化练习设计根据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这类材料和练习应经过精心的挑选,即既要反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要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以课程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广大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已经有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等新理念,但实际课堂教学却还是非常陈旧。在可预见的将来的一段时间,课堂教学仍然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指导

9、下通过人机交互让学生更多地去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整个进程中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以便起主导作用),但并非自始至终;学生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帮助下进行主动思考与探索。教学设计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成败,脱离设计的教学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学设计的训练是我们需要着重探讨的内容,在此我们也对新课改的理念也有了更深程度的认识。下面我们以模板为基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一、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可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教学目标既要符合教学要求、又要适应

10、社会发展需求。要设计教学目标,首先要钻研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另外还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们可将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基础教学和应用教学。所谓基础教学主要内容是课程的引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所谓应用教学主要内容是教会学生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中去。 基础教学是前提,应用教学是根本,能力培养是目的。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点,然后再围绕之进行意义建构。其中,教师应当根据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情境的需要,灵活对待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使用一些

11、定性的术语和概括性的描述来陈述教学目标,以免出现常识性错误当前信息课的任务: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即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二、 教学的起点设计把握教学起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设计应该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主要指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能力水平、身心成熟程度和学习动力状态等。对现有水平进行调查,对不同水平

12、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这也是在现在的分班体制中较好的因材施教的方法。其中,教师可以选择观察法、谈话法、课堂提问、测验等各种方法去了解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确定其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条件,安排教学进程,以帮助学生迅速有效地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其重点、难点、学习要求)和教学顺序。同时确定课型及相关教学资源。它的设计过程也就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合理选择、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表达和呈现的过程。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要把握基础兼顾广度与深度,一些基本操作可精讲,更多的让学生上机时发现,老师

13、可以适时总结同学的发现,这样用利于学生对本知识点广度的掌握。2.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范围较广,一般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选用等方面。教学方法则运用现代教与学的理论,从教师讲授、叙述向教师辅助、指导的转变。提倡“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指导思想,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多种多样,如:以任务驱动于问题解决为主线,完成每个教学任务,从解决问题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协作的过程。每一堂课都要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解决好学什么,为什么学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本课程的学习多半时

14、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教师给予恰当的组织引导,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可以构想这样一个情境:首先,教师将教学内容中基础部分的重点知识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讲解。然后将学生分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接受能力较强、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对有些知识点必要时对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单独辅导,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通过协作完成任务,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学生各组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观察和分析总结可适当布置新的作业任务。在其间要注意的是,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

15、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3.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回答教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的问题。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也从多个角度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现同学作品中的优点,赏识性教育在信息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评价学生作品可采取教师规定主题的要求,给学生自选其中之一,给出一定时间准备,最后再集中进行作品创作,进行评议。评估学生学习成就已大大包含了学生学习态度的

16、变化、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执着程度、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弱等内容。应设计出使学生不感到任何压力、乐意去进行,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基于绩效的评价方法。考核方式的探讨,使我们更注重于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也会得以提高,更加勤于思考,乐于收集学习资料,分析能力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也将会有大量优秀学生作品的出现。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我们可以看到,教学过程的转变主要在于:是否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丰富的智力生活的背景,创造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自由表现的学习情境;学生是否实质性的参与了教学过程;学生是否有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因为潜能往往就是在这一过程

17、中发现并丰富和发展出来的。教学方式转变主要在于: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等; 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概括地说就是自主、合作、创新。所谓自主就是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在学习的内容上、时间上、进度上,更多地给与学生自主支配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和自主承担的机会。所谓合作就是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所谓创新就意味着不故步自封、不因循守旧。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遵循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任务为主线、能力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我们对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激励思维;不仅要灌输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启发学生怎么思考,不是简单的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发现真理。这是将传统的教学改造为平等、民主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6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