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二历史课堂练习(必修一中国史部分)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山东、山西 C湖南、湖北 D广东、广西2下列对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A B C D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意在揭示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的出现有其历
2、史必然性C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D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4汉书记载“秦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以为郡县。”据此,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判断:秦朝统治者对分封制的弊端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周朝末年,宗法制和分封制趋于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秦朝统治者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郡制和县制都起源于秦国A B C D5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国并行制6按照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
3、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敇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敇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敇,严词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渔,明年无渔。”最终此提案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敇超越其部门的权限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D体现了三权分立、制衡的原则7明朝永乐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列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皇(王)权得到空前强化明太祖设置的殿阁大学士,标
4、志着内阁的出现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A. B. C. D.8清人评价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这样说是因为A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B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C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9关于南京条约第十条,英文版内容直译过来是:“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的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的主要内容将予以公开通告并发布”中文版是:“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两者比较,最易于产生分歧的问题是 A谁来颁布
5、 B谁来交费 C谁来征收 D谁来制定10以下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部分地区国民党员的阶级成分构成概况,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不包括地区党员人数学生工人农民绥远32008%3%80%湖北187761.3%2.3%8.9%广东1500021.2%20.1%39.1%A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得到贯彻 B国民党成为革命阶级的联盟C国共两党的区别正在逐步消失 D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使各革命阶级联合11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
6、,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12“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反割台斗争13对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确切的理解是A对列强的侵略从退让到抵抗 B中华民族由分裂到团结 C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D由旧民主革命过渡到新民主革命14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这一论述的背景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在代行全国
7、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正遭到严重破坏A B C D15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6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
8、的是A依法治国的方略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7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职能的变化与哪一制度的实行有关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8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
9、平等会谈 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会谈 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19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他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A美国强调中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20.明成祖朱棣,不仅开拓了辽阔的大明疆域,建立了赫赫武功,而且成功地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的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源于他的行为
10、A不符合古代宗法制 B破坏了分封制C是以武力夺取帝位的 D损害了封建史家的利益21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元朝的行省制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明朝的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22隋唐时期与汉朝、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相比较,其进步作用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用”之外,对于当时社会的意义还在于 A有利于农民通过考试而入仕 B有利于豪强地主巩固统治地位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D有利于限制军事集团操纵政权23.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
11、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A.二十等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4.“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仍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制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剑桥中国史)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D.隋唐的科举制25.目前全国共有翼王纪念亭台五座,分布于广西、四川、江西、重庆等省市。位于广西贵港市的翼王亭,亭上有石达开所作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诸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后来,李宗仁为该亭题写了“还我河山”
12、的横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还我河山”充分表现了石达开的英雄气魄B.石达开把推翻清王朝统治作为其主要奋斗目标C.抗击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是石达开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动机D.石达开的民族意识是狭隘的26. 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这里“特殊的旗帜”指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C.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D.革命统一战线方针27不同时期签署的条约和文件,见证了中国外交的变迁。下列各项不成对应关系的是A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13、”C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美平等贸易关系建立D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8.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这里谈到的“错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B.采取了“左”倾冒险主义方针C.放弃了民族革命战线领导权 D.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29.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三
14、座大山;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 B. C. D.30.2010年3月17日21时,中国第十一批联合国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第一梯队80名官兵飞赴刚果(金),开始执行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维和官兵面对军旗庄严宣誓的情景说明了 A.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B.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31某次国际会议期间,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疆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
15、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会议 D联合国大会32.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4分)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
16、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4分)(4)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3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70年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摘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材料一的评价是否正确?说出你的理由?(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原则?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这部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4)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有哪些?BDBBD AABDC DCCBC CDDCA BCBDC BCACC A32(1)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工人罢工、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签和约等。(只要史实正确即可
18、得分)(任意3点3分)(2)历程:从维新思想到民主革命思想到民主、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3分)态度:全盘否定(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道德)。(1分)(3)俄国式革命道路。(2分)理由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践证明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2分)(4)发扬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继承传统文化、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学习先进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3分)33(1)正确(分),理由:因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 主权在民(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1分)(3)原则: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1分)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