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正页)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五年
课 题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 型
新授
课 时
1课时
授课日期
总共第( )课时
目标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通过猜测设想、尝试等方式,逐步探索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能力目标
培养类推能力和归纳、概括等灵活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体会感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的算理。
教学手段
课件
学生出席
全部出席
板
书
板
画
设
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3/7 分母不变 分子相加、减
2---2/7 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应化成最简分数。
5---5/7 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3+2-2/7+3/7=3+2/7
=5/7
3/7-2/7=
教
学
反
思
舒兰市中小学“两修三课”教案用纸(副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含时间分配)
修改完善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相信大家在这个新的环境中,会以更饱满的热情上好这节课,现在请你以你的坐姿告诉我你们对自己有信心。
一、 孕伏铺垫(3分)
这个班的方位、人数都与我班不同,老师将大家平均分成了4个组,你能用分数表示出你所在的组成员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吗?我们现在只知道这个班的老师将同学平均分成了4组,你能用分数表示出每一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吗? 3个组又怎么表示,3个1/4是()二组呢?2/4是2 个()(2/4或1/2提示同学分的份数不同,表示方式也不同。)
观察这三个分数,分数单位都是()。象1/4、2/4、3/4、这样分数单位相同即分母相同的分数,我们就称之为同分母分数,这节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有关于同分母分数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12分)
一)展示课件出示问题
1.分析过程:
创设情景以帮老师忙为主线,通过求教师一共用去多少纸引入:
(1)引导学生读题,说题意。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说)
(2)师生共同观察理解示意图分析这些信息。借助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每次用去的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3)根据题意对照图示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要用这种方法计算?(引导学生说出:要求一共用了几分之几,就是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要用加法算。)
2.整理方法
(1)怎样计算呢?
(2)抽生回答。
(3)首先提示学生边想边看图,―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 分数单位相同,可以把3个―和2个―直接加起来,即5个―也就是―。引导学生明确:相加的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没有变化,也就 是分母没有变化,只是把分子加起来。
其次让学生借助弯曲手指的方法来验证。
3.师生共同总结分数加法的意义,联想整数加法的意义,两者
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说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
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4、练习(多媒体演示)
(1)、7/15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4/15
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7/15和4/15一共是()个1/15也就是()。
(2)、2/9+5/9表示()个1/9加上()个1/9一共是()个1/9也就是()。
(3)、简单计算
(4)、计算5/8+7/8
引导学生观察结果。
小结: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应化成最简分数。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5、引导分析减法运算
刚才我们共同求了一共的那么现在我们看到两次用的并不是一样多,那么多多少呢?
我们应当怎样求呢?引导学生在加法运算的基础上首先让学生自主猜想探究。共同小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13)
1、计算
2/9+5/9= 2/7+3/7= 5/11-4/11= 4/5-2/5=
5/8+1/8= 7/10-6/10= 3/4+1/4= 8/9-2/9=
2、判断
1)分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的运算。 ()
2)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
3)2/7+4/7=6/14=3/7. ()
4)1/8+3/8=4/8. ()
3、填空
一个分数分子加上3变成6/7这个分数是()。
四、实践应用(5分)
1、商店运来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总数的1/12,第二天卖出总数的5/12,一共卖出几分之几,还剩下总数的几分之几没卖?
五、拓展延伸(5分)
1、a/5+b/5=4/5 a=?b=?
2、181818/606060+121212/606060=?
五、课堂评价(2分)
小结全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