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日(条形统计图)执教教师:云谷小学吴红红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课前疑惑1、本课是以“识图”、“绘图”为重点?还是要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数据统计过程?2、什么样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又方便课堂操作?课前思考:1、统计学如今已经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投入到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去,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因此本课的重点不是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而是创设情境,在统计过程中学习表示数据的方法,能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蕴涵的信息,培养数据分析观念。2、教材中“生日”情境虽然便于课堂上收集数
2、据,但其统计意义不大,统计结果能解决什么问题?经过思考,我将教材中的问题情境进行改造,结合班级“艺术节大合唱比赛需要统一购买鞋”的情境,使学生体会需要收集数据。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积累统计活动经验。磨课要点1、 起点:学生在低年级段已经经历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表表示统计的结果。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思考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提升思维能力是本课的关键。2、 终点:在统计过程中认识条形统计图,了
3、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积累统计活动经验。3、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过程,完成对条形统计图的自主构建,在体会与应用中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的分析第一课时(第8384页)。教学目标1、 结合调查本班同学所穿鞋码数的情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分析的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2、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从统计图中获取蕴涵的信息,帮助解决问题。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经历数
4、据的收集、整理、表示与分析的过程,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教学准备:课件、荧光笔、学习单、便签纸、统计表、米尺。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1、 在购买班鞋这件事上,应考虑哪些问题?提出问题:每种码数的鞋各应购买多少双?2、 怎么知道每种码数的鞋各要买多少双?讨论:说说你准备如何调查。设计意图:设计“每种码数的鞋各需要购买多少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需要收集数据,由此鼓励学生现场收集数据,激发参与统计的积极性,体会统计的必要性。二、 主动探究、体验过程1、 进行数据收集与整理2、 表示数据3、 学生完成条形统计图4、 读图,获取信息,分析数据。5、 小结:回顾统计过程,总结方法,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完成鞋码的整理与表示,注重在统计过程中学习表示数据的方法,同时渗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蕴涵的信息,从面帮助解决问题,磁头数据分析观念。三、 联系实际、拓展提升读统计图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量。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板书设计:条形统计图收集 整理 表示 分析 (分类) (有序) (条形 ) (数据会说话)所用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