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
今天中午,吃完饭,我在宿舍休息,十几分钟后,突然一个学生来了,他敲开门,说我们班的A同学和B打起来了。我大惊失色,这个班在二楼,中午有些同学因为离家较远,就在班里学习、休息,我三步并作两步,立即来到了这个班,门是关着的,我推开门,他们两个见我进来,也就不打了,我把它们叫来了办公室,可以看得出来他们还没缓过劲来,还在气头上。一个直着脖子,一个扬着头,一副很不愤气的感觉。我问他们怎么回事,他们也都不说活。我觉得他们一时在气头上,想让他们缓缓,将他们分开站在办公室的两面墙前。几分钟后,我看到他们心情较为平复,又问,刚才是怎么回事?这次,他们终于吱声了,一个只说:他先打我。另一个说:他要闪我。其他就不说了。我听不明白怎么回事,又问了一会儿,终于他们说明白了,A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的看书,B坐在A的前面,背靠在A的桌沿,晃动到A的桌子,A受到了影响,就把桌子往后拉,B被闪了一下,很愤怒,当即两人就打了起来,都是少年人,火气上来了,越大越火爆,班里面没有老师,不得已之下,才有个学生来叫我。
过程明白了,我也懂了,两个人都有问题,B靠着别人的桌子摇,影响到了A,还先来了火气,下手打了A,A躲闪,B追打,A没办法,也终于没得躲了,便扭打了起来,听他们的描述,打了大概三分钟,期间有摁在墙上的时候,有躺在地上的时候。旁边的同学有劝架但是没能劝开。
挺清楚之后,我把B叫到身边,我问:“你觉得一个讲文明的、有秩序的社会好还是一个信奉武力的、野蛮的社会好?这两种社会你更向往哪一个?”他说:“讲文明社会好的。”“那你觉得你今天举起拳头打你的同学,这样的的做法是文明的、守秩序的吗?”“不是。”“你是个明白事理的孩子,既然知道文明的好,也向往文明,那就要努力向好的方面做,努力朝着文明靠拢,如果你信奉野蛮的丛林法则,那么你以后遇到你打不过的人的时候,怎么和人讲道理、讲法律呢?文明才是力量,能控制自己才是强大!你觉得靠着桌子摇着很舒服,但是有没有想过在你舒服的时候,影响到了别人的学习,让别人不舒服了呢?要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别人的不舒服身上呢?……”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他哭了:“老师,我错了!我不该打人。”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刚一进来的一副我是老大,谁也不服的样子了。
通过这一事件我明白了一件事:要说服一个人改变态度、改变做法,要从他认同的道理、认同的事情身上出发,站在他的角度想问题,换位思考,为他而着想,他一定会认同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