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幼儿进餐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案例在我进行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中,收获甚多,特别是小班孩子的入园习惯与文明礼貌习惯养成较好,对孩子的个人卫生也可以说取得了令家长肯定的成效,好多家长说,我家的孩子洗脸时再也不哭闹了,我家的孩子会刷牙了,还教我呢!但是每天中午进餐时的公共卫生却让我费尽脑筋,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终于找到了可行的方法,保证了孩子公共卫生习惯的养成。情景一:中午,在幼儿用餐前,我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重保持桌面干净,告诉幼儿将骨头,残渣等放入空碗中。然后组织幼儿用餐。在幼儿用餐过程中,我等所有幼儿用完餐后,再将桌子擦干净。虽然其间我多次提醒幼儿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洁,但是哪怕我喊破
2、了嗓子都无济于事,桌面上到处都是饭粒、菜汤、吃完的骨头盘中、桌上到处都有,地面也脏得无立足之地。情景二: 第二天中午,在幼儿用餐前,我在桌上放上一包“红红的美人痣”,告诉幼儿用餐时要注意保持桌面干净,将骨头等放入空碗中,对表现好的宝贝老师就奖励他,然后组织幼儿用餐。在幼儿用餐过程中,我只要发现有桌上脏了的,就过去将桌子轻轻擦干净,帮助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盘中。我对吃饭干净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并在他额头上贴上红红的美人痣以此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榜样教育,幼儿已经基本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能自觉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幼儿能将骨头等残渣主动放入盘中,当有幼儿不小心将东西掉在桌上、地上时,能主动捡起放入盘中
3、。整个班上的桌面、地面比起开始时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同样的一件事,为什么效果截然不同呢?著名心理学家凯琳说过:假如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玻璃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结果是: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破窗理论。在情景一中,我是等所有幼儿全部用完餐后,才将脏乱不堪的桌面擦干净。对于最初弄脏桌面的幼儿没有及时给予制止,桌面也没有及时给予清理。这无疑使弄脏桌子的幼儿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而其他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也会觉得:反正桌面已经脏了,再弄脏点也没有关系,甚
4、至还有个别调皮的小家伙有攀比的嫌疑,比赛谁弄得更脏。而在情景二中,我只要发现有桌子脏了,就马上过去将桌子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将骨头等放入盘中,而且有了一些实质性的奖励措施。我随时擦桌子、帮助幼儿将骨头放入盘中的行为,在无声的提醒幼儿用餐时,要注重保持桌面卫生。对弄脏桌面的幼儿来说,是一种无声的批评,而对爱清洁的孩子更是一种鼓舞和肯定。帮助幼儿将骨头放入盘中的动作也在无声的告诉幼儿:应该这样做才对。桌面始终保持干净的状态,当有幼儿不小心掉下东西时,也能自觉主动的捡干净,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通过以上实践,可以看出,注重为幼儿创设良好整洁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我们幼儿园一日保教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我们必须反复用动作去示范,帮助幼儿理解,让幼儿明白该怎样做才是对的。老师到位的肢体语言示范,胜过多次的言语要求,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