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铸诚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用法律来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2、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来维护作为消费者权益的能力。3、知识: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重难点:培养用法律来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权利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故事导入:请大家比较两个例子,分析商业场上成败的原因:1、1999年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曾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被起诉。事件发生后,东芝对美国用户实行经济赔偿,对东南亚用户却一拖再拖妄图轻描淡写敷衍了事。这种“给美国人美金,给东南亚补丁”的做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结果是东芝销售额暴跌,从此无法在东南亚市场上立足。2、某商场坚持质量诚信、服务诚信、价格诚
2、信和合同诚信,向社会做出了“卖真品、标真价、送真情”的“三真”承诺,实施“无理由退货”的举措,结果公司销售额连年上升,受到顾客好评,记得了市场。学生分析,师小结:诚信是立业之本,可是就有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所以我们要睁大慧眼,识别假冒伪劣产品,请大家一起来讨论:有哪些假冒伪劣产品存在?并设想一下,购买和使用这些产品的后果有哪些?如何才能更好地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猖獗?学生讨论发言,师小结:看来大家都曾经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伤害,而且大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深恶痛绝了,而且大家对于这个问题也有不少办法,特别是有比较强的法律意识,那么,为了更好地维护诚信、惩治欺诈,我们消费者就应该更多地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小黑板或多媒体展示)消费者享有的权利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根据上述消费者权利,大家说说经营者应承担哪些义务呢?(见课本P61)(另:保证消费者在消费场所的财物安全、对消费者由于消费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依法或依约定履行相关义务)针对这些情况,你认为你在消费活动中应该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享受你的权利,并监督经营者合法经营呢?学生讨论回答,师小结(课本P60),再请大家对照这些方面,回想一下你过去的消费行为有哪些没有做好,让经营者有空子可钻了?今后应该如何改进?(略)过渡:大家对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方面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就请大家
4、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分析几个案例吧!1、分析课本P61和P62两例。2、同学小明的妈妈最近遇到了麻烦,买了一台冰箱,使用不到一个月就坏了。她应该如何办呢?3、农民张某经营着一个杂货店,他的儿子不幸是“杀人奶粉”的受害者,自己却仍将劣质食品出售给村民。不久在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张某的劣质食品被悉数查缴,他本人也受到法律制裁。请问:(1) 张某作为经营者,违反了经济活动中的什么原则?(2) 面对儿子的不幸,张某应该如何处理才对?(3) 张某最终受到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4) 安徽阜阳地区发生的劣质奶粉事件,造成12名婴儿死亡,229名婴儿营养不良。从这一事件造成的后果看,生产和销售劣质奶粉的这些厂商主要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5) 这件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当我们在消费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讨回公道。只在全社会行动起来,才能形成诚信的合力,只有全社会共铸诚信,才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必由之路。为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共铸诚实信,相信明天的天空一定会因我们今天的努力变得更加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