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音乐活动名称:月亮婆婆喜欢我活动目标:1、通过哼鸣摇篮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通过图片和游戏等初步理解、记忆歌词,初步学唱歌曲。2、通过唱衬词学习简单的二声部唱法,体验合作的快乐。3、感受傣族歌曲独特的风格。活动准备:1、图谱2、星星卡片七张,每张两个小星星。3、磁带、录音机、钢琴活动过程:一、哼鸣摇篮曲,感受音乐旋律。1、今天我来做你们的妈妈,你们做我的宝宝,睡在我用臂弯做的摇篮里,我哼唱摇篮曲,你们就跟着我的摇篮,摇呀摇呀睡着了,好吗?2、三次感受音乐旋律:第一次:教师边跟琴声哼唱边晃动手臂故作陶醉状,带领幼儿的身体随音乐左右晃动;第二次:“妈妈摇着摇着 ,宝宝就睡着了,现在妈妈摸谁的
2、头,谁就轻轻趴下睡着了;”第三次:“妈妈真累呀,心疼妈妈的宝宝们快哼唱这首曲子,让妈妈没也睡觉吧!”二、 理解歌词,学唱歌曲。1、教师完整清唱歌词。师提问:我们睡觉的时候,谁会透过窗户来看我们呢?(允许幼儿想像表达);那我们假装睡着,看看谁来了;2、教师清唱后,师幼互动问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关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问:谁来了?(月亮婆婆)(出示)问:为什么来呀? (喜欢我)问:做了什么动作?(洒下月光把我摸)、(表现洒的动作,提示幼儿摸摸鼻子、耳朵等);问:玩了什么游戏,(走走停停)、(我走他也走,我停他也停) 问:玩了几次?(三次)依次出示走、停的图谱3、学习用不同的声音学唱歌曲:(1)看图
3、完整唱第一遍:(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示喜欢月亮婆婆吧;)(2)边做动作边演唱:(再来一次,做上动作吧;)(3)用很美轻轻的声音唱:(晚上用什么声音唱?)(4)用响亮好听的声音唱(白天唱这首歌用什么样的声音?那我们试试)三、学习并掌握歌曲中的伴唱部分 1、听录音,感知伴唱的音乐部分。师:天空中的星星被我们吵醒了,朝着我们眨眼睛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在歌曲的什么地方眨眼睛了(放音乐,教师在相应眨眼睛的地方做手势,帮助幼儿感知) 2、请幼儿找星星,贴在相应的地方: 3、集体练习一次:我来做月亮婆婆,你们做星星,在眨眼的地方唱“啦!啦!非常棒!声音唱得很整齐,还可以用怎么唱? 4、真好听!可月亮婆婆有想法了,月亮婆婆就一个人声音太小,小星星那么多人,声音不均衡,怎样就可以均衡了呢?老师来做指挥,你们都是小小歌唱家这一半唱月亮婆婆,那一半唱星星。四、结束活动。 师:夜深了,小朋友在什么?对,小朋友睡着了,做了个甜美的梦。谁睡得香,谁睡得甜,月亮婆婆就来亲亲他的小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