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八年级物理知识自我检测题.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5240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知识自我检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自我检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自我检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自我检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知识自我检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物理知识自我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9 B.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个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m/s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20cmB人的正常体温为42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0kgD空调的额定功率为100W3.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一支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35s的时间B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11.5mm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 D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lkg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220

2、V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s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2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台灯的额定功率约为500 WB手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C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l03kgm3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8108kms6.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声音是由于物

3、体的振动产生的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8.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各自具有独特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C市区内某些路段 “禁鸣喇叭

4、”,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C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来灭菌D验钞机是利用了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1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A雨后天空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C斜插入水中“变弯”的筷子 D阳光下人在地上的影子13.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14.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A倒立、放

5、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15.如图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某市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16.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分钟的时间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是放热的17.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

6、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18.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 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19.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

7、法正确的是A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B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C前者的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增大手的内能20.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能量的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21.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

8、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22.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选手用时/s刘翔13.07奥利弗13.18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23.小王测量丁五个体积、质量各不相同的铝块,将所得数据

9、描绘成图表。下图中能与实验结果吻合的是24.分别由不同物质a、b、c 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最大Bb 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25.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26.观察下图中四个情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可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

10、向C力可以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7.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汽车轮胎上有较深的花纹B旱冰鞋底部装有轮子C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需加装防滑链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28.如图所示,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29.小刚用水平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讲台桌,结果没有推动(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讲台桌不受摩擦力B推力与讲台桌的重力大小相等C推力小于地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D推力与地

11、面对讲台桌的摩擦力大小相等30.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运动,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此时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D海豚跃起,离开水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增加31.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面积大小判断受力效果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32.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

12、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 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33.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列现象的产生与此相关的是34.小明全家要外出旅游半个月,为保持家里的盆景有较充足的水分,小明用瓶子装了一些水倒放在盆景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则在水槽内水面降到恰好与瓶口相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A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小B冰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小C桌面受到的压力保持不变 D瓶内、外水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 35.一个鸡蛋静止于盛有足量清水的容器底部,向水中

13、加入食盐,鸡蛋可上浮至液面关于鸡蛋能够上浮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鸡蛋所受重力变小了 B鸡蛋所受浮力增大了C鸡蛋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不变 D鸡蛋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减小了36.如图所示,起瓶器开启瓶盖时,可看作是A以B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B以B为支点的省力杠杆C以A为支点的费力杠杆 D以A为支点的省力杠杆37.下图所示的简单工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省力的是38.举重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位身高180cm的运动员和一位身高160cm的运动员,在挺举项目中用相同时间把同样重的杠钤举起,如果他们对杠钤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功率分别为P1和P2,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W1=W2 P 1=P2 BW1 W

14、2 P 1P2CW1 W2 P 1=P2 DW1 W2 P 1P239.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B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C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40.蹦床运动是一种深受青年人喜爱的运动。如图所示,当运动员从蹦床弹起后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是: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B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D

15、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二、实验探究题1.小峰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用两段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2)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填“A”或“B”)这一侧观察。(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选填“虚”或“实”)像。2.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

16、,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 cm,判断的依据是 (3)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4)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3.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

17、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_;(选填“大”或“小”)(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_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4.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2)图丙中,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该物质的内能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比较图丙中AB段与CD段可以看出:吸收相同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因是:_。(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5

18、)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象丁时指出:图象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奥妙:_。5.某同学对一蜡块的密度进行测量,实验时使用的铁丝,其体积可忽略不计他采用的测量方法如下: (1)如左图所示,利用天平称量此蜡块的质量为 g(2)用细铁丝扎在蜡块上并浸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如右图所示,蜡块体积为 m3(3)经过计算,该蜡块的密度为 kgm3(4)假设在步骤(2)中,此同学用力稍大了一些,将蜡块压到了量筒底部这样 (填“会”或“不会”)影响蜡块密度的测量6.下图是小宇“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操作过程,铁块和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实

19、验时,小宇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甲图中铁块受到的摩擦力是 N。(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乙、丙两图中铁块和木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4)实验时,小宇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摩擦力。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

20、的 程度来确定。(2)比较图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3)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步综合分析图中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 。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某同学将杠杆悬挂起来,发现杠杆的右端低,左端高,他应该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使杠杆在_位置平衡。(2)在杠杆两端挂钩码,不断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平衡,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次序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2.051.01022.0102.01033.0102.015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3)根据第2次实验数据有同学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他得出此错误结论的原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