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物体的运动教学设计佛山市顺德区勒流中心小学 伍淑君一、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 学会判断和描述物体的运动。2、 了解物体常见的几种运动方式。(二)能力培养目标1、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分析的能力。2、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运动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合作交流、学习与探究的乐趣。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怎样描述运动和了解常见的运动形式。难点: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合作探究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粗绳、乒乓球、透明胶、橡皮筋、饮料罐四、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一、
2、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创设问题情景:关于“运动”这一个词,大家并不陌生,那么老师想要考考大家,请看短片。播放视频骑自行车的人。2、提问:你认为骑自行车的叔叔运动了吗?3、抛出核心问题:同学们看到叔叔身体是没有动的,所以认为叔叔没有运动。但其实我们既可以说叔叔运动了,也可以说叔叔没有运动。为什么呢?4、引导深入学习:别着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认识物体的运动,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找到答案。1、观看视频。2、思考分析,调动已有知识,回答问题。3、面对不同意见,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以学生生活实际常见的现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再抛出核心问题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顺利地导入新课内容。二、展示学习目标,明确任务1、出示学习目标:(1)学会判断和说明物体的运动。(2)了解物体几种常见的运动方式。1、朗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学有目标,听有方向。三、判断、描述物体运动,击破重难点1、从“疑”入手:到底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呢?(出示图片体操员运动过程图)2、以“图”为鉴:这是体操员运动过程的图片,从图片可以看出,体操员运动时,每个动作的位置一样吗?3、以“图”强化:物体运动时,位置会发生变化(出示图片挥杆过程图)。4、以“问”解“疑”: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判断物体的运动呢?5、以“考”巩固:不知道同学们会不会判断呢?现在来考一考你
4、们(出示图片谁运动了),请问图片中哪些小孩运动了呢?原因是什么?6、授之以“法”,击破难点:(1)引导学生得出与灯柱进行比较的方法。详细介绍被拿来对比的“灯柱”,我们称为“参照物”,当物体与参照物对比,位置发生变化,那么物体就运动了。(2)生活环境中,参照物是只有一个的吗?哪些可以作为参照物呢?补充:除了停着车外,运动的车,甚至是地球都可以作为参照。(3)练一练: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是否运动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请大家练一练。(出示图片判断女孩的运动)(4)重温旧“题”:现在我们回忆课堂之初看到的骑自行车的叔叔,为什么既可以说叔叔运动了,又可以说叔叔没有运动呢?(5)小结巩固:通过观察物体相对
5、参照物的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7、学法延伸,再添新知:(1)除了位置变化外,还能通过哪些特点说明物体的运动呢?(出示图片运动的小球)(2)对比判断:两个小球运动的路线并不同,分别是什么呢?(出示图片两辆运动的小车)(3):两辆运动的小车还有什么不同之处呢?(4)总结收获:判断物体的运动还能通过方向和速度说明物体的运动。1、主动观察:体操运动过程图片。2、积极思考、各抒己见。3、学以致用,运用“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运动与否。4、通过浅显的事例实践运用“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运动与否。5、初步感知“参照物”的概念与作用。6、观察、分析和比较图片,判断出女孩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位置变化的情况以及其
6、运动的情况。7、分别找出判断叔叔运动的参照物和没有运动的参照物。通过判断深入理解“参照物”。了解物体运动时位置会发生变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检查学生对位置变化可以判断物体运动的理解,并且为引出参照物概念作铺垫。把抽象的参照物概念具体化为灯柱,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轻松突破难点并且突出重点。通过判断女孩运动和叔叔运动的填空练习,检测学生的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归纳出方向和速度也可以说明物体的运动。四、明确运动方式,理解重点1、创设探究情景:在生活中运动的物体非常多,如乒乓球、饮料罐、滑雪、钟摆和风扇等等(演示乒乓球、饮料罐等物
7、体的运动过程),而且各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平动,摆动和振动。你能说出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吗?生活中有与之相似的吗?2、布置合作探究任务: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记录其运动方式示意图,判断其运动方式。并且填写书本52页的表格。(3分钟独立思考完成,5分钟小组合作讨论。)3、归纳总结运动方式。1、独立观察、分析、归纳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2、小组合作讨论3、小组代表发言归纳出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首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归纳的能力,其次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不仅让学生体验和树立合作交流的乐趣,也能让学生轻松理解和认识物体的运动方式;最后通过学生代表发言,提高学生的语
8、言表达能力。五、做各种运动方式,学以致用1、激发探究兴趣:同学们已经理解物体常见的几种运动方式以及其特点,那么你能利用一些材料做出这些运动方式吗?2、布置合作探究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利用粗绳、胶卷和橡皮筋做出几种运动方式。3、巡视、指引小组学习。4、组织汇报交流。1、利用材料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组内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2、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结果并且演示说明。3、在小组交流展示中内化知识。在亲历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六、总结1、引导归纳本
9、课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1、分享收获让学生自已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最终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五、 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设计就像一份好的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力图全面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结构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第9课认识物体的运动判断:位置的变化(参照物)一、物体的运动说明:方向、速度二、物体的运动方式:平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六、 实验观察记录单设计各种物体的运动方式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式示意图运动方式相似的运动乒乓球风扇钟摆饮料罐滑板七、 教学反思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老师,不仅要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进
10、行教学后的反思。它无论对教师的成长还是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现让我谈谈这节课的上课感受。本课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努力下,能够达到预设的目标。在导入环节中,能够很好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但是在播放视频前应该先向学生说明要关注视频的焦点,以及所要思考的问题。而在判断物体运动的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抽象概念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也忽略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小学科学课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教学的设计要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为出发点,学生才能切实体会到教学的效果。总之,这一次的说课让我对小学科学课的设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控制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能变、能通、能久,使科学教育教学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