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下语文第二单元复习
三下第二单元 课题 第二单元复习 第 1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课型:复习课 启东市南苑小学 设计
教学
目标
1.掌握本单元的30个生字,认识绿色通道中的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进行归类拓展。正确区分本单元中出现的多音字。
2.掌握第二单元中出现的四字词语及其他词语(正确书写,正确运用),并适当拓展延伸。
教学
重点
掌握字、词的音、形、义,积累语文知识,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恰当运用。
教学
难点
掌握,并能恰当地运用所学知识。
课前
准备
学情
分析
【先学提纲】
字
字
音
平舌音
赛 阻 措
翘舌音
忠 摘 舍 惹 试
前鼻音
栏 隐 选 询 捡 任 盼
后鼻音
剩 眶 捧 惶 恐 懂
多音字
任 舍
字
形
跨() 措()若()惶()际()纪()
挎() 错()惹()皇()标()记()……
词
照样子
词语积累
湛蓝:
金灿灿:
飘飘悠悠:
“有”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无”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近义词
祝贺()当初()奢望()敬佩()向往()
充满()哀伤()忠实()惶恐()闪动()
反义词
打破()微笑()永远()坚强()哀伤()
忠实()飞快()惶恐()
句
造句
当初:
祝贺:
在字词句的复习中,学生也许会感到这些基础知识比较简单或枯燥,而产生懈怠情绪,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调动多种感官,手脑并用,分层复习,可能会达到预期目标。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 谈话导入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第二单元,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们都会有所收获。
出示学习总目标:
巩固生字词,积累语文知识,并恰当运用
二、自主复习
同学们已完成了自主复习表,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负责归纳整理,遇到疑难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再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 学生进入了三年级,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字词句的知识整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已先做起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节约了课堂上的教学时间。】
三、梳理整合
出示学习目标1:
辨别生字词的音、形、义
(一)字音
1. 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考考你。
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个字的读音是错的?请把它找出来,把相应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xín zhì shènɡ zhuī
(1)询 问 治 疗 剩 下 颈椎 ( )
jiè shì chén kuànɡ
(2)历 届 试 验 承 受 眼眶 ( )
āi rèn ɡū pàn
(3)哀 伤 任 何 弧线 盼望 ( )
zhōnɡ qiān zhù tō
(4)衷 心 谦 虚 祝 福 托起 ( )
小结: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音,遇到多音字要根据意思来确定。
(二)字形
1. 哪些字的字形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考考你。
l 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把相应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A明媚 B跨拦 C洗澡 D鸽子 ( )
(2)A成绩 B希蜡 C呐喊 D田径 ( )
(3)A国际 B艰难险组 C舍不得 D 意外 ( )
(4)A传递 B悠闲 C不知所错 D箱子 ( )
3.填一填:形近字填空
记 纪
( )念 ( )载 标( ) ( )律
腊 蜡
( )肉 ( )笔 ( )烛 希( )
小结:认清字形,正确书写。通过比较记字形,给汉字赋予一定的意义。
(三)字义
1.平时你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
2.考考你。
l 查字典,选择正确的解释
(1)措:a、安放,安排b、筹划办理
小姑娘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 )
学校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 )
(2)捧:a、两手托着b、量词,用手能捧的东西c、奉承或代人吹嘘
我把雪儿轻轻捧起,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然后向蓝天飞去。 ( )
今天去超市,我挑了结结实实的一捧红枣。 ( )
朋友之间还需要相互吹捧吗? ( )
小姑娘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 )
3. 3.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把相应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惶恐
A 慌乱 B惊慌 C恐怕 D恐吓 ( )
(2)询问
A打听 B询查 C提问 D追问 ( )
(3)意外
A不幸 B偶然 C惊诧 D意料 ( )
(4)传递
A快递 B传送 C传话 D传播 ( )
小结: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还需要我们正确分辨。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词语的音、形、义,在辨析的基础上理解词语,让学生仿照题型出考题更是“跳一跳,摘桃子”,让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
(四)词语积累与运用
l 出示学习目标2
积累词语,并学会恰当运用。
★照样子写词语
金灿灿: 银亮亮 红艳艳 白花花
墨黑: 乌黑 金黄 粉红
雪白雪白: 火红火红 碧绿碧绿 通红通红
“有”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有: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根有底
有始有终 有口难言
“无”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有:无精打采 无孔不入 无奇不有
无能为力 无动于衷
★结合生活经验,为下面一段话添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天鹅湖是个圆形的湖,湖水清澈见底,( )发亮,好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湖的四周是( )的树木,其中最美的是柳树。树下是一大片( )的小草,草丛中开着( )的小野花,( )的,( )的,( )的,( )的……可爱极了!湖上横跨着一座弯弯的天鹅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选用下列四字词语填空
飘飘悠悠 艰难险阻 不知所措
有恃无恐 有口难言 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求必应 有根有底 有始有终 有志竟成
1.兔子妈妈对小兔子说:“妈妈去采蘑菇时,你一定要乖乖地留在家里,不要让凶残的狼( )。
2.一阵秋风吹过,梧桐树叶( )地落了一地。
3.奶奶对孙子总是( ),处处宠爱他,让他养成了懒惰的习惯,什么事情都不肯自己做。
4.红军战士们克服了无数的( ),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5.爸爸认为现在天气炎热,人人都爱喝冷饮,所以买冷饮的生意是( )的。
6.小男孩与妈妈走散了,正当他( )、急得要哭时,广播里传来了寻人启事。
小结:积累词语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要善于学会运用。
(五)用加点词造句
1.刘翔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
。
2.约翰逊第一个走向我,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了一句:“干得漂亮!祝贺你!”
。
小结:造词能力既是遣词用字能力的延伸,也是写好片段作文的基础。
【设计意图: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把握准复习的重点,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科学的复习方法,以唤起学生对以往知识的记忆,薄弱环节得以巩固,零散的知识得以系统化、全面化。】
四、查漏补缺
通过上面的学习,相信你又有了新的收获,请把自己的所得补充在自己的自主复习表上,完善它。
五、综合运用
出示学习目标3
学会综合运用生字词
1.读下面的词语,划出正确的读音。
花瓣(biàn、bàn) 捧(pěng、pǒng)着 绒(róng、rǒng)布
摘(zāi、zhāi)下 两盆(pén、péng) 整(zhěng、zěng个
眼眶(kuàng、kuāng) 集(jié、jí)市 惹(rě、lǒu)火
2.照样子,写词语。
红艳艳: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不”字开头的成语: 不____不___ 不____不___
自言自语: 自( )自( ) 自( )自( )
有始有终: 有( )有( ) 有( )有( )
3.将下列动词填到合适的句子中去。
俯 仰 摘 捧 拿
(1)花圃里的鲜花是不能随便( )的。
(2)她小心地( )着一碗热汤,送到妈妈床前。
(3)我( )起头,数着天上地星星。
(4)这些易碎品要轻( )轻放。
(5)老师( )下身,亲切地摸着我的头。
4.加上合适的词语,把句子写的更具体。
(1)( )的海鸥在( )天空中( )飞翔。
(2)( )的小姑娘( )询问( )情况。
(3)像( )的露珠在小草上来回滚动。
(4)他一听到这消息,兴奋得( )。
【设计意图: 通过综合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做辨析、梳理,真正掌握、理解、运用词语。】
教学反思:
三下第 二 单元 课题 第二单元复习 第 2 教时 总第 个教案
课型:复习课 启东市南苑小学 设计
教学
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灵活地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自主解决复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体会、归纳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以及描写人物时运用的细节描写。
教学
难点
学会灵活地运用,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朗读、说话、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课前
准备
1. 自主复习第二单元,完成自主复习表。
【先学提纲】
课题
主要
人物
人物特点(用一两个词语形容)
体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语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
质疑
问难
4翻越远方的大山
5雪儿
6花瓣飘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三篇课文,背诵《雪儿》一文中的第四、五自然段。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导入:上一节课的自主复习,很多同学完成得很棒,这说明课后同学们花了时间费了心思,让老师心生赞叹。相信今天的课堂更为高效,相信这节课你能收获很多。
二、自主复习
课前,同学们已经认真完成了自主复习表,接下来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第一项(人物特点),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各自发表观点---组长负责归纳整理---选派代表发布学习成果---组内、组间互为补充。学习时间为3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小组合作,组间补充等方式,使知识得以巩固。】
出示学习目标1:
复习本单元课文内容,品读语句,感悟写法,学以致用
三、梳理整合
(一)梳理人物特点
1.小组汇报:各个小组的代表请先站起来,待会儿一个小组在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的观点如果是一样的就可以坐下,不一样的再纠正补充。
2.感悟特点:根据回答完成表格。
主要人物:刘翔、小姑娘(《雪儿》)、小女孩(《花瓣飘香》)
人物特点:(不畏艰难、敢于挑战、顽强拼搏)的刘翔
(心地善良、向往自由、爱护鸟类)的小姑娘
(懂事、孝顺父母)的小女孩
3.提升总结:同学们归纳得真不错,还用上了四字词语来形容,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人物类的单元复习,就应该要像这样梳理人物特点。(板书:梳理人物特点)
(二)交流重点语句
★回味重点语句,走近文中人物
任务提示:这些人物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作者是如何用语句将人物特点体现出来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回味重点语句。(板书:回味重点语句)
1.预设交流《翻越远方的大山》
●品人物语言,悟刘翔品质
《翻越远方的大山》中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刘翔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根据自主复习表来交流。
① 填一填:很早就知道约翰逊的名字—— 时,不敢奢望亲眼看到约翰逊—— 年,和约翰逊第一次碰面—— 年,第一次肩并肩地和约翰逊站在跑道上—— 年,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越来越多,屡屡拿第二名—— 年,成功超越了约翰逊。
②悟一悟:刘翔的心情分别有什么变化?
③结一结:结合这些语言文字,我们感受到了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顽强拼搏的精神。
●观课文插图,书内心真情
①想一想:刘翔进行了哪些艰苦的训练?
狂风暴雨中,我 。
风刀霜剑中,我 。
身染疾病时,我 。
别人休息时,我 。
②结一结:抓住关键词句,提取重要信息。在了解信息的基础上要学会概括文章内容,发现写作顺序。
2.预设交流《雪儿》
●爱心疗伤露真情
课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这只可怜的鸽子呢?
说话训练:“我”和雪儿多么快乐,他们望着蓝天,看着飘飘悠悠的白云,浮想联翩,他们会想些什么?
我想 。
雪儿想 。
●展翅飞翔显大爱
出示雪儿飞翔图,想象说话:我会怎样为雪儿欢呼?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依依惜别话真情
用哪个词来形容我和雪儿分别时的心情?
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 。
雪儿望着我,似乎在向我祝福, 。
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雪儿,心中十分快慰,默默地说
。
●情感升华爱永驻
同学们,并不是所有的人遇到这只鸽子都会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快乐的、成长的日子,那你觉得怎样做才会永远拥有这份快乐?
3.预设交流《花瓣飘香》
●关注动作,品味小姑娘的惶恐。
小姑娘是怎样摘花瓣的,从这些动作你感受到了什么?
●品味语言,体会小姑娘的懂事。
小女孩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妈妈会高兴的。”“爸爸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 从这些话中看出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我把花送给小女孩时,我会说些什么?我把花送给母亲时,我会说些什么?
●总结升华,体验感情
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中,小女孩送给母亲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
和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么爱妈妈和家人的?
在小姑娘的故事中,爱就是一片飘香的花瓣。
在你的世界里,爱是 。
在大诗人孟郊的世界里,对母亲的爱是一首诗。出示《游子吟》
★领悟写作方法,展现人物特点
1.领悟写法:本单元三篇课文它们都是通过什么来展现人物特点的呢?
(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2.小结:我们写人物的时候也可用上这些细节描写,可以让人物特点更鲜明。
【设计意图:本次单元复习,重在通过找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特点。让学生体会不同的细节描写,能展现不同的人物特点,并能学以致用,运用到平时的作文中去。】
4.预设交流《练习2》
出示学习目标2:
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并熟练背诵《清明》
●湛蓝 乌黑
●金灿灿 银亮亮
背杜牧的《清明》,结合时代背景,体会诗人情感,领悟诗歌风格。
说说自己的建议,要能准确、明晰地表达出来。
三、查漏补缺
按课文内容填空。
1.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敬佩 的刘翔,因为 ;我喜欢有“ ”美称的雪儿,是因为 ;“我”被《花瓣飘香》一文中的小姑娘的 所感动。于是我捧着那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轻轻地推开了病房的门。看到了小女孩正在为妈妈削苹果,我把花递到她面前, 地说“ 。”小女孩的眼眶里又一次闪动着泪花。 我连忙拉住小女孩的手, 地说:“我应该感谢你才对呀!你让我 。”
2.《清明》一诗的作者是 朝 。诗的前句是 , 。这首诗描写了 的季节,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3.我望着 的眼珠,喃喃说道:“ 。”我把雪儿 ,雪儿 ,似乎在 ,然后 。
四、综合练习
(已经分散在各大板块中)
五、课后完善
同桌课后互帮互查。
教学反思:
1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