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三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92178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三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章)教学设计(试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至 月 日 单元(章) 一、除 法 总课时数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课标 要求 与 教材 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包括整百数或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上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以及用两步连除(或先乘后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学情 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笔算的方法,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在学生原有经验上展开教学。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 页 (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设计人: 修改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 课型 新 授 课 第几 课时 1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掌握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在对比观察中发现简单规律,能够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验算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加强独立探索、大胆尝试及在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体验和学习兴趣。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过程,并掌握 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定位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 练习法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 课件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教学本课口算时,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学生在了解多种算法后,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口算。在教学笔算时,先让学生估计商大概是多少,便于学生在除的过程中理解第一次得到的商应写在百位上,然后尝试列竖式进行笔算。可以引导学生将过去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计算上来,优化新知识的学习过程。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感受图中所提供的情境。 2.提问:“一共有600只鸡,平均每层有多少只?”该怎样列式? 二、活动尝试。 1.600÷3=?你是怎样想的呢? 3.口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00÷3    400÷2     800÷2 4.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反馈交流,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三、师生探究。 1.出示“这些鸡2天共产鸡蛋” 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2.全班交流算法。学生可能有的方法: (1)3个200是600,600除以3得200; (2)6个百除以3得2个百,2个百是200; (3)因为6÷3=2,所以600÷3=200。 学生交流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1)学生独立口算。 得出算式:986÷2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986个,平均每天产多少个? 2.你能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4.谈话:你会验算吗? 四、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尝试列式。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4.学生思考: (1)“4”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 (2)百位余下的“1”为什么要和被除数十位上的“8”合起来再除以2? (3)今天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吗?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同时验算。 5.集体评议。 引导学生逐题计算,然后逐题评讲,要求学生计算时注意书写工整,数位对齐,掌握除的顺序。 引导学生先估计一下各题的商是几百多,再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1)学生理解题意。 (2)尝试解答。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五、总结应用。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索,共同合作,大家取得了很多收获。下面请你谈谈这一节课的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吗? (3)反馈交流。可以用乘法来思考:130×4=520(节)  因为520<540,所以130个盒子不够。   可以用除法来思考:540÷4=135(个)   因为135>130,所以130个盒子不够。 齐读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学生畅谈收获。 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 检 测 内 容 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723÷7= 948÷3= 785÷7= 2.填空 (1)128的4倍是( ),942是3的( )倍。 (2)□94÷8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 (3)一个三位数除以8,余数最大是( )。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3.书店运来910本书,用同样的纸袋子装,每袋装9本,100个袋子够装吗?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 书 设 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600÷3=200               986÷2=493(个)         300÷3=100         400÷2=200                    800÷2=400            答:平均每天产493个。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1、做“想想做做”第3、4题 2、说说商是几位数,指名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640÷8 614÷6 750÷5 286÷7 教 学 后 记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设计人: 修改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2) 课型 新 授 课 第几 课时 2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弄清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 2.结合具体的情境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定位。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讲授法 合作交流 检测法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教学时在用竖式计算前先估计商的范围,便于学生在除的过程中理解第一次得到的商不能写在百位上,而要写在十位上。在列竖式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时,将以前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刚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中,鼓励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组织学生思考和交流7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情境图 2.提问:“卖了多少千克鸡蛋?”该怎样列式? 二、师生探究。 1.你能估计一下商是多少吗?你是怎样想的? 2.你能用竖式计算吗? (4)反馈交流: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了解题中的信息。 得出算式:312÷4 交流:①100×4=400,所以312÷4的商比100小。       ②被除数百位上是3,比除数4小,商不够1个百。 (1)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2)交流计算过程,要求重点说说“7”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3)学生在书上再完整地用竖式计算一遍。 学生交流发现。 (1)学生先独立完成第1小题。 (2)同桌交流,说说除的顺序与首位商的书写位置。 (3)学生独立完成后3小题。 (4)组织交流,反馈评议。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2.做“想想做做”第3题。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4)提问:你发现这三题的计算结果怎样? 四、总结应用。 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脑,与同伴密切合作获得并掌握了除法的新知识,老师为你们高兴,你能告诉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新本领?还要提醒同学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1)学生先说说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并作出解释。 (2)学生板演,其余学生任选一组题计算。 (3)反馈评议: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两题的商哪一个大一些? (1)学生理解题意,指名说说题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说出每个图形的名称,并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 (3)学生独立计算各图形的边长。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 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 检 测 内 容 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56÷2 378÷6 465÷5 2.估计商是几十多还是几百多。 228÷3 712÷6 231÷5 944÷8 543÷2 187÷2 3.白兔有207只,灰兔有3只,白兔只数是灰兔只数的几倍?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 书 设 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312÷4=78(千克)  答:卖了78千克鸡蛋。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做“想想做做”第2、5、6题。 教 学 后 记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设计人: 修改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练习一 课型 练 习 课 第几 课时 3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 2.能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增强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义。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验算。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合作交流 练习法 检测法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 小黑板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练习一的题学生尽可能独立完成,同时关心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是否有检查的习惯,能否自觉的进行估算。对于其中的第四题,学生一组一组练习,并通过比较、沟通每组题之间的联系,即800÷2÷2=800÷(2×2)。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做练习一第1题。 1.出示题目 2.提问:怎样验算除法算式? 二、1.做练习一第2题。 2.示范估计的方法: 根据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或前两位数与除数的关系,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 例如:228÷3的商是七十多。 三、做练习一第3题。 1.谈话:我们上学期举行了跳绳比赛,2分钟你跳了几下? 2.这两位小朋友跳了多少? 四、做练习一第4题。 齐读题目要求。 3.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备本上。 4.反馈交流。 1.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理解题意。 3.学生根据估计的方法估计每一题的商。 4.交流估计的过程。 5.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 6.反馈:将计算结果与练习前估计的商进行比较。 读一读 3.估计谁跳得快一些? 4.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1.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计算。 2.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五、做练习一第5题。 1.出示题图 2.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5.解决第(2)问。 6.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六、全课小结 学生仔细看图 学生交流发现。 3.学生独立解决第(1)问。 4.交流时要求说说是怎样想的? 335+250=585(米) 585÷9=65(米) 速度×时间=路程 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 检 测 内 容 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1.在商是两位数的算式后面打“ ” 697÷6( ) 225÷5( ) 754÷3( ) 184÷2( ) 945÷9( ) 518÷6( )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25÷7= 276÷4= 378÷6= 3.解决问题 学校买6套儿童读物共花468元。 (1)平均每套儿童读物多少元? (2)如果想再买同样的3套,还要花多少钱? 4.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看成了9,结果商24余8。你知道正确的答案是多少吗?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 书 设 计 练习一            800÷2÷2    900÷3÷3     600÷3÷2            800÷4       900÷9        600÷6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用竖式计算: 197÷4= 543÷2= 231÷5= 教 学 后 记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设计人: 修改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课型 新 授 课 第几 课时 4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结果都等于0。 2.经历探索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 小组合作 练习法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教学第一个例题时,引导学生先观察插图明确题意,学生自己领会到每只猴一个桃都没有采到,也就采桃的结果是0,并通过下面的例题归纳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在教学第二个例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不同的算法,之后我引导学生了解商中间有0的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并强调竖式商中间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不能不写,如果不写就出现了错误。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猴最喜欢吃什么? 那小白兔喜欢吃什么呢? 今天,小白兔和小猴们结伴到野外采摘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你们瞧。(投影出示例题情境图) 2.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3.(1)求“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2)求“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可以怎样列式? 二、师生探究。 1.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1)0÷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 (3)从刚才几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4)揭示: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2.教学“商中间有0的除法 桃子 萝卜 3只小白兔采了6个蘑菇;3只小猴发现树上一个桃也没有。   6÷3=2 0÷3=? 指名口答 (2)试一试:0÷4=    0÷9= 学生交流。 (1)实物投影出示情境图。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同学们,养鸡场这个星期的前3天共产鸡蛋306个,你能计算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吗? 3.试一试。 (1)投影出示: 480÷4   350÷5 0除以任何不是0 的数都得0。 三、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四、应用质疑。 这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自己列式计算。 ①300÷3=100,6÷3=2,100+2=102 ②用竖式计算 (2) 学生先说说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明是怎样想的。 (3)学生列竖式计算。 (4)反馈交流 指名直接口答,得出结论:0乘任何数都得0。 (1)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书上。 (2)交流评析。 (3)反馈交流:你发现这两题的商有什么特点? (1)学生独立在书上改错。 (2)反馈交流,说说错的原因。 学生交流。 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 检 测 内 容 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1.口算 0÷8= 4+0= 9-0= 8×0= 2.用竖式计算 480÷2= 650÷6= 628÷4= 3.选择 (1)560÷5商的末尾( ) A.没有0 B.有一个0 C.有2个0 (2)妈妈5分钟打了520个字,爸爸6分钟打了720个字,( )打得快些。 A.妈妈 B.爸爸 C. 无法比较 4.学校准备买布给同学们做校服。每套校服用布3米,学校买了720米,可以做多少套?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 书 设 计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3=0(个)                306÷3=102(个)    0÷4=0    0÷9=0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做“想想做做”第4、5题 教 学 后 记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设计人: 修改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课型 新 授 课 第几 课时 5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加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 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 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小组合作 练习法 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在教学9页的例题时,学生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然后再用竖式计算。当算到被除数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该怎么办?十位不够商1应商几?算完后再引导学生得出简便写法。同时指出:计算除法时,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还得强调:在简便写法中,用0去乘除数的这一步可以省略,但是商中间的0不能忘记写。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2.要求“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多少千克”该怎样列式?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 3.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做的情况。 5.反馈评议。   提问:十位上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为什么? 6.根据刚才的估算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怎么样?做题之前或之后的估算对笔算会有什么好处? 7.小结: 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最好在笔算之前或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学生交流 3.学生列式:432÷4= 同学们先试着估计 2.指名回答。 4.学生尝试演算,指名板演 板演的同学说计算过程 学生交流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三、巩固反思。 1.试一试。 (1)出示题目 (3)提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2.做“想想做做”第1题。 (3)统计正确率,指导有错的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再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2题。 四、应用质疑。 对于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觉得在做笔算除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交流 (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板演的学生说计算过程。 (1)学生独立改错。 (2)交流反馈。 学生交流 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 检 测 内 容 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1.口算 0÷2= 0÷7= 0÷3=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笔算。 505÷5= 420÷7= 840÷4= 900÷3= 802÷2= 608÷4= 3.解决问题。 玩具厂生产了780辆玩具汽车,每6辆装一箱。要装多少箱?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 书 设 计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432÷4=108(千克)            答:后4天平均每天生产鸡蛋108千克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做“想想做做”第3、4题。 教 学 后 记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设计人: 修改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型 新 授 课 第几 课时 6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提高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 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合作交流 练习法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我鼓励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这些经验比较,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选择、组合等方面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但基本思考方法是一致的,这就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可能。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例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从图上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求什么问题? 怎样求呢? 二、自主探索。 提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3.讨论比较。 提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都有4层;一共有224本书。 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商量。 2.交流汇报。 (1)先算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224÷2=112(本)    112÷4=28(本) 一共有224本书和有两个书架 每个书架平均放的本数和每个书架有4层 (2)先算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4×2=8(层) 224÷8=28(本) 每个书架有4层和有两个书架 一共有224本书和共放在几层里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三、巩固反思。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 (2)提问: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不同点: 第一步求的不一样。 第(1)种解法第一步求的是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第(2)种解法第一步求的是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 第一步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 第(1)种解法第一步用除法;第(2)种解法第一步用乘法。 单位名称也有不同。 第(1)种解法两步单位名称一样,都是“本”;第(2)种解法第一步单位名称是“层”。 相同点: 第二步都是用的除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1) 先观察图片,了解图中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2)独立思考解决。 (3)交流。要求说说每种解法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3)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第 页(总 页) 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题图, (2)提示图中的隐藏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 四、应用质疑。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 (2) 反馈交流 学生畅谈收获,交流疑问。 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 检 测 内 容 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 当 堂 达 标 检 测 1.三年级的288名学生去参观科技馆,平均分成2队,每队又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师徒二人一起加工零件,3小时加工了350个。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3、学校新买来416本故事书,要平均分给三、四年级,每个年级有四个班。平均每班分得多少本? 4.计算 384÷4÷3= 495÷3÷3= 808÷2÷4=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尾页 板 书 设 计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224÷2=112(本)    112÷4=28(本)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做“想想做做”第4、5、6、7题。 教 学 后 记 第 页(总 页)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设计人: 修改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练习二 课型 练 习 课 第几 课时 7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 1.掌握口算的方法,学会口算。 2.通过具体的练习,能够熟练地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3.能用除法计算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性。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难点:能够熟练地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 小组合作 练习法 讨论交流 教学手段:实物投影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通过各种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服相近内容的相互干扰,达到巩固的目的。练习时尽可能让学生独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