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数学阅读的有效方法1.有目的地阅读。对于不同的阅读内容,可提出相应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采用有效的阅读策略。数学阅读的过程应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使阅读更有效。教师应编好导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2.学会略读和精读。所谓略读,就是对教材主干知识的整体把握。精读,就是根据每一节课的课标要求,对教材进行逐节、逐段、逐句的阅读。此时的阅读,就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仔细思考教材字里行间渗透的知识要点,比较难懂处多读几遍,必要时要分析它的句子成分,记下疑点、难点,理清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来龙去脉。3、课前预
2、习阅读。课前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学生带着预习中不懂的问题听课,也必定会增强听课的效果。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若有必要,还要设计相应的与旧知联系的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题,促使学生主动预习。新授前,还应检查预习的情况。如,“一个数除以小数”。可提出如下预习要求:认真阅读教材第59页和第60页上的内容,初步弄清一个数除以小数是怎样计算的?同时提出思考题:除数、被除数怎样变化时,商不变?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如果被除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少,怎么办?上
3、课时,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彼此交换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便能完全理解预习的内容,而且积极主动,兴趣盎然。 4、课后温习阅读。课后温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及时的课后温习,不仅能巩固新知、强化记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而且能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客观地自身归因,提高学习的质量。正确的课后温习方法,应该是回忆、解题与阅读思考的有机结合。那种只解题、不读书的课后温习对正确学习方法、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极其有害的。因此教师要明确提出课后温习的阅读要求,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在温习阅读后有强烈的收获体验。如:学会了什么知识?运用了什么学习方法?掌握新知识的关键
4、是什么?难点在哪里?新旧知识有何联系?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研究的创新点1、意犹未尽激发阅读的兴趣 心理学家希尔博士说过:“人与人之间有很少的差距,那就是对事物有无兴趣,这种很小的差距所形成的结果却是非常大的,那就是兴趣可能使你通向成功,无兴趣可能使你通向失败。”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进行阅读成败的关键。由于数学读物一般比较抽象、枯燥、不容易理解,为此我们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些具有情节的数学故事,前半部分教师读给孩子们听,到故事的关键处,戛然而止。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故事?那宝藏的密码究竟是多少?与你的猜测是否一样呢?要想知道答案或是下面的情节,请同学们自己往下阅读。这样有目的的引学生一步步“
5、上钩”,激起他们阅读的愿望,多次下来,学生慢慢会喜欢上数学阅读,体会到数学阅读竟然也会如此有趣。 2、上当“受骗”之后感受阅读的重要性 在阅读方面我们不妨让学生“受骗”。比如我们设计一份练习卷:1请你把所有的题目读完后再解答。时间是5分钟。2填上姓名。36、本学期相应的练习题。3读完题目后只解答第2、3题。由于大多数同学没有仔细读题,急急忙忙开始答题,结果当然不可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只有个别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当知道原因所在时,恍然大悟。有了这次亲身经历的“受骗”,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仔细阅读的重要性。 3、建立、完善竞争机制促进有效阅读 建立并完善竞争机制是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最有效的方法
6、。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好胜的心理,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比赛。如给学生一张练习卷,这张练习卷上的题目均来自于规定的几张报纸上,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相应的答案;再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同读一本数学读物,再来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同一类的数学读物,如数学家的故事,开展交流活动当然,每一次的竞争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获胜的面稍广一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有了一次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激起他无数次成功的愿望和信心。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要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在小学阶段教师从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抓起,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最优的阅读方法,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思维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