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扎实推进七个强化努力实现七个.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7896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扎实推进七个强化努力实现七个.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扎实推进七个强化努力实现七个.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扎实推进七个强化  努力实现七个确保 ――宜城市学校后勤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宜城市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记后勤服务宗旨,强化以生为本理念,狠抓精细化管理,着力改善后勤服务质量,努力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真正办好师生满意的学校后勤,为实现学生在校环境好、学习好、生活好、品德好和身体好的“五好”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现结合省厅本次检查的相关内容,将我市学校后勤保障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会会议精神,确保上级指示全面贯彻落实 今年4月13日至15日,省教育厅在广水市召开了全省学校后勤保障与管理工作现场会。会后,教体局党委召开了专题会议听取了会议精神汇报,并于5月31日在市职业高中召开了传达贯彻工作会议。各镇(办)教育督学、初中校长,市直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及局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会议,在家局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出席了会议。会上表彰了一批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王宪奎局长亲自到会并做主题报告,分析了我市学校后勤管理,尤其是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如何加强食堂成本核算管理,如何落实“五员制”工作,如何提高学生伙食质量,改善学生营养,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保证食品安全等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会后全市各地各校扎实开展了学习会议精神,贯彻会议精神的活动。各学校紧紧围绕学生的“营养与健康”工作,掀起了开展“四个创建”“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推行食堂管理“五员制”、抓学生菜篮子工程建设、抓学生营养改善工作、落实“十有八配套”等后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新高潮,为我市学校后勤保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四个创建”管理,确保后勤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放心食堂”、“放心超市”、“文明宿舍”、“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的通知》(鄂教材[2009]3号)和我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放心食堂”“放心超市”“文明宿舍”“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宜教体[2009]16号)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后勤保障、管理和服务水平,近年来我们多措并举,确保全市中小学“四个创建”活动深入进行。一是高度重视,把“四个创建”纳入全局重要工作内容,写入全年工作计划,列入教育年度考评。对完不成创建任务的,学校后勤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后勤管理部分考评分值一律记为0分。二是分解“四个创建”活动任务,层层下达创建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并以局文件印发执行。近年我们先后印发了《关于下达2011年学校“四个创建”及蔬菜副食基地创优任务的通知》、《关于下达2012年学校“四个创建”任务的通知》,结合全市中小学校实际,对全市的每所高中、每所初中及部分小学逐年分别下达了“四个创建”活动项目,要求他们按照下达的各单项指标早起步、早规划、早动手。三是加大检查督办力度。为确保创建工作过程推进扎实,我们要求各地各校根据当地实际,对照创建标准,制定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的时间节点,真正实行点题式作业,清单式管理,挂图式作战。抓好创建工作过程管理,坚持一季度一汇报,一季度一检查,一季度一督办。局勤工俭学科根据各地各校工作推进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指导、督办,确保创建过程扎实,成效显著。四是严格考评。每年10月局都要发文要求各地各校对创建项目进行申报,今年10月上旬我局又下发了《关于对学校“四个创建”工作进行申报验收的通知》(宜教体通知[2011]247号),对申报材料的准备以及检查验收形式做了具体要求。10月底至11月上旬,我们抽调人员,组建专班,深入学校,通过采取听、看、查、访等方式对申报项目进行了严格的量化考评。符合条件的给予了授牌表彰;优秀的,推荐到襄阳市教育局,参加了襄阳市“四个创建”的检查验收。截止目前,据统计全市共授予宜城市级“四个创建”奖牌55个,襄阳市级“四个创建”奖牌30个,其中:宜城市二中被省教育厅、绿化委等单位授予“四个创建”先进单位、“绿色文明校园”光荣称号。此活动的扎实开展,有力促进了全市学校后勤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强化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学生营养改善健康成长 食品安全责重如山,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对此我局始终将其作为后勤管理的核心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局党委始终把食品安全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每年开学初,局主要领导都要与各地各学校签订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状,各学校也分别与后勤从业人员层层签订了责任书。二是加强教育。我们通过充分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以及校园网等形式,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切实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今年“3.15”期间,我们又组织各地各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知识演讲、竞赛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健全管理制度。为规范食品安全管理,2007年我局统一印发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近年来,随着新的《食品安全管理法》的出台,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更高,我们要求各地各校结合本校实际,认真修订完善《食堂卫生管理制度》、《食堂安全管理制度》、《操作间管理制度》、《食品试尝留样管理制度》、《原料采购索证及验收登记制度》、《餐用具消毒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及培训制度》、《食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后勤管理制度,并将制度镶框上墙,组织学校饮食从业人员进行认真学习,警醒食堂工人将各项规定熟记于心,严格按要求操作。在落实食堂规范管理的同时,今年我们按照省厅精神,为切实改善学生营养,提高食堂伙食质量,积极推行了食堂管理“五员制”,要求各地各校积极培训食堂操作员,培养营养指导员,从卫生部门选派卫生监督员,从教师、家长、学生中邀请伙食质量评判员,聘请伙食成本监管员。“五员制名单”要求在食堂醒目位置喷绘上墙,并报局勤工俭学科备案。这项工作的推行,对推动学校食堂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性化,降低学生伙食成本,改善学生营养结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四是强化检查督办。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重在抓落实。在坚持平时不打招呼不定期的检查同时,根据相关工作要求,我们每年都要至少开展四次大型的食品安全工作检查(每学期开学初、学期中各一次)。在工作过程中,对发现的隐患当场指出并责令限期整改。与此同时,为深入了解学校食堂管理现状,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管理,不断提高食堂的管理水平,我们对食堂管理坚持实行问卷调查制。问卷内容涉及食堂内外卫生、就餐环境、员工个人卫生、饭菜质量、价格、品种、份量以及员工的服务态度、食堂的民主管理、对师生意见处理情况、师生意见及建议等。通过对学生、教师代表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师生对食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问题的学校食堂分别下达整改通知书,从而促进学校食堂管理水平的提高。五是积极推行学生营养干预计划。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指导意见》(鄂教体艺〔2011〕6号)文件精神,按照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有关要求,遵循“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组织、家长自愿”原则,我们积极推广了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2011年初召开了宜城市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工作部署会。会后我们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学校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的通知》(宜教体通知[2011]13号),启动了我市“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有序实施。我市坚持积极加强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这些做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强化后勤设施建设,确保学生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近三年来,我市积极加强学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以“十有八配套”及“五改五建”工作为重点,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统筹整合各方面建设资金,大力改善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条件,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生活基本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较好地实现了解“五难”,基本实现了“五个告别”。一是新建、改扩建学生食堂项目43个,实际建筑面积12611.48平方米;二是新建、改扩建学生宿舍项目61个,实际建筑面积65506平方米;三是新建、改造学生厕所和澡堂项目31个,实际建筑面积1833.1平方米;四是落实16所项目学校打井和改造水塔项目,共打水井12口,修建水塔4个,无塔供水设备2套;五是通过政府采购配备学生餐桌680套、学生床铺980套;六是落实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勤工俭学基地1028亩,极大地保障了寄宿制学校蔬菜供给;七是改造22所寄宿制初中锅炉,实现锅炉水蒸汽的循环利用;修建沼气池,购买一体化做饭、烧开水设备1套;为36所寄宿制小学提供烧开水设备、保温桶,较好解决了全市中小学生喝开水难问题。上述建设项目总投资达370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后勤基础设施,改善了学生生活环境。 五、强化蔬菜基地管理,确保“菜篮子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为确保学生蔬菜副食供应,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我们积极按照上级要求,大力开展了寄宿制学校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一是对现有基地进行了普查、登记,并积极与国土资源部门搞好协调,力争为学校勤工俭学基地办理《土地使用权证》,确保基地使用的合法性、稳定性。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空地和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资源建好基地。如市一中,利用校园内近30亩空地,建起了大棚蔬菜基地,妥善地解决了学校无基地的问题。三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切实落实基地。去年我市新建了两所移民小学,通过多方努力,政府无偿为两校分别划拨了10多亩校田,得到学校师生和移民的普遍好评。四是根据季节时令和蔬菜生长规律合理调节品种,科学地搞好种植,努力提高产出率。五是抓典型引路,确保基地发挥作用。今年,我们在全市开展了寄宿制学校蔬菜副食基地示范学校、示范镇建设活动。通过下发文件,明确任务,要求流水、王集两镇创建蔬菜副食基地建设示范镇,市一中、朱市二中、雷河中学等13所学校创建蔬菜副食基地建设示范学校,从而为全市建好蔬菜副食基地带好头,起好榜样示范的推动作用。这些措施的推行,确保了我市寄宿制学校蔬菜副食基地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据统计,目前我市学校共有基地1148.7亩,其中:蔬菜基地226.5亩,鱼塘54.4亩,其他诸如果林场、养猪场等基地867.8亩;初中有基地468.7亩,生均达21.5平方米,小学有基地570亩,生均达15.6平方米,55%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实现了蔬菜副食的基本自给或部分自给。 六、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确保学校安全风险妥善转移 学校风险转移,是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和学生伤害事故的有效方法,是学校安全工作和风险防范工作的必要补充,是保障学校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每年秋季开学我们都要制发文件,召开会议,对学年度的学校安全风险转移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今年,我市学校全面推行了校方责任险(含校方无过失附加险)、教职工校园方责任险、学生平安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险种。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一是要求各地各校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广泛宣传保险政策,积极引导学生投保各险种。二是要求学校坚持准入原则,严格规范投保程序,确保投保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师生出险理赔工作。在我们的积极协调下,2011-2012学年度,全市学生出险案件达1150余件,保险部门理赔金额达达140多万元,其中理赔金额在4万元以上大案3件。今年我们还对近年来遗留的案件进行了清理,督促保险部门及时予以了赔付。尤其对大宗案件进行了督办,妥善解决了实验小学、王集襄江小学、南营官庄中学等学校的赔付工作,三校共获赔付资金近13万元,较好地转移了学校安全风险。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校园方责任险投保率达100%;城镇居民医疗险(或新农合)的学生投保率均达到了100%(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投保率超过100%),做到了在校学生人人参加了保险,应保尽保,保险投保覆盖率达100%;学校为65%以上教职工购买了校园方教职工责任险,投保率较去年也有了大幅提升,为妥善转移学校安全风险奠定了基础。 七、强化安全工作措施,确保全市学生平安顺利就学 局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并不断采取多项措施做好学校安全保障工作。一是明确工作目标。我们的安全工作目标是:教育教学设施安全、可靠,学校电路、电器设备运行正常,学生寝室管理好,无火灾事故,学校用煤、用电、用气及特种设备、体育设备、实验仪器药品使用无安全事故;学生上学、放学组织良好,无交通和校车安全事故,无游泳安全事故;学校食堂、商店管理规范,无食物中毒等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三防”(人防、物防、技防)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不发生安全责任死亡事故;查封危及师生安全的校舍,不符合规范的校舍、楼梯、护栏整改率达100%,当年在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二是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及安全教育。各学校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纳入课程,计入课时。聘请法制副校长,推行校园安全“六必讲”(大型活动必讲安全、升旗仪式必讲安全、全校教职工大会必讲安全、班会队会必讲安全,双休日及节假日放假前必讲安全、学科渗透必讲安全),广泛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防范意识和能力。三是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要求各地各校明确学校工作各层面、各环节的安全责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将安全管理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学校前勤后勤、干部职工,人人都是安全工作者,个个都是安全责任人,织就一张纵到底、横到边,无盲点、无死角的安全网络,形成点面结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人人尽责的大安全工作格局。四是抓好检查督导工作。安全防范重在落实。我们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全市各学校对安全工作进行了检查督办。重点检查学校是否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在安全稳定工作上是否做到领导、制度、人员、资金、措施“五到位”,安全稳定工作和业务工作是否做到“四同时”(同时研究、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考核),从而有效避免了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五是及时召开全市校车安全工作推进会。去年11月25日,我市及时召开了由市政府牵头,市四大家领导到会,市安监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教体局等多部门参加的全市校车安全工作推进会议。会议对我市校车安全整治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提出了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通过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交通安全集中整治,进一步规范了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广大师生和校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学校周边交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校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涉及校车的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坚决杜绝了发生涉及校车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我市学生生命安全,从而为广大青少年安全、成才奠定了基础。 上述不到之处,敬请领导批评指正。过去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相差一定的距离。学校后勤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态度,不断开创我市学校后勤保障工作新局面,为把全市学校打造成学生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求知的学园而努力奋斗。 二0一二年十一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