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章)教学设计(试用)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至 月 日单元(章)六、长方形与正方形总课时数5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在多种操作活动中,认识周长的意义在计算多种图形周长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在多种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教材单独设立了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计算多种图形周长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直观认识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与掌握了长度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的形状,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表象,能识别各种图形,并能在常见物体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知道了这些图形可按边的多少进行分类。教
2、学 目 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多种操作活动中,认识周长的含义。在计算多种图形周长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在多种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2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点。 联系实际事例教学周长的含义,初步建立周长概念。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3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从而增强探索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第 页 (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课型新 授 课第几 课时1课 时 教 学 目
3、 标 (三维) 1通过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 2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养成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 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征。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教学 方法 与 手段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教学手段:长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皮筋。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思第一层次,教材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找长方形、正方形。在教材提供有限资源的基础上,挖掘更为丰富、典型的素材,帮助学生丰富感性认识。增加了在其他熟悉的生活场所里再找找长方形、正方形,感知
4、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第二层次,通过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第三层次,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会他们相互间的联系。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都有各自的形状。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一间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在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无处不在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它们的特征。(板书:长方
5、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二、探索新知.探究长方形的特征(1)猜想。(教室里的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一个面,课桌的面和电灯开关的表面都是长方形的,广播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学生自由说一说。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你们摸出的是这个吗?(三角形)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那你们摸出的是这个图形(平形四边形)吗?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那是它(梯形)吗?为什么也不摸出这个图形呢?这个图形有四条边,四个角,为什么你们摸出的不是这个图形呢?那你们摸出的一定是这个图形了,对吗?通过刚才的游戏活动,你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
6、哪些特征呢?(2)验证。 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已经初步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征。但是这个只能作为初步的猜想,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来验证。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进一步的来研究它们的特征。课前同学们都准备了一个袋子,在这个袋子里装有长方形,正方形和其它的平面图形。不用眼睛看,很快的从这个袋子里摸出一个长方形。同学们试一试。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学生相互讨论、动手操作、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生1:我们用直尺量的方法,发现两条长边都是12厘米,两条短边都是9厘米,因此我们认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也相等。生2:我们也是用直尺量的,虽然量的结果不同
7、,但也发现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也一样长。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3)比较异同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为了今后进一步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方形的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把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三、应用拓展1你会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在围之前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生3:我们用铅笔去比的。先比出第一条长边有多长,并在铅笔上做记号,再去看另一条长边是不是也这样长,再用同样的方法比一比两条短边。结果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
8、也相等。生4:我们把长方形对折,可以看到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两条长边相等,换个方向对折,又可以看到两条短边也相等。(生边说自己的方法,边演示自己的操作)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用钉子板围出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2.下面再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3接下来做一个折纸的活动。把手中这张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吗?大家一起来试一试。?4刚才同学们折出的是怎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呢?你怎样向别人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呢?。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的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只要你们乐于思考,勤于探索,还能发现数学中
9、更多的奥秘。同桌两个同学拿出同样的两副三角尺,分别来拼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学生动手剪一剪并说说剪的过程。(将长方形的宽边与长边重合,减去长边比宽边多出的长度,那么长边就和宽边一样长了。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只要告诉他们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别人一听就明白了。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检 测 内 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 堂达 标检 测1量一量下列图形的边长2:你能测出它的边长吗?第 页(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 书 设 计长方形和正方形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1:60页习题2:测一测树叶的边长教 学
10、 后 记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认识周长课型新授课第几 课时2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2能利用对图形周厂的认识测量和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3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学 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教学难点: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指出并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教学 方法 与 手段教学方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教学手段:生字卡片、使 用 教
11、材 的 构 想教学时我将实物引入课堂,将想想做做的第一题调到上课伊始,学生用手摸一摸、指一指它们的周长。接着小黑板出示“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形,学生独立量一量,算一算,讨论明确将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相加就可以它的算出周长。然后教学书中的例题,学生指一指、量一量这些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体会“化曲为直”的方法价值。 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一、观察操作,感知周长1.摸一摸出示数学书,谈话:同学们,数学课本我们天天都在用,它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好伙伴,现在你能不能很块指出课本封面的边在哪里吗?谈话:课本封面的四条边的总长就是它的周
12、长。出示数学作业本2.找一找出示瓷砖、手帕等物品的实物图,让学生指出这些物品的周长。出示例题图,让学生观察哪里是儿童游泳池池口的周长。谈话:游泳池池口黑色的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学生举例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3.围一围 学生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四条边,并说一说,指一指。学生独立摸一摸、找一找作业本封面的周长,再互相看看说说,集体交流。学生指出这些物品的周长 指名说一说。组织学生先独立指出课桌面、三角板的边线,再在小组、班级中交流,分别指出它们的周长。学生举例说一说一些物体的面的周长。学生拿出钉子板,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围的情况,并指出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学生反馈做法。从而
13、知道围成的图形的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片树叶,学生思考怎样才能知道树叶的周长。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二、量量算算,理解周长1. 描一描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中的各种形状的图形。说明题目要求是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2. 量一量出示“试一试”中的两个图形,问:你能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吗?3. 算一算想想做做”4“想想做做“5,说明题目要求教师参与交流,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进行交流,反馈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评析。三、实际运用,拓展延伸1.实际测量“想想做做”3
14、,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操作的方法及测量结果。 分组操作,围出树叶的周长,并量一量。学生交流做法。学生先说一说在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然后独立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学生独立量一量,算一算,做好后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学生在班级中讨论,明确应先量出每个图形的各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图形中各条边的长度相加算出周长。学生独立做一做,并思考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做好后,学生先在小组中交流算法,再在班级中说一说,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学生独立做一做。做好后在小组中充分地交流想法与做法。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树叶,在小组中开展操作活动,量出它们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厘米。
15、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2、解决问题(作业)“想想做做”6,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选择简便易行的做法,然后让学生在班级中说一说,交流选择不同的但是合理并符合实际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互相测量腰围长度,布置学生课后测量大树树干的周长。 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选择简便易行的做法,然后在班级中说一说,交流选择不同的但是合理并符合实际的测量方法。学生互相测量腰围长度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检 测 内 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 堂达 标检 测第 页(总
16、页)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 书 设 计认识周长 围成的图形每条边的总长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1. 学生课后测量大树树干的周长。2. 一根绳子长四米,正好绕桌子一周,桌子的周长是( )。教 学 后 记第 页(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课型新 授 课第几 课时3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1. 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2. 提高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3. 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换的思想。教学 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教学 方法 与 手段教学方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学手段
17、:毛线,学生尺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思利用知识的迁移,学生自主探究,教学过程中,稍加点拨引导。这样设计,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培养了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另外,也较好地处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关系。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设疑激趣,引入课题课件显示几幅有长方形也有正方形的图片:师:老师这里有2米长的木条,想先给这张照片做一个木框(课件出示其中一幅长方形的照片),够不够呢?大家可以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师:边框有多长,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那么,怎样求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周长的计算。
18、二、实践探索,学习新知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张长方形的照片,想一想它的周长该怎样求?现在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学生看图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生1:需要了解边框一周有多长。生2:需要先测量照片4条边的长,算一算总长度,再和2米比一比,就知道了。生3:边框是一个长方形,可以先算出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再比较。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生1:不知道它4条边的长度,如果知道它4条边的长度,把它们加起来就可以了。生2:其实,只要知道它的长、宽各是多少就行了,因为长方形相对的边的长度相等。小结:知道了长方形长、宽的长度,就可以求其周长。此时,课件显示照片长35厘米、宽20厘米。交流汇报,生边说
19、解法,边作出合理的解释。生l:35+20+35+20=110(厘米)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师:通过计算,给这张照片做一个木框,2米长的木条,够吗?师:这4种方法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求了这张照片几条边的长度之和?师:同学们想一想,知道什么就可以计算周长?刚才的4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比较简洁?2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师:请同学们先估算一下,再思考怎么计算,最后请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算法。)师:这两种方法都计算了正方形的周长,你认为哪种更简洁? 周长=长+宽+长+宽
20、生 2:352=70(厘米) 202=40(厘米)70+40=110(厘米) 周长=长2+宽2生3:35+35+20+20=110(厘米)周长=长+长+宽+宽生 4:35+20=55(厘米) 552=110(厘米)周长=(长+宽)2生:够,因为这张照片的周长只有110厘米,而木条有2米,也就是有200厘米。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25+25+25+25=100(厘米) 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254=100(厘米) 周长=边长4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三、联系实际,创新演练教材第64页“想想做做”第3
21、题。学生从身边的实物(文具盒、课本等)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检 测 内 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 堂达 标检 测1 .校园里有一块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花圃,为了美观,同时防止被践踏,要在它的四周围上栅栏,请你算一算,栅栏一共长多少米?如果花圃的一边借用一堵墙壁,又需要多长的栅栏呢?2 .从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3 .现有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你能用这些中的几个或全部拼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吗?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22、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你有什么发现?第 页(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 书 设 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长5厘米宽2厘米边长3厘米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1: 65页习题2: 用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 学 后 记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课题正方形与长方形课型练习课第几 课时4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含义。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解答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3.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进一步提高判断、迁移及推理的能力。教学 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在经历学习活
23、动过程中,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难点:能解决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增强空间观念,提高思维能力。教学 方法 与 手段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动手实践教学手段:同桌共准备4个长3厘米、宽1厘米的小长方形纸片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思本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中一至二题都是基础性练习,比较简单,我引导学生小组交流一起重温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三题和四题虽然是实际问题,但也简单,所以我将此作为课时达标检测题。而将重点放在第五题。为了更好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还补充了一些练习。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24、 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知识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瞧,这儿有些图形,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吗?出示:师:最后这个图形叫不规则图形。师:你能选一个图形说说它的特征吗?师:是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我们认识的新朋友,今天我们就上一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课。(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练习课)师:谁上前来指一指前两个图形的周长是什么?接下来两个图形的呢?不规则图形呢?师:对的,最后这个不规则图形中间这些线段不指。像这样围成封闭的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生: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长方形,它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在长方形图形右边,贴
25、上卡片: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它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也有四个角,都是直角。(在正方形图形右边,贴上卡片:四条边,每条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生上前指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二、基础练习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理解了周长的含义,下面我们来练习练习如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 填一填出示(1)、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4厘米,周长是 师:哦,你是用长2宽2的方法来算它周长的。(黑板上贴上卡片:周长长2宽2)师:还有其他算法吗?)师:哦,你是用(长宽)2的方法来算它周长的。(黑板上贴上卡片:
26、周长(长宽)2 )(2)、一个长方形的宽5分米,长是宽的3倍,周长是 生口答列式计算会:10220(厘米)428(厘米)20828(厘米)生口答列式计算,可能会:10414(厘米)14228(厘米生口答列式计算 5315(分米) 5315(分米)15230(分米) 15520(分米)5210(分米) 20240(分米)301040(分米)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2.算一算看图计算:开放练习1.师:接下来让我们动动手、动动脑,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想试一试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将4个长3厘米、宽1厘米的小长方形拼成1个
27、较大的长方形,你打算怎样拼?生口答列式计算.第一幅图生可能:5210(cm) 10414(cm)第二幅图生可能:7428(cm)第三幅图生可能(适时板书):353819(cm)151227(cm) 192746(cm) 也有可能通过“变魔法”移一移,看能否变成一个规则的熟悉的图形。指名一生上前指一指如何移一移的,并说一说想法。15823(cm) 23246(cm)集体评价,并且动画展示移动的过程。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师:要求!第1点:这是我们的作业纸,同桌合作,用铅笔请把你所画的图形的草图画在这些框框里面,而相应
28、的列式计算过程写在旁边框框的横线上。第2点:8分钟的左右时间限制。音乐响起。 四、总结拓展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拼图形,用眼睛观察,用脑袋思考,让我们共同感受到数学思考的丰富和探索的乐趣。其实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大家课后可以研讨思考,好吗?期待着大家有更精彩的想法!生先动手拼一拼、再动笔写一写,算一算。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检 测 内 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 堂达 标检 测第 页(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 书 设 计四条边,对边相等 周长长2宽2 四个角,都是直角 周长(长宽)2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 周长边
29、长4四个角,都是直角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测一测它的周长,你有什么好办法!教 学 后 记第 页(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首页授课时间: 2010 年 月 日课题周长是多少课型实践活动课第几 课时5课 时 教 学 目 标 (三维)1.通过活动学生理解、掌握周长的概念2.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3.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 重点 与 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知道周长的含义。教学 方法 与 手段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手段:情境图、各类图形卡纸及练习纸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思这是一次实践活动。教材设计了用线围一围、用小棒摆一摆、用小正方形拼一拼并计算
30、相应图形的周长,以及量一量、估一估等丰富的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方法的认识,同时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一、 认识周长1.活动一摸一摸自己的腰在哪,你能用软尺量一量自己腰的长度吗? 谁能说说你的腰的长度。你的腰一圈的长度我们叫做腰的周长。摸一摸你腰的周长在哪。2.活动二出示以各种实物:钟面、数学书,国旗,树叶。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请你们同桌互相指一指。3活动三
31、出示图片这些图形的周长指的指哪里?请你用笔描一描。 4周长的概念通过刚才我们量腰的周长,找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描这些图形的周长,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打开课本看看书什么叫做周长。 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二、 巩固周长的概念,探究求这些图形周长的策略。1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自己选一个看看你能用几种方法知道它的周长,学生互相讨论全班汇报、互相指正汇报:它们的周长在哪?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说一说全班读一读然后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学生活动 第 页(总 页)课 时 教 学 流 程 补 充教 师 行 为学 生 行 为课堂变化及处理主要环节的效果
32、2汇报: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三、联系生活,概括小结 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四、练习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五、思考题 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六、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指名学生回报,并互评。学生自由发挥,互相讨论。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小组讨论思考,互相帮助,得出结果。第 页(总 页) 课时达标检测设计(试用) 项 目检 测 内 容检测的目标点与用时预设;反馈、矫正方法预设与达标效果补充当 堂达 标检 测第 页(总 页)课时教学设计尾页板 书 设 计周长是多少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正方形的长叫做边长。周长 =长 X 2 + 宽 X 2周长=(长+宽)X2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1、回家和爸爸妈妈说说什么是周长,量一量自己家里人头、腰的周长,并记录下来。教 学 后 记第 页(总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