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可能性)片段与反思.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6028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能性)片段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可能性)片段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可能性)片段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可能性)片段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可能性)片段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关注探索过程 渗透数学思想可能性教学片段及反思 湖北省襄樊市第一实验小学 胡青华背景与导读:可能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它是数学教材中新增加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和同伴交换想法。“可能性”问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将抽象出来用于教学,学生初次接触感到比较陌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实验、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

2、知识的形成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突破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不确定现象这一全新的观念。片段一学生观看小兔赛跑的动画课件。展示课件:小兔赛跑(课件简介:在一个绿色的草地上有三只小兔站在起跑线上,它们分别是1号、2号、3号,周围有许多围观的小动物。)师:看!小兔选手们已经站在起跑线上,准备赛跑了。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一只小兔可能跑得最快呢?生1:我觉得1号小兔跑得最快。生2:我认为2号小兔跑得快,因为它看起来很健壮。(老师微笑点头,肯定他的想法。)生3:我觉得3号小兔会跑第一。生4:我不能肯定,我觉得这几只小兔都有可能跑第一。师:你很棒,考虑问题很全面。师:我也赞成同学们的意见,在没有赛跑之前,

3、我们不能肯定哪只小兔跑得最快,只能猜测,可能是1号,也可能是2号,还可能是3号小兔跑得最快。现在请同学们当拉拉队,为各自的小兔加油吧!(课件演示小兔们拼命向前跑地情景。学生兴奋地喊着,“1号加油”、“2号加油” 喊声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教室里出现前所为有的高潮。当第一名出线时,猜对的同学禁不住的大叫:“”哇塞”、“我猜对了”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气氛活跃了。)师:现在能肯定地告诉老师哪只小兔跑得最快?生:2号小兔跑得最快。(学生异口同声,语气坚决。)师:小兔赛跑已经结束了,它告诉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他们一定会发生,或者不可能发生;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他们

4、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就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竞赛,一起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点评:教师没有使用课本上出示“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景,而是根据学生喜欢小动物的特点,制作了一个小兔赛跑的故事引入,把静止的画面趣味化,生动化,学生在观看小兔赛跑时兴趣高涨,气氛热烈。当赛跑结果揭晓时,猜对的同学压抑不住自己的喜悦心情,猜错的同学也不服气,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努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的角色。这一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学生对“一定”、“可能”有了初步感受,而且能领悟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片段二揭示盒子里的秘密。(在学习例题1时,老

5、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设计了一个采蘑菇的游戏。课前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盒子,每个小组的盒子里的蘑菇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师: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生:蘑菇。师:对。它们是黄蘑菇、蓝蘑菇、绿蘑菇和红蘑菇。(老师说的时候,学生也附和着。)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说,红蘑菇有一种神奇魔力,谁要是采到红蘑菇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就会过上幸福、安宁的的生活了,你们想替小动物们采到红蘑菇吗?”学生热情似火,高声喊到,“想”。老师示范。各小组按要求进行活动。各小组汇报活动结果。(采到红蘑菇的小组学生情绪高涨,没有采到红蘑菇的小组学生情绪低落。)一组:采到的全是红蘑菇。(学生很高兴、很自豪的样子。)师:你们的功劳真

6、大。二、三、四组:采到其它颜色的蘑菇,就是没有采到红蘑菇。(老师也装作很伤心的样子。)五、六组:采到的有红蘑菇也有其它颜色的蘑菇。师:为什么有的小组采的红蘑菇多,有的组采的红蘑菇少,还有的组没有采到红蘑菇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秘密?生:我发现我们小组的盒子里全是红蘑菇,所以我们每个人采到的一定是红蘑菇。师:哦,是吗?请你把盒子抱上来,取出蘑菇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师:盒子里只有一种红蘑菇,任意采一个会是什么蘑菇?生:红蘑菇。师:肯定吗?(肯定)一定吗?(一定)一定是什么?请回答完整。生:一定是红蘑菇。(板书:一定)师:你们这几个小组为什么没有采到红蘑菇呢?是没有用心采吗?(我的话音刚落,就引起了学生

7、的不满。)生1: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我们小组的盒子里好像没有红蘑菇。生2:是的,我也这样认为,绝对没有。生3:盒子里没有红蘑菇,不管我们怎样努力也不可能采到红蘑菇呀!(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在相互交流中已经真实地感受到为什么没有采到红蘑菇的原因了。)师:有道理,那我们打开盒子看看吧!(几个没有采到红蘑菇的小组代表上台,把盒子里的蘑菇装在了一个塑料袋里。每个小组的情况不一样,相同的是他们都没有红蘑菇。学生们欢呼雀跃,因为盒子里的情况和他们自己的发现是一样的。)师:哦,老师明白了,不是你们没有认真采,而是因为你们的盒子里根本没有红蘑菇,所以不可能采到红蘑菇。是老师错怪你们了。师:当盒子里有一种

8、或多种颜色的蘑菇时,就是没有红蘑菇,不管我怎样努力也不可能采到红蘑菇。(板书:不可能)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我们小组的盒子里的红蘑菇少,所以采到的红蘑菇就少。生2:我认为他说得有道理,红蘑菇多,采到的次数就多;红蘑菇少,采到的次数就少。生3:我来补充一下,红蘑菇多,采到红蘑菇的机会就大;红蘑菇少,采到的机会就小。(展示另外小组的盒子里的蘑菇。板书“可能”)师:同学们真棒,很快就会“一定”、“不可能”和“可能”解答问题了。在这,老师还要替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感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努力下,小动物们过上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了。 点评:以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有以下几点收获:1.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教师第

9、一次设计教学时,是让学生经过二次采蘑菇活动,分别体验出“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活动多了,学生会了,但是时间总是不够,经过这样调整,学生在一次活动中就能体验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达到了活动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对比学习,拓展思维。教师让多种情形同时展示出来,例如,有几个小组没有采到红蘑菇。根据学生的猜测,解答:为什么没有采到红蘑菇呢?让三个小组都上台,三个小组分别是:只有黄蘑菇;有黄、蓝两种颜色的蘑菇;有黄、蓝和绿三种颜色的蘑菇。让学生明白,哪怕有再多种颜色的蘑菇,如果没有红蘑菇,就一定采不到红蘑菇,或者说不可能采到红蘑菇。如此教

10、学,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明化。肯定了学生的成绩,拓展了学生的思维。3.加强合作,体验成功。在本课的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让学生自己去交流,讨论,教师只充当了一个旁听者,参与者,真正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空间,从而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目的,让学生体验出学习是快乐的,思索是快乐的。片段三引导学生判断: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来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下面我们就来判断一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一定会发生,哪些情况不可能会发生,还有哪些情况可能会发生。并用最简洁的话来表达。请看大屏幕。(电脑演示课件:例题2) “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

11、生。”师: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吗?你们是怎样理解的。生1:我们小组认为每天都有人出生是一定的。因为中国那么大,人那么多,世界更大,一定会每天都有人出生。师:有道理。生2:我也这样认为,世界那么大,有好多国家,如果我们中国这一天没有人出生,外国人出生也可以呀!生3:我不相信每天都有人出生,说不定有一天正好没有人出生,那不就说明每天出生就是不正确的。只能说是可能每天都人出生。师:你说的也有道理。生4:老师,我妈妈的医院每天都人出生,所以我想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当然有人出生了,而且一定有人出生。师:你很棒,能从自己身边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生5:我觉得每天都有人出生是一定的,因为我在电视上看过,世界上

12、每小时都有人死亡,所以每天都有人出生。(学生们听到死亡,有的做着怪动作,显得很恐惧的样子。)师:你也很棒,能从新闻中来推断。人有出生就有死亡,这是一个自然规律。人生短暂,要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对吗?(对)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也都有可能,像遇到这种我们不能确定的问题,就要查找相关资料,用事实来说话。最近,老师在人口世界网站查到一些消息,和同学们一起看看。相关资料: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4亿人口,其中中国人口就有13亿之多,人口出生以平均每秒2-3个新生儿的速度增长。师:同学们,一秒钟的时间,(语气放慢)就在我们眨眼之间就有2个到3个新生儿出生,你

13、们想想每小时有多少新生儿出生,每天有多少新生儿出生呢?那么每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是一定的吗?生:是一定的。反思这一环节,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自己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在这里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交流、辩论,在老师的鼓励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你看,有的学生利用自己身边的事实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新闻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真是小脑袋,大世界。点评与拓展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这堂课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

14、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交流,感受学习的乐趣,体验探索的成功,锻炼了数学思维的发展。也给我们极大的启示:一、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利用现在教学手段将静止的画面生动化,趣味化,情境化。创设一个别开生面的小兔赛跑的故事引如,学生在观看赛跑时完全进入了活动,融入了课堂。又如在判断“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时。教师先让学生说,尊重学生的意见,在无法说明谁的说法正确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资料,来说明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要用事实说话。也鼓励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积极探索,自主学习,解决问题。二、 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授人鱼,不如授人于渔

15、”。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结果,忽视了学生的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没有主动性。而新课程就是关注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的是一种能力和方法,炼就的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意识。在教学中,教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采蘑菇游戏中去感悟现实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去解答现实世界中可能性的问题,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三、 发挥小组合作优势,改变教学评价,培养创新意识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突出小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例题2中,教师让学生汇报小组意见,教师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微笑的点头,一句真切的赞扬都能让学生信心倍增,思维活跃。让我们惊喜地看到智慧的火花在闪现,创新的思维在蔓延。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