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第三次修改教案续写我想教学设计 铜仁市第八小学 蔡毅教学流程: 读感悟-创作展示总结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2感悟儿童诗的特点。3根据课文仿写或续写一节或一首儿童诗。教学重点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根据课文特点,展开想象,仿写儿童诗,激发学生儿童诗的写作兴趣。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用“想”组词。引导出想象。2.出示幻灯片。(看到画面你想到了什么?)3.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读、感、悟。1.自由读诗,作者看到了什么,由此想到了什么?画出每首小节的关键词。2.有感情地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3.再读诗歌。(本诗的写作结构在结构特点上你发现了什么?)三、创作诗歌1.根据诗歌结构,师问生答。(口头创作诗歌)2.出示幻灯片,拓展学生思路。3.自由仿写一首或一节儿童诗。四、展示1.小组内交流、讨论,评出本组最优秀的一节或一首儿童诗上台朗诵并展示2.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可以采用作者与读者的直接对话形式)五、总结1.朗读学生优秀作品,师口头评价总结。 2.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希望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的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