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圆的周长探究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6264页例1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计算、比较、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周长,初步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2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通过对“圆直径、周长变化,圆周率不变”的探究,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派发给同桌同学表格一张,每个学生准备
2、线条、直尺、计算器,分组准备几个直径分别为2、3、4、5、6、7、8、9、10厘米的圆形硬纸板(每个圆上都画有一条带箭头的直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认识圆的周长。(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播放课件:两只小狗在草地上跑步,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它们每跑一圈的路程各是多少?(二)迁移类推,认识圆的周长。1、要求小黄狗每跑一圈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什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能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见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2、要求小灰狗每跑一圈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什么叫圆的周长?
3、通常用什么字母表示?(板书:C)(三)实际感知,触摸圆的周长。1、师拿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长?2、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自己的圆片的周长就是指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一)测量圆的周长。1、怎样能测量出圆的周长?请用你想到的方法跟同桌合作动手测一测你们的一个圆片的周长并记录下来。(师巡视指导)2、生边汇报方法边演示,接着媒体演示(分别为绳测法和滚动法),引导学生发现测量时的操作要点及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同点。3、生再尝试与同桌合作测一测刚才测过的一个圆的周长,以加深认识。4、小结: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发现了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同点吗?是什么?同桌交流后汇报。(都是
4、把圆周长这条曲线转化成了线段,然后通过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的周长)(板书:化曲为直)5、指名一生上台测量刚才小灰狗所跑圆的周长,让学生发现刚才的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去探究出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计算圆周长的方法。(二)、引导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探讨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1)设疑启发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那么圆的周长跟它的什么有关呢?猜猜看。(2)媒体演示:用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为直径,分别画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这三个圆同时滚动一周,得到三条线段的长分别就是这三个圆的周长。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后汇报。(圆的直径越短,它的周长越短;圆的直
5、径越长,它的周长也就越长。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2、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1)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之间是否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猜猜看。(2)动手测量计算。明确要求:同桌之间相互合作,用新学的方法测量出自己手中两个不同圆的直径和周长,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把相应的数据填在表格中。(师巡视指导)测量对象圆的周长(厘米)圆的直径(厘米)周长直径=1122334(3)指名小组汇报相关数据,师依次填写在黑板表格中。(4)观察这些数据,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汇报。(5)媒体演示:屏幕上大小不同的三个圆,用每个圆直径
6、分别去量度它的周长。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大小不同的三个圆,每个圆的周长还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6)小结: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吗?(板书: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3、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能用式子来表示吗?请试一试。(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2)介绍圆周率的表示字母及其读写法。(3)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指出圆周率的数值及小学阶段计算时所取的近似值3.14。(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1、根据圆周长与直径
7、的关系,你能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能用字母表示吗?(板书:C=d)2、现在你能计算出刚才小灰狗每跑一圈的路程吗?只要测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师报出其直径数据让学生尝试计算。3、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半径长度,会计算它的周长吗?试试看。汇报订正后小结出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的公式。(板书:C=2r)三、回顾课堂,谈收获:(一)请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二)引导质疑,视机释疑。(三)看书99页内容,内化新知。四、初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巩固新知,形成能力。(一)出示100页例1、一块圆形铝片的直径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汇报,共同订
8、正。(二)改例1中的“直径”为“半径”再练习。(三)判断:1、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 )2、圆的直径越长,圆周率越大。( )3、=3.14( )(四)完成101页练习二十一第2题(五)课后要求:1、复习本节所学知识点。2、想办法计算出自己家中自行车的周长。板书设计圆的周长(C)测量:滚动法 绳测法化曲为直规律: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C=2r评价:请同学们完成活动评价表一、表二表一:(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优秀良好一般猜想、验证的探究能力对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对圆周率的理解独立运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初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表二:(小组评价)评价内容优秀良好一般质疑、问难的能力独立探究的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小组合作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