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一下《跷跷板》教案
教学内容 P22—2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
2.认识物体间存在轻重的差异,知道比较轻重的一些方法,能正确判断物体的轻重。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正确比较物体轻重。
教学难点
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过程
一、小实验,感受重量
引入:今天我们一起做个小实验,有兴趣吗?
将一名同学叫到讲台上,两臂侧平举。将不同重量的两个书包同时放到手臂上。
提问:大家观察这位同学,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2:问做实验的同学,你有什么感受?
引出“轻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轻重”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互动探究
1.说一说
看图说一说谁轻谁重?
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沉得说明比较重,往上翘的说明比较轻。
②看第二图
这次小老虎又跟其它的小朋友玩了,这次谁重?
提问:根据这两幅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最重、最轻)
2.掂一掂、比一比
①操作1:
把你的数学书拿到一只手上,练习本拿到另一只手上,两手同时掂一掂,比一比,练习本和数学书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学生动手操作
②操作2:
再拿出铅笔盒和语文书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谁轻、谁重?
3.猜一猜、称一称
出示:大小差不多的梨和苹果各一个
活动:小朋友们猜一猜,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提问: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准确判断出谁轻谁重?
出示天枰 来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23页“练一练”1---4题,重点是1、2、3题,第4题算一个难点,尽量让学生明白。
四、小结
同学们,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跷跷板
看一看 掂一掂 称一称
课后反思
本节课围绕学生喜欢的跷跷板游戏导入,让学生介绍跷跷板游戏,学生的兴趣高涨,引入课题,通过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圈一圈,懂得轻重的比较,本节课圈一圈的环节,联系前面的大小,大部分学生都能选出正确答案,但有小部分的学生还是没能准确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