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科版_初中物理_第八章_力_教案.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79279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5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_初中物理_第八章_力_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科版_初中物理_第八章_力_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科版_初中物理_第八章_力_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科版_初中物理_第八章_力_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科版_初中物理_第八章_力_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 题: 一、力 弹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力;(2)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3)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4)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5)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理解什么是力、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 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3)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及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立善于观察的能力,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力的概念的建立;(2)弹力产生

2、的条件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概念的建立。【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许多人认为,力是由我们肌肉紧张引起的,当我们肌肉紧张时可以提水桶、可以推桌子等等,那么在物理学中力到底是什么呢?现有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另一端施加一个拉力,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力是什么【做一做】教师要求学生用磁铁吸引铁钉;用手推、拉桌子。【讨论交流】磁铁吸引铁钉,说明磁铁施加了力,铁钉受到了力;用力推、拉桌子,说明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受到了力。【议一议】要能发生力的作用,至少需要几个物体?【点拨】上述实例中,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

3、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一定会受到这个力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时总是跟至少两个物体相联系,如果离开了物体就不可能有力的作用。【小结归纳】(板书)(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做一做】在做磁铁吸引铁钉的实验中,分别让磁铁接触和不接触铁钉,看是否都能吸引。【议一议】学生交流讨论,两种情况是否都能吸引起铁钉。【结论】(2)接触的物体间能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交流总结】力的作用效果:(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体积,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弹力概念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做一做】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弯锯条,锯条弯曲【议一议】学生交流讨论:几种现象有没有共性问题?请列

4、举生活中常见的类似问题或 现象。师:(1)刚才物体发生的形状改变叫做“弹性形变”。(2)当拉长弹簧或压弯锯条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总结,初步认识“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能产生弹力”,由此引入弹力的定义。【小结归纳】(板书)(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演示】再感受一下手拉橡皮筋和压缩弹簧的情形,让学生对弹力有更深的理解。【议一议】学生交流讨论:弹力产生的条件。【结论】(2)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3观察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做一做】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在另一端施加一个拉力,改变拉力的大小,弹簧的伸长量是否发生改变?【点拨】弹簧的

5、伸长量是指相对于原来长度的变化量。【计论】弹簧的伸长量随拉力的增大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由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小结归纳】(板书)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点拨】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的原理制成的,用它可以测量力的大小。4观察弹簧测力计及其使用【观察】课本图8-4并结合实物,弹簧测力计的组成部分有哪些?刻度盘上的数值有什么意义?【点拨】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为“N”。【体会】学生用手托起物理课本用的力约为3N。【阅读 议一议】学生阅读“信息快递”内容后,看课本图8-6,指出图中弹簧测力计使用的错误。【点拨】师;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课

6、本“信息快递”)5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提问】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吗?【议一议】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阅读】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内容并观察图片后回答。【小结归纳】(板书)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弹性势能。【应用讨论】生活中的物品和儿童玩具,哪些是利用弹性势能工作的?【课堂练习】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接触的物体间能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的作用。(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体积,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弹力

7、。(5)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6)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大。(7)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也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弹性势能。四作业 课堂作业纸 课 题: 二、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重力的概念,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5)知道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重力势能。【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这一结论对实际问题作出 分析和判断;经历探究过程得到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3)通过组织学生观察

8、,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并能对具体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养成尊重自然规律及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和重力的方向;(2)重力的概念。【难点】重力概念的建立。【器材】铁架台、重垂线、橡皮泥、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讲个故事,在上个世纪,有个爱思考、爱提问的小男孩,一天,他站在一棵苹果树下,突然,成熟的苹果纷纷从树上落下来,有一个苹果刚好落在小男孩的头上,于是,小男孩想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那个小男孩是谁吗

9、?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放手后,笔会向哪一方向运动?学生动手实验。包围地球的大气为什么不会逃逸?月球为什么绕着地球运转?由于上述的自然现象你能联想到什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是否存在一种引力?它是地球产生的吗?这一节课就来学习关于它的知识。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重力的产生【做一做】设计一个实验与重力的产生进行类比。用磁铁吸引小磁针,但磁铁不能接触小磁针。【议一议】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小磁针会被吸引吗?【讨论交流】当磁铁靠近小磁针时,小磁针会被吸引,汉移动磁铁时,小磁针也会随磁铁一起移动。原来是由于磁铁对小磁针的吸引而使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点拨】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磁铁,石头比作小磁针,则抛出去的

10、石头之所以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地球对石头有吸引作用。同样,地球对水、空气污染、月球等都有吸引作用。【小结归纳】(板书)(1)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活动:判断重力的方向【猜一猜】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怎样的?【试一试】按课本87所示器材进行实验。缓慢改变木板的倾角,观察悬线OA的方向;剪断悬线OA,观察小球下落的方向。【提示】悬线OA受到的重力方向和小球下落方向都是沿重力的方向。【小结归纳】(板书)(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强调】(1)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方向无关;(2)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应用】重

11、垂线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3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猜一猜】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说出支持你观点的依据。【学生讨论总结】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和体积有关。【议一议】你们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1)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做一做】选择器材,设计方案。【点拨】在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时,用同一个形状可变的物体,保持质量不变。【学生活动】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改变橡皮泥的形状,称出其重力的大小,并将数据记录入表格中。【归纳结论】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小结归纳】(板书)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2)探究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做

12、一做】选择器材,设计方案。【点拨】在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时,应限定物体的形状,可选用钩码进行实验。【学生活动】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改变钩码的数量(质量),称出其重力的大小,并将数据记录入表格中。次数钩码质量(kg)钩码重力(N)策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 kg)【小结归纳】(板书)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G=mg【说明】公式G=mg,g表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之比,约等于9.8 N/ 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 N/ kg。4、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活动: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想一想】课本P54图8-33中怎样使塑料刻度尺向下弯曲?【试一试】学

13、生对刻度尺施力使其弯曲。【提示】实验中不能用很大的力,以防将塑料刻度尺折断。【点拨】要使刻度尺向下弯曲,对刻度尺施加的的方向应该向下。【想一想】(1)要使刻度尺产生相同的弯曲度,对尺哪一点施力时,力最小?(2)要使塑料尺向下弯曲的程度更大一些,作用在同一点的力的大小怎样变化?【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两种情况下力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得出结论。(1)要使刻度尺产生相同的弯曲度,对尺上A点施力时,力最小(2)要使塑料尺向下弯曲的程度更大一些,作用在A点的力应变大。【小结归纳】(板书)(2)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3)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想一想】在物理学中如何表示力

14、的三要素呢? 【阅读感知】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54-55相关内容,了解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演示】阅读后老师演示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学生观察。【强调】力的示意图是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在画力的示意图时,应注意:(1)力的作用点必须现在受力物体上,且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线段的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且箭头要现在线段的末端;(3)有向线段较长(短),表示力较大(小);或在有向线段旁标出力的大小。【课堂练习】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跳下一段时间后匀速下落,若将人和伞匀速下落过程中的受团市委等效为集中在一点请在图中画出其受力示意图。重20N的小球正从斜面上加速滚下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在水平桌

15、面上的小车,受到一个大小为6N的水平问右的拉力。请用力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这个拉力。5、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观察】从高空下落的钢笔插入沙中【想一想】钢笔的动力从何而来?【小结归纳】(板书)被举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应用讨论】生产和生活中,哪些装置或工具是利用重力势能工作的?【课堂练习】 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1)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3)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4)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两者之间的关系是G=mg(5)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16、6)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7)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8)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9)力的示意图。四、作业课堂作业纸 课 题: 三、摩擦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2)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和减少摩擦的方法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3)知道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了解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经历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过程,能用学过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用物理

17、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从生活现象中获取知识并能用物理知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验问题的热情。(2)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主的实验探究,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器材】铁架台、重垂线、橡皮泥、钩码、弹簧测力计、细线【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汽车轮胎和鞋底上该有花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人在立面上行走为什么容易摔倒?自行车在路面上滑行时,无论路面多么光滑,总会慢慢停下来,这又是为什么呢?二、合作交流 解

18、读探究1摩擦力【做一做】学生按课本图8-22所示的方法,用手拉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体会有什么感觉。【提示】刚开始时,施加较小的力,使物体不被拉动。【议一议】对物体施加接力,物体没有动,说明什么问题?【点拨】说明物体还受到一个阻碍其运动的力。由学生分析总结,引入静摩擦力的概念。【小结归纳】(板书)(1)静摩擦力:物体在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做一做】增大拉物体的力,使物体在桌面上滑动起来。【议一议】物体滑动以后,还需要用拉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吗?【小结】物体滑动以后,仍需要用拉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点拨】同学们,既然物体滑动后,仍需要用拉力维持,说明物体在滑动过程中仍受

19、到桌面的阻力作用,这个力不同于刚才的静摩擦力。【小结归纳】(板书)(2)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拓展】摩擦的种类:(1)静摩擦;(2)滑动摩擦;(3)流动摩擦。2活动: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猜一猜】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并说出你猜想的依据。生:(1)压力大小;(2)接触面授粗糙程度;(3)接触面积的大小;(4)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议一议】通过观察什么现象可以比较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阅读】学生阅读“信息快递”后回答:“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讨论交流】为了完成探究

20、目的,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如何实验?说出你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后并总结:实验器材、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表格设计等)【活动】学生设计实验表格,互相交流并展示。 次数木块在不同表面上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N)1234【做一做】根设计方案探究物体所受摩擦力号召哪些因素有关,有何种关系。【进行实验,测量出摩擦力的大小,并将数据记录入表格中。】【提示】实验中要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滑动。【小结归纳】(板书)(3)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4)物体间的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

21、总 结】(1)静摩擦力:物体在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静摩擦力。(2)物体在滑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滑动摩擦力。(3)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4)物体间的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四、作业 课堂作业纸 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什么是静摩擦力?2、什么是滑动摩擦力?3、摩擦有哪几种类型?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自学感知】阅读课本中“生活中的摩擦”,回答下列问题:【辩一辩】生活中哪些摩擦是有益的?摩擦对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还是

22、有害的?(学生自由辨论,两分钟时间,最后教师作总结性发言:摩擦力,让人欢喜让人忧!对于有益摩擦,要想方设法增大它,对于有害摩擦,要想方设法减少它)【议一议】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有益摩擦教师:摩擦力是普遍存在的在很多场合,摩擦力是有益的请大家说说摩擦力的有益之处人走路时不打滑多亏了摩擦力我们拿起一个茶杯,靠的就是手和杯子之间的摩擦力缝纫机的大轮带动小轮转动,那是皮带和轮子之间有摩擦力的缘故凡是摩擦有益的场合,我们应该设法增大摩擦,根据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道理,请大家举例说明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法增大有益摩擦(学生举例并分析)(多媒体演示.)大家想象,生活中一旦失去

23、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子?(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学生的思维在这里被有效激活)2、减小有害摩擦教师:摩擦力并不是都有好处,在有些场合是有害的,必须设法减小它大家想想,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哪些?(学生讨论并回答)机器的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不仅浪费动力,而且造成机件的摩损,影响机器的寿命由于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减小有害摩擦,应该使物体表面更光滑但是,利用这种方法还不能使摩擦力减小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试一试:利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现在,我们再做一个实验在木块和木板之间放一排圆铅笔,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拉力的大小(学生操作)结果如何?为什么?由实验可知: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24、这就是所有的车辆都安上轮子的道理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轴承内圈和外圈之间装有很多光滑的钢球或钢柱(展示轴承),这样,转动时的滚动摩擦非常小(多媒体演示.)【小结归纳】(板书)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加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找一找:你在生活中见到那些增大或减小摩擦的实例?就以自行车为例请举例说明.(可以找一辆自行车,对着自行车,学生讨论热烈)【活动】研究自行车上的摩擦1自行车上哪些部位存在摩擦?(1)把手;(2)车座;(3)车刹;(4)轮胎与地面;(5)轮轴;(6)脚踏2哪些摩擦是有益的?

25、哪些摩擦是有害的?(1)有益摩擦:车把与手;车刹与车轮;脚踏与鞋底;轮胎与地面;车座与身体(2)有害摩擦:轮轴之间;齿轮与链条之间3使用自行车时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采用增大压力和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有益摩擦;采用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和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减小有害摩擦。【自学感知】阅读课本中“生活、物理、社会”了解:还有一种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使两个互相接触的摩擦面彼此离开加润滑油可以在摩擦面间形成一层油膜,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动,减小了摩擦利用压缩气体在摩擦面之间形成一层气垫,使摩擦面脱离接触,可以使摩擦变得更小气垫轴承、气垫船就是利用气垫来减小摩擦的(多媒体演示.)【课堂练习

26、】随堂练123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加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3)用滚动代替滑动。3自行车上的摩擦四、作业 课堂作业纸课 题: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2)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图景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探讨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通过多个实验现象的归纳,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力的

27、相互作用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使交流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难点】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用此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器材】长塑料尺、铅笔、小车、磁铁、橡皮筋、弹簧、乒乓球等【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同学们,人可以把物体举高,那么人能否把自己举高呢?乒乓球落地后为什么会弹起来?用脚踢球,脚为什么会感到疼痛?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知识。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1 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想一想】人们怎样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呢?是根据那些现象判断的呢?【观察与讨论】学生仔细观察课本图8-29图8

28、-32四个图中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发生形状或运动状态的改变。【做一做】学生对身边的器材施加力作用,观察它们的一些变化。【议一议】通过观察和实验,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1)物体形状发生变化;(2)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讨论交流】怎样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呢?【小结归纳】(板书)(1)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阅读感知】学生阅读“信息快递”了解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活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吗?【想一想】当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是否也同时受到这个物体的作用?【演示】教师演示课

29、本P55图8-35实验,学生观察。图8-35【试一试】(1)用力拉橡皮筋(弹簧),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2)用你左手击打右手,左手有什么感觉? (3)用力向地面掷乒乓球,乒乓球会怎样运动?【交流】 (1)用力拉橡皮筋(弹簧),感觉橡皮筋(弹簧)地在拉手; (2)用你左手击打右手,左手有被右手打疼痛的感觉; (3)用力向地面掷乒乓球,乒乓球会反弹向上运动。【提示】只要有力存在,必然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议一议】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加力作用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小结归纳】(板书)游泳 赛艇 Swimming Rowing 一个物

30、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课堂练习】1体育课上,小明用力将铅球向斜上方推了出去,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上,地面被砸了一个小坑。在这段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 变为 ;(2)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是 ;(3)铅球以某个速度落向地面,这是受到 作用的结果,铅球落地后,会运动一小段距离后,最终会因受到地面的 而停下来,保持静止状态。2如图所示,小华坐在玄武湖的游船上玩耍。当他在船上用力推另一个小船,能够把另一个小船推开而小华所坐的小船保持静止吗?

31、为什么?3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4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开动汽车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 C.降落伞从空中匀速降落 D.汽车匀速转弯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物体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B.施力的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受力情况无关6如图所示,将一根弹簧测力计挂在天花板上,某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作用于弹簧,已知F1F2。观察比较a 、b、c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7如图所示,使用一薄钢条的下段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

32、生甲、乙、丙、丁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 , 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和 。8“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9图甲是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图乙是守门员奋勇地把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丙中,运动员在用头顶球时,对头的施力体是 ,人头对飞来的球施力撞击,使球沿原来运动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11.在江苏省科学宫内,有一个风洞实验室。一架飞机模型固定在托盘的测力计上,如图所示,当无风时,托盘测力计示数为15N;当迎面吹着飞机的风速达到20m/s时,托盘测力

33、计的示数为7N,请你画出飞机在有风时受到的举力的图示。10给你两支弹簧测力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说明下列结论: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三、总结反思 拓展升华【总 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四、作业课堂作业纸 知识梳理第八章 力 复习课一、力的描述1概念: 称为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2力的作用效果: ; 。3力的三要素:力的 、 和 称为力的三要素。4力的示意图:在 物体上,沿 的方向画一条带有 的线段。5力的单位: ,符号为 。二、弹力:1产生原因:当物体发生 时所产生的力。2弹簧测力

34、计:(1)用途:测量 的大小。(2)构造:由 、 、 和 等部分组成。(3)原理:根据 特性制成的。(4)使用:看清 和 ;使用前要 所测力的方向与 的方向一致等。3弹性势能:物体发生 具有的能。三、重力:1定义:由于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 关系,两者的关系式为 ,式中g=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 的。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 而具有的能。四、摩擦力:1种类:常见的摩擦有: 、 和 三种。2测量: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物体做 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 物体受到的摩

35、擦力。3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箩筐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和 大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与 的大小无关。4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以 代替 ;使物体间脱离 。课堂练习1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说明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现有两个弹簧,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5N和2N,则哪根弹簧上的弹性势能大? (填上方、下方)。2.如图2所示,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弹簧上,观察比较图a、b,可知人手作用在弹簧上,可以使弹簧发生 ,而此时弹簧a、b的弹性势能 大 (填“a大”、“b大”或“一样大”)。3如图3所示,当体操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蹦床表面发生 ,而获得 能。图4图3

36、图2图14.图4甲是运动员射点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图乙是守门员奋勇地把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图丙中,运动员在用头顶球时,对头的施力体是 ,人头对飞来的球施力撞击,使球沿原来运动相反方向运动,由此可知,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图55如图5,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 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手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1)上述各项内容中属于(只填写各选项前的字母)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的

37、是: ;通过增大压力而增大摩擦的是: ;通过变滑动为滚动而减小摩擦的是: ;通过使接触面彼此分离而减小摩擦的是: 。(2)用力踩动脚踏板使自行车前进时,后轮与地面间摩擦力的方向朝 (填“前”或“后”)(3)请你大胆发挥想象:“假如没有摩擦”,自行车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写出两个合理的场景。6体育课上,小明用力将铅球向斜上方推了出去(图6),球在空中运动了一段弧线后落到地面上,地面被砸了一个小坑。在这段过程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图6(1)铅球受到小明的推力后,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由 变为 ;(2)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是 ;(3)铅球以某个速度落向地面,这是受到 作用

38、的结果,铅球落地后,会运动一小段距离后,最终会因受到地面的 而停下来,保持静止状态。7如图7所示,小华坐在玄武湖的游船上玩耍。当他在船上用力推另一个小船,能够把另一个小船推开而小华所坐的小船保持静止吗?为什么?图7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出去的铅球落地前受到重力和推力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同时车也对马施力 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D地球对人有吸引力,但人对地球没有吸引力9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了墙的推力B用力握小橡皮球,球变瘪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只有直接接触的

39、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10下列现象或事例中,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树枝在风中摇曳C向上抛出的石块落回地面 D铅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11下列措施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A鞋底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铁轨要铺在枕木上C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车圈上 D在机器的转动部分安装滚动轴承12如8图所示,用一水平推力F将物体m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m受到( )A重力、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 图8B重力、水平推力、墙壁对它的支持力及向上的摩擦力C重力及墙壁对它的摩擦力D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图91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 如图4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4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跳下一段时间后匀速下落,若将人和伞匀速下落过程中的受力等效为集中在一点请在图10中画出其受力示意图。15重20N的小球正从斜面上加速滚下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