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怎样“以生为本” “学困生”是指学业成绩偏低的或思想品德欠健康的学生个体,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利因素,毕业后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是令每个教育工作者十分头疼而又不可避免的问题。而高中的数学学困生是这个学困生中的最大群体,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因此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学生为本”,从而达到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目的。 数学学困生时刻围绕着高中数学,从本人几年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感受到:数学学困生对数学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是提高整体数学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
2、数学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我们在课堂上更要做到“以学生为本”。 下面就数学课堂上怎样“以学生为本”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的抽象学科。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从直观入手,联系实际,让学生眼看、手做、脑想,达到既爱学又会学的目的。例如在讲三视图时,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多个相同的正方体,让他们通过自己搭建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来了解识别简单的三视图,并会画立方体及简单组合的三视图。以直观教学来吸引数学学困生的注意力。2、应提高讲课艺术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增强教学效果,使教学生动、有趣。课堂上教师语言幽默、
3、态度和蔼可亲方能清除学生的畏惧感,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比如在讲概率的时候,叫学生通过抛硬币来了解并计算概率。3、数学问题生活话,对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讲利率的时候,让学生上各个银行调查不同存款的月利率和年利率以及教育储蓄利率。让他们说怎样的存款最合算,结果几个数学学困生不仅回答了问题还说出了“零存整取”,“整存整取”的利率等。这种形式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并不枯燥,而且还挺管用。二、以情感化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以期达到师生间的良好对话与沟通。学困生在学习上经受了太多的挫折,不应再受到刺激,需要老师的关心、厚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进步,不能因他们的成绩
4、差而歧视,谈话要诚恳和蔼。有时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都会令学困生激动不已,都可能使其热爱数学,进而努力学习数学。对学困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要舍得在他们身上多花时间,这样教学效果会很好。三、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1、教师在教学中应教学生会学。“受人鱼,不如授人渔。”在对学生讲解过程中,应让学生认识数学思维活动的特点,尽可能让他们掌握较多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的能力2、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在讲解过程中,不要满堂灌,要引导学生动脑,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让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四、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可设计一些最基础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板演,使他们经常得到较多的肯定和表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