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高效课堂的尝试走下讲台 亲近学生盐池五小 南勤合打造高效课堂似一股春风吹进我们这个小县城,教育部门一致行动起来宣传并启动“构建高效课堂”部署计划。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深感责任重大。一时打破十几年的教学模式,再去寻找新的教学模式感到压力之大。但为了适应改革的浪潮,带着雾里寻花的感觉必须在课堂上自己摸索,靠近这次改革。相信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能够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 希望总是在你最困难时姗姗而来。初次在课堂上尝试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时,觉得很困难,若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成了热闹的市场,学生有说有笑,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很浅显,就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教学重难点很难突破,教学效果也就可想
2、而知。对此,我气馁,这个工程可行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组合作的模式初见成效,学生在大组长的带领下,能接受组长分配的任务并按时完成,尽管语言组织不够精炼,理解不够深刻,但这种模式已开始生根发芽。与此同时,我也不断在自己身上找不足,积累评价语言,精花提炼自己引导语言,力争使课堂成为学生舞台。精炼语言的同时,我还发现站在讲台说话学生用一种胆怯的眼光看着你,于是我尝试走下讲台,和学生融为一片。这种做法我发现学生发言胆大了,有话说了。例如在教学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我知道课文讲述事件离学生学生生活年代较远,处于无忧无虑年代的他们,能体会到当时全国人民那种兴奋激吗?所以我在上课前特别强调课前预习。上课时,我走进教室,站在学生中间,先检查他们的预习,叫他们说说新中国成立时间,走在他们中间。随机引入新课,和他们分享课文精彩。我发现这堂课学生畅所欲言,无拘无束,走在脚力中间的我似乎不是平时威严的老师,而是他们的朋友,对于他们的发言,也不是平时苦思悯想而来的答案,似乎是学生们的憋了很久的心里话,今天要争先恐后地向老师倾诉。他们的语言今天也格外流畅,走在学生中间的我享受着学生们精彩的讨论,汇报,他们不再用那种胆怯的眼光看老师,整堂课我看到的都是学生们可爱的笑脸。平时“气死”人的课堂氛围荡然无存。原来学生们精彩的语言,要走下讲台才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