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学生成为自读课的主角语文尝试性教学的一点探索刘 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自读课是沟通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是将讲读课上学到的知识、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的演练场。所以,语文自读课形式的选择对于促进学生自读兴趣、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为了上好自读课,从原始的给出自读提纲,考察自学情况;到创设情境,学生大胆质疑;到相信学生,放手实践,我尝试了很多方法。其中
2、,让学生成为自读课的主角我认为是最值得推广的一种好方法。一、 让学生成为导入的主角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部分,别具艺术魅力的导语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乃至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导入的主角,教师必须“悉心指导,授之以渔”,明确导入的基本要求:锁定目标;限定时间;切入点力求新颖、自然、巧妙,且具有“趣味性”、“哲理性”、“抒情性”;言辞简洁明快,富有一定的文采,、;文句整散结合灵活多样。然后在班级定文定人,全员参与。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并定期评奖。二、让学生成为赏析的主角“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每读一篇
3、文章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谈一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说一说你喜欢的词句,人物,乃至评论一下它在写法上的优劣。对于这样的发言,不要苛求学生,(因为学生受到年龄、知识、情感、阅历等等的局限。)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他们的独立见解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三、让学生成为“质疑”、“解疑”的主角讲读课上,往往都是老师给学生提出许多问题,自读课上,我引导学生思考设问,问题可以提给其他同学,也可以提给老师,让以往的被考者成为小考官,激发他们质疑的的兴趣,过程中我们老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有见解的问题。对于别人的
4、提问,应该积极地思考并作出解答。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活跃状态,为“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四、让学生成为自读课的小老师在以上各个环节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不妨把手放得更开一些,把自读课交给学生去讲。过程中,老师应该把握好这样三个环节:课前相信学生,悉心指导;课中军中坐阵,巧妙点拨;课后及时评价,以利提高。学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不仅仅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更能养成事先阅读、查阅工具书、翻检资料的良好习惯,更能锻炼学生整理材料形成系统文字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讲课也最大程度地锻炼了学生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能力。另外,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如知识准备上的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上的不足,临场应辩上的不足,心理素质上的不足,等等。以利于在今后的学习中强化训练,变劣势为优势。总之,上好自读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为了使自读课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真正提高教学效率,老师应强化一个观念,即坚信学生的创造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为此,我们在自读课教学中要努力让自读课堂充满生机,并在实践中努力探求自读课教学的新途径。 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自读课的主角语文尝试性教学的一点探索兴 国 学 校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