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感想长期以来,不少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啃书本”,却忽视了怎样“教活”历史;历史教师因而被学生戏称为“老古懂”。而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学习和实验,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有了一点变化,在教学组织形式也有了一些进步。在历史教学中,我有以下的一点想法,望大家能给予指点。一、历史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历史教学以其学科特点,教师要把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求讲解要有生动性、准确性、激励性和启发性,又要求通俗易懂和具有时代性。生动形象有趣的讲解,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具有时代性的讲解,能使学生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
2、趣和经验。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课时,我们可以这样:“同学们,中华民族既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而在近代历史的耻辱上,却铭刻着多少炎黄子孙的血泪,记载着多少残酷的史实。哪一桩哪一件不发人深思、催人奋进?哪一字哪一句不启人蒙昧、动人心魄呢?让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重新回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时期,去体味民族的血泪和兴衰、去回顾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历史教学中要注重“悬念”的设置。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上课的前二十分钟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刻,也是取得教学效率的重
3、要时刻。经过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学生还停留在兴奋状态,而如何在上课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有效、最直接的因素。如在讲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节时,可设置这样的悬念:(1)为什么把每年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2)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多年,她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时她又是怎样诞生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思考,这样使学生注意力能牢牢集中在教学中来,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寻找适当的答案。所以,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把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每节课的“悬念”的积累,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历史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两个重要方面。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力是我们智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插图、图表、自由阅读卡,要引导学生从各个侧面、多角度去观察,这样学生就会成为问题的“创造者”,知识的“发现者”;
5、因此,我们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在讲解“古代埃及与金字塔”这一目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金字塔的形状、高度,使学生从观察中认识到古埃及人民力量和智慧。其次,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应该先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那么,怎样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学生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于历史事件要多方位地评价,历史现象要多方法解答,历史规律要多重思考,历史结论要多层次认识。例如:关于林则徐禁烟策略的评价,可以列举史学界的两种不同观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进行不同的评价,鼓励学生评价历史事件要多换个角度,多一点发散思维,争取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新的看法、新的观点。总之,初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化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门课程,我们的教学应走向社会、融入生活、关注身边的历史,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培养必要的能力,唯有这样,才能教有所获、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