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政治新教材经济生活知识点.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73950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新教材经济生活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政治新教材经济生活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培训文字稿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本书编写的基本理念:除了政治教科书一贯必须坚持的原则以外,本次课程改革还特别强调另外两个理念:“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探究式学习。 根据“三贴近”原则以及经济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经济生活》教材设计为紧密相关、层层推进的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强调解决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本书的层次是单元——课——框题——目,每个单元包括二到三课及一个综合探究,每一课又包括两个框题,每个框题又下设若干目。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本教材依据“三贴近”原则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本单元的基本生活主题是:财富的交换与消费。 2.经济主体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身份:消费者与市场交易参与者。 3.本单元要回答的经济学基本问题:生产什么。 4.本单元的基本逻辑脉络: 消费的两个基本条件(消费离不开货币媒介;消费必须了解商品价格)——影响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因素、支配消费行为的心理。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1.了解商品的含义和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了解由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交换的必然性。3.理解货币的本质。4.理解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5.了解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6.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优点。7.了解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以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1.了解两种基本的结算方式。2.了解信用卡的功能和优点。3.了解什么是支票以及支票的基本类型。4.了解外汇的含义。5.理解汇率的变化。6.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或作用。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要点:1.了解日常生活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2.理解各种常见的具体因素影响商品价格的途径或渠道。3.理解商品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4.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的关系。5.理解商品价值量的决定。6.理解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7.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8.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要点:1.了解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2.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3.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4.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2.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3.理解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4. 了解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5.了解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6.了解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7.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及影响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因素。8.理解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要点:1.理解从众消费心理、求异消费心理、攀比消费心理及求实消费心理的基本特征及对它们的正确评价。2.理解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基本消费原则。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本单元的基本生活主题是:财富创造。 2.经济主体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身份有:经营者、劳动者、投资理财者、融资者。 3.本单元要回答的经济学基本问题:如何生产。 4.本单元的基本逻辑脉络: 消费离不开生产——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经济制度条件——创造财富的主体与主要场所——如何筹集创造财富所必须的资金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要点有: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2.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3.了解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意义。4.从工作中心、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体制改革等方面理解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2.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处的地位。3.了解公有制经济的构成。4.理解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与作用。5.了解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6. 理解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7.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8.了解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作用。9. 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10. 了解“两个毫不动摇”以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企业的含义及其社会作用、地位。2.了解公司的基本含义及设立公司的要求。3.了解公司经营必须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及承担社会责任。4.了解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含义。5.理解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点与不同点。6.了解公司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架并懂得它们各自所承担的职能。7.了解公司制所具有的优点。8.了解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组织形式。9.了解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10.理解影响公司经营成功与否的基本因素。11.理解企业兼并与破产的积极意义或作用。 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劳动的含义及其地位。2.了解就业的作用与意义。3.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4.了解如何从政府及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5.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就业观。6.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7.理解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8.理解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其主要目的。2.了解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3.了解存款利息的含义、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存款利息的计算。4.了解什么是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5.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6.了解商业银行的含义。7.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什么是股票以及股东的权利。3.了解什么是债券及其基本构成要素。4.理解股票与债券之间的基本差异。5.理解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6.了解什么是商业保险的含义。7.了解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8.知道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本单元的基本生活主题是:财富分配。 2.经济主体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身份:生产要素提供者、国家管理者、纳税人。 3.本单元要回答的经济学基本问题:为谁生产。 4.本单元的基本逻辑脉络: 个人收入分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国家财政:财政收入与支出、征税与纳税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2.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所有制基础。3.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4.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5.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和作用。6.理解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必然性与积极意义。 第二框“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公平的含义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基本含义。2.了解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注重社会公平。3. 理解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注重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有哪些。 4.了解什么是效率。5.理解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6.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以及为什么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7.理解当前为了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所应该解决好的几组关系。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1.了解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2.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3.了解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4.了解获取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5.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6.了解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7.了解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8.理解国家应该如何合理确定财政收支关系。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的知识要点有:1.理解税收的本质。2.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3.了解税种的基本构成要素及主要税种。4.了解增值税的内容及其设立增值税的作用。5.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作用。6.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7.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实质。8.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本单元的基本生活主题是:经济活动的背景或舞台。 2.经济主体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身份:现代化建设者、经济全球化参与者。 3.本单元要回答的经济学基本问题:生产的背景或舞台。 4.本单元的基本逻辑脉络: 资源配置体制:市场经济一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我国宏观调控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如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国际经济环境:经济全球化趋势——如何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的知识要点有:1.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2.了解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3.了解市场经济的含义。4.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5.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6.理解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及如何规范市场秩序。7.了解市场规则的基本形式。8.理解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第二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了解改革开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一条宝贵经验。4. 了解宏观调控的含义和基本目标。5. 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微观与宏观表现。2.了解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3.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4.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各项新要求。5.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进程是不平衡的。 第二框题“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知识要点有:1.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作用。2.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4.理解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了解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3.了解跨国公司的含义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4.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5.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6.了解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 第二框“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的知识要点有: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历史与作用。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3.理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积极影响。4.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基本国策。5.了解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6.了解为什么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7.理解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8.了解当前我国如何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9. 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总结:本教材基本的逻辑脉络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一个面向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从事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什么舞台上或背景下生产 第二部分  《经济生活》教学实践的几点建议 1、正文与辅助文:每一课的探究活动及宋体字部分属于正文;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属于辅助文。 2、每个单元的综合探究属于一篇正式的课文,而非单元综合练习;“综合探究”结尾的总结部分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加强实践要有度,且注意安全。 3、全书教学时间的基本分配情况是:大体上是每个框题1个学时,每个综合探究1个学时。 4、不要求在课堂上讨论所有的探究活动,每一目讨论1-2个即可,剩下的交给学生课后自己去钻研、学习。 5、不要求讲授教材上所有的名词解释,而是只要求讲授最基本的、主干的概念,其他概念可以不讲。 6、教师应该从生活中发掘出各种经典性的、代表性的案例,通过围绕案例精心设计各种问题,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欢迎教师开发教材上没有的案例,欢迎开发具有综合性的典型案例,欢迎开发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非常密切的案例。 7、特别要注意的就是:不能为案例而案例、为多媒体而多媒体、为活动而活动,开发案例、运用多媒体、进行探究活动,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注意:不能就事论事,要通过案例,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抽象的经济学理论。 8.运用好修订后的教参;教材编写时对课标进行了微调;教材依然有许多缺点与不足,欢迎指教。 9.关于学习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告诫:经济学的许多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也在用,但是含义已经有天壤之别,千万别把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搬到教材中来,千万不要想当然,多查阅参考书目。              第三部分   教师课后提高性学习读物 1、曼昆 《经济学原理》 2、斯蒂格利兹 《经济学》 3、黄达  《货币银行学》 4、陈共 《财政学》 5、邓子基  《财政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