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射政经济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23/3(第39卷总第2 0 3期)存款保险赔付能力研究基于动态博奔视角周熔基1,3姚帅2 吴思斌3(1.衡阳师范学院,湖南衡阳4 2 10 0 2;2.澳门科技大学,澳门9990 7 8;3.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大河谷分校,得克萨斯爱丁堡7 8 54 1)【摘要】引入维克里博奔机制搭建存款保险市场动态博奔框架,结合2 0 152 0 2 0 年32家样本赔付银行3个维度的7 个样本组进行模型测度,实证检验中国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的充裕性、标准差异以及样本差异。模型结果表
2、明:基于动态博奔框架的中国现行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符合有限充裕状态,且总体赔付能力结果在分类赔付标准与同类样本银行中不存在明显差异。建议存款保险基金及早推行目标管理、搭建银行业综合数据库并建立投保机构关闭退出机制。【关键词】存款保险市场;维克里机制;动态博奔;测算模型;赔付能力【中图分类号】F840.32【文章编号】2 0 95-136 1(2 0 2 3)0 3-0 0 18-12DOl:10.16546/43-1510/f.2023.03.002【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存款保险是现代宏观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时代课题,随着银行业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频发,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都需要构建一个完
3、善的框架来重组问题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验证据显示:2 0 世纪7 0 年代至今,全球范围内系统性银行危机至少发生过14 7 次,且至少有139 个经济体通过实体形式搭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存款保险架构,并采用会员制、公司制等模式建立了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收稿日期:2 0 2 2-0 6-2 1基金项目:湖南省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村镇银行风险背景下存款保险基金充裕性测度研究”(项目编号:2022HSKFJJ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部性反思、评价及路径选择”(项目编号:2 1BJY257)作者简介:周基(197 8 一),男,湖南永州人,衡阳师范学院教授,现代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4、管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存款保险与区域经济;吴思斌(196 3一),男,北京通州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大河谷分校商学院终身教授,管理学系主任,威斯康星大学管理科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及创业18事实证明,提供一个有效解决存款保险架构问题的基本框架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在以美国、加拿大、英国为主要样本国的监管体制中,存款保险在金融安全领域的系统重要性显著提升。在金融监管趋势日渐明朗与有效应对全球金融风险举措的积极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借鉴成熟国家的存款保险设计思路。存款保险在全球样本中的推广总是有利的吗?事实并没有如此理想,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代理
5、问题是存款保险制度始终面临的三大难题,道德风险所导致的激励对抗性将产生更高的保费成本,逆向选择导致的“劣币驱逐良币”将使得最好的机构被排除在体制之外,代理问题所诱发的“自谋利益”“政治冲突”“监管掠夺”与内部摩擦将导致更高的预算成本。为有效缓解上述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理解存款保险市场的动态博奔行为并培养满足本国赔付标准的总体赔付能力非常重要,清晰的动态博奔机制能够界定存款保险市场的理想博奔逻辑,并限制博奔过程中的低效行为;而充足的赔付能力能够增强存款保险基金解决破产银行问题的灵活性,并提高公众对存款保险与金融安全的充分信任,且只有在动态博奔机制与赔付能力管理的配合下,存款保险才能形成一个稳定
6、的赔付体制。综上所述,引人存款保险动态博奔的基本逻辑,并基于实证模型界定存款保险总体赔付水平无论是从理论视角还是实践视角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现有研究对存款保险市场的动态博奔机制分析与存款保险赔付能力实证测算仍有待深人。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基于维克里博奔机制尝试构建一个新的动态博奔分析框架,阐释存款保险市场的总体赔付能力函数与动态博奔行为特征,并根据动态博奔框架设计一个符合经济逻辑的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测算模型,进一步结合中国银行业的多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从而为存款保险实证架构的改良与理论架构的完善做出新的边际贡献。二、文献综述关于博奔论视角的存款保险问题研究文献,国内外已形成一定范式的研究思路
7、,Dia-mond和Dybvig(198 3)1基于动态博奔视角下的银行挤兑模型,证明存款保险能够改变存款合约中不受欢迎的均衡状态,进而有效缓解金融脆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Akerlof 和Romer(1993)2 1提出在存款保险动态博奔框架下,投保机构更有可能为追求局部利益与眼前利益,而对债权人及储户的利益进行“代理掠夺”,国外学者(Anginer,e t a l.,2 0 14 3;Bo y l e,e tal.,2 0 15 4 )也曾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研究结论。基于国外经典研究成果,杨谊(2 0 0 5)5通过二阶完全信息动态博奔模型对监管者及投保机构的博奔行为进行分析,证实相机择的关
8、闭机制对金融稳定的威胁性,并指出建立有效市场退出机制的紧迫性及重要性;张文路和赵秀丽(2 0 0 6)6 也构建了动态博奔模型的分析框架,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持金融系统稳定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准公共物品理论对实施路径进行分析;王玉英(2 0 0 8)7 则从成本收益视角构建新的动态博奔模型,结合不完全信息假设论证了隐性存保制度的非公平竞争问题,提出由“隐性存保”向“显性存保”转变的设计思路。但上述研究没有将微观主体视角的风险承担问题引入博奔模型中,忽视了投机决策与审慎决策的权衡问题。鉴于此,韩国文和陆菊春(2 0 0 9)8 引入新的风险决策变量构建了存款保险动态博奔模型,揭示竞争银行在博奔状态
9、中的决策权衡差异,并证明存款保险在理论模型中会抑制银行审慎投资的战略动机;高宏和熊柴(2 0 11)9 进一步从微观市场主体视角切入,基于Gropp和Vesala(2 0 0 4)【10 程式化框架构建了静态博奔模型,观察竞争银行在差异制度安排中的决策行为,进而发现强制性制度相较自愿性制度在监管水平协调视角的比较优势。为进一步探究最优存款保险设计方法,姚19志勇和夏凡(2 0 12)111结合国际投保辖区运营经验,对博奔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控制,设计了“直接显示机制”下的最优存款保险合约;姚东曼等(2 0 13)12】从微观主体动态博奔与内部治理视角出发,在系统性风险的假设控制下,引人委托代
10、理理论模型分析显性存保制度相对直接救市的比较优势,并证实引入存保制度后的调控效果可评价且治理水平更理想。除显性存保制度的研究外,王宗润等(2 0 15)【13 还基于隐性存保制度视角构建新的博奔模型,进一步研究投资者与银行的策略选择,证实隐性存保制度下信息披露、风险承担与特殊制度的相互作用机制,并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对理论架构进行检验;朱波等(2 0 16)14 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改良补充,从信息披露与风险承担视角构建了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奔模型,并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对交互作用进行检验,证明优化制度设计与强化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除上述视角的研究文献外,韩扬等(2 0 18)15】进一步改良Sakovics
11、 和Steiner(2 0 12)16 的研究成果,对偿付限额约束条件进行拓展研究,基于异质性全局博奔模型推导短期、长期拉普拉斯信念上的模型均衡解,并对赔付限额调整、挤兑风险约束的作用关系进行解释,从而为政策规制的策略调整提供理论支持。综上所述,现有存款保险博奔视角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于通过经典博奔模型对存款保险进行理论架构研究,主要解决宏观视角的存保制度设计问题与微观视角投保机构行动决策问题,而较少基于新的理论博奔框架构建实证模型,仅有的实证文献也主要基于计量模型检验效应机制,而忽视对存款保险赔付能力的宏微观博奔视角的综合实证检验。鉴于此,本研究在传统博奔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维克里博奔机制
12、引人存款保险市场动态博奔框架中,分别从宏观视角-存款保险基金与微观视角-投保机构对其进行整合,从而得到维克里机制的动态博奔数学框架。基于博奔框架进一步构建存款保险赔付能力的测算模型,并结合2 0 15一2020年32 家样本银行3个赔付标准下的7 个样本组进行检验,从而验证现行存款保险赔付能力的总体状况与分组差异与已有文献相比,本研究的边际贡献主要分为以下三点:第一,将维克里博奔机制引人存款保险动态博奔分析过程中,以改良传统存款保险博奔框架中的设计缺陷,通过将存款保险基金引入动态博奔框架,实现对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的进一步整合,从而使其更加贴近现实。同时,本研究还基于维克里博奔的数学框架进一步提
13、出影响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的关键函数,并对维克里博奔框架下存款保险市场参与方的决策行动、诚信态度与微观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第二,提出新的存款保险赔付能力实证检验模型设计思路,以改善现有中国存款保险实证领域对总体赔付能力关注不足的问题,结合2015一2 0 2 0 年32 家样本赔付银行的观测数据,依据分类标准引人实验样本组与对照样本组进行稳健性分析,进而全面评估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自设立以来的赔付能力有效性问题。第三,改良传统经验设计方法的赔付标准与银行类别标准,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国情,且更能有效地解释中国银行业样本的赔付问题。同时,本研究还进一步改进损失标准与回收标准,将32 家样本银行的违约不良率
14、分别引人实证模型进行检验,并关注样本银行间的风险损失差异问题,使测算结果更加符合真实情况且更具说服力。三、研究假设在构建动态博奔框架与赔付能力实证模型之前,首先需要对整体设计架构的假设前提进行控制,核心假设包括以下几点:1.总体赔付能力有限性假设。总体赔付能力是衡量存款保险赔付安全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与赔付能力衡量相关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条思路:一条是宏观视角的基金目标比率及储备20值测算,另一条是微观视角的投保机构保险费率定价。但衡量总体赔付能力既要考虑基金问题,又要考虑投保机构问题,并需要将二者融合到一个新的框架。总体赔付能力在任何主权国家都不是无限的,无论是事前归集还是事后分摊都对赔付能力有
15、明确限制(Garcia,2003)17 。鉴于此,本研究假设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是一组有限的救助空间集,获取足量的赔付个体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超量的赔付个体非但不符合救助条件而且会危及金融稳定。同时,受限于经济体量与金融环境的变动约束,存款保险赔付能力不能简单地使用绝对规模进行描述,储备值的高低并不能完全代表赔付能力的充裕与否,仍需要结合样本国情进一步通过比率分析进行确认。2.反谋略动态博奔假设。Green和Laffont(197 7)【18 1曾提出一个反谋略博奔的重要设计结论,认为在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决策行动中,维克里博奔机制是在特定环境类型中唯一与其相匹配的规则。基于经典成果,本研究假设在
16、存款保险动态博奔过程中,反谋略性会促使投保机构维持诚信参保与最优报价,且无论投保机构预期外部因素有何变化,反谋略性可为投保机构决策提供有效激励,而任何违背规则的“背叛行为”都会导致“背叛者”的利益受损。本研究将在第四部分的博奔模型架构中对该假设进行证明。3近似互替假设。Kelso 和Crawford(198 2)【19 曾基于阿罗-赫维茨模型的可分物品假设对其进行改良,将理论框架拓展至离散数量物品。本研究引用相关成果进一步假设:同类投保机构在特定赔付标准中接近于“离散物品”,且存在相互替代的可能。虽然受多元严格条件的约束,这种替代性并不属于严格互替,在资质、风险、信用等特征上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差
17、异,但同类投保机构的特征差异在总体上仍是稳定且可控的。同时,结合Garcia(2 0 0 3)17 的研究可知,不仅投保机构间存在近似互替特性,存款保险赔付标准之间也符合近似互替假设,即不同赔付标准的赔付能力结果也可能会趋向一致。基于上述整体框架的三个核心假设,本研究将在第五部分结合实证测算模型对其衍生的三个核心问题进行假设检验。问题1:基于动态博奔机制框架的现行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是否符合有限充裕状态的特征?假设检验H1:中国现行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可实现充裕赔付状态。问题2:基于动态博奔机制所形成的现行总体赔付能力结果在分类赔付标准中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假设检验H2:中国现行存款保险总体赔付
18、能力结果在分类标准中不存在明显差异问题3:基于动态博奔机制形成的总体赔付能力在同类样本银行中是否会产生一致的赔付结果?假设检验H3:中国现行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在同类样本银行中会产生一致赔付结果四、模型框架主流经济学理论大多使用数学化的表达方式,数学框架是解释经济模型的重要工具,数学定义使模型的构建变得容易,它可以明确表述无须被其他概念阐述的概念,并利用数学符号对定义进行解释从而体现经济逻辑。本研究所引进的维克里博奔机制即为这一意义上的正规经济学理论。维克里博奔理论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Wil-liamVickery(196 1)2 0 所做的研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资源配置,同时清除拍卖过程中
19、的非理性博奔行为,使拍卖结果更加有效且参与者更易投标。Clarke(197 1)2 1 拓展了维克里博奔理论,通过引人公共品问题与博奔理论相结合,使其适用于公共物品的竞争机制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lgrom(2 0 2 0)2 2】基于维克里机制的研究缺陷,进一步引入贪婪算法对背包博奔问题进行求解,设计了复杂约束市场中的“激励性拍卖”,并对其主导的美国联邦21通信委员会的无线电频谱拍卖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实践探讨。本文将维克里动态博奔机制引人存款保险赔付能力研究,假设存在一个动态博奔的存款保险赔付问题,探究存款保险基金(监管机构)与存款类金融机构(投保机构)的动态博奔行为,存款保险基金即为
20、博奔主体方,博奔中的交易对手方即为有限的目标投保机构,用数学形式可以表述为n=1,2,3,N。存款保险基金承保的存款范围即为投保机构在限额制度下的合规存款,也就意味着每家投保机构都会根据自身特征进行行为决策x,EX,此时投保机构n面临三种广义范围内的决策选项X,:主动参保(C)、被动参保(P)或者放弃参保(),数学形式表述为X,EC,P,)。其中,X,的模型定理非常灵活,C为主动参保的情况,即投保机构主动积极地报价并自愿参与存款保险,且不存在虚假参保与非诚信参保等无效率博奔行为;P为被动参保的情况,即投保机构被动消极地报价并非自愿参与存款保险,此种情况在全员强制参保的存款保险制度辖区较为常见,
21、此时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会进一步扩大消极参保的负面影响;为未包含在样本国存款保险保障范围内或因自身因素而放弃参与存款保险的决策选项,也即Milgrom(2 0 2 0)【2 2 提出的使集合X,有限并包含空集时,一个不提供任何决策选择却引发成本向量趋向于0 的“null”元素。进一步对投保机构的博奔特征进行描述,每一家投保机构都是相互独立的,同时也会存在与参保行为相关的成本,但由于投保机构之间存在竞争性关系,所以有理由认为只有投保机构自身才清楚相关成本,尤其是风险特征与损失标准所影响的风险成本。风险成本的高低将会严重制约投保机构的参保积极性,冒高风险的投保机构需要承担更高的破产可能,且对成本的变
22、动更加敏感,但由于这是一种基于浮动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且难以考量,因此其他主体很难提前预测,即使事后发现问题也可能为时已晚。如果需要把上述描述中每一家投保机构的不确定因素纳人模型中,需要引人一个新的随机项n,,属于某个随机集合f(o,),即,Ef(o,),f(o,)表示投保机构的“类别属性”,包含正常投保机构、非正常投保机构(破产机构)以及排除类投保机构,同时,也会决定可实现的承保效益函数,且对存款保险博奔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均具有可信度。任何投保机构的博奔特征都可以通过参数化的函数来描述,即:C:X,f(o,)R+,且标准化的C(,0,)=0。在上述博奔特征的约束下,符合破产特征的投保机构最终可实现
23、的参保效益即破产机构最终回收效益,用数学形式表述为:T,=Pn-C(xn,9.)其中,C(x,,)代表破产机构所需要赔付的损失存款,P,代表限额承保制度下破产投保机构的限额受保存款。进一步基于投保机构的博奔对手方一一存款保险基金的角度进行考量,作为博奔主体的存款保险基金的赔付空间是有限的,且存在可容纳的参保决策集合,当破产机构面临挤兑危机时,存款保险基金需要及时干预。同时,存款保险的赔付过程可以看作一个连续且非独立的决策行为,承保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赔付能力的单调递减性,此时存款保险基金可实现承保效益。,用数学形式可以表述为:T=0(xo)-2p.Nn=1其中,(。)代表存款保险基金的储备信用,
24、Zp,则为限额承保制度下所有破产机构的受保存款,T。即衡量基金承保剩余与承保能力的净值。将存款保险市场的参保效益与承保效益进行整合得到存款保险市场的整体保险效益,也即存款保险的总体赔付能力。其中,投保博奔过程会推动破产机构的受保存款实现价值抵消,即基金目标赔付的破产机构损失存款会与(1)(2)22每一家破产机构的市场合计目标受保存款相互抵消,由此可以得到基于维克里机制的总体赔付能力公式:令 TC(xo,0)=max.-x,TC(xo,3)TC(xo,)=T,+T。=Pn -C(x n,)+(xo)-2P.(4)n=1拓展单一投保机构至多元破产机构,则总体赔付能力为:TC(xo,0)=v(xo)
25、-ZC(xn,0,)进一步分析:如果TC(o,)0,则总体赔付能力充裕;如果TC(xo,)=0,则总体赔付能力平衡;如果TC(o,)2 0 万亿大型商业银行10万亿 资产规模 2 0 万亿较大型商业银行5万亿 资产规模 10 万亿中型商业银行1万亿 资产规模 5万亿中小型商业银行资产规模 0,只有在2015年存款保险市场未能实现安全赔付,但在2016一2 0 2 0 年赔付结果均可实现安全赔付。其中,存款保险基金视角的测算变量(。)取值集中于0.0 2 2 8%o0.6319%o,且于2 0 19年达到信用储备水平的高峰值,该结果符合中国存款保险基金的现实收支数据。而投保机构视角的测算变量C(
26、xn,,)的测算数据集中于三个分类区间:中型实验样本组的测算范围为0.1170%o0.1317%o、中小型实验样本组的测算范围为0.114 3%o0.1190%o、小型实验样本组的测算范围为0.0 6 4 3%0.0 6 8 7%o。兴业银行1.73%1.82%光大银行平安银行1.38%1.18%1.22%1.32%南京银行徽商银行0.91%1.98%2.97%2.21%成都银行广州银行1.37%1.10%郑州银行青岛银行2.08%1.51%东莞银行九江银行1.19%1.55%1.25%华夏银行1.80%浙商银行1.42%盛京银行3.26%长沙银行1.21%贵阳银行1.53%江西银行1.73%
27、苏州银行1.38%26表4 存款保险市场赔付需求能力测算结果20152016实验样本组10.1317TC值00可赔付可赔付0.11890.11280不可赔付可赔付0.11750.11780不可赔付可赔付0.11900.11610不可赔付可赔付0.02830.06550不可赔付可赔付0.06430.06870不可赔付可赔付0.02540.02840不可赔付可赔付处于相对充裕状态,2 0 16 一2 0 2 0 年4 组对照组均可产生一致结果,且不存在标准间的赔付差异,再次证明本研究设计架构及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六、结论与建议本文基于宏微观主体动态博奔视角引人维克里博奔机制构建存款保险市场动态博奔
28、的数学框架,并界定衡量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的关键函数与核心假设。基于上述分析框架,进一步结合中国银行业2 0 15一2 0 2 0 年32 家样本赔付银行3个赔付维度的观测数据,设计3组实验样本组与4 组对照样本组进行稳健性分析,实证检验基于动态博奔机制框架的中国现行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是否符合有限充裕状态,且动态博奔机制形成的赔付能力结果在分类赔付标准与同类样本银行中是否存在明显差异与非一致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基于动态博奔机制框架的中国现行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符合总体有限充裕状态,且在2 0 16 一2 0 2 0 年均可完全20180.11710可赔付0.112300可赔付可赔付0.
29、10630.107700可赔付可赔付0.11440.114300可赔付可赔付0.06800.067100可赔付可赔付0.06690.067800可赔付可赔付0.02990.030800可赔付可赔付20190.12010可赔付0.11810可赔付0.11270可赔付0.11850可赔付0.07160可赔付0.06650可赔付0.03200可赔付20200.12460可赔付0.11300可赔付0.11620可赔付0.11760可赔付0.07270可赔付0.06500可赔付0.03310可赔付27满足三个维度的赔付标准,只有在2 0 15年由于存款保险基金设立伊始,受基金储备与经验积累的限制而未能实
30、现安全赔付,但问题已经逐渐解决。虽然我国现行存款保险绝对储备值低于国际成熟管辖区的储备标准,但与有限金融风险及特殊国情差异相协调的相对赔付能力仍可满足我国现实赔付样本的绝大多数赔付需求,从赔付能力视角出发,我国存款保险赔付总体上仍是有效且充裕的。第二,基于动态博奔机制框架的中国现行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结果在分类赔付标准中不存在明显差异,投保机构的赔付数据集中于0.10 6 3%o0.1317%o、0.0283%o0.1190%o、0.0 2 54%o 0.0 6 8 7%o 三个分类区间,无论是中型赔付标准、中小型赔付标准还是小型赔付标准,现行存款保险赔付能力均可满足安全赔付要求,且不存在赔付
31、标准间的赔付差异问题。第三,基于动态博奔机制框架的中国现行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在同类样本银行中会产生一致赔付结果,同类样本银行之间的赔付符合近似互替假设,对照样本组的赔付结果与实验样本组的赔付结果一致,测算结果具有较为显著的稳健性,实验结果符合经济逻辑与假设检验,再次验证本研究设计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评估我国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提供了新的理论架构与实证视角,并为赔付能力的现实管理提供了新的测算数据。但受限于估计方法局限性与数据可得性,样本银行回收标准的模拟估计仍存在一定缺陷,不能充分考虑到每一家样本银行的个体回收差异,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研究限制与改良空间。因此,最终测算结果只能作为初步测
32、算值进行参考,如果要实现精准的存款保险赔付能力的实证测度,还需要进一步结合新的实证模型实现对上述架构的改良。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进一步向存款保险基金与金融监管者提出三个政策建议。首先,实行总体赔付能力的目标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中国目前的总体赔付能力符合充裕水平,但这种充裕不是基于规则约束得到的运行结果,仍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同时,赔付储备的绝对值较美国FDIC等样本国仍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本文建议基于合理测算模型设定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存款保险总体赔付能力相对值,此措施既有利于降低赔付危机概率与银行挤兑可能,又有利于增强公众信任与存款保险安全。其次,搭建一个包含中国银行业整体样本运营状况
33、的综合数据库非常必要,银行业综合数据库中应包含损失数据、回收数据、保费数据、风险数据等衡量银行经营状况的关键数据,从而准确把握个体银行的经营风险与违约概率,维持金融系统安全并缓解道德风险问题。最后,本研究建议及时建立投保机构的有效退出及关闭机制,对于非诚信参保的投保机构、恶意冒高风险的投保机构采取惩罚机制或强迫退出的处理手段,资质管理与牌照制度要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牢牢守住存款保险系统的赔付安全与银行系统的质量底线。【参考文献】1 Diamond D,Dybvig P.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Liquidity J.Jo u r n a l o f Po
34、li t i c a l E c o n o m y,198 3(0 3):401-419.2 AkerlofA,Romer M.Looting:The Economic Under World ofBankruptcy for Profit 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3(0 2):1-7 3.3 Anginer D,Demirguc-Kunt A,ZhuM.How Does Deposit Insur-ance Affect Bank Risk?Evidence from the Recent Crisis J.Journal o
35、f Banking&Finance,2014(48):312-321.4 Boyle G,Stover R,Tiwana A,et al.The Empact of Eeposit In-surance on Depositor Behavior During a Crisis:a Conjoint Anal-ysis Approach 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5(24):590-601.5杨谊显性部分存款保险下的有效银行退出机制:基于成本收益分析下的博奔分析J】财经科学,2 0 0 5(0 5:51-57.6 张文路,赵秀丽论我国建立
36、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基于一个动态博奔模型的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6(0 4):139-14 3.7】王玉英存款保险制度由“隐”到“显”变革的博奔分析:基于大银行与中小银行间的公平竞争视角【J】:财经论丛,2 0 0 8(0 5):56-6 2.288韩国文,陆菊春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冷思考:基于银行间动态博奔和存款人风险态度的分析J经济管理,2009(04):120-123.【9 高宏,熊柴.强制还是自愿?:基于银团贷款视角的存款保险体系J】,经济评论,2 0 11(0 2):12-2 0.10 Gropp R,Vesala J.Deposit Insuran
37、ce,Moral Hazard and Mar-ket Monitoring J.Review of Finance,2004(04):571-602.11姚志勇,夏凡最优存款保险设计:国际经验与理论分析J:金融研究,2 0 12(0 7):98-111.12 姚东晏,颜建晔,尹烨昇存款保险制度还是央行直接救市?一个动态博奔的视角J】,经济研究,2 0 13(10):43-54.13王宗润,万源沅,周艳菊:隐性存款保险下银行信息披露与风险承担J管理科学学报,2 0 15(0 4):8 4-97.14朱波,杨文华,卢露信息披露、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系统性风险J】财经研究,2 0 16(12):96
38、-10 7.【15韩扬,何建敏,吴炳辉存款结构、挤兑风险与存款保险偿付限额调整J系统工程,2 0 18(0 3):4 1-4 9.16 Sakovics J,Steiner J.Who Matters in Coordination Problem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2(0 7):34 39-3461.17 】G i l l i a n G a r s i a(著)陆符玲(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定期刊物第197 号: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与良好做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 0 0 3.18 Green J,Laffont J.Charact
39、erization of Satisfactory Mechanismsfor the Revelation of Preferences for Public Goods J.Econo-metrica,1977(02):427-438.19 KelsoJ,Crawford V.Job Matching,Coalition Formation,andGross Substitutes J.Econometrica,198 2 (0 6):14 8 3-1504.20 Vickrey,William.Counterspeculation,Auctions,and Compet-itive Se
40、aled Tenders J.Journal of Finance,1961(0 1):08-37.21 Clarke H.Multipart Pricing of Public GoodsJ.PublicChoice,1971(01):17-33.22Pa u l M i l g r o m(著):韩朝华(译):价格的发现:复杂约束市场中的拍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 0 2 0.【2 3范小云,史攀,王博估值踩踏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基于前瞻性偿付能力风险传染模型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 0 2 1(10):39-58.2 4 】张金宝,任若恩,陈磊对中国存款保险基金规模的初步测
41、算 J】财经研究,2 0 0 7(0 7):4 0-4 7.【2 5于晨曦抵押风险分析和抵押贷款违约损失率研究J】金融论坛,2 0 0 7(0 2):34-39.(责任编辑:苗龙)Research on the Solvency of Deposit Insuranc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ynamic GameZHOU Rong-jil.3 YAO ShuailWU Si-bin3(1.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Hengyang Hunan 421002;2.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
42、chnology,Macau3.The University of Texas Rio Grande Valley,Edinburg999078;TX78541)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vickery game mechanism for the first time to construct the dynamic game framework of depositinsurance market.And further combined with 7 sample groups of 32 sample compensation banks f
43、rom 2015 to 2020 in 3dimensions to conduct model measurement.Empirical test of the adequacy,standard difference and sample difference ofChina s deposit insurances overall compensation capacity.Thus,it makes new marginal contribution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dynamic game of
44、 deposit insuranc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empirical perspective ofcompensation capacity.The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compensation capacity of current deposit insurance basedon dynamic game framework conforms to the limited abundant state.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45、 com-pensation capacity between the classified compensation standards and the similar sample banks.It is suggested that de-posit insurance fund implement target-based management as early as possible,set up the comprehensive database of thebanking industry,and establish the closure and withdrawal mechanism of insuranced banks.Key words:deposit insurance market;vickery mechanism;dynamic game;calculation model;compensation capacity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