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特级教师刘云生的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71330 上传时间:2024-11-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级教师刘云生的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特级教师刘云生的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特级教师刘云生的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特级教师刘云生的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今日教育杂志社记者 青松 一个冬日的下午,暖阳把柔和的目光投射到渝都香榭里的中心花园。花园虽不大,但几株腊梅开得正欢。在腊梅环抱的草坪上,我有幸采访了青年学者、特级教师刘云生先生。 记者(以下简称为“记”):刘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我代表广大读者对您表示感谢! 刘云生(以下简称为“刘”):别客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看,这腊梅,张开一张张淡黄的小脸,在微笑着迎接你呢! 记:您说话总是那么富有诗意!我记得重庆青年报去年教师节,就以徜徉在诗与思中的教育科研专家刘云生为题对您做了一大版报道。 刘:这都是“爱好文学”惹的祸!因为我业余

2、时间,爱写写诗歌,散文,甚至是小说,偶尔在报刊的角落里占据一小块位置,就像野外一株多情的小草,无论别人是不是能看上一眼,它总是要把那不起眼的小花来开放。 记:但,我读您的专著新技术时代的学习与最优化、笃行与牧思,以及您这些年来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外国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的两百余篇论文,又觉得您的理性思维是那么“发达”,那么“严密”。 刘:搞学术,当然需要严谨,需要理论思维,“花儿、草儿”难登大雅之堂。不过,现在学术论文也在嬗变,逐步走向浅显化、形象化,甚至诗意化,以便于广大教师接受。虽然我不同意重庆青年报用“教育科研专家”称呼我,但我喜欢“徜徉在诗与思中”。 记:也许

3、正是因为这样,您以大巴山深处乡村教师的身份开始教育生涯,至今才短短的17年,却取得了那么丰硕的成果,的确令人佩服。您认为,您研究教育,与一般的教师有什么不同吗? 刘:要说不同,可能与我的教育生涯有关。我既是一位语文教师,也从事过多年的教导主任、校长等学校管理工作;既是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又是一个有广泛教育理论兴趣的研究者。因此,我研究教育聚多种角色于一身,一直坚持从语文学科,从学校管理,从大教育论等多层面去研究教育。我梦想成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哪怕是被“踩垮”,掉进历史的滚滚洪流中。 记:呵呵!在我看来,我国的教育改革正缺少您这样的“桥梁”。前几天,和您通电话,您说最近在潜心研究语

4、文教育的问题,还说找到了一个语文教育的着力点心根。我听了很感兴趣,今天就想就这个问题,对您进行专访,好吗? 刘:好!很愿意和你这样有思想的记者聊聊这个问题。心根是个体生命活动的精神之源 记:“心根”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比如,常听人说,“我也是打心根里服呀!”但据我所知,这个词好像在佛教中最常用。“心根”在佛教中是什么意思? 刘:你说得对!“心根”的确是佛教中的常用词。佛教著作金七十论卷中说,人有十一根,“耳皮眼舌鼻/此五名知根/舌手足人根/大遺五作根”,“能分別為心/根說有兩種/三德轉異故/外別故各異”,意思就是说,人有五个知根,分别是耳、皮、眼、舌、鼻,有五个作根,分别是舌、手、足、人

5、根和大遺,而这些根都与人的“心根”相联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佛教中说的“心根”就是人的内心世界。 记:您把“心根”这个佛教用语引进教育领域,它的意思和佛教中所说的意思相同吗? 刘:我把“心根”这个词用在教育领域,所表达的意思则有很大不同,指的是人成长的心灵根基,是人出生后接触世界所形成的最本源的心灵基础,它是个体生命活动的精神之源。就好像一棵大树,不论它是怎样枝繁叶茂,也不论它是多么高大挺拔,“根”始终是它生长的源泉。“心根”则是人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创造的源泉。记得有一位著名企业家在接受一家媒体的采访时,当记者问他成功的最大源泉来自何处时,这位企业家说“是幼儿园”。记者吃惊不小,继续追

6、问原因。这位企业家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初就好像一张白纸,是幼儿园教会了我要懂礼貌,要谦让,要好好和同伴相处。这些让我终身受益。”在我看来,这位企业家的话毫不夸张,让我们看到了,儿童时代所形成的心灵世界一直影响着人一生的所有物质和精神生活。而儿童时代的心灵世界就是人的“心根”,一个人成年后无论怎样发展,其精神的根都在儿童时代所形成的“心灵世界”。 记:照您这样说来,“心根”是在儿童时代形成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是培育心根的重要时期。对吗? 刘:对!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基础教育就是培育“心根”的教育。就好像我们种树,首要的任务是让树种长出根须来,因为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

7、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的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 记:刘老师,听您这么一阐释,我的确觉得培育“心根”是基础教育最内在的任务。但,恕我直言,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各种改革的术语和旗号如雨后春笋。“心根”这个概念在今天有必要从佛教界引入教育界吗?, 刘:你这个问题提得好,富有挑战性。在我看来,引进“心根”这个概念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关注儿童的心灵,是世界优秀教育的光荣传统,早在我国古代的大学中就有“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会饮篇里,苏格拉底借第俄提玛之口,说,“人有心灵,有头脑,必须孕育心灵所特宜孕育的东西思想智慧以及其它心灵的美质,使自己得到不朽。”因

8、此,重视儿童心灵的建构,是教育的重要使命。第二,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特点是确立了“人”,尤其是儿童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一人为本”是贯穿新课程所有理念的暗线。就拿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来说吧,多次写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发展学生什么呢?不外乎“身”和“心”两个方面,而语文的任务重在“心”。但十分遗憾的是,这个课程标准没有明确而简洁地把这个意思凸现出来,因此需要一个具有统摄意义的词汇来把它亮出来,这就是我所说的“心根”。第三,判断一个新概念是否有必要,或者成立,关键是看这个概念所表达的意义域是不是已有概念无能为力,以及这个新概念是不是能恰当表达这个意义域。我认为“心根”所聚合的意义域正符

9、合这样的标准。 记: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相反,“心根”这个词从佛教走向“教育”,蜕去了它原有的神秘面纱,成为儿童心灵世界的代名词,具有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内涵。不但用很少的汉字表达了一个复杂的心灵世界,而且提醒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儿童的心灵世界是儿童发展的“根”,是教育工作必须首先着力培育的“根”。这是创造性地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具体体现。语文是流淌在人精神世界的血液 刘:语文教师还应该认识到,语文是流淌在人的精神世界的“血液”,是人心灵世界的元素。培育人的“心根”,语文教育尤为重要。 记:这话该怎么理解? 刘:如果我们把人的精神世界比喻成一条河流的话,语文则是这条河流中的水分子。这些水分子的组

10、合、运动,就形成了人的精神世界。因为如果人没有掌握任何语言,他就很难思维,就不会有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就像没有水的河流一样,不能成其为河流。 如果我们把人的精神世界比喻成一片森林,语文则是这片森林中的花草树木,那些小草,鲜花,藤蔓,乃至参天大树就是由字词,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凝结成的精灵。没有言语,也就没有这个葱茏的森林世界。没有统摄言语的思想,就没有这个森林世界的灵气和精神。 艾青曾说,“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其实,散文、小说、戏剧,哪怕是小学生的日记、作文,又怎能不是“心灵的活的雕塑”?语文正是这雕塑内在灵魂里的一个音符,一个可以通识的符号。因此,我要说,语文是流淌在人的精神世界

11、的“血液”。 记:按照您的理解,语文课程就是心灵的课程,学习语文就是掌握思想构筑的材料。 刘:你的前半句很对,语文应该是精神的,心灵的,生命的。但,你后半句的说法显得太机械了。学习语文不是简单的掌握语言材料,它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过程。材料和内容是不能分开的,因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我们学习语文是“放舟精神的河流”,不是就水进行分子式分析,要摒弃过多抽象分析,还语文以感性和诗性;是“森林揽胜”,不是“砍伐树木”,要减少机械背诵积累,还语文以语感和文感训练;是在心灵塑造思想的雕塑,而不是“堆砌砖块”,要反对肢解文本,切割训练,还语文鲜活的生命和人文内

12、涵。滋育心根是儿童语文的神圣使命 记:听了您的一番论述,我在想,既然语文是流淌在人的精神世界的“血液”。儿童语文就是通过语文的方式去培育儿童“心根”的课程。对吗? 刘:OK!滋育心根是儿童语文的神圣使命。 记:如何用语文来滋育儿童的“心根”呢?就这个问题,我们期待着您有专著问世。在这里,您能通过举例简要地谈谈这个问题吗? 刘:关于这个问题,近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也零散发表过一些类似的文章,比如,中国小学语文论坛2004年第9期的复杂生命系统中的语文课就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操作框架。如果读者感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在这里,我只是简要地说几个观点,举几个例子。 第一,创设情境,让儿童“浸润”在语文中。比

13、如,我在教学古诗二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通过古筝伴奏朗读诗歌,为学生营造一种古文化神韵的情境,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浸润”在语文中。这样一来,儿童的心根就有了一个生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 第二,全息感观,让儿童“参与”在语文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感性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的感观直接与“心根”相连。比如,我在让学生写秋天是什么的作文时,就让学生到自然界去看,去听,去摸,去闻,直接感受秋天,结果,写出来的作文,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感受深刻。 第三,心灵对接,让儿童“对话”在语文中。“心根”需要“心”来培。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与文

14、本、作者、编者展开心与心的对话特别重要。比如,我在一次教学但愿人长久的公开课中,围绕一个“情”滋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用真心去阅读,用真心去讨论,用真心去感悟,用真心去表达,结果不少孩子被真情打动了,流出了思念的、感动的眼泪。这种用言语来哺育心灵的方式,是语文特有的方式,我们要调控好。 第四,生成发展,让儿童“创造”在语文中。“心根”是“根”,需要生长。我尤其注意让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到课文的创造中来。比如,教学“红领巾”真好,我就设计了续编诗歌的说话练习,先让学生说“森林里谁最幸福?是”,再让学生说:“森林里谁最?是”。 培育儿童的“心根”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行的,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细致入微地工作,就像精心栽培小树苗一样,精心滋育孩子们的“心根”。 记:刘老师,您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楷模。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您能对广大语文教师,或者说广大青年教师说几句忠告吗? 刘:我从农村村小,到普通县城,再到大都市,几乎经历了中国所有级别的小学,担任过包括炊事员在内的学校所有角色,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教育,“心根”正,不但“诗”,还要“思”,就会和这梅花一样,越是在寒冬越开得灿烂,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嘛。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