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跳绳》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以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依据,达到身心两健为目的指导本课的设计。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为水平四。
本课以绳子的练习为主教材,采用自主的编练结合,自主的玩练结合,充分体现了健身益智的双重功效和“寓教于乐,乐中求学,练中健体”的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大量采用尝试、启发、点拨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合作和参与竞争的形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提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朋友”,师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互相尊重,真诚交往,师生互动,让所有学生都能在一个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绳子为道具贯穿全课程,让学生在跳绳和绳趣中还原孩子们活泼好动的本色。
以模仿练习做热身,过度自然流畅,让学生在时尚的音乐声和欢乐声中走入课堂,进入练习。
在做跳绳练习时,不单纯要求练习的数量,而是着重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创编入手,按照由单人 →双人→多人→集体、以及短绳→长绳、单绳→多绳等顺序进行跳绳练习。这种由简而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让学生带着疑问,亲自体验运动给人带来的变化,增强学生自主的判断力、观察力、分析力和协作能力。同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练习中的“亮点”,并进行大力鼓励,给学生注入新的精神上的运动能量。
绳趣的活动,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让学生从趣味运动中感受竞争,体验成败,培养动手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及时的点拨,公正的点评,也可为学生的心智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利用绳子的特点,编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教师适时地进评价,既能起到放松整理的作用,还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扩大了知识面,激发出同学们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情绪,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跳绳:
设计目标
一、 了解跳绳的作用和基本用法。
二.通过编、练结合,增强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友谊改善对各种环境和适应性。
四、从游戏中学到知识,从创新中寻觅快乐。
重点、难点:
1.跳绳的基本用法。
2.增强动手和动脑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一.常规部分 集中精力
准备上课 :口令清析
要求明确 四列横队 1分钟
二 模仿游戏玩绳子
1、两人一组,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2、自由组合也可单独练习
3、 初步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7分钟 5次 8-9次
三 提问式
自由跳短绳 感受运动
体会益处 发展智力
巩固知识 1、认真练习
2、积极动脑
3、骨干带动
4、涌跃回答 如:
1、提问在练习时身体的变化,即心率和肌肉酸痛的状况
2、有目的性启发学生,为创新准备 1、分组练习
2、散点集合 , 3分钟
四. 短绳:
1.比比谁的跳法多
(2人以内) 动脑动手
身心两健 1、骨干组织,全员参与
2.选拔队员参加比赛
出现第一次练习高潮 巡回参与,发现“亮点”,点评激励
以组为单位,共进行六轮比赛,五轮计100分,第六轮算着附加分,每轮跳法不能相同。
突出动作的创新
1、分组练习 2、散点集合 7分
五.长绳:
花样创编。
例如
1、走四方2、闯三关3、集体跳4、“8字跳”5、交叉跳6、“十字”跳7、多绳难度跳 编跳结合
分四个组1、各组根据需要自定跳绳数量
2、自己选择跳绳难度
3、自编动作名称
第二次练习高潮 与生同乐,点评激励,如:
1、教师到各个组参加练习。
2、当学生练习遇到困难时,首先鼓励大家开动脑筋,必要时加以指点。
3、发现好的练习事例,及时加以点评。
4、表扬有创意的跳法和富有想象力的名称。
5、进一步突出创新和协作。
六. 放松:
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2.整理好自己的跳绳。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了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课后进行积极的评价,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主体言行充满激情的真诚赞扬,例如“你真行!”“跳的真好!”“真不错!”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充分感受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
这节课上的闪光点我会在今后的体育课中,让它光芒四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会努力改进,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发现,不断的创新,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只有不断的反思,总结才能有助于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才能把我们的体育教学工作做的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