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整理和复习》说课稿
阳平镇中心小学 崔敏博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教学之后的整理和复习课,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新课标中突出的变化是加强了探索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探究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理解面积的含义, 认识掌握面积单位及进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经历整理、交流、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过程,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并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生的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活动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好习惯。
3、在小组的示范、交流中,学生能够学会用这种网络图的方式以小组或自己为单位进行单元整理复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复习课从设计上我更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梳理过程,首先课堂上让学生在复习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借助导学单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把这单元的知识整理出来,从而在整体上把握这部分知识的结构,在自主探索、整理、对比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网络图,介绍整理思路,最后相互补充、相互质疑、相互评价,达成共识,完成本课知识网络的构建,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主要使学生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进行大量练习巩固,以达到数学知识的活学活用。
三、说教学过程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大环节:
第一大环节:知识网络的构建。
通过师生一起回忆本单元学习内容而进入本课,由四个小组分别从面积的定义、面积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和面积的计算四方面进行小组整理后的交流,每个小组交流后其他学生或小组给予补充以达到知识内容的完善,教师在每个小组交流后都要给予肯定和评价,这样做也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面积的定义,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启始概念,学生在整理时,主要从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两个方面着重交流,通过讲解与举例理解面积的定义。补充内容可以是面积和周长的区别,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时候使用长度单位,什么时候使用面积单位。
2、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在面积单位内容交流后,教师补充填合适的单位填空题,以帮助学生巩固练习,使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以及进一步形成关于面积的估测能力。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主要强调除了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以外,其余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还有就是总结出单位换算的方法。
4、面积的计算这部分,重在回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通过学生自己出题来解决利用公式直接计算面积的实际问题,学生补充已知面积和长或宽,求宽或长,已知正方形周长求面积的题型。
这样设计第一大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然后集体汇报,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并将知识点用自己的方法重新建构,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对整个单元学习的印象。
第二大环节:巩固基础深化理解。
1、巩固长度单位进率和面积单位进率之间的换算,
2、区别周长与面积。两者的意义不同,计量单位不同,计算方法不同。
由学生自己看着桌面提数学问题: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少?要想求它的面积得知道什么条件?桌面的周长是多少?要想求它的周长得知道什么条件?桌面如果是正方形,它的周长怎样计算呢?为了保护桌角,要给桌面的四周镶上铝合金边,需要多长的铝合金边条呢?(这是求什么)想要在桌面上放一块玻璃保护桌面,至少要多大的玻璃呢?(这是求什么)等通过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清楚的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且自己总结出同样都是这个桌面,到底什么时候求面积,什么时候求周长的规律。
3、系统练习,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分层练习,
(1)填空题帮助学生建立对这些面积单位的正确认识,训练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对面积大小的感知。
(2)采用不同的判断形式,丰富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先前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发展学生的思维。
(3)填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与面积,进一步明白面积和周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及长、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的运用
(4)应用性练习,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知识化为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分析思考。
(5)拓展提高、把一张长方形纸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样开放的练习,对认知和创造具有激励作用,学生的思维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容易诱发创新思维,产生新异的独到见解,充分发挥出创造才能。
4、课本重难点习题的巩固。
整节课的设计,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们归纳、概括的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活动的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还有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味数学思想在生活中、数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同时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效率,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