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让孩子在做与玩中学数学.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66634 上传时间:2024-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在做与玩中学数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孩子在做与玩中学数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孩子在做与玩中学数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孩子在做与玩中学数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让孩子在做与玩中学数学资中县重龙镇第一幼儿园 吴群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只是教幼儿学会算多少道算式题就可以,而是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训练幼儿做事认真、细致,具有主动性、条理性、坚持性和创造性,是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那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引导孩子们想学、愿学、乐学数学呢?一、创设情境,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我们知道孩子的认识要经过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

2、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孩子自主的操作和活动中实现的,活动是主体意识发生的源泉,而活动的主要心理成分就是探索。没有探索活动,孩子掌握的知识就没有实际意义,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只有在探索式的学习活动中,孩子才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建立探索式的学习方式,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例如,幼儿在开超市的游戏中,怎样按照不同功用摆放商品(归类),摆放时如何注意整齐、美观,方便顾客拿取(排序),卖出多少商品,收了多少钱(统计、对应)等数学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其次,不直接提供给孩子

3、现成的数学结论或模型,留给孩子尝试、讨论、发展和充分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在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幼儿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还是以开商店为例,教师在孩子活动过程中,应引导孩子将问题进一步深化,将知识进一步升华,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操作,在活动中放手让孩子大胆尝试,求异、求新。而不是在幼儿活动过程中一言一行地给幼儿说这要怎么摆、那要怎么放,给出确定的答案。形如这样的创设使幼儿感到真新奇、真有趣,促使他们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同步发展。二、结合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开展游戏活动,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数学。一位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

4、儿的伴侣”。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力手段,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正如学习对于青少年,工作和劳动对于成人一样的重要。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而不是靠教师的语言传授,或直观演示来理解数学知识。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

5、,选择适当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中学到知识。例如,在让孩子们巩固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活动时,我创设了“饼干加工厂”这个游戏情境,先让幼儿在游戏中制作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饼干,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制作了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饼干,并结合“烤饼干”环节提出让幼儿将制作好的饼干按其形状送到相应的盘子中,将分类学习逐步融入其中。整个游戏环节中,幼儿个个忙的不亦乐乎,俨然是一个“小工人”,边做还边主动地对我说:“老师,看我做的这三角形饼干好看吗?”“老师,我做了XX形的饼干。”而且会相互比比谁做得好,谁的做得大、谁的做得小,一些平时对图形不感兴趣的幼儿也做得十分用心。三、根

6、据活动目标提供操作材料,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操作材料既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和作用能够达到的适宜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又要让幼儿感兴趣,要有操作性,更重要的就是操作活动材料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幼儿轻而易举的得到答案,又不能过难,使幼儿寻求不到答案。因而,在设计操作活动材料时,就要考虑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如:在组织小班孩子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重叠法、并置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样多”时,教师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提供了如下几组材料:第一组教师为其提供了各种带瓶盖的塑料瓶,瓶身做娃娃,瓶盖当帽子。将帽子(瓶盖)和娃娃(瓶身)一一对应,为每个娃娃戴上相应的帽子,

7、从而发现瓶盖和瓶身在数量上是否一样多。第二组材料:螺丝钉、螺帽若干。操作方法:拧螺丝。让孩子们在拧螺丝的过程中感知螺丝钉和螺帽的数量谁多谁少。第三组材料:操作卡片一张(画有小猫图案),“小鱼”若干。操作方法:喂“小猫”吃“鱼”。操作前教师先给孩子们提出操作的要求“小猫肚子饿了,小朋友来喂它们吃鱼吧!”。孩子们操作后老师通过提问“是不是每只小猫都有小鱼吃了,请你们比一比小猫和小鱼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帮助孩子们感知“多”“少”和“一样多”。四、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周围世界中充满着数学的因素,但幼儿往往只是沉浸在活动中而忽视了对这样一些问题的观察。因

8、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以自己的热情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这些问题,化其无心为有意,使他们通过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而获得粗浅的知识,萌发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 如:生活中的图形-孩子发现车轮是圆圆的,门、窗是长方形,手绢是正方形,鸡蛋是椭圆形;生活中的分类-整理玩具、学习用品等,生活中的对应关系-饭前分发碗、勺、食物;生活中的数量-车有一个轮子的,有两个轮子、三个轮子、四个轮子、六个轮子、很多轮子。还有比较同伴的高矮,让幼儿充分利用生活素材,积累有关数学的感性认识,引导幼儿感受来自生活的种种数学信息。又如:当孩子玩投沙包的游戏时,会遇到诸如“谁投得远、谁投得近”等问题,教师可

9、由此引导幼儿想各种办法来区分远近;当孩子玩商店游戏时,又会出现钱币的兑换等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幼儿自然地学习了测量,区分了远近,认识了人民币,并运用了加减运算等。因此,教师从幼儿生活中的问题引发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年龄特点及已具备的数学知识水平。只有选取适合幼儿当前水平的知识点开展探究活动,才更有利于帮助幼儿从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总之,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组织一定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数学的特点,既面向全体幼儿,又因材施教;既要教知识,更要教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既要注重口头传授知识,更要不厌其烦地为幼儿准备操作材料;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幼儿去思考、去探索,真正做到师幼互动、动静交替,玩中学、学中玩。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