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联网 ”黄梅戏戏曲的发展现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638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 ”黄梅戏戏曲的发展现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互联网 ”黄梅戏戏曲的发展现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互联网 ”黄梅戏戏曲的发展现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5MDZ漫动作2023.08“互联网+”黄梅戏戏曲的发展现状 文/王杰吴淑凡黄梅戏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是安徽省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与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当前,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在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新的文化产业形态。目前戏曲“互联网+”传播的出现,使原有的戏曲受众群体获得了更丰富的戏曲资源。观众群体通过“互联网+”消费和传播戏曲文化,不但突破了传统戏曲定时观赏、特定曲目演出的限制,还能进行个性化选择和实时互动,使得消费范围由老年受众群体渐渐扩大到

2、一般受众群体。本文以“互联网+”为视角,探讨了黄梅戏戏曲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推动黄梅戏戏曲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可持续发展。绪论研究背景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中国的戏曲、希腊悲剧和喜剧以及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后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当前,“互联网+”戏剧传播方式的兴起,为戏剧观众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戏剧信息。“互联网+”下的受众群体对戏剧文化的消费与传播,不但突破了传统戏曲定

3、时观赏、特定曲目演出的限制,而且还能进行个性化选择和实时互动,使得消费范围由老年受众群体渐渐扩大到了一般受众群体。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借助维普、中国知网等网站,查阅“互联网+”背景下黄梅戏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整合近年来黄梅戏发展现状的期刊和论文作为参考。问卷调查法:通过线上发放问卷,进而分析在青年人眼中如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发展黄梅戏曲。访谈法: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结合黄梅戏在互联网上发展的现状,收集对方与此相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的数据资料,进而分析青年人对黄梅戏发展传承的态度。黄梅戏戏曲基本信息黄梅戏,是安徽省一个重要的地方性戏曲。又称“黄梅调”“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在湖北、

4、安徽和江西三个省份的接壤地带,后在安徽安庆一带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戏曲。1949年以后,被正式命名为“黄梅戏”。至今,黄梅戏与黄山一起,并称“安徽二黄”,成为安徽省的骄傲。由于其演出形式相对比较简洁,情感强烈,感情丰富,因此,当天仙配女驸马打猪草等几部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在我国广为流传时,黄梅戏戏曲也在海内外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数据调研情况问卷设计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针对安徽安庆地区的消费者,问卷发放共116份,有效问卷共116份,其中30岁以下87%,3060岁之间12.9%,女性81%,男性19%,未面向全国,所以具有一定的偏差性。针对安庆市黄梅戏文化传承现状的访谈调查本文对安徽省安庆师范大学新闻

5、学专业某同学以及安徽安庆师范大学共110名学生进行线上访谈。90%的大学生都感觉安徽安庆对于黄梅戏传承的重视性。每学期学校和各个学院都会设黄梅戏俱乐部,每个学院有差不多100个名额,即使加入的条件苛刻,但名额仍供不应求,而且都需要进行抢夺。高中时期组织去剧院,甚至有“戏曲进校园”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对黄梅戏曲的欣赏能力。据该同学透露,许多的中学做操也都会加入黄梅戏曲元素。现在人们在网络上接触的黄梅戏普遍趣味性不足,内容较为陈旧,不符合口味且很难看下去,问及黄梅戏戏曲未来的发展方向,大部分人希望通过互联网增强对黄梅戏的认知,之后再通过线下观看,会136R漫话音舞RAMBLING RHYTHM感觉更

6、有韵味。询问到“您觉得是否有必要振兴黄梅戏”以及“您是否觉得年轻人是振兴黄梅戏的关键”时,90%以上的学生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并且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心中浓浓的民族责任感。“互联网+”黄梅戏戏曲的发展问题“互联网+”黄梅戏戏曲的传播宣传渠道有待完善通过调研黄梅戏接触渠道,我们发现,69.83%的学生通过网络接触黄梅戏,在学校或工作场所接触到黄梅戏的比例为44.83%,排名第二。这也说明学校或工作场所是人们接触黄梅戏的重要场所之一。家里有人爱听黄梅戏的比例为35.34%,排名第三。这说明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氛围对黄梅戏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剧院是人们接触黄梅戏的重要场所之

7、一,但比例相对较低,仅为20.69%。其他渠道的比例为8.62%。进一步调研发现,76.72%的人通过抖音接触黄梅戏,短视频软件占比32.76%,微博占比33.62%,小红书占比26.72%,公众号和APP的占比则相对较少,分别为19.83%和12.93%。这说明黄梅戏戏曲在公众号与APP这两大方面的传播不足。另外,黄梅戏戏曲的线下传播渠道也是不可忽视的,从大学生实际访谈中,我们得知90%以上的受访者仍然认为线下是看戏的重要渠道,在互联网上看戏会缺失许多戏曲独特的韵味和感觉。当前,我国大多数人都已开始使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互联网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平台。黄梅戏要想在全国范

8、围内得到进一步传播,就必须借助互联网的传播宣传渠道。“互联网+”黄梅戏戏曲的传播内容有待丰富在访谈中我们得知,现在网络上一般接触到的黄梅戏信息还是以之前的一些著名黄梅戏音乐为主,由于时间过长以及趣味性不足,观众较少。青年群体会更愿意去看一些变装、搞笑等趣味性较高的视频。黄梅戏戏曲传播内容缺少创新元素,这就会使人们产生审美疲劳,使戏曲艺术失去发展动力。笔者在较有代表性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平台上选取了30条黄梅戏传播作品样本,其中28条作品含有黄梅戏音乐元素,占样本总数的94%。可见,音乐元素是黄梅戏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抖音平台音乐搜索框输入“黄梅戏”,可以发现使用人数最多的为“黄梅戏

9、(剪辑版)”,共有226.5万人使用。“黄梅戏(剪辑版)”完整版名为黄梅戏,其高潮歌词仍是20世纪50年代所创,由此可见,人们不善于结合社会热点传播黄梅戏。但在笔者2020年3月份的抖音短视频平台黄梅戏作品内容调查中,收集了18条有关黄梅戏的短视频作品样本,仅有一人发布的黄梅戏短视频作品与热点有关。现阶段,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媒体在娱乐形式上具有更多优势。想要让黄梅戏走进年轻人的生活中,黄梅戏戏曲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做出改变,创新与丰富传播内容。“互联网+”黄梅戏戏曲的受众年龄断层严重本调查涉及的群体,超过2/3的人(66.38%)听过3部及以下的黄梅戏,而只有少数人听过较多

10、的黄梅戏。其中,听过10部及以上的人数占比为7.76%,听过百部及以上的人数占比为1.72%。现在,许多年轻人对流行歌曲了如指掌,却不知道自己国家的戏曲文化。观众年龄结构的老化和年轻观众的流失,已逐渐影响到地137MDZ漫动作2023.08方戏剧的发展。作为地方戏的黄梅戏,必须大力培养其观众群体,扩大受众群体范围,这也是黄梅戏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的黄梅戏仅局限于原有的受众,且以中老年人为主,这直接导致黄梅戏逐步成为“中老年人的艺术”,而青年爱好者却寥寥无几,出现了爱好者断层的现象,这与青年欠缺戏剧赏析知识有关,也体现出青年对黄梅戏普及宣传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互联网+”黄梅戏戏曲

11、的营销手段有待创新近年来,结合“抓创作,抓精品,走出群众,出戏剧,出特色”的发展思路,黄梅戏创作人员先后创作出徽州女人长恨歌无事生非等多个剧目,在编剧、作曲、演出、舞美等方面表现优异,并获得多项大奖,其中不少剧目在戏剧创作、舞美设计、音乐创作和演出形式上均获得了成功。然而,在对黄梅戏剧目进行改革、创新和发展之后,它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它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趋向于高雅化、贵族化和精英化。这导致只有具备一定的黄梅戏基础知识和深厚文化积累的人,才能理解并乐于观赏黄梅戏,而能够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相结合的剧目,却很少出现。目前,黄梅戏戏曲采用的主要宣传途径有:搜索广告与社交化广告,而媒体广告与应用市场广

12、告几乎没有,这直接导致了市场影响力低下的现象。“互联网+”黄梅戏戏曲发展对策建议完善“互联网+”黄梅戏戏曲的传播宣传渠道黄梅戏戏曲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宣传和推广。目前,黄梅戏在互联网进行传播的模式有:各大社交平台,如公众号、小红书、短视频平台、官方网站等,其中,发展最好最有效、年轻人接触较多的是各大短视频平台。由于黄梅戏需要受众拥有一定的知识底蕴,所以想实现传播黄梅戏戏曲的目的,除了在公众号、小红书以及各大短视频网站进行被动传播之外,还需要进行主动传播,比如在各大微信小程序游戏的视频广告、小说强制广告以及电视电影等植入性视频广告进行宣传,使更多大众去接触与了解黄梅戏戏曲,从而扩大市场影响力,进而

13、产生从知道到了解再到主动接受的目的。近年来,公益广告越来越少,由于公益广告无法产生经济利益,所以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另外,由于互联网年轻人受众较多,而黄梅戏文化传承也需要青年的力量,所以在进行互联网传播时,应多结合青年人的喜好去进行传播,也需要使用青年人接触的途径去进行传播。丰富互联网黄梅戏戏曲内容,打造黄梅戏专属品牌黄梅戏目前的传播内容主要还是以剧目音乐元素为主,而在多元化娱乐时代,黄梅戏戏曲也要通过顺应时代发展来丰富自身内容。通过调研年轻群体喜欢的渠道选项,其中“制造短视频话题和热度”的比例最高,为81.03%;其次是选项“融合动漫、游戏等”的比例为66.38%;选项“找明星进行宣传

14、,如扮演角色等”的比例为61.21%;选项“在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宣传”的比例为46.55%;选项“其他”的比例最低,为6.9%。因此,制造短视频话题和热度,将动漫、游戏宣传和发展黄梅戏融合起来,都是年轻人喜欢的传播方式。现如今,黄梅戏也可以参考一下相声的发展路程,同样都是非主流的文化行业,黄梅戏对演出场地的要求十分严格,导致其面临即将没落的境遇,但是“德云社”使相声这门传统艺术从小剧场走向了大众生活。“德云社”参考了戏曲梨园原有的发展方式“捧角”,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工作人员选择以这样的方式让“德云社”彻底走进大众眼中,从“角”的个人生活、礼仪、相貌、三观技能等角度出发来制造话题,再让粉丝

15、为“角”的演出买单,由“角”带动相关热点,让一个人带动一个品牌,再让一个品牌带动一个行业,以点连线。培养青年黄梅戏戏曲鉴赏能力在访谈中,我们知道在安徽安庆地带,青年的黄梅戏戏曲鉴赏能力与艺术感知能力是从小开始培养的,从中小学生的课间操运用黄梅戏戏曲元素到“黄梅戏进校园”活动,再到大学开放选修课,无一不是。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大学选修课有名额限制,导致许多感兴趣的同学无法抢到课程。针对这些具有文化熏陶价值的课程,地方高校可以适当降低选修课门槛,从而让更多的同学热爱它、了解它。在全国范围内,也可以开放与黄梅戏戏曲相关的选修课,如线上选修课等,以基础为主,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另

16、外,可以在学校论坛、微博等组织开展黄梅戏戏曲鉴赏讨论模块,让喜欢戏曲文化的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学校找到兴趣相投的人去剧院看戏或在线上进行讨论;也可以像汉服等文化圈一样,组织黄梅戏戏曲剧目人物游街活动,让更多青年人参与以及了解黄梅戏戏曲文化。一方面,提升我国大学生心中的文化自豪感;另一方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戏曲文化的鉴赏能力,这样能更好地传承这些文化。创新黄梅戏的营销手段在创新互联网营销手段时,首先要明白我们的目标用户画像,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黄梅戏断层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我们这一代年轻群体,相反的,我们这一代是文化复苏的一代,是热爱传统文化并愿意传承的一代。2021年抖音非遗戏剧的数据报告显示,

17、00后、90后在这一整年观看非遗戏剧人数的总占比超过50%。在老年人渐渐失去消费能力的今天,不管是为了传承还是为了产生经济利益,我们都需要抓住青年主力军这一团体,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清楚他们平时的信息接收渠道与习惯喜好等,了解用户行为。除了以上提过的各类小程序游戏、小说、电视剧、电影的强制广告,以及“捧角”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短视频制造热点。黄梅戏可以运用音乐创造音乐热点,也可以用其服饰等创造热点,甚至可以运用黄梅戏戏剧内容创造热梗,通过增加热度引起年轻人的注意。黄梅戏戏曲在网络发展中受到了国家政策与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与多元文化以及与其他剧种存在竞争关系。为了进一步推进黄梅戏戏曲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利用新媒体技术打破空间壁垒,扩大黄梅戏传播范围。同时,需要注意黄梅戏文化的普及,加强对受众群体的教育和宣传。(闽南理工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