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索普初中 七年级语文学科讲学稿(二备稿) 主备: 行政审核: 编号( )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梵天寺木塔》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理解课文大意,掌握重要词语的含义或用法。
3.学习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法
【课堂学习】
一、 导入。
二、 检查交流课前自学情况。
三、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理解文意。
方法:1.自己结合书下注释,逐字逐句地理解。
2.讨论解决有疑问的字词句意。
3.强调重要词语的理解。
如:钱氏据两浙时(统治) 患其塔动(担心)
未布瓦(铺,盖) 故 如此(所以)(这样)
乃以瓦布之(于是,就) 密 使其妻见喻皓之妻(暗中;派)
贻以金钗(赠送) 便实钉之(使坚实)
匠师如其言(遵照) 人皆伏其精练(同“服”,佩服)( 精熟)
4.自己找一找本文中有几个“之”、“其”、“以”,并理解它们的含义。
五、 朗读课文,巩固对文意的理解。
六、体会本文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法。
全文仅用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不稳定的原因。
【达标检测】
1.请对下列句中的“之”的意思或用法加以归类。(只填序号)
A.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害 B.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
C.其虫旧曾有之 D.问塔动之因
E.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F.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⑴代词,代物:B、E、F ⑵相当于结构助词“的”:A、D
⑶语气词,无实在意思:C
2.翻译句子(特别注意划线的字词)。
⑴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⑵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⑶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⑷人皆服其精练。
【归纳总结】
1.课文的内容 2.重要词句的翻译 3. 简洁生动、详略得当的写法
【作业布置】
一、课后巩固。
1.本文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用心良苦。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透露出他对解决“塔动”这个问题胸有成竹,举重若轻。
2..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受到什么启示?
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启示: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其他分析只要恰当也可。)
二、课前自学。(《〈论语〉八则》)
1.朗读《〈论语〉八则》三遍,读准字音。
2.给加线字注音。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
思而不学则殆 ( ) 诲 女知之乎( )( ) 默而识之( )
必有我师焉( ) 不悱不发(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
3.我发现本文中有成语,如(至少写出三个):
4.我有疑问的词句。
家长签字 日期 等第
【学教反思】
2
-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