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朱蔓慧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农耕社会的落后,理解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2、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引用说明并学会运用对比的表达方法写文章。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说明文作比较、举例子、引用说明等说明方法,并学会运用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写文章。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1、我们刚刚送走的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创造奇迹、幻想变成现实、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
2、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用“”画出20世纪的科技成就。现在你知道20世纪有哪些科学成就吗?(个人、全班)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航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2、品读句子,在这段话中,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来写20世纪科技方面的成就?(举例子)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可以增强说服力,更为生动形象的写了20世纪科技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3、除了这些科技成就,你
3、还能举例出20世纪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小组讨论并汇报)4、引入第三段学习:科技使20世纪人类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方便,这是过去的王公贵族们想都不敢想的,那么,过去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呢?请用“”画出来。出示: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品读,作者是通过什么表达方法来写农耕社会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农耕社会里,人民生活很贫乏,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还不只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一说,你知道当时社会还没有什么?出示句式,练习说话: 那时没有只有
4、(同桌交流)指名回答6、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他们只能通过一些幻想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在最近一百年中,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呢?(个人)7、这些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在20世纪这一百年冒了出来,这速度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大,内容如此之大,如果引用课文中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出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理解诗意: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种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8、如果我们把20世纪比作这场雪,
5、那这场大下得怎么样?(多)除了多外,你还读出了什么?(快),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让我们带着这惊讶的语气来读一读。9、小结: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10、课文标题是风唤雨的世纪,这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20世纪,可是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的却是上百万年前一个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状况,如果把第三自然段去掉,文章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作者通过举出例子,通过对比让我们更生动、形象的知道是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11、不光是我们这么说,就连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也曾说过:“归根到底,是科技使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与以往的任何时代。”(引用明言,点明文章主旨)三、写作指导。1、学了这篇文章,你学了哪些文章的表达方法?1)文章的结构:总分总2)对比、举例子、引用说明的说明方法。3)排比、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4)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 四、布置作业(以下任选一题)1、同学们,请用你学会的表达方法写一篇来宾建市十周年城市的变化的作文。在提笔之前,老师先让大家通过一些图片来了解十年前的来宾与当今来宾的城市面貌。2、通过你的想象写一篇未来的来宾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农耕社会 ( 对 比 ) 20世纪 排比、引用 举例子 科技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