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借助于兴奋冲动传导抵达末梢时突触前膜释放特殊的神经递质,而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改变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这一作用称为功能性作用;神经还能通过末梢经常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这一作用与神经冲动无关,称为营养性作用。二、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二、神经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突触传递()突触传递神经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这些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
2、质相连,仅互相接触,其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突触分类:突触分类:突触前膜突触前膜厚度约为厚度约为7,在靠近前,在靠近前膜的轴浆内含有线粒体和突膜的轴浆内含有线粒体和突触小泡(含有化学递质)。触小泡(含有化学递质)。轴突胞体式突触;轴突胞体式突触;轴突树突式突触;轴突树突式突触;轴突一轴突式突触。轴突一轴突式突触。突触的结构突触的结构突触后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宽约突触间隙宽约20左右。左右。(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二)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三)电突触(三)电突触 高等动物神经元之间的信息联系还可通过电突触来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即两个神经元膜紧密接触的部位。当一侧膜去极化时,可由于电紧张性作用导
3、致另一侧膜也去极化,这种联系方式也称为电突触。单胺类神经元有另一种化学传递方式。这类神经元的轴突末稍有许多分支,在分支上有大量的结节状曲张体。曲张体内含有大量的小泡,是递质贮存的部位。当神经冲动抵达曲张体时,递质从曲张体释放出来,通过弥散作用到突触后细胞膜的受体,产生传递效应。这种传递方式,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三、神经递质三、神经递质 符合以下条件的化学物质才能确认为递质: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含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和合成酶系,能够合成这一递质。递质贮存在神经末梢内突触小泡,以免被胞浆内其他酶系所破坏。当冲动抵达末梢时,小泡内的递质被释放入突触间隙。递质在突触间隙内弥散,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而发挥
4、其生理效应。突触部位有使该递质失活的酶或摄取回收的环节。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作用。(一)外周神经递质(一)外周神经递质 神经肌接头传递的递质是乙酰胆碱,自主神经的递质主要有两种: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二)中枢神经递质(二)中枢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递质主要有四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肽类。第二节第二节 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反射中枢一、反射中枢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活动的途径可简单表示如下:感受器传入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纤维效应器,又称反射弧。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二、中枢神经元的
5、联系方式 神经元依其在反射弧中所处的地位,可分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辐散()辐散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以通过分支与许多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称为辐散。(二)聚合(二)聚合 一个神经元的胞体与树突表面可接受许多来自不同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称为聚合。三、中枢兴奋三、中枢兴奋 (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一)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当突触前神经元发生兴奋时,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发生去极化。这种去极化电位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原理是: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相结合,提高了后膜对一切小离子(包括Na+、K+。CI-,尤其是Na+)的通透性,使Na+的内流比K+的外
6、流速度快,从而引起后膜的去极化,出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特点:EPSP是一种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可以总和。(二)反射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二)反射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1单向传布 2中枢延搁 兴奋通过中枢部分比较缓慢称为中枢延搁。兴奋通过一个突触所需要的时间约为0.30.5ms。3总和 局部电位总和起来的现象称为兴奋的总和。分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放 当作用于感受器的刺激停止后,传出冲动仍可延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放。6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在反射弧中,突触部位最易受到内环境变化的影响。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突触前
7、膜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发生超极化,膜电位由一70mV向一80mV靠近。这种超极化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形成的原理是: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能使突触后膜对CI-和(或)K+的通透性升高,CI-的内流和(或)K+的外流导致膜发生超极化,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特点是:IPSPIPSP是一种局部电位,也可进行总和。是一种局部电位,也可进行总和。2突触后抑制的分类: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四、中枢抑制四、中枢抑制 中枢抑制可分为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两种。()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 在反射活动中,由于突触后神经元出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产生的中枢抑制,称为突触后抑制。(
8、1)传入侧支性抑制:是指一个感觉神经元兴奋时,冲动沿传入纤维进入脊髓后,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另一方面经其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转而引起另一中枢的抑制。这种抑制曾被称为交互抑制。(2)回返性抑制:在反射的传出途径中,某一中枢的神经元兴奋时,一方面经其轴突外传,另一方面经轴突侧支去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由它返回抑制原来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的活动,使其活动及时终止。(二)突触前抑制(二)突触前抑制 神经元1的轴突与神经元2的轴突形成轴突轴突型突触联系,神经元2的轴突又与神经元3的胞体形成轴突胞体型突触,而神经元1与神经元3无直接接触。神经元2的末梢由于先发生去极化而使
9、动作电位幅度变小,从而使递质释放量减少,导致神经元3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明显变小(仅为5mV左右),以至神经元3不易甚至不能发生兴奋,呈现了抑制效应。突触前抑制特点:它并不引起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是由于突触前膜去极化而造成的抑制,抑制部位在突触前膜,所以称为突触前抑制。第三节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丘脑的感觉分析功能一、丘脑的感觉分析功能 丘脑是感觉传导的换元接替站,除嗅觉外,各种感觉的传导通路均在丘脑内更换神经元,而后投射到大脑皮质。在丘脑内,只对感觉进行粗糙的分析与综合,在大脑皮质才对感觉进行精细的分析与综合。(一)特异投射系统(一)特异投射系统 是指从丘脑的外侧核
10、、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等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纤维联系。特点:由丘脑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且是点对点的投射,每种感觉的传导都有其专一的途径。(二)非特异投射系统(二)非特异投射系统 非特异投射系统是指由丘脑内侧核群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广泛区域的纤维联系。经典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的轴突,在上传的途中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然后在网状结构内反复换元上行,抵达丘脑内侧部分的核群,最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在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对大脑皮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称为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和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是各种感觉传入的
11、共同通路,其作用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因此,可以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称为感觉传入的非特异投射系统。二、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二、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 人类大脑皮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功能的最高级部位。当特异投射系统的各种感觉冲动上传到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通过大脑皮质精细的分析与综合后,便产生特定的意识感觉。皮质诱发电位:体内各种感觉传入冲动,均可在大脑皮质的相应区域引起电位变化,称为皮质诱发电位。诱发电位可分为主反应和后发放两部分,主反应一般为先正后负的电位变化,在主反应之后相继出现的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变化为后发放。()体表感觉区()体表感觉区中央后回。中央
12、后回。中央后回的感觉投射中央后回的感觉投射规律如下:规律如下:交叉性投射。交叉性投射。投投射区域有一定的分野。射区域有一定的分野。投射区的大小与不同体表投射区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分辨的精细程部位的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有关。度有关。(二)本体感觉区(二)本体感觉区 肌肉和关节本体感觉的肌肉和关节本体感觉的投射区主要在中央沟的前投射区主要在中央沟的前壁,与中央前回非常靠近。壁,与中央前回非常靠近。(三)内脏感觉区(三)内脏感觉区主要向边缘系统皮质部主要向边缘系统皮质部位投射。位投射。(四)视觉区(四)视觉区枕叶皮质的距状裂上、下缘是视觉枕叶皮质的距状裂上、下缘是视觉的投射区域。的投射区域。(五
13、)听觉区(五)听觉区颞叶皮质的一定区域是听觉的投射颞叶皮质的一定区域是听觉的投射区域,听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区域,听觉的投射是双侧性的。(六)嗅觉和味觉区(六)嗅觉和味觉区在高等动物只有边缘叶的前在高等动物只有边缘叶的前底部区域与嗅觉功能有关。在人脑的电刺激研究中观察到,底部区域与嗅觉功能有关。在人脑的电刺激研究中观察到,刺激这些相应的结构,可引起特殊的主观感觉,如闻到具刺激这些相应的结构,可引起特殊的主观感觉,如闻到具橡皮气味等。味觉投射区在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橡皮气味等。味觉投射区在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投射区之下侧。投射区之下侧。内脏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一般不产生意识感觉,但传入冲
14、动强烈时也可引起意识感觉。但是,内脏传入冲动引起的意识感觉是比较模糊的、弥散而不易精确定位的。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往往产生痛觉,并发生一定的防卫反应,这对于机体有保护意义。疼痛常常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而被临床医生所重视。长期而剧烈的疼痛还伴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并影响食欲和睡眠,必须及时使之缓解。三、内脏感觉与痛觉三、内脏感觉与痛觉 (一)内脏感觉的特点(一)内脏感觉的特点 由内脏感受器的传入冲动所产生的感觉称为内脏感觉。按其适宜刺激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化学的、机械的、温度的、痛觉的感受器等类型。内脏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体内的自然刺激(如肺的扩张、血压的升降、血液的酸度等)。1皮肤痛觉 快痛是一种尖
15、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在刺激时很快产生,刺激撤除后很快消失。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明确、强烈而又难忍受的“烧灼痛”,在刺激作用后0.51.0秒产生,刺激撤除后还会持续几秒钟,并伴有情绪、心血管与呼吸等方面的反应。痛觉的特点: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不存在特殊的适宜刺激。将某些物质(如K+、H+、组胺、5一羟色胺、缓漱肽、前列腺素等)涂在暴露的游离神经末梢上均可引起疼痛,这些物质称为致痛物质。痛觉传入冲动可通过痛觉传导通路抵达大脑皮质的体表感觉区而产生定位的痛觉,同时可通过侧支传导经脑干网状结构而抵达边缘系统,引起痛的自主性反应和情绪反应。2内脏痛与牵涉痛 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 传入纤维:自主性神经干中。内脏痛与皮肤痛相比较有下列的特征:由内脏传入所产生的感觉比较模糊、弥散、定位不精确,有时甚至不引起主观感觉。产生内脏痛时,也不易明确指出疼痛的确切部位,而且内脏病比较缓慢而持久。引起皮肤痛的刺激(如刀割、烧灼等),一般不引起内脏痛,而脏器的过度膨胀、牵拉、缺血、痉挛、炎症等刺激则能产生内脏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可引起身体体表的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了解牵涉痛的发生规律对于临床诊断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