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电影符号学看电影解说的“创述”向度.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4029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电影符号学看电影解说的“创述”向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电影符号学看电影解说的“创述”向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电影符号学看电影解说的“创述”向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3 年第 13 期从电影符号学看电影解说的“创述”向度刘思宁(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 长春 130052)摘要 以麦茨第二电影符号学理论为基础,探析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发展路径。电影解说短视频不应仅从改编角度出发,认为其仅仅是对原作的“二次创作”。依据麦茨的第二符号学,电影解说短视频应被看作特殊的电影短片,通过对文化符码的强化、电影符码的弱化,可以取得独立于电影原作的文化地位。其解构性、草根性、戏谑性等表征的呈现并非由于“改编”的失败,而是根植于大众文化。有意识地加强文化符码指引了电影解说短视频的创述向度,可以更好地指导创作实践。关 键 词 电影解说短视频;电影符号学;创述随着移动媒

2、体逐渐渗透到生活日用的各个方面,短视频已成为主流娱乐方式之一。电影解说类短视频在其中显得颇为尴尬。2017 年,谷阿莫制作的分钟看完电影因版权问题被告上法庭。该类短视频属于原创还是侵权?又是否能被称为“电影”?前一问题属于法律领域,后一问题则需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对之加以辩证考察,系统研究其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并以原创文化符码的呈现比例对之加以甄别。一、电影解说短视频可以成为独特的电影样式2023 年 3 月 2 日,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发布的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

3、国 网 民 规 模 为 10.67 亿,互 联 网 普 及 率 达75.6%1。另据第 50 次报告表明,短视频的用户规模增长最为明显,达 9.62 亿,较 2021 年 12 月增长 2805 万,占网民整体的 91.5%2。2023 年 2月 26 日,以“电影”为关键词在“抖音”短视频平台进行搜索,粉丝数千万以上的电影解说类账号达 17 个,其中,“毒舌电影”粉丝数为 6284.0 万。同日,在知网上以“电影解说”为关键词进行全库、全时段检索,得到文献 103 篇,最大的关键词贡献聚类为“著作权法”,出现次数为 21 次,“二次创作”“原作品”两个影视艺术相关的关键词聚类合计出现 21

4、次。以上数据表明,学界对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研究明显滞后于该品类短视频的流行,且多聚焦于法学领域。(一)电影解说短视频的流行“电影解说”这一概念与电影的发明、出现几乎是同步的。由于早期的电影观众文化程度普遍不高,难以充分理解默片时代的电影。因此,在电影放映过程中常常有解说员对影片进行读解式的旁白。当代的电影解说短视频源于传统媒体的电影评述类节目。2004 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第十放映室邀请影评人就某部影片进行影像表达、主题思想等方面的评析,是“电影评述”类节目的范本。2005 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不仅是短视频创作的鼻祖,也是“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开山之作。与严肃的“电影评述”不同,这种“电影解

5、说”有着与生俱来的解构性、草根性、戏谑性。随着技术的普及,电影解说类短视频的制作门槛大幅降低,大量制作者涌入这一赛道。在消费侧,大众文化为该类视频的繁兴提供了优渥的土壤。王一川认为:“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3“大量普通市民”突出了大众文化的主体与精英阶层这一传统文化把持者的区别,“感性愉悦”“日常”突出了大众文化的主要特点。因此,电影解说短视频的流行是一种必然的社会文化现象,不应加以回避、否定。091(二)电影解说短视频是电影的特殊形态“电影解说短视频”,学界又将其称为“速食电影”“电影微解

6、说”。在赋予其“电影”身份的同时又将其与“电影”进行了严格区分,将其描述为“次级电影”。认为这种以原片为主要素材的作品是一种“二次创作”。这种创作由于对原作时长的大幅压缩导致了对原作宏大叙事与意义的剥离,对受众的影响是负面的4。另一方面,“电影短片”“微电影”的艺术品格已为学界所公认。在电影发展史上,最早出现的园丁浇水火车进站均为短片。发展至今,各大电影节均已开设专门的短片单元。然而各国对其时长的标准并不一致,从 35 分钟到 60 分钟不等5。那么,“电影解说短视频”的上位概念能否被确定为“电影短片”?若是,则不应否定其艺术性,以“二次创作”作为其本质特征,认为它相对于电影原片来说是否定性的

7、存在;若否,则不应将其定义为“速食电影”等。这一矛盾的出现首先因为相关研究展开得不充分,而根本原因在于学界对电影解说短视频的“精英态度”。如认为当下的“电影解说”狂欢,固然让普罗大众的审美表达被充分赋权,但其“草根式”特点则带来了意识形态及价值观的扭曲6。实际上,电影解说的解构性、草根性、戏谑性等特征的出现,源于其深植其中的大众文化土壤,不应因其特征不符合传统精英文化的审美需求而将其视为“次级电影”。最后,不能否认的是一些电影解说的确存在粗制滥造、逐功求利的现象,其所传达的价值观失之偏颇。但这也是所有的艺术形式所面对的共同问题。二、电影解说短视频是原作的“创述”学者们多将解构性、草根性、戏谑性

8、作为电影解说短视频的本质特征,进而否定其存在意义。其中,“解构性”指其影像符码的能指与其所指的悖离;“草根性”指其供给侧与需求侧均有着明显的大众性,“戏谑性”指其相对于电影原片来说呈现出意义抽离、去中心化等特点。然而不应忘记,以大话西游等作品为代表,这些如今被奉为经典的作品也以解构性等为其艺术特色,从而成其为经典。那么“电影解说短视频”之所以是电影的特殊形态,其本质特征为何?(一)作为改编的“二次创作”“改编”指的是“遵循一定的电影形式规则,将文学的内容转移成电影的内容,从而形成有别于文学样式的电影作品”7。“改编”是电影作品的重要创作方式之一,优秀的改编电影作品不胜枚举。巴赞认为,最好的改编

9、应是忠实于原作的,应“形神兼备地再现原著的精髓”8。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则认为,原著文学作品对于影视改编作品来说,仅是“素材”。在此基础上,影视创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原有素材加以重新编码,形成独立的影视作品9。无论哪种观点,均从文艺理论出发,将“二次创作”作为改编的主要方法。前者侧重的是“二次”,后者强调的是“创作”。麦克卢汉则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认为,改编是在原作基础上引进了新的媒介符号10。现有的影视解说短视频研究主要沿用了以巴赞为代表的“忠于原作”派的理论,认为电影解说短视频是电影艺术屈从于当前碎片化、草根化社会文化现实的无奈之举。仅仅是电影原作的“短、快、碎”短视频翻版1

10、1。这种观点忽视了对电影解说短视频的文化读解,模糊了传统院线与移动新媒体的媒介差异。电影解说短视频不仅是对原作在艺术上成功或失败的重构,也是文化意义上与原作进行互文。如“毒舌电影”2023 年 1 月 28 日发布的短视频无声的画面,可以惊雷般震撼,对导演程耳的新作无名加以介绍。视频首先选取了程耳导演的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一个片段:两个年轻杀手开车去往郊外杀人埋尸。在原作中,这段情节时长为 4 分 30 秒左右,而在短视频中,时长仅为 40 秒。人物对话被大量删减,快速引出了电影无名。若从改编角度来看,短视频无疑对电影作品进行了大幅压缩,形成了“短”“碎”的特点。但该视频绝非对无名等两部影片的简

11、单重构,仅是以影片影像与声音为素材,表达出创作者自己的观点。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着眼,该视频有着与两部影片等同的地位。综上所述,优秀的电影解说短视频不能仅从艺术角度将其视为对“电影原片”的“二次创作”,它有着与电影等同的文化地位,是以移动新媒体为媒介的独特电影形式。(二)作为电影符号学的“创述”既然电影解说短视频是以移动新媒体为媒介的独特电影形式,应回归电影本身,从电影符号学入手,来阐释其何以“独特”。以索绪尔、罗兰巴特、皮尔斯等人在符号学、电影符号学方面的开拓为基础,又吸取了拉康的“镜像理论”,麦茨可谓是电影符号学的集大092 2023 年第 13 期成者。尼克布朗就认为:“在电影符号学理论中,

12、麦茨的符号学无疑是最完整和最具有影响力的。”12第二符号学时期,麦茨将电影语言的本质定义为“想象的能指”,认为在电影语言中,所指的缺席恰恰是其本质特征,“它成了以缺席方式的出席,它从一开始就是能指”13。因为在现实世界里,某一能指必有其所指,而在电影赖以生存的“想象界”中,能指和所指合一的情况是一种常态。进一步,麦茨以“符码”(code)这一术语来指称电影语言中与所指合一的“能指”。认为“符码”可以分为两大类:电影符码和超电影符码。电影符码指电影专有的艺术、技术手段,包括镜头运用、蒙太奇剪辑、人物塑造等。超电影符码则指电影符码之外的在影片中展示出来的影像,如自然景象、文化景观、人文风俗等。可以

13、被称为“文化符码”。在传统电影中,“电影符码”是主要的,直接决定了电影的表意方式;文化符码则处于从属地位。在优秀的电影解说短视频中,情况则截然相反:电影符码处于次要地位,文化符码的作用则被大大加强,甚至形成了独特的“解说文化”现象。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刘老师说电影”,该账号专门设有“吐槽烂片”单元,专门对“烂片”进行解说。如对电影测谎人的解说。解说的标题为马丽新片不足 3 分,烂到令人发指,开篇即用戏谑式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观影体会:“破防了、破防了,在宝贵的周末,花 90 分钟看了一部豆瓣 2.8分的烂片。电影院的空调还不咋凉快,戴着口罩闷得我是满头大汗、浑身难受呀。”相对应的画面则是“嚎叫

14、的熊”“葛优躺”等时下流行网络符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英文字母的运用,字幕以英语和汉语拼音相混杂的形式与中文字幕同时出现,在屏幕下方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看点”。一方面,配音、画面、字幕构成的文化符码幽默风趣,生动表现出不良观影体验的心理状态,使受众感同身受。另一方面,该视频的电影符码主要取自测谎人,原片本就存在缺陷的故事情节、剪辑等符码在短视频中或被一带而过,或被夸张放大。所展示的,恰恰是原片对电影符码运用的失败。此消彼长间,短视频的文化符码反客为主,是其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三、“创述”向度 强化文化符码至此,可对电影解说短视频的特质进行总结:电影解说短视频是基于大众文化,以新媒体为媒介、强化文

15、化符码的电影短片。其中,对文化符码的强化,对电影符码的弱化是其本质特征。这一理解,为这类短视频的创作开辟出另一个向度:电影解说短视频不仅可以是对电影原作的改编、二次创作,更可以是对电影原作的“创述”。“创”指的是其并非是对原作进行某种程度的“改编”,而是以文化符码的大量注入为手段,进行的“原创”;“述”指的是以某部或某几部影片原有电影符码为素材,作为其自身电影符码的一部分。以“创述”向度为指引,电影解说短视频可在理论上进一步肯认自身:相对于电影原作来说,电影解说短视频可以最大限度地弱化其依存性,强化独立性。以下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异质文化的引入异质文化的引入是创述向度电影解说短视频的常用

16、手法,可概括为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在形式层面,最突出的是固定人物称呼语的采用。如将男主人公呼为“大壮”或“小帅”;将女主人公呼为“大美”或“小妹”。学界多将此处理手法视为负面的,会削弱人物形象的意义传达14。这一观点适用于“改编”向度的电影解说,却不适用于其“创述”向度。“小帅”“大美”等特定、固定人物称呼语的引入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当代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视角。中国传统戏曲、小说多采用“才子佳人”的叙述模式,这一模式深深融入中国传统审美基因当中。“小帅”等称呼语无疑是这一模式的当代表现。这一潜藏的中国文化视角在短视频中的植入,与短视频所述的影片,尤其是非中文文化圈的影片形成了新奇的对比,在一定程度

17、上增强了短视频的可看性。在内容层面,创述向度的电影解说短视频仅把所述影片的电影符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将文化符码制作成独立内容。如账号“听 wo姐说”的系列作品,经常会在短视频开始,用 30秒到 1 分钟的篇幅来构建一个与所述影片异质的单独故事。风格幽默风趣,或是表达创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思考,或是表现自己对人生的所思所悟。其艺术效果与流行的脱口秀类似,却抽离了表演成分,而将若干影片的相关画面或流行的视频素材加以重新剪辑,构成其影像空间。(二)对原作情节的重构对原作情节的重构是电影解说创述的重要手法之一。账号“假装说电影”是其中的佼佼者。以093韩国影片彩票大作战为例。该片讲述了韩国某士

18、兵无意中捡到一张一等奖彩票之后引发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在影片开始,士兵发现自己的彩票中得头奖之后,在部队食堂不由自主地迸发出笑声。这一情节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朴实和瞬间暴富的喜悦。下面将不同向度电影解说对这一情节的介绍进行对比分析。由“牛叔说电影”发布的电影解说短视频韩国本土喜剧票房冠军,一张头奖彩票引发的爆笑故事对这一情节进行了相对完整的再现。首先采用原片电影符码表现人物坐在食堂里独自大笑,引得对面战友好奇观望的场景,而后插入解说:“战友们都谣传他得了个大病,好像是那块不好使了,疯了。”可见该解说仍然以“改编”向度为主导,以原片电影符码为主,解说所代表的文化符码在其中仅起到辅助、阐述情节意义

19、的作用。与此相对,由“假装讲电影”发布的全程爆笑!韩国票房冠军!为 3000 万彩票!男子潜入朝鲜军队对该情节的表现则是创述向度的。短视频对电影原片电影符码进行了重新剪辑,先插入战友们观望主人公的全景、中景镜头,而后旁白叙述道:“第二天战友们都觉得满墩(代指主人公)有啥大病,因为他”旁白至此而止,插入了歌曲笑着笑着就哭了的相应歌词。与此同时,将原影片其他情节中表现主人公与战友相拥而泣的画面移至此处。本就颇具喜感的画面配上伤感的音乐以“哀景写其乐”的手法营造出远超原片的喜剧氛围。在“假装讲电影”发布的视频中,电影长片的电影符码是为短视频服务的,画面顺序被进行了重新剪辑,并灵活运用以歌曲为代表的各

20、种文化符码对原作进行了“重构”,突出了其“假装讲”的特点。以“创述”为向度,该账号甚至对正剧、悲剧进行了喜剧化的创述,取得了良好传播效果。以以上两个短视频为例,“牛叔说电影”的这一短视频在抖音平台上的点赞数为 2269,收藏数为 134。“假装讲电影”的同类数据则分别为 9.5 万、1.2 万。结 语不应将电影解说短视频视为“次级电影”。作为电影短片的特殊种类,电影解说短视频不仅有着“改编”的二次创作向度,更有着电影符号学的“创述”向度。以增强文化符码、弱化电影符码为本质特征,创述向度为电影解说短视频创作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指引。进一步地对电影解说短视频中文化符码、电影符码所占的比例进行量化分析,

21、或可 解 决 电 影 解 说 短 视 频 的 原 创 性 判 定问题。参考文献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中 国 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 心,(2023-03-02)2023-03-05.https:/ 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中 国 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 心,(2022-08-31)2023-03-05.https:/ 以“电影解说”现象为例J.电影新作,2020(04):116-120.7王晓玉,主编.中国电影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9.8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北京

22、: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105.9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68.10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赖黎捷,熊天越.编码与解码:电影解说短视频的双重世界J.海河传媒,2022(05):31-35.12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M.徐建生,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104.13法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25.14赵宇.电影解说短视频的生产范式和传播逻辑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S1):172-176.作者简介 刘思宁(1983),女,吉林长春人,博士,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语言符号学。0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