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可行性方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5426820 上传时间:2024-10-3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8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可行性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使用国有林地可行性报告- 27 -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使用国有林地项目。2、建设单位及性质、法人代表该项目由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负责建设。法人代表:黄 兴 洲3、项目批准单位镇巴县林业局4、主管单位:镇巴县林业局5、项目建设性质:新建6、建设期限该项目计划从2011年开始建设,计划一年内建成。7、建设内容及规模、投资及资金来源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工程共五段,全线长17314米,平均宽3.5米。1号道路起点为松树桠口,终点为黄草坪,全长4634米;2号道路起点为分水岭,终点为响水滩垭口,全长2106

2、米。3号道路起点为大龙洞,终点为混人坪,全长3268米。4号道路起点为黑水池,终点为五根树桠口,全长4300米。5号道路起点为倒载窑,终点为燕窑坪,全长3006米。五段道路采用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行车速度为20公里/小时,道路平均3.5米宽。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级,最小平曲线半径15米,最大纵坡9%。项目总投资为100万元,资金来源单位自筹解决。二、项目拟使用林地概况拟使用林地涉及本场管理的国有林地。该项目建设是修建防火道路使用林地,道路长17314米,平均宽3.5米,面积共计6.0599公顷,其中:有林地3.0310公顷,疏林地3.0289公顷。1号道路起点为松树桠口,终点为黄草坪,全长4634

3、米,使用有林地1.6219公顷,2号道路起点为分水岭,终点为响水滩垭口,全长2106米,使用疏林地0.7371公顷。3号道路起点为大龙洞,终点为混人坪,全长3268米,使用林地1.1438公顷,其中有林地0.3570公顷,疏林地0.7868公顷。4号道路起点为黑水池,终点为五根树桠口,全长4300米,使用疏林地1.5050公顷。5号道路起点为倒载窑,终点为燕窑坪,全长3006米,使用有林地1.0521公顷。该项目初步设计、环评等工作已完成,并着手办理使用土地使用手续,尚未开工建设。 三、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的依据1、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森林法实施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2、国家有关产

4、业政策和投资政策。3、镇巴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4、镇巴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成果。5、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政策规定及技术标准、规程、规范。6、项目区域的有关经济技术指标。7、森林资源调查有关技术标准和方法。8、项目建设单位申请。9、林权证明。第二章 项目区域及项目区的背景一、项目背景及提出过程镇巴县位于巴山腹地,是陕西省重点森林分布区,森林资源相当丰富,南与四川省主要林区相连,东、西与汉中的主要林区相接。多年来,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重视下,镇巴县林业发展形式良好,特别是天保工程启动后,保护森林资源安全是该县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建立于60年代,几十年来,保护森林资源,合理

5、利用资源是该场形成了良好的经营理念,经营面积35万亩,现在森林资源结构合理,特别是保留了天然分布,长势良好的巴山冷杉林分1万余亩和天然分布的大面积巴山木竹林,近年来,林区道路失修,道路破烂不堪,行车困难,本场35万亩及周边近200万亩森林资源火灾危险加大,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加强森林防火工作,该县确定对原有道路进行维修加宽。该道路建设已完成测量,由巴山林场负责建设。二、项目区基本情况(一)自然环境 1、 地理位置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端,地处汉中市东南隅,大巴山腹地,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0725301081642,北纬320854325042之间。东西长80.5公里,南北宽约77公里,东邻安康市紫阳

6、县、汉阴县相连,西北与西乡县毗邻,南与四川省万源市、通江县接壤,有陕西“南大门”之称。 2、地貌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西部,米仓山东段。境内由大巴山主脊和星子山主脊形成地貌骨架。巴山主脊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半,星子山又将北坡分为东西两区。巴山南坡属嘉陵江水系,巴山北坡属汉江水系。海拔一般为在2534425米之间,相对高差2109米。3、气候镇巴县地处川陕两省交界、米仓山主脉地带,气候受半封闭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影响,就同一地区而言,由于海拔高度、阴阳坡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总的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时多云,变化较大。据县气象局观测记载,县年平均日照时数1349.8小时,平均气温13.8,极端

7、最高气温37.8,最低气温-10,10积温233天4394,无霜期矮山区236天,年平均降水为1250毫米。4、水文镇巴全县大小河流沟溪854条,总长2224.57公里,巴山南坡属嘉陵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伊家河、青水河、渔水河及渔洞河。巴山北坡属汉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泾洋河、楮河,全县多年平均径流深735.5毫米,平均径流量25.5亿立方米,六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1.94亿立方米,地表水丰富,但利用困难。全县岩湾泉水出露344处,汉江流域205处,嘉陵江流域139处,径流量4.6亿立方米,是该县今后可利用的主要水资源之一。5、土壤据土壤普查,全县共有5个土类,水稻土主要分布在1000米以下的

8、河谷和沿岸阶地上,黄褐土主要分布在1000米以下的缓坡地区,黄棕壤主要分布在1100-2300米的山梁及缓坡;石渣土主要分布在半山的陡坡区;1600米以上的山顶平地,以生草黄棕壤为主;紫色土集中分布在简池和三溪。6、植被镇巴县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差异,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树木种类繁多。2100米以上为巴山冷杉林带,1200-2100米为含有常绿阔叶林的落叶阔叶林,12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树木种类以松栎类分布最广,其次是硬阔叶树木。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柏类、华山松、铁坚杉、杉木、巴山松、杨类、椴、椿、桦类,还有药用树种辛夷、黄柏、杜仲、厚朴、山茱萸、樟树以及鹅掌楸、青檀、银杏等珍贵树种。竹类共有

9、10种:野生竹以木竹为多,栽培竹以班竹、金竹、水竹为多。7、野生动物镇巴县在地理位置上属北亚热带,森林植被和水热资源丰富,给野生动物的繁衍栖息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据1998年全县对野生动物普查结果,县境内分布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有4纲18目46科178种。其中列入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云豹、豹、金雕、林麝4种,列入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猕猴、鬣羚、斑羚、豺、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金猫、鸢、赤腹鹫、雀鹰、隼类、鹰类等33种。8、矿产资源镇巴县地下矿藏资源丰富,有煤、板石、锰、矾、钡、硫磺、铁、石膏、碳石等25种,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板石、锰、矾、钡、石膏等,其中,煤储量为3325.2万吨(剩余储量

10、)、板石30000万立方米、锰74.2万吨、矾15万吨、钡180万吨、石膏43.4万吨。已开发利用的矿产主要有煤、锰、板石、灰岩等。(二)森林资源概况全县总土地面积512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33.4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4.7%。在林业用地中,其中:有林地面积306.25万亩,灌木林地面积92.27万亩,其它林业用地面积34.95万亩;在有林地中,其中:天然林273.22万亩、人工林32.70万亩。 活立木总蓄积量808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9.9%;林木绿化率为78.1%。(二)、社会经济概况1、2010年及“十一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4.87亿元,同

11、比增长15.1%;完成财政收入8793万元,同比增长53.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500万元,同比增长48.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7亿元,同比增长4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08亿元,同比增长18.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1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3850元,分别增长23.3%和15.6%。“十一五”末,全县生产总值是“十五”末的2.6倍;地方财政收入是“十五”末的3.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十五”末的2.8倍和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十五”末的2.6倍;“十一五”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 农村经济

12、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有效。粮、油、菜产量稳中有升,2010年,粮食总产9.76万吨,油料总产1.02万吨,蔬菜总产7.95万吨。五年累计输送劳动力28.67万人(次),创收19.85亿元,其中2010年输送劳务6.1万人(次),创收5.62亿元。2、工程区人口数量、密度、就业状况。全县共辖21镇221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平均人口密度82人/平方公里。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累计增加就业岗位389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72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1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五年共发放粮食综合直补等涉农补助3.76亿元。稳步推

13、进“民生八大工程”,坚持每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逐步解决了广大群众最关注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热点、难点问题,狠抓了城乡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和重点产业发展,有效提升了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水平。3、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增强。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改革开放。农民实现“零”负担,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完成,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机构改革等有序推进。完成了全县354万亩集体林地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 4、社会保障日趋完善,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城乡低保制度稳步实施,覆盖面逐年扩大。2010年,全县养老保险参保6760人、医

14、疗保险参保13412人、失业保险参保4820人、工伤保险参保6226人、生育保险参保670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1.2%和94%,233096名农民纳入医疗保障范围。城市和农村低保人数分别达到3643人和27407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8984人,3740名五保户全部纳入财政供养。 5、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夯实稳定第一责任,持续强化普法宣传教育,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充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第三章 项目区拟使用林地现状调查情况 我队根据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关于该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委托书要求,组成专业调查组,对项

15、目区拟使用林地的范围、地类、权属、林种、优势树种,树种组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补偿指标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细致和全面的调查规划,实测了使用林地面积,共计6.0599公顷。并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于2011年9月完成了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工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审批提供了真实可靠的项目区使用林地的各种基础数据,为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防火道路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一、调查等级 项目区调查采用森林资源作业设计调查(简称三类调查)。二、技术标准 项目拟占用林地采用陕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办法中的技术要求。三、调查方法1、 外业调查按照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16、和使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及省市有关规定要求,本次林地面积确定采用现场勾绘和实测丈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占地面积采用1:10000比例尺地形图,现场勾绘,计算机求算面积的办法确定。树种、林种、树高、林分平均胸径、郁闭度、植被、地类、权属、起源等林分因子调查采用标准地调查办法确定,现地记录,标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0%。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林木起测直径为5厘米,通过多个标准地计算出平均每亩的林分蓄积量。平均年龄以优势树种的平均年龄;龄组以优势树种龄组表确定;权属以林权证为准;平均胸径以优势树种每木检尺计算而得;平均高在标准地选35株平均胸径的优势树种,测定高度,用算术平均法计算高度。拟使用林地

17、的面积单位为公顷,保留4位小数。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采用查阅文献、社会调查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动植物资源状况和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分布情况,以查阅动物志、植物志及有关调查资料,并作必要的调查核实。古树名木调查采用复核调查和补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规定的有关标准,根据镇巴县林业局古树名木资源的普查建档成果资料,对项目区进行全面复查,核对所有调查因子,进行纠错补缺,如在普查中发现遗漏的古树名木,要采用社会访问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补充调查。景观风貌资源调查采用查阅资料和现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查阅镇巴县人民政府旅游工作发展规划、有关旅游调查资料,对项目区景观资源情

18、况,结合资料,采用实地调查进行详细调查,查清项目区内各类自然景观的类型、分别区域、景观特色和工程建设对其影响程度。 2、内业统计汇总及图件编绘 根据外业现场丈量调查的结果,计算机求算面积,并在拟使用林地现状图上进行标注。3调查结果(1)、占地面积及权属根据现场查验,经采用万分之一地形图勾绘和现地丈量计算,拟使用林地用途是防火道路建设;拟使用林地面积共计6.0599公顷。拟使用林地属于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1号道路起点为松树桠口,终点为黄草坪,全长4634米,使用有林地1.6219公顷,2号道路起点为分水岭,终点为响水滩垭口,全长2106米,使用疏林地0.7371公顷。3号道路起点为大龙洞,终点为

19、混人坪,全长3268米,使用林地1.1438公顷,其中有林地0.3570公顷,疏林地0.7868公顷。4号道路起点为黑水池,终点为五根树桠口,全长4300米,使用疏林地1.5050公顷。5号道路起点为倒载窑,终点为燕窑坪,全长3006米,使用有林地1.0521公顷。GPS坐标详见附图。权属:拟使用林地为国有林地。(2)、地类拟使用林地面积6.0599公顷中,有林地3.0310公顷(其中1号道路使用1.6219公顷、3号道路使用0.3570公顷、5号道路使用1.0521公顷),疏林地3.0289公顷(其中2号道路使用0.7371公顷、3号道路使用0.7868公顷,4号道路使用1.5050公顷)。

20、(3)、林种使用林地中有林地3.0310公顷为防护林。(4)、森林资源拟使用林地总面积6.0599公顷,总蓄积193.394立方米。其中:1号道路使用林地1.6219公顷,有林地,防护林,中龄林,主要树种硬阔、栎类;平均年龄30年,平均树高7.5米,平均胸径13.6厘米,郁闭度0.4,平均密度866株/公顷,活立木蓄积54.41立方米/公顷,林分总蓄积88.252立方米;2号道路使用林地0.7371公顷,疏林地,散生木主要树种为硬阔、栎类;平均年龄30年,平均树高6.5米,平均胸径12.3厘米,蓄积7.079立方米/公顷,散生木总蓄积5.218立方米;3号道路使用林地1.1438公顷,其中:使

21、用有林地0.3570公顷,防护林,中龄林,主要树种是硬阔、栎类;平均年龄35年,平均树高7.5米,平均胸径13.3厘米,郁闭度0.4,平均密度858株/公顷,活立木蓄积52.8立方米/公顷,林分总蓄积18.852立方米;使用疏林地0.7868公顷,散生木主要树种为硬阔、栎类;平均年龄35年,平均树高7.0米,平均胸径13.0厘米,蓄积18.32立方米/公顷,散生木总蓄积14.42立方米;4号道路使用林地1.5050公顷,疏林地,散生木主要树种为硬阔、栎类;平均年龄35年,平均树高7.5米,平均胸径13.6厘米,蓄积3.60立方米/公顷,散生木总蓄积5.421立方米;5号道路使用林地1.0521

22、公顷,有林地,防护林,中龄林,主要树种是硬阔、栎类;平均年龄36年,平均树高7.5米,平均胸径14.6厘米,郁闭度0.4,平均密度840株/公顷,活立木蓄积58.19立方米/公顷,林分总蓄积61.23立方米;4、补偿情况建设项目各种补偿总费用669724元,其中林地补偿费 200014元,林木补偿费136363元,植被恢复费333347元。据调查,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防火道路建设项目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珍贵野生动物分布。不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在森林公园范围内,未享受生态补偿。第四章项目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一、拟使用林地对森林资源的影响实施退耕还林(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由

23、之路,是实现人类生态繁衍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镇巴县位于陕西省汉中市的东南部,是我省巴山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丰富,也是我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生态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十分重要,生态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镇巴县生态建设是全省的重点县,退耕还林(草)地和天然林的安全和稳定是全县生态安全的前提。项目建设直接损失了少量天然林地,毁坏了生态建设成果,减少了林地面积。项目建设对林地的影响主要分两部分:一是工程建成后,少量林地变成了道路,使森林资源减少。二是工程建成后,人为活动频繁,对周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险,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的难度。二、对生物多样化的

24、影响 长期以来,野生动植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相互协调的依存关系,一旦原有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就会对其生存产生影响。项目建成后多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一定破坏或减少,破坏了生存栖息的完整性。另外机器的轰鸣声产生的震动及人为活动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对其生存产生一定的影响。三、对生态效能的影响退耕还林(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是镇巴县林业的主体工程,是全县森林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全县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效能的最主要手段,项目的实施直接影响两大工程的生态防护效能;其次,对原有植被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水源涵养、减少污染等生态效能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和减弱。四、对环境质量和景观风

25、貌的影响项目施工阶段,产生的扬尘、噪音及固体废物等将会对环境质量因子(主要包括大气、地表水、土壤质量)的影响明显增加,粉尘及有害气体指数相对升高,土壤裸露面积增加,对地表及地下水受到一定影响,项目的施工期和生产期将对环境质量和自然风景和地貌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五、对林业发展的影响项目建设使用林地,造成林地逆转,从而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减少,削弱了林业发展的基础,林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工程对林地面积采取了相应恢复措施,采取了相应的补偿政策,森林植被异地恢复将得以实施,通过异地造林可将植被破坏后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第五章 综合评价一、综合评价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立项依据充分,项目建

26、成后将对大片的森林安全起到较好的维护作用,虽然对生态景观等多方面有影响,但当地政府对该项目的建设,包括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极其重视,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在项目建设中最小程度的占用林地、弃渣采用砌挡墙的办法沿沟堆放,使森林植被最大程度的受到保护,水土流失的程度降到了最低。所以占用林地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该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基本做到了少占林地,并且采取了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能按国家政策足额上交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于林业部门组织恢复植被,所以占用林地的建设条件具备,占用林地的技术措施可行,对环境影响程度达到了最小。二、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建设条件已经

27、具备,建设时机成熟,占用林地技术措施合理可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较低。项目建设必将产生较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近300万亩森林资源的相对安全,同时对南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项目建设提供植被恢复费用,还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生态效益该项目建设本身能产生直接的生态效益,只是造成少量有林地面积减少,森林植被的破坏,造成林地生态功能的减弱。但项目建成后,大面积的森林得到有效的保护,项目本身就是为生态建设服务的。综上所述,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巨大,并能直接地

28、产生生态效益。三大效益的取得,大大增强了林业发展的后劲,促进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保障措施 项目建设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项目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一、技术保障措施 项目建设过程中,林地使用单位和林地经营单位都要加强对使用林地的管理,要严格按照批复范围和占地规模使用林地,将使用林地带来的各种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经常检查施工是否按照设计的区域开挖工作面,有无越界超规模使用林地的现象,是否按照设计的地点进行开挖。 建设单位是使用林地的使用者,要按照设计文件标定的范围使用林地,对使用林地不合理的地方可提出变更申请;严格按照

29、批复的设计文件执行施工,在裸露的开挖面修建护坡、挡墙;防止水土流失和新的林地损失。 林地经营单位要在施工放线时,对用地区域进行全面调查,指导施工单位在用地范围内尽可能保留保护野生动植物。对使用林地情况进行监督,以免扩大使用范围。二、资金保障措施镇巴县巴山林场作为项目建设用地单位,要在规定的时段内如数兑付森林植被恢复费,以便林地经营单位能够按照占用林地进行作业设计和植被恢复异地造林作业设计要求及时进行造林。林地经营单位要按照变更作业设计和植被恢复异地造林作业设计认真组织造林。禁止以各种借口乱支挪用补偿费用,要保证造林作业设计的造林地面积,使森林的三大效益不致因林地的使用而降低。三、对建设单位的要

30、求和建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关设计必须经上级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生效。建设单位在施工作业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现地对照,如有问题及时与设计、测量等有关部门联系,严禁越界施工,否则后果自负。第七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 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森林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占用林地建设期间,对该地域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建设期间植被恢复后,森林覆盖率没有太大变化,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将产生微弱的影响。 通过项目建设,保证我市森林资源仍至四川省部分森林资源的安全。同时采取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设项目改变本场林地用途总面积6.0599公顷

31、,按照有关规定,国有林业单位建设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设施使用本单位管理的林地的,可勉交植被恢复费。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必要和可行的,应尽快申报立项审批。附件一拟使用林地各项补偿费用估算一、估算依据 1、陕西省征用占用林地及补偿费征收管理办法 (陕西省人民政府1994年4号令); 2、关于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管理工作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陕林护发2000217号); 3、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恢复征收征占用林地、林木四项费用有关问题的通知(陕政发200015号); 4、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023号)。二、补偿标准1、林地补偿标准有林地: 51000元

32、/公顷苗圃地: 45000元/公顷灌木林地: 15000元/公顷疏林地: 15000元/公顷末成林造林地:15000元/公顷采伐迹地: 18000元/公顷 2、林木补偿标准乔木林:30000元/公顷疏林地:15000元/公顷灌木林:15000元/公顷经济林:45000元/公顷苗圃地: 60000元/公顷3、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防护林:特用林:80000元/公顷用材林:60000元/公顷薪炭林:60000元/公顷经济林:60000元/公顷苗圃地:60000元/公顷疏林地: 30000元/公顷灌木林: 30000元/公顷灌丛地(宜林地):20000元/公顷末成林造林地: 40000元/公顷采伐迹地:

33、20000元/公顷三、估算结果 镇巴县国有巴山林场防火道路建设项目工程使用林地6.0599公顷,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补偿。共需补偿各项费用669724元,其中:林地补偿费 200014元,林木补偿费136363元,植被恢复费333347元。目 录1 总论11.1项目背景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41.3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41.4可行性研究范围41.5项目概况5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2 需求分析72.1老龄人口及抚养情况72.2老龄服务业发展现状82.3需求分析82.4服务对象113 建设规模123.1建设规模123.2建设标准123.3建设内容124 选址及建设条件134.1场址选择134.

34、2建设条件145 建筑方案185.1指导思想与原则185.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95.3建筑方案195.4景观设计215.5配套设施216 环境保护266.1编制依据266.2设计采用标准266.3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266.4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276.5绿化276.6环境管理机构及定员287 节能29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297.2能耗指标分析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307.3节能措施307.4节水措施327.5节能效果分析328 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338.1职业安全卫生338.2消防369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09.1组织机构409.2项目组织机构图409.3人力资源配置4110 项目实施

35、进度4310.1建设期4310.2项目实施计划4311 项目招标方案4411.1编制依据4411.2招标基本原则4411.3招标程序4511.4招标的具体方案451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4912.1 投资估算4912.2 资金筹措5013 财务评价5113.1 财务评价依据5113.2 财务效益分析5114 项目风险分析5315 结论与建议5415.1结论5415.2建议54目 录第一章 总 论11.1项目概况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建设性质11.1.3 项目建设单位及性质11.1.4 项目单位负责人11.1.5项目建设地点11.1.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1.1.7项目建设期

36、限21.1.8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21.1.9 资金筹措2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21.2.1编制依据21.2.2研究工作范围31.3研究结论3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42.1项目建设背景42.2项目建设必要性6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82.3.1宏观政策面82.3.2资金筹措的可行性强82.3.3外部配套条件好8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93.1项目地址自然条件93.1.1 地理位置93.1.2气候状况93.1.3资源优势93.2社会经济条件103.3工程地质情况113.4项目场外资源共享条件123.5项目配套建设条件133.5.1项目供电133.5.2供水与排水133.5.3供热及供

37、气13第四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54.1主要职责154.2内设机构164.3派出机构174.4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17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185.1建设原则185.2指导思想195.3功能分区与布局195.4建设规模及内容195.5工程设计方案215.5.1土建工程建筑结构设计215.5.2给水排水系统方案设计225.5.3采暖通风方案设计235.5.4电气设计23第六章 环保及消防和节能256.1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256.2环境保护评价266.3消防措施276.4节能要求286.4.1门、窗洞口与墙体节能要求286.4.2电器设备节能要求286.4.3水、电、暖与燃气管网设计要求286.4

38、.4节能管理要求28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项目管理297.1 组织机构297.2 项目工程质量管理307.3 项目财务管理307.4 项目管理307.5 工程管理安排317.5.1 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317.5.2 工程建成后的管理32第八章 项目的招投标工作338.1招标依据338.2招标范围338.3招标方式338.4招标组织形式338.5招标组织形式表33第九章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59.1投资估算依据359.2投资估算359.3建设资金筹措369.4建设资金使用计划369.5资金使用及管理37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810.1 建设进度安排3810.2 项目实施进度直线图38第十一章 综合评价401.1经济效益评价401.2社会效益评价40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42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