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侯晓蕾城市更新进程中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途径:以桥下空间为例J风景园林,2023,30(8):12-19城市更新进程中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途径以桥下空间为例侯晓蕾摘要:【目的】在中国当前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进入到存量优化阶段,民众对于公共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促使城市空间逐步被挖潜利用。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仍然存在多种类型的被废弃的、闲置的、利用率不高的剩余空间。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是城市治理中的系统性复杂问题,也是“十四五”期间城市存量更新的重要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从剩余空间的现状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对其概念范畴、类型特点、更新手段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2、,并以剩余空间的代表类型桥下空间为例,系统提出城市剩余空间的综合更新途径。【结果】更新途径包括:场所研究和空间分析审慎分析空间的问题和类型,空间辨别与调研评估结合公众参与进行空间现状评价,空间重组与设计介入制定空间更新的发展策略。【结论】通过多专业综合作用介入,将这些具有潜力的剩余空间进行合理而可持续的更新设计提升,对当前的城市更新和精细化治理而言至关重要,也是人民城市意义下设计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更新;剩余空间;挖潜利用;城市公共空间;桥下空间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30(2023)08-0012-08DOI:10.12409/j.fj
3、yl.202302150068收稿日期:2023-02-15修回日期:2023-06-24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剩余空间是在当前发展阶段没有被充分利用或者没有明确定义功能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性质多样,多处于空间角落和功能交界处。包括基础设施附属空间、城乡边界空间等多种类型。其形成原因多样,其中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主义规划等导致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忽视,从而衍生出剩余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属于公众的场所,作为物质空间载体,体现出美学、生活,以及社会问题,关乎和谐社会的构建1。剩余空间也是城市公共空间,但之前并未被完整纳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图 1),因此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成为城市更
4、新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系统性问题。“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3。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推行并细化了城市更新中的公共空间提升治理政策和措施。例如,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明确提出“塑造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营造生活方便、环境宜人、景观优美、具有丰富文化体验的公共空间”。并对公共空间的功能、风貌、品质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要求4。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5、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6以及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
5、规划7等文件都明确要求统筹推进城市更新,鼓励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改造提升,提升空间品质和功能。相关政策法规也正在研究提出挖掘桥下等未被充分利用的消极空间,打造具有一定实效的公共空间的方法。可见,在当前城市更新相关政策指引和发展需求下,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具有重要意义。1 剩余空间的概念界定和类型特点1.1 剩余空间的概念界定1996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城市规划系首次用“剩余空间”的概念评定了美国城市设计中的质量问题8。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提出“消极空间”(negative space)这一概念,指自然发生、无计划性且缺乏秩序的空间;外部空间由“积极空间”(positive sp
6、ace)与“消极空间”组成9。罗杰特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一书中提出“失落空间”(lost space)的概念,指出“失落空间”是令人不愉快的、需要重新设计的反传统的城市空间,它们对环境和使用者而言毫无益处,没有明确边界10。中国学者也对剩余空间进行了解读:李媛指出城市剩余空间是“在城市规划当中未能被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且未拥有适应功能和发挥应有作用的城市消极属性的空间”11。魏春雨等认为剩余空间往往是“被空间的使用主体忽略、遗弃或者剩下来的,并且未能充分合理发挥其潜在价值的空间”12。尹帅认为“由于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人们很难对所有的空间都进行有效的设计与利用,客观上导致了城市剩余空间
7、的存在。城市剩余空专题学术主持人 Guest Editor of the Special侯晓蕾 HOU Xiaolei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本刊特约编辑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China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and contributing editor of this journalBeij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 Periodical Office Co.,Ltd.Published b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ournal
8、.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12间往往是不被人们关注的边角处、不规则的区域,是在人们无意识的即忽视、忽略的状态下产生和存在的”13。此外,还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将剩余空间称为“畸零空间”(leftoverspace)14、“缝隙空间”(gap space)15-16、“废弃场所”(waste place)等。笔者认为,城市剩余空间是已被利用的空间主体之外的未被合理、充分使用并且功能不明确的空间,常常产生于不同功能区建设的边界附近区域。由此辨析,剩余空间往往是城市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或者不能发挥作用的消极
9、性城市空间。1.2 剩余空间的类型特点由于剩余空间的“剩余”“边角”“边界”“不确定”和“被忽视”等特性,剩余空间不管是由于规划还是管理机制上形成的,往往体现为边界硬化14,因此,剩余空间多存在于不同功能区的线状空间与面状空间的交界处,如铁路与周边区域的交界空间;也可能存在于面状空间与面状空间的交界处,如城中村与周边城市的交界空间;也可能存在于点状空间与面状空间的交界处,如街区和社区中的小微空间及交界空间。通常包括以下 5 种常见类型(图 2)。1)高架桥下及周边附属空间。指高架桥桥体投影下方的空间以及对周边附属用地有影响的空间。此类剩余空间受光线、挑高、噪声和污染等方面的影响,空间使用现状较
10、为复杂,权属不清,大多被占据,需要在“疏整促”的基础上进行统筹治理,并制定“一桥一策”的设计方案和策略(图 3)。2)基础设施沿线及站点周边空间。包括轨道交通沿线的线形空间和站点周边的点状及面状空间。由于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先规划建设,城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被割裂。这一类空间的更新能够有效缝合和织补城市整体环境。3)城乡边界空间。多为线性和点状空间,形态往往不规则,权属不清,用地性质较为多元化。例如城中村的边界空间,一般处于无人管理或者权属不清等状态。对城乡边界空间的再利用应该以人为本,对城乡空间进行有机综合联系。4)街区和社区小微空间。多以一些边角、畸零空间的形式存在,包括街头三角地、社区小微空间
11、等。例如在老城区或者老旧小区中,仍然存在一些被侵占或者是利用效率不高的小微空间,这些空间虽然面积小,但是数量多,对其进行针对性更新利用,能够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并提升社区和街区环境。5)其他闲置或者遗弃空间。指除以上1 包含剩余空间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Urban public open space system including remainingspace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绿色空间剩空余间高架桥下空间城乡边界空间各类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地滨水地带城市绿岛隔离绿带街头绿地交通性街巷生活性街巷商业步行街历史文化街巷滨水区街巷街巷空间运动空间基础设施周边及沿线空间体育场地健身活动空间广场空间街区和社
12、区小微空间市政广场交通广场纪念广场商业广场休闲娱乐广场1杂物堆放封闭闲置空间杂乱临建房的封闭管理32 剩余空间的类型特点Main types of urban remaining spaces高架桥下空间注:黑色区域为道路和建筑,灰色区域为剩余空间。基础设施周边及沿线空间城乡边界空间街区和社区小微空间其他闲置或者遗弃空间23 桥下剩余空间的现状问题Current problems with underbridge remaining space专题:公共空间更新设计/Special:Renewal Design of Public Space134 种类型以外,其他现状闲置的、功能缺失的,或者
13、废弃衰败的,亟待复兴和激活的空间,这些空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和动态性。2 剩余空间挖潜利用的问题和意义城市空间资源的分配由于特定原因往往不是最科学合理的17。随着城市发展从增量建设到存量更新的结构性变化,剩余空间存在多方面的现状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剩余空间进行合理挖潜利用,对于中国当前的城市更新具有重要意义。2.1 城市剩余空间的现状问题剩余空间由于特定原因被“剩余”下来,因此现状问题主要体现为:空间安全隐患大、空间利用效率低、空间使用不合理、空间利用孤立、与周边环境割裂、人为关怀缺失、空间价值被忽视等。以桥下空间为例,由于长期权责不清,管理单位多头,空间多被不合理占据,具有较明显的浪费和
14、闲置现象。由于桥下空间的使用一直以来未经规划,因此存在着诸多问题。2.2 剩余空间挖潜利用的意义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能够有效补足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体系,为城市发展提供一定的土地存量契机,将有效缝合城市,增进城市效能18;还能够有效加强生态修复和城市绿色空间修补,构建城市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网络,重塑城市韧性与免疫力19;以问题为导向,以人为本,进行针对性的城市更新,通过政府引导、公众参与等多元手段促进社会治理。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将极具价值的城市功能与空间本体相叠加,通过可行的空间重组策略和设计途径,进而缝合城市,织补片区,重塑空间联系,再生场所文脉,最终塑造出为人们提供公共活动和社会交往的城市公共空间
15、。3 城市剩余空间挖潜利用的更新方式3.1 城市剩余空间的连接连接理论又称为关系耦合理论,主张通过城市空间“线”性组织,包括地段边界、交通流线、轴线等,把建筑物与外部空间环境联系起来,目的是组织一种关联系统或是网络,建立有序的城市空间结构。如果前一阶段中国城市建设主要是以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大规模城市扩张,那么随着建成区的逐渐完善和饱和,城市建设正由增量发展向存量提升转型,基础设施附属空间、城乡边界空间等剩余空间的网络化改造将逐渐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之一,而连接正是网络化的关键,有效的连接可以将包含剩余空间在内的公共空间组织为一个易于理解和认知的系统,从而将多样化的日常活动联结为一个有序的整体
16、。因此,通过连接对剩余空间的整合组织塑造城市空间形态,在城市设计层面整合连接剩余空间与其他空间,融入整体城市空间。3.2 城市剩余空间的赋能在连接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剩余空间的不同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特定剩余空间进行赋能。例如:1)高架桥下及周边附属空间应注重在城市区域整合织补的基础上,进行立体美化提升和公共空间功能激活,在利用桥下空间解决周边服务短板、补充城市功能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兼顾解决居民的实际生活和社会交往需求;2)城乡边界空间应在注重与周边环境进行连接的基础上,打造具有服务功能的绿色生态空间,为公共空间再生赋能;3)城市街区和社区的小微空间应结合片区文化和居民需求,实行公众参
17、与制度和艺术化提升措施,塑造特色公共空间和口袋公园系统;4)老城社区和老旧小区可结合小微空间特点打造社区微花园,多层面激发社区活力。城市剩余空间的赋能方式多种多样,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定位。3.3 城市剩余空间的治理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能够体现社会治理水平和精细化治理程度。社会治理能够在多个方面对空间激活提供支持,是城市剩余空间挖潜利用的重要手段。剩余空间的挖潜利用,首先需要建立多元参与的治理平台,通常由政府引导,多方合作,进行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组织;其次针对特定类型的剩余空间,通过公众参与、共同协商来形成更新建议和多解方案;最后还需要制定剩余空间的共治共享和后期维护机制,保证剩余空间得到可持
18、续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挖潜利用应全过程贯穿社会治理手段,也是实现城市治理和基层治理的重要切入点。4 城市剩余空间挖潜利用的更新实例:桥下空间城市剩余空间进行利用更新之前,需要对其先进行挖潜研究,包括问题的提取、点位的选取,以及应用价值的判断。应针对剩余空间类型进行实地踏勘,明确挖潜对象;然后,以街区和社区为单位,对这些代表性剩余空间进行标记和选点,明确其对于城市更新的关键作用;在挖潜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更新途径,包括场所研究和空间分析、空间辨别与调研评估、空间重组与设计介入 3 个方面。4.1 城市剩余空间挖潜利用的更新途径4.1.1 场所研究和空间分析审慎分析空间的问题和使用类型从整体空间形态和环
19、境关系出发,进行剩余空间的场所研究和空间分析,以及空间肌理、历史变迁、街区形态、边界特征、行为活动、在地文化、绿化、水文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明确提出剩余空间现状问题,归纳空间使用方式,包括交通、景观绿化、市民活动、服务(停车、公交车站场、临时建筑用房)等。4.1.2 空间辨别与调研评估结合公众参与进行空间现状评价在对剩余空间进行空间区位、尺度、用地性质和使用特点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建立空间评价体系,对剩余空间进行空间分析评价,结合公众参与对剩余空间进行多视角、多维度的现状评价,现状评价结果会直接影响剩余空间的发展方向。4.1.3 空间重组与设计介入制定空间更新的发展策略在现状分析和调研评估
20、的基础上,根据公众参与的现状评价结果对剩余空间进行合理重组和设计介入,制定空间更新的发展策略。4.2 桥下空间挖潜利用的更新途径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多个国家开始对桥下空间进行更新治理。如多伦多桥下公园(Underpass Park)、The Bentway 公共空间、阿姆斯特丹的A8 高速公路下空间(Katharineum)、迈阿密 Underline 公园等实践项目,均是通过LandscapeArchitecture 2023/0814景观更新、功能置入的途径将桥下/路下剩余空间积极化改造,提升了城市空间质量。自2017 年起,中国多个城市开始出台关于高架下空间利用的政策文件,并以
21、城市更新和空间治理为切入点,进行桥下空间的更新改造提升。例如,2018 年上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促进中心发起“行走上海城市空间微更新计划”之“激活桥下空间”的活动,开启了这类剩余空间的全面激活行动20。2023 年1 月,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正式印发,北京开始大力推进桥下空间改造利用21。期望通过桥下空间的“疏整促”和改造更新,补足周边功能短板,塑造更多的活动交往空间。目前天宁寺和雍和宫桥下空间更新已基本完工(图 4)。根据前文总结的剩余空间挖潜利用的更新途径,桥下空间挖潜利用途径主要包括 3 个方面。4.2.1 桥下空间的现状问题和使用类型由桥下空间的场所研究和空间分析可知:交通为主的高
22、架桥附属空间以车行交通为主,车流量大;“交通+景观绿化”的高架桥下空间绿地封闭、难以进入;“交通+服务”的高架桥下空间面积较大但空间活力低,且可达性低;“交通+市民活动”的高架桥下空间活力高但缺少空间规划;综合利用的高架桥下空间可利用的资源多,但空间现状问题也多。4.2.2 桥下空间的现状综合评价桥下空间的现状评价要素包括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需要结合公众参与进行现状评价(图 5)。根据团队前期研究制定的评价体系,通过内部和外部因子综合评价,辨别出3 类更新需求的桥下空间:暂无更新需求、有微更新需求、需全面更新。例如,笔者团队通过对北京海淀区和西城区高架桥现状的调研评价结果:海淀区需全面更新的高
23、架桥有15 座,需微更新的高架桥有 48 座,暂无更新需求的高架桥有 7 座;西城区需全面更新的高架桥有 6 座,需微更新的高架桥有 12 座,暂无更新需求的高架桥有 2 座22。4.2.3 桥下空间更新的发展策略桥下空间更新应该遵循交通性原则、人性化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艺术4 国外、北京和上海的桥下空间更新案例Cases of underbridge space renewal in abroad,Beijing and ShanghaiThe Bentway桥下空间更新案例“行走上海一城市空间微更新计划”之“激活桥下空间”的活动北京天宁寺桥下、雍和宫桥下空间活力更新44-34-2
24、4-1专题:公共空间更新设计/Special:Renewal Design of Public Space15化原则,以安全性和可达性为前提,进行“一桥一策”的设计方案和更新策略的制定。空间重组与设计介入的过程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动态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体现了空间利用的生态可持续性(图 6)。策略一:与周边统筹规划,织补割裂环境。连接桥下周边地块,整合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对空间出入口的设计,利用多元方式进行空间连接;通过指引标识、文化装置、艺术墙面等加强空间的指引性;设置功能空间,强化空间特征,用地形、植物、声音、色彩等手段消解噪声、污染等不利因素。5 桥下空间的现状评价要素Factors inv
25、olved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underbridge space高度 m以上的桥下桥下空间的现状评价要素更新程度评价暂无更新需求的桥下空间微更新需求的桥下空间全面更新需求的桥下空间内部因子外部因子3周边场地性质景观资源居民需求安全性可达性光线Q空气Q温度等历史建筑及城市结构可行性环境容量5策略一:与周边统筹规划织补割裂环境联系性五大策略生态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交通性原则艺术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动态性整体性多元性特殊性策略五:保护历史文化挖掘潜在资源扩充服务板块补足功能短板策略三:整合归纳人的活动合理利用空间资源策略四:策略二:修复慢行系
26、统 保证安全通行路态6空间面积6 桥下空间更新的五大发展策略F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the renewal ofunderbridge space7 京新上地桥、清河站桥下空间更新设计Renewal design of spaces under Beijing Jingxin ShangdiBridge and Qinghe Station Bridge京新上地桥更新设计清河站桥下空间更新设计篮球运动场地滑板涂鸦活力场地京新上地桥方案总平面图清河站历史展示长廊清河站多功能设施清河站桥下空间方案总平图7LandscapeArchitecture 2023/
27、0816策略二:修复慢行系统,保证安全通行路径。通过慢行通道增强行人的可达性;在十字路口通过特殊的地面标识、颜色铺装区分和指示标牌、交通信号灯等设置安全的慢行通道;用特殊的标识系统或隔离装置或植物隔开机动车的安全干扰,设置等待通行的安全岛等,塑造片区的整体慢行系统。策略三:扩充服务板块,补足功能短板。与周边城市功能互为补充,满足停车、公交枢纽、人的活动等多元需求。关注居民对桥下空间的需求,如通行、安全、活动等,通过更新提升服务短板。策略四:整合归纳人的活动类型,合理利用空间资源。整合桥下空间内人群活动类型和可利用资源,即根据自发性活动类型和特点进行疏导和指引,结合光线、空气、温度等因素,设置适
28、当的功能空间和活动空间(图 7)。策略五:保护历史文化,挖掘潜在的可利用资源。突出城市形象,深度提升桥下空间的品质和品位。文化特色营造的具体手法需要适度,保留原真性,不应过度设计(图 8)。5 结语城市剩余空间更新作为城市存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由于其复杂性和综合性以及不确定性,需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多学科、多专业合作,对不同的剩余空间做出科学客观的研判,综合内部和外部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创新理念和方法动态统筹其规划设计更新途径和策略,尤其对全面更新和微更新的剩余空间要进行分类引导落实。对不同类型的剩余空间通过合理而可持续的挖潜更新进行积极化提升,是人民城市意义下设计为
29、人们服务的体现23。致谢(Acknowledgments):感谢姚莉莎、刘欣、姜可佳、董微、李悦、邹德涵、顾旖恒,以及 2019 级中央美术学院景观系同学为本研究做出的基础工作。参考文献(References):1 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城市规划学刊,2006(6):9-15.YANG B J.The Loss and Revival of Urban Space.UrbanPlanning Forum,2006(6):9-15.2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002).XI J
30、P.Explanatory note on the Proposal of the Central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or Formulating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Development and the Long-Range Goals for 2035N.Peoples Daily,2020-11-04(002).3 齐卫平.党的二十大推进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研究J.理论建设,2023,39(1):1-13.QI W P.Rese
31、arch on Major Theoretical InnovationAchievements in Promoting Party Building at the 20th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J.Theory Construction,2023,39(1):1-13.4 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 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20-30.Beiji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China.Beijin
32、g City Master Plan(20162035)M.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19:20-30.5 北京发布指导意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J.城建档案,2021(6):9.Beijing Issues Guidelines to Implement Urban RenewalActionsJ.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2021(6):9.6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十四五”时期深化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EB/OL.(2021-02-05)2023-01-25.https:/ Munic
33、ipal People s Government.ImplementationOpinions on Deepening and Promoting the Special Actionof“Remediation and Improvement”During the“14th Five-Year Plan”PeriodEB/OL.(2021-02-05)2023-01-25.https:/ 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2022-05-18)2023-01-25.http:/ Municipal People s Government.Spec
34、ial Plan forUrban Renewal of Beijing(Plan for Urban Renewal duringthe 14th Five-Year Plan of Beijing).(2022-05-18)2023-01-25.http:/ 王坚锋.上海城市剩余空间问题初探D.上海:同济大学,2005.WANG J F.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Problems of Surplus8 西便门桥下空间更新设计Renewal design of space under Xibianmen Bridge8专题:公共空间更新设计/Special:Re
35、newal Design of Public Space17Space in Shanghai CityD.Shanghai:Tongji University,2005.9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3-9.ASHIHARA Y.External Space DesignM.YIN P T,translation.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1986:3-9.10 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M.朱子瑜,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3-5.TRANCIK R.Fi
36、nding Lost Space:Theories of UrbanDesignM.ZHU Z Y,et al,translation.Beijing:China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08:3-5.11 李媛.论基于文化复兴的城市剩余空间设计策略研究之重要性J.天工,2015(4):22-23.LI Y.On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on Urban RemainingSpace Design Strategy Based on Cultural RevivalJ.Masterpieces of Nature,2015(4):
37、22-23.12 魏春雨,何立伟,李少波.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活化“剩余空间”J.中外建筑,2017(1):28-33.WEI C Y,HE L W,LI S B.Construction of Urban PublicSpace:Activating“Free Space”J.Chinese&OverseasArchitecture,2017(1):28-33.13 尹帅.基于“城市修补”理念的城市剩余空间活化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9.YIN S.The Research on Activation Strategy of UrbanResidual Space Based on
38、the Concept of“Urban Repair”D.Changsha:Hunan University,2019.14 黄桑桑.“城市畸零空间”设计应用分析:以上海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HUANG S S.The Applied Analysis of Leftover Spaces in theCity:For Example in ShanghaiD.Shanghai:East ChinaNormal University,2017.15 刘可南,李亮聪,苏杭.剩余空间 一种关键词叠合的空间研究框架J.时代建筑,2017(1):134-139.LIU K N,LI
39、L C,SU H.Residual Space:A Spatial Researchof Superimposed KeywordsJ.Time+Architecture,2017(1):134-139.16 殷健强.澳门历史城区缝隙空间再生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都市人民政府.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 城市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1762-1774.YIN J Q.Research on the Regeneration of the Gap Spacein the Historic City of MacaoC/China U
40、rban PlanningSociety,Chengdu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SpatialGovernance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Proceedings ofthe 2021 China Urban Planning Annual Conference (02Urban Renewal).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Press,2021:1762-1774.17 朱炜奇,高晓明.城市剩余空间概念辨析及其再生设计策略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
41、:2019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 城市更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1739-1748.ZHU W Q,GAO X M.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UrbanRemaining Space and Research on Regeneration DesignStrategyC/China Urban Planning Society,Chengdu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Vibrant Urban and RuralAreas,Beautiful Living:Proceedings of the 2019 C
42、hinaUrban Planning Annual Conference (02 Urban Renewal).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19:1739-1748.18 罗,科特.拼贴城市M.童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48-53.ROWE C,KOETTER F.Collage CityM.TONG M,translation.Beijing:China Architecture&Building Press,2003:48-53.19 姜彦旭,韩林飞.基于韧性设计的城市剩余空间亲生物性恢复规划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21,2
43、8(1):23-31.JIANG Y X,HAN L F.Research on Bio-restorationApproach of Urban Surplus Space Based on ResilienceDesignJ.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21,28(1):23-31.20 俞冰礼.桥下空间城市更新,赋予“死去的空间”生命N/OL.澎湃新闻,2023-01-31.https:/ B L.Urban Renewal of the Space Under the Bridge,Giving Life to the“Dead Space”N/OL.The
44、 Paper,2023-01-31.https:/ 北京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桥下空间利用设计导则EB/OL.(2022-12-22)2023-01-25.http:/ Municipal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Commission.Design Guidelines for Space Utilization UnderBridges in BeijingEB/OL.(2022-12-22)2023-01-25.http:/ 北京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海淀分局.北京海淀区高架桥及附属空间更新导则EB/OL.(2022-03-20)2023-01-
45、25.https:/ Branch of Beijing Municipal Natural Resources andPlanning Commission.Guidelines for Renewal of Viaductand Auxiliary Space in Haidian District,BeijingEB/OL.(2022-03-20)2023-01-25.https:/ 侯晓蕾,苏春婷.基于人民城市理念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以北京市常营小微绿地参与式设计为例J.园林,2021,38(5):17-22.HOU X L,SU C T.Micro Landscape Re
46、newal of PublicSpace in Old Community Based on Peoples City Concept:A Case Study of Participatory Design of Changying Smalland Micro Green Space in BeijingJ.LandscapeArchitecture Academic Journal,2021,38(5):17-22.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图 1、2、58 由研究团队成员姚莉莎、邹德涵、顾旖恒、刘欣、董微绘制;图 4-1 来自谷德设计网,引自:https:/ 2
47、023/0818HOU X L.Potential Tapping and Utilization of Remaining Spac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A Case Study of Underbridge SpaceJ.Landscape Architecture,2023,30(8):12-19.DOI:10.12409/j.fjyl.202302150068.Potential Tapping and Utilization of Remaining Spac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Renewal:A Case
48、Study of Underbridge SpaceHOU XiaoleiAbstract:Objective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urban construction has transformed from incremental expansion to stockoptimization,and the growing demand of the public for public life has led to thegradual exploitation of urba
49、n space.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there stillexist various remaining spaces that are abandoned or idle or fail to be efficientlyutilized.The potential tapping and utilization of remaining space is of significantsignificance,as it is a systematic and complex issue in urban governance,andalso an
50、 important issue for urban stock renewal during the“14th Five-Year Plan”period.Due to economic,management,historical and other reasons,it is oftenimpossible to achieve the most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urbanspatial resources,thus giving birth to remaining space.At present,with thest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