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01T+1128—2023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6562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01T+1128—2023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301T+1128—2023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301T+1128—2023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301T+1128—2023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301T+1128—2023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20CCSB 053301 浙 江 省 杭 州 市 地 方 标 准DB3301/T 11282023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规程2023-10-30 发布2023-11-30 实施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15 品种选择16 种植17 田间管理28 收获和贮藏39 生产档案管理310 模 式图3附录 A(资料性) 油菜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4附录 B(资料性) 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模式图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

2、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杭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大学、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植保植检中心)、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杭州标准化国际交流中心)、浙江理工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苘娜娜、黄倩、毛光锋、王国迪、姚芳、黄惠芳、许玲、邹宜静、尹微、周伟军、张丹、袁德明、程思明、郑伏、俞佳、石子建、戚航英、黄国生。 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高含油量油菜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植、田间管理、收获和贮藏、生产档案管理、模式图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杭州市高含油量油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

3、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部分:油料类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46 油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高含油量油菜 high oil content rapeseed种子含油量高于 48%的双低油菜。 4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846 的要求。 5 品种选择应选用经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适

4、合本地区种植的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油菜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2 的要求。 6 种 植 育苗移栽6.1.1 苗床准备苗床选用地势平坦、排灌两便、土层深厚的田块。苗床面积按苗床与大田 1:81:10 比例确定。应翻耕耙细,按畦宽 120 厘米、沟宽 20 厘米开沟做畦。结合整地施用高浓度复合肥 30 千克/667 (亩) 40 千克/667 (亩)。 6.1.2 播种播种期宜为 9 月中下旬。播种量以 500 克/667 (亩)750 克/667 (亩)为宜,按行距 15 厘米20 厘米条播或均匀撒播,播种后压籽。 6.1.3 间苗、定苗齐苗时进行间苗。3 叶期进行定苗,株距 8 厘米10

5、厘米。 6.1.4 控苗3 叶 1 心期进行控苗。可用 15%多效唑 50 克/667 (亩)兑水 50 公斤喷雾。 6.1.5 苗床管理可结合间苗,施用尿素 5 千克/667 (亩)7.5 千克/667 (亩)。移栽前 3 天5 天施用尿素5 千克/667 (亩),并进行病虫害防治。移栽前 1 天应浇透水。 6.1.6 大田准备厘米30 厘米、沟深 15 厘米30 厘米;腰沟应沟宽 25 厘米35 厘米、沟深 20 厘米30 厘米;围沟应沟宽 30 厘米40 厘米、沟深 30 厘米35 厘米。 6.1.7 移 栽苗龄 30 天45 天时,选择壮苗移栽。宜在 11 月 15 日前完成移栽。采用

6、宽行窄株,每畦种 2 行, 移栽密度 4500 株/667 (亩)7500 株/667 (亩)。早栽稀植,迟栽密植。 直播6.2.1 大田准备应符合 6.1.6 的要求。 6.2.2 播种前茬作物腾茬后播种,应不迟于 11 月上旬。播种量 200 克/667 (亩)500 克/667 (亩)为宜。可用机械或人工播种,使用无人机飞播应增加播量。播后遇干旱,应灌半沟水至畦面湿润后排水。 6.2.3 间苗、定苗4 叶期进行间苗、定苗。定苗密度 15000 株/667 (亩)24000 株/667 (亩)。7 田间管理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外,还应满足: 前茬作物收割后应及时翻耕

7、,耙平保墒,开沟做畦,畦宽 140 厘米,“三沟”配套。畦沟应沟宽 25施足基肥。在大田翻耕后、开沟前,施用商品有机肥 250 千克/667 (亩)、油菜专用缓释肥 35 千克/667 (亩)40 千克/667 (亩)、硼砂 0.5 千克/667 (亩)1 千克/667 (亩)。 早施苗肥。育苗移栽后 7 天10 天或直播油菜 4 叶期,用尿素 5 千克/667 (亩)10 千克/667 (亩)撒施。 适施腊肥。在 12 月底至翌年 1 月初,用尿素 5 千克/667 (亩)10 千克/667 (亩)、氯化钾 5 千克/667 (亩)撒施。直播油菜视长势而定。 重施薹肥。用尿素 5 千克/66

8、7 (亩)15 千克/667 (亩)、氯化钾 10 千克/667 (亩)撒施。 追施硼肥。在始花期结合菌核病防治喷施水溶性硼肥。 清沟防渍清理三沟,排水防渍。病虫草害防治7.3.1 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绿色生态防控措施。 7.3.2 病虫防治遵循 GB/T 8321 农药使用规定,防治蚜虫、病毒病、菌核病等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考附录 A。 7.3.3 草害防治播种后 2 天内或油菜移栽前 1 天3 天,进行土壤封闭防草。苗期进行杂草防除,除草应避开寒潮, 以防产生“冻药害”。防治方法参考附录 A。 8 收获和贮藏适期收获机械化收割应在完熟期,全田角果 95% 转黄时

9、收割。人工收割应在黄熟期,全田角果 85% 黄熟时收割,堆晒后熟 3 天5 天再脱粒。 贮藏菜籽含水量低于 10% 后进仓单独贮藏。 9 生产档案管理在高含油量油菜的生长过程中,应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做好整个生产过程的详细记载,并妥善保存。生产档案记录保存期 2 年。 10 模式图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模式图见附录 B。 附 录 A(资料性)油菜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表 A.1 给出了油菜主要病虫草害防治的方法。 表A.1 油菜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种类 防治时期 药剂防治方法 病虫害 霜霉病 抽薹期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40 克/667 (亩)50 克/667 (亩)兑水 50 升喷雾。 菌核病

10、 初花期、盛花期 25%咪鲜胺乳油 30 毫升/667 (亩)兑水 60 升喷雾。 蚜虫 2 叶 1 心期 25%噻虫嗪 4 克/667 (亩)8 克/667 (亩)兑水 30 升喷雾。 菜青虫 苗期 20%氯虫苯甲酰胺 20 毫升/667 (亩)兑水 30 升喷雾。 病毒病 全生育期 做好蚜虫防治。清理田边毒源植物,将感病株带出田外销毁。 草 害 土壤封闭除草 播种后 2 天内或油菜移栽前 1 天3 天 96%精异丙甲草胺 45 毫升/667 (亩)60 毫升/667 (亩)兑水 50 升喷湿畦面。 苗后除草 禾本科杂草 杂草 3 叶4 叶期 10%高效氟吡甲禾灵 20 毫升/667 (亩)

11、30 毫升/667 (亩)兑水 50 升喷雾。 阔叶杂草 杂草 2 叶3 叶期 50%草除灵 30 毫升/667 (亩)40 毫升/667 (亩)兑水50 升喷雾。 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合发生 直播油菜在秧苗 4 叶6 叶期;移栽油菜在移栽后7 天10 天、杂草 2 叶4 叶期 17.5%精喹草除灵 90 毫升/667 (亩)100 毫升/667 (亩)兑水 50 升喷雾。 附 录 B(资料性)图 B.1 给出了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模式图。 图B.1 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模式图 高含油量油菜生产技术模式图种植方式 苗期 蕾薹期 开花期 角果发育成熟期 收获期 播种-现蕾 现蕾-始花 初花始-

12、终花 终花-成熟 适期收获 1.9 月中下旬。播种量以 500 克/亩为宜,1. 冬至前要及时清沟排渍,春后要做到“三沟”相通,雨停田间无渍水,减小田间湿度。 2. 移栽油菜,在 12 月底至翌年 1 月初, 用尿素 5 千克/亩10 千克/亩、氯化钾5 千克/亩撒施。直播油菜视长势而定。 3. 适期根据油菜长势,施用尿素 5 千克/ 亩15 千克/亩、氯化钾 10 千克/亩作薹肥。 1. 清沟理墒,疏通内外三沟,确保田间排水畅通,减低渍害和病害发生。 2. 始花期结合菌核病喷施硼肥,提高油菜结实率,增粒增重。 3. 初花期和盛花期,用 25%咪鲜胺乳油 30毫升/亩兑水 50 千克喷施,防治

13、菌核病。4.适期除草,减轻田间荫蔽。 1.生长后期注意防治蚜虫、霜霉病,同时清理三沟,排水防渍。2.注意防鸟害,可采用田间放置驱鸟器、彩带、稻草人等措施。 1. 机械化收割应在完熟期,全田角果 95%转黄时收割。 2. 人工收割应在黄熟期,全田角果85%黄熟时收割,堆晒后熟 3 天 5 天再脱粒。 按行距 15 厘米20 厘米条播或均匀撒播,播种后压籽。 移栽 2.3 叶期定苗,株距 8 厘米10 厘米。苗龄 30 天45 天时,宽行窄株壮苗移栽,移栽密度 4500 株/亩7500 株/亩。 3.移栽后 7 天10 天,用尿素 5 千克/亩10 千克/亩撒施。 4.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等。 1.11 月上旬前播种,用种量 200 克/亩500 克/亩。 直播 2.播后芽前封草。遇干旱,应灌半沟水至畦面湿润后排水。 3.4 叶期定苗,定苗密度 15000 株/亩24000 株/亩。定苗后用尿素 5 千克/亩10 千克/亩撒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