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2-T3494-2023茄子抗褐纹病鉴定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1464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2-T3494-2023茄子抗褐纹病鉴定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22-T3494-2023茄子抗褐纹病鉴定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22-T3494-2023茄子抗褐纹病鉴定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22-T3494-2023茄子抗褐纹病鉴定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22-T3494-2023茄子抗褐纹病鉴定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CCSB 05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 34942023茄子抗褐纹病鉴定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eggplant cultivars to Phomopsis blight2023-09-28 发布2023-11-16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农业大学提出。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

2、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姗姗、赵春波、韩玉珠、李爽、赵靖、段微、吴春燕、于占东、张莹、曹鑫、任瑞敏。茄子抗褐纹病鉴定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确立了茄子抗褐纹病鉴定的程序,规定了接种体制备、育苗、接种鉴定、病情调查、抗性评价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过程记录的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茄子品种资源对茄子抗褐纹病的室内鉴定及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茄子褐纹病 Phomopsis blight of eggplant由半知菌类真菌茄褐纹拟茎点霉

3、(有性态 Diaporthe vexans、无性态 Phomopsis vexans)引起的一3.2抗病性 disease resistance茄子品种(系)所具有的能够抵御或减轻茄子褐纹病侵染和危害的可遗传性状。3.3接种体 inoculum用于接种茄子以引起茄子褐纹病的分生孢子或菌丝体。3.4病情指数 disease index(DI)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4 程序框种真菌病害。图1 茄子抗褐纹病鉴定程序流程5 接种体制备5.1 病原物分离和纯化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典型病斑的病健交界处,用无菌刀片切取 5 mm10 mm 的病组织, 75% 乙醇消毒 30 s,无菌水冲洗

4、 3 次4 次,用无菌滤纸吸干组织块表面水分,置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中,每皿接入 3 块5 块,用封口膜将培养皿封口后置入 25 恒温箱中暗培养。待长出分生孢子器后,单孢法纯化获得纯培养物。5.2 茄子褐纹病菌的鉴定和保存对经过柯氏证病法则验证的有致病性的分离物进行形态学观察。与茄子褐纹病菌(见附录 A)形态一致的分离物编号,用滤纸片法 -20 冰箱长期保存菌种。5.3 接种体的繁殖和保存5.3.1 将菌种转接于 PDA 培养基,置于 25 恒温箱中培养 7 天后,用内径为 6 mm 的打孔器从菌落边缘打取菌饼,转接于 PDA 平板,培养至 21 天长出分生孢子器。5.3.2 用

5、无菌的镊子夹取分生孢子器置于双层无菌载玻片压碎后,用少量无菌水冲洗,制成孢子悬液。在光学显微镜下使用血球计数板对菌悬液中的孢子进行计数,配成 1107 个/mL 的孢子悬浮液待用。6 育苗6.1 将试验种子放入 10% 磷酸三钠溶液,或 0.1% 高锰酸钾溶液中浸种 20 分钟后,用清水冲洗 4 次, 放在常温条件下浸种 10 小时 12 小时,然后放在 28 30 条件下催芽,每 10 小时用温水投洗一次。对照抗病和感病品种种子采取同样方式处理。6.2 出芽后播种于 10 cm 10 cm 装有营养土的营养钵中,营养土采用近五年未种过茄科植物的肥沃园田土 6 份、草炭土 3 份,充分腐熟的农

6、家肥 1 份进行配制,在日光温室内育苗,白天温度 25 30 ,夜间温度 15 17 ,其他正常管理,育苗期间不使用任何杀菌剂。6.3 幼苗应生长健壮、整齐一致,待长至 5 叶期用于苗期接种。7 接种鉴定7.1 接种时期幼苗 4 片6 片真叶期进行接种。7.2 接种方法采用喷雾法接种,用小型喷雾器将配制好的 1107 个/mL孢子悬浮液,均匀喷雾到每一片叶的正反面,每株接种孢子悬浮液 5 mL。每份鉴定材料 3 次重复,每一重复 10 株苗。7.3 接种后的管理接种 24 小时内,将植株置于鉴定室内黑暗保湿,相对湿度 90%95% , 24 小时以后保持每天光照 14 小时,采用灌根浇水,保持

7、土壤湿度近饱和,接种期间温度控制在 24 28 范围内。7.4 病情调查7.4.1 调查时间病情调查于接种后 10 天15 天进行。7.4.2 调查方法调查每份鉴定材料接种后发病情况,根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进行材料调查,记载病情级别,计算出病情指数(DI)。茄子褐纹病苗期症状见附录 A,病情级别划分见附表 A.1。7.4.3 病情指数计算病情指数(DI)按公式(1)计算:𝐷𝐼 = (𝑠𝑛) 100 (1)𝑁𝑆式中:DI病情指数;s 各病情级别代表数值; n 各病情级别病株(叶)数; N 调查总株(叶

8、)数;S 最高病情级别代表值。8 抗性评价8.1 抗性水平依据鉴定材料的病情指数(DI)平均值,确定抗性水平,划分标准见表 1。表1 茄子褐纹病抗性评价标准病情指数抗感评价DI=0.0免疫(I)0DI 5高抗(HR)5DI15抗病(R)15DI25中抗(MR)25DI35感病(S)35DI50中感(MS)DI50高感(HS)8.2 鉴定有效性判别感病对照材料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DI25)时,该批次鉴定视为有效。AA附 录 A(资料性) 茄子褐纹病A.1 学名茄褐纹拟茎点霉(有性态 Diaporthe vexans、无性态 Phomopsis vexans)A.2 形态描述A.2.1 茄褐纹拟茎

9、点霉病斑上产生的黑色小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初埋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而外露。孢子器单独着生于子座上,呈凸透镜形,具有孔口,其大小为(55400)m(45 250)m,可随寄主部位和环境条件而变化。A.2.2 分生孢子有 2 种不同形态:a) 椭圆形或纺锤形,单孢无色,大小为(58)m(28)m,通常内含 2 个3 个油球; b) 呈细长线状,并在一端弯曲成钩,单孢无色,大小为(12.228.0)m(1.22.0)m。A.3 病情级别划分表A.1 茄子褐纹病病情级别划分A.4 病原菌培养性状A.4.1 茄子褐纹病菌在 PDA 培养基上培养,温度为 28 30 ,湿度 80% 以上, 2

10、0 天后产生黑褐色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呈现不规则圆形,直径 7 mm 左右,中间隆起,表面不光滑,菌落形态见图 A.1。A.4.2 挑取黑色分生孢子器,在载玻片上压片镜检,可观察到椭圆形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孢子尺寸为(48)m(26)m, 分生孢子器形态见图 A.2。幼苗病情级别及其相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 A.1。病情级别症状描述0 级叶片不发病1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1%5%3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6%10%5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11%25%7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26%50%9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大于 50%图A.1 茄子褐纹病菌在 PDA 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a)茄子褐纹病菌分生孢子器b)茄子褐纹病菌型分生孢子图A.2 显微镜下的茄子褐纹病菌分生孢子器形态A.5 记录档案对茄子褐纹病抗性鉴定过程进行详实的记录并存档,记录格式见表 A.2。表A.2 茄子抗褐纹病鉴定结果记载表编 号品种名称 来 源病情级别病情指数抗性评价0 级1 级3 级5 级7 级9 级播种时间:接种日期:接种生育期:接种病原菌分离编号:调查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