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 3 8卷第 3 期 2 0 1 6年 3月 铁 道 学 报 J OURNAL OF THE CHI NA RAI L W AY S OCI ETY Vo 1 3 8 No 3 M a r c h 2 01 6 文章 编 号 :1 0 0 1 - 8 3 6 0 ( 2 0 1 6 ) 0 3 0 1 2 7 - 0 6 活性粉末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黏结劈拉性能 贾方方 , 贺 奎。 , 王 万金。 , 安 明枯 , 路振 宝。 ( 1 北 京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1 0 0 0 4 4 ; 2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北京1 0 0 0 5 5 ; 3 北京市功能性 高分子建筑材料 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 院有 限责任公 司, 北京 1 0 0 0 3 9 ) 摘要:采用立方体黏结劈拉试件研究 活性 粉末 混凝 土中钢纤 维掺量 、 界 面黏结方式 、 试件浇筑形 式及普通 混凝 土强度 等级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一 普通混凝土黏结劈拉性 能的影 响 , 分析 两者之 间 的黏 结机理 。试 验结果 显示 , 活 性 粉末混凝土一 普通混凝土界面黏结 良好 , 破 坏形式有黏结面破 坏、 黏结 面破 坏+普通 混凝 土开裂及 普通混 凝土 破裂 3种 ; 活性粉末混凝土 中的钢纤维可 提高界面粗糙 度和机 械咬合力 , 有阻裂抗 裂作用 , 增加钢纤 维掺量 使黏 结劈裂强度增大; 以劈裂面作为黏结面能够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一 普通混凝土黏结界面的粗糙度, 黏结劈拉强度 高于以 自然面黏结的试件 ; 水平浇筑 的黏结劈 拉强度值 大于竖向浇筑 , 约为竖 向浇筑 的 1 1 1 3倍 ; 普通混 凝土 强度的提高使得黏结劈拉强度增大 。 关键词 : 活性粉末混凝 土一 普 通混 凝土黏结 ; 黏结劈裂强度 ; 黏结机理 ; 界 面粗糙度 中图分类号 : U2 l 1 3 文献标志码 :A d o i :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1 8 3 6 0 2 0 1 6 0 3 0 1 8 S pl i t t i n g Te n s i l e Bo nd i ng S t r e ng t h o f Re a c t i v e Po wd e r Co n c r e t e t o No r ma l Co n c r e t e J I A F a n g f a n g , , HE Ku i 。 , W ANG Wa n j i n 。 , AN Mi n g z h e , L U Z h e n b a o 。 ( 1 S c h o o l o f C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4 。 C h i n a ; 2 P o s t D o c t o r a l R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 B e ij i n g Co n s t r u c t u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r o u p ,B e ij i n g 1 0 0 0 5 5 , Ch i n a ;3 B e i j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Re s e a r c h C e n t e r o f Ar c h i t e c t u r a l F u n c t i o n a l Ma c r o mo l e c u l a r Ma t e r i a l s , B e ij i n g 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C o ,L t d ,B e ij i n g 1 0 0 0 3 9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S p e c i me n s wi t h d i me n s i o n o f 1 0 0 mm 1 0 0 mm 1 0 0 mm we r e t e s t e d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Re a c t i v e Po wd e r Co n c r e t e( RP C) s t e e 1 f i b e r c o n t e n t ,i n t e r f a c e t r e a t me n t ,p o u r i n g d i r e c t i o n a n d s t r e n g t h o f No r ma l C o n c r e t e( NC)o n t h e s p l i t t i n g t e n s i l e b o n d i n g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RPC NC,a n d t o a n a l y z e b o n d i n g me c h a n i s m b e t we e n t h e t wo Ex p e r i me n t a l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RP C NC e x h i b i t e d e x c e l l e n t b o n d i n g p e r f o r ma n c e Th r e e f a i l u r e mo d e s i n c l u d e d b o n d i n g i n t e r f a c e f a i l u r e ,b o n d i n g i n t e r f a c e f a i l u r e wi t h NC c r a c k i n g a n d NC r u p t ur e St e e l f i be r s i n RPC c o ul d e nh a nc e i n t e r f a c i a l r o ug hn e s s ,i m pr o v e m e c ha ni c a l i nt e r l oc ki n g b e t we e n RPC a n d NC,a n d c r a c k r e s i s t a n c e S p l i t t i n g t e n s i l e b o n d i n g s t r e n g t h i n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s t e e l f i b e r s Th e i n t e r f a c i a l r o u g h n e s s o f RP C NC wa s i mp r o v e d b y u s i n g t h e c l e a v i n g s u r f a c e a s t h e b o n d i n g s u r f a c e ,r e s u l t i n g i n hi g he r s pl i t t i ng t e ns i l e b on di n g s t r e ng t h t ha n t h a t o f t he n a t u r a l s ur f a c e o f t he s p e c i m e ns Th e s p l i t t i ng t e n s i l e b o n d i n g s t r e n g t h wi t h h o r i z o n t a l p o u r i n g wa s g r e a t e r t h a n t h a t wi t h v e r t i c a l p o u r i n ga b o u t 1 1 1 3 t i me s h i g he r an d i n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e i n c r e a s i n g o f NC s t r e ng t h Ke y wo r d s:bo nd i ng o f r e a c t i v e p owd e r c on c r e t e a nd no r m a l c o nc r e t e;s pl i t t i ng t e ns i l e b on di ng s t r e ng t h;b on d i ng m e c ha n i s m :i nt e r f a c i a 1 r o ugh ne s s 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活性粉末混凝土通过合理选 取颗粒级配、 最紧密堆积理论制备及高温热合方式养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9 1 1 ; 修回 日期 : 2 0 1 4 一 l 1 3 O 基金项 目: 北京市博士后科研 活动经费 ( 2 0 1 4 Z Z 一 4 1 ) ;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 5 1 2 7 8 0 3 9 ) 作者简介 : 贾方方 ( 1 9 8 4 一) 。 女 , 山东成武人 , 博 士, 工程师 。 E - ma i l : j i a f a n g f a n g 0 6 1 6 3 c o rn 护 , 具 有 超 高 的 强 度 和耐 久 性 , 抗 压 强 度 达 2 0 0 8 0 0 MP a , 掺人大量短细钢纤维提高基 体韧性 和吸收能量 的能力 。用活性粉末混凝土制作的人行道盖板已在 高速铁路、 客运专线 中应用。若结构 中全部使用活性 粉末混凝土 , 处于梁体上部 的材料不能完全发挥其性 1 2 8 铁 道 学 报 第 3 8卷 能 , 对于高速铁路箱梁 , 造成竖向刚度较低 , 影响列车 运行 。将活性粉末混凝土用于构件的受拉区或将其作 为永久性模板 , 使其与普通混凝土共同受力 , 2种材料 共同承担外界荷载 , 同时利用活性粉末混凝土高耐久 性和高韧性特点, 可用于严酷环境 中的混凝土结构。 国内外对 活性 粉末 混 凝 土 用 于修 补 加 固、 永久 性 模板及活性粉末混凝 土一 普通混凝土叠合梁进行 了初 步研究。钟咏梅从理论角度指出活性粉末混凝土可作 为永 久性 模板 , 王 钧 通过 试 验 研究 表 明用 活 性粉 末 混凝土作永久柱模可提高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 3 。北 京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一 普通混凝土 叠合梁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_ 4 _ 6 , L e e等研究 了其作 为修 补材 料 的基 本性 能 7 伽。研究 结果显 示 , 由于 活性 粉末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材料性能 的差异 , 两者界面 之间的黏结性能是影响叠合梁或其在修补加 固工程中 的重 要 因素 9 , 研 究 活性 粉 末 混 凝 土 与普 通 混 凝土 之 间的黏结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黏结劈拉 试验是研究 2种混凝土之 间黏结性能的测试方法之 一 _ 1 。本文 通过 黏 结 劈 拉 试 验 探讨 活 性 粉 末 混 凝 土 中钢 纤维 掺量 、 试 件 浇筑方 位 、 界面黏 结形 式和普 通混 凝土强度等级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一 普通混凝土黏结性 能 的影 响 , 分析其 黏结 机理 。 1 试验概况 1 1试 验用原 材料 及配合 比 试 验 中制备活性 粉末混凝 土所用 的原材料 有 : P 04 2 5 普通 硅酸盐 水泥 、 微硅 粉、 石 英砂 ( 粒 径 0 6 2 5 1 ram) 、 高性能减水 剂 ( 减水率 3 0 ) 、 钢纤维 ( 直径 0 2 2 mm, 长 1 3 1 5 mm, 密度 7 8 k g m。 , 抗 拉强度 2 8 5 0 MP a , 表面镀铜) 和水 。配合比见表 1 , 其 中钢纤 维体 积掺 量有 0 、 0 5 、 1 0 、 1 5 、 2 O 等 5 种 。 表 1 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比 普通 混凝 土选 取 C 4 0 、 C 5 0和 C 6 0等 3个 强度 等 级 。制备普通混凝土所用 的原材料 主要有 :P O 4 2 5 普通硅酸盐水泥、 河砂( 细度模数 2 6 ) 、 级配碎石 ( 粒 径 5 2 5 mm) 、 矿物掺合料( 粉煤灰和矿粉) 、 高性 能 减水剂含 固量 1 O 。具体配合比见表 2 。C 4 0 、 C 5 0和 C 6 0混凝土的 2 8 d抗压强度分别为 4 3 9 5 、 5 6 2 5 、 6 2 5 4 MP a , 2 8 d劈拉 强度 分别为 3 4 6 、 3 6 8 、 3 7 6 MP a 。 表 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注 ;B C + F A + S P 。 1 2 试件成型及养护方式 试 验 中选取 活性粉 末混凝 土 自然成 型面 和劈裂 面 2 种 界 面形式 。 制作 自然面黏结试件时, 浇筑 1 0 0 mm1 0 0 mm 5 0 mm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 , 浇筑完成后 2 4 h拆 模 , 放人蒸汽养护箱中 7 5养护 7 2 h , 自然冷却至室 温。将养护完成的试件放入水箱中浸泡 2 4 h , 再放到 通风处干燥至表面无明水状态, 放人模具中, 浇筑普通 混凝土试件。浇筑完成后 4 8 h拆模 , 放入标 准养 护 室, 养护 2 8 d后进行黏结劈拉试验。 制作劈裂面黏结试件时 , 浇筑 1 0 0 mm1 0 0 mm 1 0 0 mm 的活性粉末 混凝 土 试件 , 养 护 方式 同上 , 养 护完成后冷却至室温 , 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劈拉试验 , 将试件劈成两半。将劈裂后的试件放入水箱 中浸泡 2 4 h , 再放到通风处干燥至表面无明水状态 , 放入模具 中, 浇筑普通混凝土试件 , 4 8 h后拆模, 在标准养护室 养护 2 8 d后进行黏结劈拉试验。 为研究 2种界面形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与普通混 凝 土界 面间 黏结性 能 的影 响 , 在浇筑 普通 混凝 土前 , 采 用 灌砂 法测定 活性 粉末 混凝土 自然 面和 劈裂 面的灌 砂 深度 1 。活性粉末混凝土 自然面试件表面平整 , 取灌 砂深度为 0 , 钢纤维掺量 0 oA、 0 5 9 5 、 1 0 、 1 5 和 2 0 的活性粉末 混凝 土劈 裂面 的灌砂 深度分别 为 0 0 9 01 1、 0 2 1 0 3 0、 0 3 2 0 4 0、 0 45 0 5 4、 0 5 7 0 6 5 mm。黏结劈拉试件在浇筑过程 中, 采用 水 平浇筑 和竖 向浇筑 2种 浇筑 形式 , 见 图 1 。 ( a )水平浇筑 ( b )竖 向浇筑 图 1 黏结劈拉试件的浇筑形式 1 3 O 铁 道 学 报 第 3 8卷 拉强度的 6 6 7 9 , 钢纤维掺量为 2 o G时 ( P R E 5 1 ) , 界面黏结劈拉强度为 4 4 5 MP a , 大于 C 5 O混凝土整 体劈拉强度 3 6 8 MP a , 约为其 1 2倍 , 为不掺纤维试 件 ( P R A5 1 ) 的 1 8倍。 钢纤维掺量 图4 钢纤维掺量对黏结劈拉强度的影响 2种混凝土界面上的黏结力主要 由二者界面上的 化学作用力、 范德华力和机械咬合力组成 1 “ 。钢纤 维的掺入能够提高界面黏结强度 , 主要原因有 : ( 1 )增 加 界 面摩擦 力 。活性 粉 末混 凝 土 中掺入 钢 纤 维 后 , 以 自然面黏结的试件 , 由于表面未进行抹平处理 , 在振动 成 型 过程 中 , 乱 向分 布 的钢 纤 维在 试 件 表 面形 成 了 自 然粗糙面。钢纤维掺量越大, 试件表面 的纤维数量越 多, 与普通混凝土黏结面越粗糙 , 相应 的黏结强度越 高。对于以劈裂面黏结的试件, 钢纤维掺量越大 , 活性 粉末混凝土试件劈裂后劈裂面( 黏结界面) 上的纤维数 量越多 , 界面粗糙度增加, 黏结强度提高。( 2 ) 提高机 械咬合力。活性粉末混凝土表面的钢纤维伸入到普通 混凝土内部, 与普通混凝土咬合在一起 , 提高二者之间 的机械咬合力 。黏结试件在劈拉过程 中, 钢纤维能够 起到阻裂抗裂的作用 , 保持 2 种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 , 进而提高黏结劈拉强度 , 同时改变黏结试件 的破坏形 式, 使其由 A型破坏 , 转变为 B型或 c型破坏 。根据 试件断面结果可知 , 黏结试件发生破坏时 , 钢纤维均为 被拔 出而未见拔断 , 且钢纤维拔 出破坏均发生在普通 混凝 土 一侧 。 因为本 试 验 中采 用 的钢纤 维抗拉 强度 较 高( 高达 2 8 0 0 MP a ) , 黏结界面上的钢纤维一般是横 贯在黏结面上 ( 一端位于活性粉末混凝土基体中, 一端 位于普通混凝土基体中) , 由于钢纤 维直径较小, 仅为 0 2 2 mm, 普通混凝土基体相对疏松 , 钢纤维与普通混 凝土基体间的黏结强度较低。所以, 破坏试件 中发生 钢纤维从普通混凝土基体中拔出的破坏形式。 从图 4 还可以看出, 以劈裂 面黏结的劈拉强度大 于以 自然面黏结 的劈拉 强度。钢纤维 掺量为 2 0 时 , 以自然面和劈裂面黏结的劈拉强度值分别为3 3 9 、 4 4 5 MP a , 劈裂面黏结强度高 出 3 1 2 7 。因为粗糙 度是 影 响 2种 混 凝 土 界 面 黏 结 性 能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 以自然面黏结的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表面未进 行粗 糙度 处理 , 黏结 面 平 整 , 界 面上 的粗 糙度 小 , 黏结 性能相对较差 , 相应 的其相对指标 小于 1 0 0 , 即界面 黏结强度值小于普通混凝土劈拉强度 。以劈裂面黏结 的试件表面相对粗糙 , 特别是掺有钢纤维的试件劈开 后 , 断开面上布满犬牙交错的钢纤维, 大大提高黏结面 的粗糙度 , 同时由于钢纤维提高了其阻裂抗裂能力, 进 而提高了界面间的黏结劈拉强度。钢纤维掺量较小时 ( 0 9 6 1 0 ) , 劈裂面上的钢纤维数量较少 , 试件破坏 时拔出钢纤维所需应力较小, 相应 的界面劈裂黏结强 度较 小 , 相 对 指标 卢小 于 1 0 0 。 由于 活 性 粉 末 混 凝 土 制备过程中未掺入粗骨料 , 2种界面与普通混凝土 的 黏结 面粗 糙度 主要 由钢纤 维掺量 决定 。 3 3 浇 筑方位 对黏 结劈拉 强度 的影 响 普 通混凝 土强 度 等 级 为 C 5 0 , 活 性 粉末 混 凝 土 中 钢纤维掺量为 0 2 时, 不 同浇筑方位黏结试件 的 劈拉强度值见图 5 。从表 2及图 5可 以看出, 水平 浇 筑的黏结劈拉强度值大于竖 向浇筑 , 约为竖 向浇筑 的 1 1 1 3倍 。在 浇筑 普 通 混凝 土时 , 采 用 振 动成 型 。 水平浇筑的试件在振动成型过程中, 普通混凝土中的 粗骨料下沉 , 导致普通混凝 土与活性粉末混凝土界 面 处的气泡上升, 使 2种混凝土接触更加紧密, 界面黏结 强度较高 ; 采用竖 向浇筑时 , 在 2 种混凝土黏结面的凸 出部位容易形成孔洞和离析 , 同时黏结强度沿试件底 面到成型面整个高度范围内的黏结强度分布不均匀 , 试 件受 力 时 , 黏结 强度较 弱 的地方 发生破 坏 , 导致黏 结 强度较 低 。 0 0 5 1 0 1 5 Z U 钢纤维掺量 图 5 浇筑方位对黏结劈 拉强度的影响 3 4普 通混凝 土 强度等级 对黏 结劈 拉强 度的 影响 普通 混凝 土强度 等级 分别 为 C 4 0 、 C 5 0 、 C 6 0时 , 不 同浇筑方位的黏结劈拉强度见 图 6 , 其 中活性粉末混 凝土钢纤维掺量为 2 0 , 劈裂面黏结。从表 3及图 6 可以看出, 随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 , 其与活性粉 末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劈拉强度提高, 且黏结劈拉强度 都达 到 普 通 混 凝 土 整 体 劈 拉 强 度 的 9 9 8 3 9 6 1 2 2 9 0 , 试 件破 坏时都 发生 在普通 混凝 土一侧 , 说 明 两者之间界面黏结性能较好。随着普通混凝土强度等 5 4 3 2 1 O B d 罢越暇 姆 第 3期 贾方方等 : 活性 粉末 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黏结劈拉性能 级的提高, 其整体劈拉强度提高 , 加上活性粉末混凝土 中钢纤维的作用 , 黏结劈拉强度提高 。由于随强度等 级的提高其劈裂强度提高幅度不大, 所以普通混凝土 强度等级由 C 4 0提高到 C 5 O和 C 6 0 , 与活性粉末混凝 土之间的 黏结劈拉 强度 分别提 高 1 0 1 5 、 1 4 3 6 ( 水平浇筑) 和 l 1 1 7 、 1 2 3 4 ( 竖 向浇筑) , 提高幅 度 不大 。 C4 0 C 5 0 C6 0 C4 0 C5 0 C6 0 普通混凝 土等级 普通混凝土等级 ( a ) 水平浇筑 ( b ) 竖 向浇筑 图6 普通混凝土强度等级对黏结劈拉强度的影响 4 结论 本文通过立方体黏结劈拉试验, 研究了活性 粉末 混凝土中钢纤维掺量、 界面黏结形式 、 浇筑方位 、 普通 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因素变化下活性 粉末 混凝 土一 普通 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 , 主要结论如下 : ( 1 )由于活性 粉末 混凝 土钢 纤 维掺 量及 界 面 黏结 形式不同, 其与普通混凝土之间的劈裂黏结破坏形式 有黏结面破坏 、 黏结面破坏+普通混凝土开裂和普通 混凝 土破 裂 3种 。 ( 2 )活性粉末混凝土中的钢纤维可提高界面粗糙 度机械咬合力 , 同时钢纤维 的阻裂抗 裂作用可抑制界 面区裂缝 的发展 , 掺入后 可提高其 与普通混凝土之间 的黏结劈拉强度 ; 随钢纤维掺量的增加 , 活性粉末混凝 土与普通混凝土之间的劈裂黏结强度增大 , 钢纤维掺 量为 2 0 时, 黏结劈拉强度可达普 通混凝土 自身劈 拉强度的 9 2 1 2 1 2 2 9 0 9 6 , 二者黏结性能较好。 ( 3 )以劈裂面作为黏结面能够提高活性粉末混凝 土与普通混凝土黏结界面 的粗糙度 , 有钢纤维时可有 效控制裂缝的出现及发展 , 黏结劈拉强度高于以 自然 面黏结 的试 件 。 ( 4 )竖向浇筑时容易在黏结面处形成离析层 , 使 两 种 混凝 土界 面黏 结 连续 性 变 差 ; 水 平 浇 筑 时 由 于普 通混凝土在振动时粗骨料下沉 , 黏结界面处气泡上升 , 使两者结合紧密 , 水平浇筑黏结劈拉强度值都大于竖 向浇 筑 , 约为竖 向浇筑 的 1 1 1 3倍 。 ( 5 )随强度等级的提高, 普通混 凝土 自身劈拉 强 度提高 , 加上活性粉末混凝土中钢纤维的增强作用 , 黏 结劈拉强度随普通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大 , 混凝土 提高 2个强度等级 , 黏结劈拉强度值提高 1 O 左右 。 参考文献 : 1 R I C HAR D P ,C HE Y RE Z Y M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Re a c t i v e P o w d e r C o n c r e t e J C e m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 R e s e a r c h , 1 9 9 5 , 2 5 ( 7 ) : l 5 O 1 1 5 l 1 2 钟咏梅 活性 粉末 混凝 土做 永久性 模板研 究 D 北 京 : 北 京交通大学 , 2 0 0 5 3 王钧 , 李 行 , 陈旭 , 等 配 钢纤维 R P C永 久柱模 的 R C框 架 抗震性能试验 J 沈 阳建筑 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2 0 1 4 , 3 O( 2 ) : 2 2 0 2 2 6 WANG J u n , L I Ha n g ,CHEN Xu , e t a 1 E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S e i s mi c Pe r f o r ma n c e o f RC Fr a me wi t h t h e S t e e l F i b e r R P C P e r ma n e n t P i l l a r E J 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J i a n z h u Un i v e r s i t y : N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2 0 1 4, 3 0( 2 ): 2 2 0 - 2 2 6 4 肖国梁 , 高 日, 李承根 活性粉末 混凝土 与普通混 凝土组 合 箱梁 的受力性能 J 铁道学报 , 2 0 0 4 , 2 6 ( 4 ) : 1 1 6 1 1 9 XI AO Guo l i a n g, GAO Ri , LI Ch e ng ge nThe St a t i c a n d Dyn a m i c Pr ope r t i e s o f Combi n at i o n Box Gi r de r s Co m p os e d o f Re a c t i v e Po wd e r Conc r e t e a n d Co nv e nt i on a l Co nc r e t e r J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C h i n a R a i l wa y S o c i e t y ,2 0 0 4 , 2 6 ( 4 ) : 11 6 1 19 5 屈文俊 , 顾俊颉 , 秦宇航 RP C N C组合截 面梁 的耐久性 试 验研究 J 结构工程师, 2 0 0 9 , 2 5 ( 1 ) : 1 0 6 1 0 8 QU W e n j u n,GU J u n j i e, QI N Yu h a n g E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y o n t h e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R P C - NC C o mb i n e d S e c t i o n B e a ms J S t r u c t u r a l En g i n e e r s ,2 0 0 9 , 2 5 ( 1 ) : 1 0 6 - 1 0 8 6 郑润 国 R P C - NC组合 截面梁 收缩徐变 变形 差对梁体 性能 的影 响分析 D 北京 : 北京交通大学 , 2 0 1 4 7 L E E MG, KAN YC, CHE N KC A P r e l i mi n a r y S t u d y o f R P C f o r Re p a i r a n d Re t r o f i t t i n g Ma t e r i a l s J J o u r n a l o f Ch i n e s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n g i n e e r s , 2 0 0 6 , 2 9 ( 6 ) : 1 0 9 9 1 1 0 3 8 3 L E E MG,WANG Y C,C HI U C T A P r e l i mi n a r y S t u d y o f R e a c t i v e P o wd e r C o n c r e t e a s a Ne w R e p a i r Ma t e r i a l J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2 0 0 7,2 l( 1 ) :1 8 2 1 89 9 TA YE H B A,AB U B A KAR B H, J OHAR I MAM , e t a 1 M e c h a n i c a l a n d Pe r me a b i l i t y Pr o p e r t i e s o f t h e I n t e r f a c e b e t we e n No r ma l Co nc r e t e Su bs t r a t e a n d Ul t r a Hi gh Pe r f o r m a n c e F i b e r C o n c r e t e Ov e r l a y J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 ,2 0 1 2 ( 3 6 ) : 5 3 8 - 5 4 8 1 O 田稳 苓 , 赵志方 , 赵国藩 , 等 新 老混凝 土 的黏 结机理 和测 试方法研究综 述 J 河 北 理 工 学 院 学报 , 1 9 9 8 ( 1 ) : 8 4 9 4 TI AN W e n l i n g,ZHAO Z h i f a n g , Z H AO Gu o f a n, e t a 1 The Re s e a r c h Summ & r i z a t i o n o n t he M e c ha ni s m o f Ad h e r e n c e o f Yo u n g Co n c r e t e t O t h e 0l d a n d I t s Te s t M e t h o d J J o u r n a l o f He b e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1 9 9 8 5 4 3 2 1 0 B d 苣 骠颦敞姆德 铁 道 学 报 第 3 8卷 ( 1 ): 8 4 9 4 1 1 赵志方 , 于跃海 , 赵 国藩 测量 新老 混凝 土粘结 面粗 糙度 的方法口 建筑结构 , 2 0 0 0 , 3 0 ( 1 ) : 2 6 2 9 ZHA0 Zhi f a ng,YU Yue ha i , ZH AO Gu of a nM e t h od s t o M e a s ur e t he I n t e r r a c i a l Rou ghn e s s o f Yo un g o n Ol d Co n c r e t e J B u i l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 2 0 0 0 , 3 0 ( 1 ) : 2 6 2 9 1 2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建设部 , 中华人 民共 和国 国家质 量监 督 检验检疫总局G B T 5 0 0 8 1 -2 0 0 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 s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 2 0 0 3 1 3 王楠 超高韧 性水泥 基复 合材料 与既 有混凝 土粘 结工 作 性能试验研究 D 大连 : 大连理工 大学 , 2 0 1 0 1 4 谢慧才 , 李庚 英 , 熊光 晶 新 老混 凝土 界面 黏结 力形成 机 理 J 硅酸盐通报 , 2 0 0 3 ( 3 ) : 7 - 1 0 XI E Hu i c a i , L I Ge n g y i n g , XI ONG Gu a n g j i n g Th e M e c h a ni s m Fo r me d t he Bo ndi ng For c e be t we e n Ne w a n d Ol d C o n c r e t e J B u l l e t i n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C e r a mi c S o c i e t y,2 0 0 3 ( 3 ) : 7 - 1 0 1 5 韩菊红 , 毕苏萍 , 张启明 , 等 粗糙 度对新 老混 凝土黏结 性 能 的影响 J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 2 0 0 1 , 2 2 ( 3 ) : 2 2 2 4 HAN J u h o n g B I S u p i n g,Z HANG Qi mi n g,e t a 1 I n f l u e n c e o f t h e Ro u g h n e s s o n t h e B o n d i n g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Ne w a n d O l d C o n c r e t e J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 n o l o g y ,2 0 0 1 , 2 2 ( 3 ): 2 2 2 4 ( 责任编辑苗蕾) 2 0 1 5年度 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公 布 2月 2 9日, 中 国铁 道 学会 公 布授 予 2 2 8 项 优 秀科 技成 果 2 0 1 5年 度 中国铁 道学 会科 学技 术 奖 。这批 优秀 获 奖项 目涉及铁路基础理论深化研究 、 铁路技术装备 自主创新 、 高铁建设维护关键技术等铁路重大技术领域, 是铁 道行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 在铁路科学研究、 技术创新与开发、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等方面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 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项 目, 是我国铁路科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 在基础理论深化研究方面, 中国铁路总公司第一版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颁布施行, 建立 了我国第一部铁路企 业基本技术规章 , 填补了我国高速铁路基本技术规章管理空白, 解决 了一大批长期困扰我们 的关键技术问题 , 从 源头 上解决 了规 章协 调统 一的 问题 , 奠 定 了中 国铁路 总公 司与 所属 铁路 局 、 站 段三 级技 术 规章 管 理基 础 , 对 进 一 步健全完善适用于总公司铁路企业管理特性的技术规章管理体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技术装备 自主创新方 面, “ 大功率机车车轮 自主创新” 项 目从国内对大功率机车用车轮的需求和国内的战略高度考虑, 成功研究和开发 了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轮钢、 高洁净度车轮钢生产技术、 大功率机车车轮热处理技术 ; 所研制的国产大功率机 车车轮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国内首创,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铁路建造维护技术方面, “ 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建造与 维护关键技术” 项 目以严寒地区高速铁路相关工程和课题为依托 , 系统提出和创新了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防冻 胀设计 、 施工 、 综合监测和运营维护等成套技术。项 目成果在哈大高铁等 1 0多条严寒地 区高铁线路中得到成 功 应用 , 总里程超过 7 0 0 0 k m, 大大提高了我国严寒地区高速铁路路基建造维护技术水平 , 为实施国家“ 一带一路” 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研究方面, “ 高速检测列车动车组” 项 目创造性地设计 了检测设备与 动车组的接 口技术 , 在高速动车组动力配置技术、 气动外形优化技术 、 弓网检测技术 、 综合集成技术 等 1 2个方面 取得重大创新成果。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最高运用时速达到 3 5 0 k m, 代表 了此速度等级 的国际最高水平 , 成为我 国高速铁路技术引领未来的重要标志性装备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