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红楼梦是出身满洲皇室包衣世家的曹雪芹倾其毕生心血所著,书中满礼旗俗的写入和大量汉字标音满语词汇与源自满语的汉译词汇的运用,日渐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金启孮先生著有 红楼梦中的北俗,揭示书中独异于中原文化礼俗之处。本文就笔者发现的红楼梦大辞典中未能注释和注释误的数处满洲名物考释、旗人髪式、八旗服装作出指证。1、暹猪红楼梦第 26 回,薛蟠道:“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薰的暹猪。”a在第 53 回中,乌进孝交租账单中有“暹猪二十个”b。陈诏先生曾作“暹猪”的考证:“关于暹罗国,岛夷志略东西洋考西洋朝贡典录瀛涯胜览等书均记载
2、其风俗、民情、特产、贡物,唯无茶叶和猪,故不能确知暹罗茶和暹猪的名称是不是曹雪芹编造出来的。”c“关东风物东南少”d,南人不识满洲物产,只好猜测“是不是雪芹编造出来的”。红楼梦鉴赏辞典“服饰饮食”注释暹猪为一种熏制猪,红楼梦大辞典“饮食”注释为泰国的一种良种猪,皆为误释。“暹猪”是个满汉兼合词。“暹”是满语 sihambie(音暹比)的记音省略,动词,汉译“(毛发)脱落”。“暹猪”即给猪脱毛。瑷珲十里长江俗记载:“北菜(清季对满族菜肴的统称)中有鲜鸭、鲜飞龙,皆脱毛除膛备用之料。”f这个“鲜”字亦是满语汉字标音,系脱毛之意。“猪”黄霖校点红楼梦第 26 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3、第 455 页。黄霖校点红楼梦第 53 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第 838 页。陈诏著红楼梦小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 11 月第 1 版,第 68 页。文昭著:紫幢轩集“京师竹枝词”,见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9 月第 1 版,第 208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1065 页。富育光:浅析曹雪芹笔下清代祭礼与贡俗,见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第 502 页。“暹猪”的满语解释是富育光先生首先提出的,可能书刊印刷的问题,富先生对“暹猪”的满语拼写有误。红楼梦中满族语言习俗刍议王纯忠(山东省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山东 寿光 262700)摘要:自曹锡远曹
4、振彦父子于努尔哈赤天命初年(1626)归金入旗,至曹雪芹已是六代满洲皇室包衣世仆。曹氏包衣世家恩荣显赫又盛衰忽易、遽然跌落的心酸经历熔铸在红楼梦中,展示了盛清之世包衣豪门的满礼旗俗与满洲上层社会奢华靡费的名物服饰器用游艺,传达出骑射世勋之家纨袴男子沉溺情中的柔弱萎靡不能自振。关键词:红楼梦曹雪芹;满洲皇家包衣;满族文学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23)01-0083-062023 年 1 期(总第 150 期)No1,2023()Gereral150No.满族研究MANCHUMINORITYRESEARCH84满语 ulgiyana,“毛、秋
5、毫、头发”满语 funiyeheb。“暹猪”满语 ulgiyanifuniyehesihambi,汉译为“脱毛的猪”,即白条猪。2、汤猪、家汤羊与家风羊红楼梦第 53 回,春节前宁府庄头乌进孝交租,账单中有大鹿、獐子、狍子、暹猪、龙猪(笼猪,即小乳猪)、鲟鳇鱼等。这份贡单所写出于“任土作贡”之制,大都出自关东满洲故地渔猎所获的土宜方物。碍于语言、宗教习俗、庖制加工等等隔阂,除“暹猪”外,红楼梦大辞典“饮食”部分对“汤猪”、“家汤羊”、“家风羊”亦有误考。“汤猪”、“家汤羊”之“汤”亦可写作“堂”,是汉字标音满语字词,即满语 tangse,汉译“堂子”,为萨满祀神处所。汤猪、家汤羊即按照堂子祭祀
6、神祇要求的庖制仪轨加工的猪羊。“堂子猪”、“堂子鸡”等说法,至今在东北满族祭礼中常可听到,就是指备办祭祀专用的献牲供物。祭祀用牲禁忌甚严,讲求必须毛色一致,无杂毛。猪为纯黑,羊为纯白。而且雌雄必阉割后专栏饲养。陆澹安小说词语汇释解释“汤羊”系“北京人食羊肉,将羊杀死后,习惯把羊皮全部剥下来;汤羊是杀死后不剥皮,只用热开水将羊毛退下。”c陈诏红楼梦小考据此认为:“用热开水将羊毛退下。这个解释同样适用于汤猪。”d此系不解“汤”字词源词义,对满族方物疏于考证的误解。“家风羊”的“风”字又可写作“分”,也是曹雪芹借用汉字标音的满语词汇,是段、块、片之意,满语 fene,作计量单位用,(一)段(鱼),(
7、一)块(糕)。又有 farsif(名)做计量单位用,(一)块、(一)片,emufarsi 意为一块、一片;farsilabumbi,使分成块、使切成块、使切成片;farsilambi,分成块(片)、切成块(片)。家风羊系家羊经宰杀后精选其一定部位,经过庖解、定型、调色或加香料、防腐等办法,制成的生肉块,整齐雅观、鲜美保味。满洲佳肴索实录记有“清蒸风羊脯”、“焖煮风鸡”、“烤风鹿尾”等等。这里所提到的羊、鸡、鹿尾,均指经过庖解择选的整料所烹制成的宴菜。3、倭刀、天马皮红楼梦第 52 回,宝琴对宝钗黛玉等人说起自己八岁那年跟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遇到一个女孩子:“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
8、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g第 105 回查抄宁国府,在玄狐帽沿、貂帽沿等项中有“倭刀帽沿十二副”。h倭刀,满语 borodobihii,是掺杂有青黄毛的玄狐皮。清一统志奉天府五:“青狐亦名倭刀,毛色兼黑黄,贵重次元(玄)狐。”乾隆御制增订清文鉴与御制满洲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解释为“较寻常狐皮掺杂黑、黄毛者曰倭刀。”红楼梦鉴赏辞典两处注释“倭刀”为古代日本所制佩刀,j皆误。红楼梦大辞典对此回“带着倭刀”未作注释。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衣冠定制,寒暑更换,皆有次序。狐与猞猁、倭刀,皆以腋为上倭
9、刀佳者多黄色,闻有红倭刀,珍贵无比,然未之见也。”k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1228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483 页。陆澹安编著:小说词语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 10 月新 1 版,第 570 页。陈诏著:红楼梦小考,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 年 11 月第 1 版,第 225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431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421 页。黄霖校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 825 页。黄霖校点:红楼梦,第一百五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第 1560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第
10、 180 页。上海市红楼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编:红楼梦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5 月第 1 版,“地理经济真真国”,第 417 页;“陈设器用倭刀”,第 619 页。崇彝著: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 5 月版,第 31-32 页。1185薛宝琴说的所见美女“带着倭刀”,当为戴着名为“倭刀”的青狐皮帽,而非“身上挂着日本古代所制佩刀”。红楼梦第 51 回,袭人回家探望病重的母亲,凤姐赏她衣服:只见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与了袭人。a第 52 回,宝玉要去舅舅王子腾家,前来贾母处辞行,“贾母见宝玉身上穿着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
11、大红猩毡盘金彩绣石青妆缎沿边的排穗褂子。”b天马皮褂子和天马箭袖,查 红楼梦鉴赏辞典 无注释。郝懿行 晒书堂笔记、福格 听雨丛谈、震钧天咫偶闻、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均有清朝官员天马皮冬服的记载。天马,满语 chindahanc,意为生于密林和寒带中的大白兔,其皮肷皆可用。春夏秋季其毛皮为喜鹊青色或和平常兔子一样,到冬季变白。天马皮即是这种大白兔的皮毛。红楼梦大辞典“服饰”p125 注释天马皮为“沙狐腹下之皮”系误考误释。4、云板红楼梦第 13 回,宁国府贾珍偷情儿媳事情败露,致使“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可卿临死时托梦凤姐,“(已交三鼓)凤姐还欲问时,只听得二门上传事云牌连叩四下,正是丧音,将凤姐
12、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嚇了一身冷汗”d甲戌本“传事云牌”,后出各本均改作“传事云板”。“云牌”(云板)为何物?红楼梦鉴赏辞典未作注释。红楼梦大辞典“器用”释为“旧时官署、寺院、府邸用以传事的铁制响器,多铸成如意云头形板状,故名。”近读青州旗城得知:旗城值班房旁边有“点楼”一座,楼上悬挂一长方而扁形的金属板,其两端如云状,叫“云板”。敲击云板其声悠扬,能传十几里外。旧时官署和权贵之家都以打云板为报事聚众的信号。北城八旗兵民过着兵民合一、起居定时的生活,早起晚归,军队集合、操练等,都要敲击云板,北城人俗称“打点”。e云板是努尔哈赤创建八旗时期用生铁铸造的传令信号器材,俗称“努尔哈
13、赤云板”,实物今存沈阳故宫博物院,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曹雪芹将此八旗军旅信号器材写入书中,正是贾府作为旗下豪门之家的实物佐证。云版,有两个满语词汇 tongkintongkishakuuf。tongkin,开闭城门时打的点儿;tongkishakuu,乐器,似 chan“钹”而小,鼓前击之,俗称为“点子”、“铛铛子”。按曹雪芹所写“传事云版”,当以 tongkin 为是。红楼梦大辞典回避八旗军令信号器材的考证,隐去红楼梦旗下生活物象。5、鹄子、射鹄子红楼梦第 75 回,贾珍近因居丧,每不得游玩旷荡,又不得观优闻乐作遣,无聊之极,便生了个破闷之法:日间以习射为由,请了各世家弟兄及诸富贵亲友来较射。
14、因此在天香楼下箭道内立了鹄子,皆约定每日早饭后来射鹄子。g鹄子,用毡子等做成圆形的东西挂起来当射箭用的靶子,清代文书中又写作“鼓子”,满语为 gabtaratungkenh。tungken 意为“鼓(鹄子)”,gabtara(射的)是动词 gabtambi(射)的形动形式,修饰后面的名词 tungken(鼓、鹄子)。射鹄子又称“鹄射”,满语作 tongkingabtarai。黄霖校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第 810 页。黄霖校点: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 828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26 页。又见五体清文鉴第
15、 3306 页。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影印),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5 月第 1 版,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三页 AB 面。原文繁体字无标点。李凤琪唐玉民编著:青州旗城,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9 年 9 月第 1 版,“旗城修建”第 15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1174 页。黄霖校点红楼梦,第 75 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第 1172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495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1174 页。86骑射是大清立国的根本。养吉斋丛录记“十五善射”:“旧制,八旗每旗设十五缺,为十五善射又于上三旗内,每旗
16、别设十五缺,八旗王公大臣、侍卫官员善射者报名,本旗都统列名,以请上亲阅,取定若干人,或马射,或步射,或鹄射,随其所长,不限一格。凡十五善射,皆戴翎。”a曹雪芹祖父曹寅楝亭诗钞有“射堂柳已成行,命儿辈习射,作三捷句,寄子猷”,又途次示侄骥有句:“执射吾家事,儿童慎挽强。”贾母知宝玉跟从贾珍习射,问道:“你兄弟这两日箭如何了?”贾珍道:“大长了,不但式样好,弓也长了一个力。”贾母道:“这也够了,且别贪力,仔细弩伤。”贾母告诫正是曹寅“执射吾家事,儿童慎挽强”之意。曼殊震钧天咫偶闻:“国家创业,以弧矢威天下,故八旗以骑射为本务,而士夫家居,亦以射为娱。定制:赌有禁,惟以射赌者无禁,故有大书于门曰步靶
17、候教者,赌箭场也。”b清宗室文昭京师竹枝词即有“芳草裙腰路尚微,少年赌射马如飞”c之句。红楼梦所写贾珍居丧期间约请众世家子弟前来较射,实际是满洲进京后百年间赌射之风的写入。6、红楼梦旗人髪式的写入明清鼎革之际,满汉两族衣冠发式差异很大,而且是一个涉及到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敏感问题。大清入关前占据辽沈之际,皇太极即谕令归附汉人改换发式,禁穿明式宽袍大袖,禁止汉妇裹脚。据清太宗实录记载,崇德三年(1638 年)七月丁丑,清太宗严令:“hehesibefuniyehebeoorobethebohireoci,beyedaicinggurundebisiregojimemujilenkemunienc
18、ugurundebikai.teereciamasijurceci,ujenweileara,若有效他国衣帽及令妇人束发裹脚者,是身在本朝而心在他国也。自今以后,犯者俱加重罪。”乾隆殿刻本实录内摘出旧清语谓:“此乃传令禁止之言,即指今汉妇之匝髻、小脚而言者,不可效此之意。”d红楼梦数处写及贾府奴婢小厮及宝玉等人发式,用语异于前明文学,甚可注意:红楼梦第 7 回,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到梨香院薛姨妈处回王夫人话,“只见王夫人的丫嬛名金钏兒者和一個纔留了頭的小女孩兒站立台磯上顽”。e前清时代,旗人少女发式如同男孩子,待嫁方蓄发留髻,或梳单辫,或绾抓髻,谓之“留头”,即留出头发绾成旗头。留头,满语作
19、ujubewerimbi。“才留了头”即刚刚蓄发方要绾髻,这是香菱方成年的标示。第 71 回,“鸳鸯眼尖,趁月色见准一个穿红裙子、梳鬅头、高大丰壮身材的,是迎春房里的司棋”。满族妇女的发式多是绾髻,髻的式样很多,如绾至头顶的大盆头,还有架子头、两把头等。司棋“梳着鬅头”,即旗下妇女额前起髻的样式。红楼梦第 26 回,佳蕙与红玉闲谈宝玉房中丫鬟,“只见一个未留头的小丫头子走进来,手里拿着些花样子并两张纸,说道:这是两个样子,叫你描出来呢。说着向红玉掷下,回身就跑了。”f“未留头”,满语作 ujubewerirak,即尚未蓄全发,还不到成年(满俗以女孩子十二岁方为成年)。红楼梦大辞典“礼俗”释“留
20、头”:“又叫留满头。旧时女子幼年剃发,随着年事增长,先留顶心头发,再留全发,叫做留头。”g如此注释,回避了红楼梦所写人物髪式体现的八旗社会生活特征。红楼梦第 71 回,贾母八旬寿庆,南安王太妃、北静王妃并几位世交公侯诰命前来贺寿,清 吴振棫著:养吉斋丛录,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3 年 12 月出版,第 26 页。清 曼殊震钧著:天咫偶闻,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2 年 9 月出版,第 12 页。清 曼殊震钧著:天咫偶闻,第 208 页。赵志强著:旧清语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 版,“旧清语考证(七)”7.47,第 334 页。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影印全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1、5月第1版,第七回“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谈肄业秦钟结宝玉”,第 1 页 a 面。郑庆山校:脂本校石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6 回第 263 页。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红楼梦大辞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 年 1 月第 1 版第 362 页。87贾府演戏,“一时台上参了场,台下一色十二个未留发的小厮伺候”。a跟班服侍小厮“未留发”,是相对于满族成年男子半剃半留的发式来说的。清代满族男子发式半剃半留,把前额和周围头发剃去,余发编成一条大辫子,平时垂于脑后,狩猎或作战时将辫子盘于脑际,无头发散乱的顾虑。马上疾驰射箭或对阵拼杀,不影响视线,在当时要比汉人的拢发包巾适合山林马上骑射。“
22、一色十二个未留发的小厮”,既是借发式特征显示这些男孩子们尚未成年,也是当时满洲豪门大族蓄养家仆(booiaha)的体现。这些未成年的小厮们,父母大多是贾府奴仆,他们是二代奴或三代奴,即书中所说的“家生子”。“才留头”、“未留头”、“未留发”,这些借男女童仆发式显示其成年与否的专有词汇,为宋元明戏曲小说所未见,具有独异于中原汉地的民族民俗文化特征。红楼梦也有满族男子剃发垂辫的描写。贾宝玉本是“靛青的头,雪白的脸”。第 21 回,宝玉请湘云为他梳头打辫子,“湘云只得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在家不戴冠,并不总角,只将四围短发编成小辫,往顶心发上归了总,编一根大辫,红绦结住。自发顶至辫梢,一路四颗珍珠
23、,下面有金坠脚。”这是非常清晰的满洲男子辫发和系以丝帛坠脚风俗的展示。第 63 回写宝玉令芳官改换男装:“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髻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装,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芳官绾髻戴花翠是旗头装扮。宝玉令其改装,正是模拟旗人男子剃发垂辫,所以才剃得露出碧青的头皮。7、箭袖红楼梦 前八十回,有六处写宝玉等人穿着“箭袖”:宝玉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第3 回);穿着秋香色立蟒白腋箭袖(第 8 回);穿着白蟒箭袖(第 14 回);穿着大红金蟒狐腋箭袖(第19 回);穿着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第 52 回)。史湘云着男装:“湘云素习憨戏异常,他也最喜武扮的,每每自己束
24、銮带,穿摺袖的”(第 31 回),此处“摺袖”即箭袖、马蹄袖。箭袖,满语 wahanulhi。是满洲袍子袖口带马蹄袖,原为射箭时遮盖手背之用,后来凡正式礼服的袍子都带箭袖。上海红学会 红楼梦鉴赏辞典 中“服饰饮食”所示,金良年注释“箭袖”:“多处写宝玉服箭袖,正与清代习俗相合”b,将箭袖分拆在六个相关词语注释中,释为:“亦称箭衣,古代射者之服。袖端去其下半,仅可覆手,以便于射,谓之箭袖。”c将箭袖解释为“古代射者之服”,故意回避清代八旗袍褂袖口形制用途。manzhugisunbehafubahanambi 是正确释读红楼梦的一把钥匙。红楼梦大辞典对嬷嬷、劳什子(捞什古子)、忽喇八(忽喇巴)、秃
25、歪剌、足的、番羓丝、鹿顶(露顶)耳房等满语词汇和荷包(香袋儿、绣春囊)、家生子、黑油栅栏、进都治丧、写上姓名烧包袱等满洲风俗礼仪制度,存在许多错误注释,不再一一指正。满洲传统说部主要有包衣乌勒本和巴图鲁乌勒本两种形式。包衣乌勒本满语作 booiulabun,汉译“家族的传记、家门的历史”;包衣满语 booi,boo 汉译“家中、家下、户下”,i 是助词“的”。神话传说中的家史,满语作 wechekuiulabun(音“窝车库乌勒本”)。红楼梦第五回“太虚幻境”警幻仙子传示宁荣二公剖腹叮嘱以及展示“金陵十二钗”命运结局之簿册和 红楼梦十二支曲词,即借鉴了窝车库乌勒本由萨满或家族耆老讲述家史故事的
26、形式。“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欲解红楼,必解太虚幻境警幻之梦。雪芹借鉴流传于满洲先民中的神歌神谕、栽力助神等萨满神境神术,创设了一个奇幻瑰丽、境域宏大的华黄霖校点红楼梦,第 71 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第 1103 页。上海市红楼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编:红楼梦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 5 月第 1 版,第 561-562 页。冯其庸李希凡主编:红楼梦大辞典,第 107-132 页。88胥梦境,以情色之事令宝玉感知体验迷陷情中之误,以情悟道,寄寓警示纠偏、劝世救赎之义。警幻仙子诸般警教之下“痴儿竟尚未悟”,只得又秘授云雨、令其妹与宝玉有儿女之事
27、,以至迷情难解,险堕迷津。由雪芹赞赋“方离柳坞,乍出花房”可知警幻仙子这一美神形象,又取象于满族先民崇拜的创世女神“柳始母”。a满语佛多鄂锡玛玛(fodoomosimama),又称佛多妈妈(fodomama)。fodob即求福跳神时竖的柳枝;佛多妈妈即柳始母。宝玉初历云雨之欢,却是警幻仙子之教!萨满跳神施法时有助手唱神歌襄助,满语称为“栽力(札林)”。萨满歌舞栽力配合默契,整个祭祀中发挥重要作用,故有“三分萨满,七分栽立”的俗谚。c“栽力”满语注音 jari 又转写为 zhairi,汉译“念唱神歌的人,二神”。d警幻与兼美可卿,正是借鉴萨满和栽力相助之喻。红楼梦的校注阐释已非传统考据学的鲁鱼豕
28、亥之辨。今人不识芹溪书中满汉兼“京味语言”e,亦囿于满礼旗俗之隔膜,将旗汉合参、满汉二元文化合成的 红楼梦 作单一文化观偏面解读。关纪新先生有言:“只有具体地认清作家曹雪芹的现实生活基础,认清他所遵循和秉承的民族文化审美诉求,才能确切地认准作家的思想幽微与运笔法则。不懂满学,是很难研究透彻红楼梦的。”f红楼梦的问世彰显着曹雪芹熔铸满汉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创造之美。“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g纠偏归正,重视曹雪芹满族文学抒写的本原本真,方能不负芹溪方有“不惑之获”。责任编辑:魏 军 李凤琪唐玉民著:青州旗城,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
29、9 年 9 月第 1 版,“民俗风情崇柳与祭星”,第 126 页。又见王宏刚富育光著满族风俗志,第八章“萨满教信仰柳祭”,第 141-142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第 2 版,第 454 页。王宏刚富育光著:满族风俗志,第八章第 129 页。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855 页。参看赵志忠:曹雪芹、文康、老舍京味小说溯源、从 看清代前期关纪新:一梦红楼何处醒假如启动满学视角读 又将怎样,引自满学论丛第一辑,第 165 页。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三卷,第471页。参考文献:1浅析曹雪芹笔下清代祭礼与贡俗,见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第 1 版,第 490-504 页。2李凤琪,唐玉民.青州旗城 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160).3 金启孮.红楼梦中的北俗,见学习与探索1980 年第四期,第 88-94 页,哈尔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198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