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专题/Special Topic2023 年第 7 卷第 15 期2023 Vol.7 No.15新生儿科专题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患儿预后的影响金冠杰,赵 焱,张芙荣*(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江苏 苏州 215004)【摘要】目的 探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游离脂肪酸(FFA)、碱性磷酸酶(AKP)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
2、二医院诊治的 70 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 例,接受蓝光照射治疗)和观察组(35 例,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白蛋白治疗),均连续治疗 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下降幅度,治疗前后血清-GST、CK-MB、FFA、AKP、炎症因子和肾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更短,胆红素下降幅度更大;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GST、CK-MB、FFA、AKP 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
3、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 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肝、肾功能正常者;对蓝光照射、白蛋白治疗无禁忌证者。排除标准:早产者;合并先天性器质性病变者;合并溶血性贫血者等。本次研究方案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法定监护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于入院后实施保暖、营养支持、补液及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使用新生儿黄疸治疗仪(苏州贝茵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BBP-3000B)对患儿进行照射,保护患儿眼睛及会阴部位,设置蓝光箱内温度 27,照射温度 30,波长415480 n
4、m,灯管与床面的距离维持在 3842 cm,每天照射 812 h,同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白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将 1.0 g/kg体质量人血白蛋白(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3001,规格:12.5 g/瓶)与 152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充分混合之后,进行静脉滴注,1 次/d。两组患儿均2专题/Special Topic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2023 年第 7 卷第 15 期2023 Vol.7 No.15连续治疗 7 d,治疗过程中积极预防患儿出现缺氧、感染、出血等情况。
5、1.3 观察指标 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下降幅度。胆红素下降幅度=治疗前胆红素水平治疗 7 d 后胆红素水平。心肌酶指标。采集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 3 mL,经离心(转速 3 500 r/min,时间 10 min)取血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科立森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型号:KS-480)检测患儿血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游离脂肪酸(FFA)、碱性磷酸酶(AKP)水平。炎症因子和肾功能指标。血样采集及血清制备方法同,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
6、ysC)水平。不良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皮疹、发热、腹泻等发生情况。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 例(%)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下降幅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更短,胆红素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表 1。2.2 两组患儿心肌酶指标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GST、CK-MB、FFA、AKP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7、均P0.05),见表 2。2.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和肾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 PCT、hs-CRP、CysC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表 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组别例数皮疹发热腹泻总发生对照组355(14.29)2(5.71)3(8.57)10(28.57)观察组35 1(2.86)1(2.86)1(2.86)3(8.57)2值4.629P值0.050.050.050.05
8、0.05注:与治疗前比,*P0.050.050.050.05注:与治疗前比,*P0.05。PCT:降钙素原;hs-CRP:超敏-C 反应蛋白;CysC: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表 1 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胆红素下降幅度比较(xs)组别例数黄疸消退时间(d)胆红素下降幅度(mol/L)对照组355.970.48174.6530.26观察组354.980.56230.6531.02t值7.9417.645P值0.050.053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专题/Special Topic2023 年第 7 卷第 15 期2023 Vol
9、.7 No.15构型,将患儿体内的胆红素从脂溶性转化为水溶性,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但有临床研究发现,经蓝光照射后的水溶性胆红素结构不稳定,容易再次转变为脂溶性胆红素,因此治疗效果不佳4。血液中胆红素主要来源于血红蛋白和肠肝循环,而由于新生儿排泄能力较差,且红细胞寿命较短,血红蛋白来源会减少,增加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量,进而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引发黄疸。静脉滴注白蛋白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胆红素与白蛋白的结合概率,提升水溶性胆红素的水平,同时还可以抑制水溶性胆红素向脂溶性胆红素的转化,有助于减少患儿体内未结合的胆红素含量,减轻患儿临床症状,缩短黄疸消失时间5。黄疸患儿随着病情进展也会损伤心、肝
10、、肾等多种器官,其中心肌细胞膜在发生黄疸后会遭到破坏,造成心肌细胞功能异常,增强通透性,促使心肌酶活性升高,使 CK-MB、FFA、AKP 等心肌酶指标水平异常升高6;此外,-GST 是一种检测病理性黄疸患儿是否发生肝细胞损害的检测指标,可快速反映患儿肝细胞损害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比7。白蛋白是血液中蛋白的重要成分,是一种胶质物,可以发挥稳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作用,维持血液在血管内部的稳定性。白蛋白有助于促进白蛋白和胆红素的结合,增加患儿的脑血流量和心排量,减轻对肝细胞的损害,降低血清-GST、FFA、AKP 水平8;同时白蛋白可促进胆红素的清除,有效抑制胆红素在肝肠系统中的循环,也有助于减
11、轻胆红素对肝细胞、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9。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缩短,胆红素下降幅度升高,血清-GST、CK-MB、FFA、AKP 水平均降低,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使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有助于快速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心肌受损与肝功能损伤,可促使病情转归。新生儿免疫力低下,而病理性黄疸患儿体内高浓度未结合胆红素不具备抗氧化能力,且还具有细胞毒性,进入细胞后会加重患儿机体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对患儿肾功能造成损伤,使血清 PCT、hs-CRP 等炎症因子及血清 CysC肾功能指标水平异常升高10。白蛋白可保护机体免受游离的未结合胆红素对肾功能的损伤;同
12、时白蛋白可增强患儿抵抗力和抗感染能力,且具有较好的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有助于清除活性氧,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1。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单纯的蓝光照射治疗会增加患儿腹泻、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而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可对疾病控制起到协同作用,提高患儿结肠和直肠的神经兴奋性,加速胃肠道蠕动,减少腹泻、发热等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PCT、hs-CRP、CysC 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使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有助于减轻对机体肾功能造成的损伤,抑制炎症反应,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综上,使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
13、理性黄疸,有助于加快患儿黄疸消失时间,降低胆红素水平,减轻对心肌细胞及肝、肾功能的损伤,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参 考 文 献1 薛志华.白蛋白注射液结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 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5):837-840,852.2 王敏娜,陈棉.人血白蛋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心功能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0):1849-1851.3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黄疸诊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9):685-686.4 徐梅佳,刘英丽,董焱,等.茵栀黄
14、颗粒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谱的影响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21):4046-4050.5 周素香,刘晓会,张艳翠,等.人血白蛋白联合布拉氏酵母菌对重度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2):257-260.6 武兰,王彤彤.蓝光联合支持治疗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血清心肌酶、C-反应蛋白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3):563-565.7 郑静,郑盛华,应雪娜.病理性黄疸患儿治疗前血清转铁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表达与蓝光间歇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J.中国卫生检验
15、杂志,2022,32(3):345-349.8 邵志英,朱敏蓉,周煜宗.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胆红素的影响 J.医学综述,2018,24(17):3507-3510,3515.9 蔡婷婷,江小龙,朱良梅.不同方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 T 淋巴细胞亚群、超敏-C 反应蛋白和前白蛋白的影响 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4):132-133.10 杜喜维,杨瑞霞,晋亚楠,等.白蛋白静脉滴注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血清 AKP、TBA、FFA、-GT、HS-CRP 的影响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1):2152-2155.11 尹文文,陈仿群,汪佳伟.蓝光联合支持治疗方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指标的影响 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7):3228-3231.12 陈海云,崔华英,陈博文.间歇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疗效J/CD.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15(5):579-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