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史记》中“吾”“我”功能异同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563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记》中“吾”“我”功能异同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史记》中“吾”“我”功能异同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史记》中“吾”“我”功能异同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6 卷第 4 期温 州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2023 年 7 月Vol.36 No.4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Jul.2023史记中“吾”“我”功能异同考张雨涛,丁治民(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200444)摘要:史记中的“吾”“我”在句法功能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点。相同之处表现为:“吾”在有些语境中出现了对称的用法,不但能和其他成分对举,而且前后语义相反,与“我”的分布呈现一致。相异之点表现为:“吾”经常和感官类、心理类动词搭配,“我”则没有这类用法;“我”可以在“我名词”格式中加强指称,

2、“吾”却不能。二者的相异分布应当和“吾”“我”各自的指称功能相关。关键词:史记;吾;我;功能异同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555(2023)04-0077-09DOI:10.20107/j.wzus.2022.09.24.0001本文的 PDF 文件可以从 https:/ 获得“吾”和“我”是上古汉语中使用最广泛的第一人称代词,王力从语音上划分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系统,将“吾”“我”都归纳为系,但认为它们在读音上略有细微差别:“吾”属古韵鱼部字,“我”属古韵歌部字155。而从语法功能上看,在先秦语言中,“吾”主要作主语和定语,不作宾语,“我”则作主语、定语和宾语皆

3、可。对“吾”“我”语法功能分工的认识肇始于胡适的吾我篇2,但胡适并没有细究其背后的原因。王力作过推测,认为在原始时代,“我”只用作宾语,“吾”则用作主语和定语,这是二者最基本的句法分布158,但在此之后“吾”“我”是如何演变成现在所看到的格局,其并未加以论述。现代学者对“吾”“我”的语法差异进行了众多探讨:早在 1980 年代周亚生就将各方观点归纳成了“四派十一说”3;山崎直树4、杉田泰史5都从格语法的角度区别“吾”“我”;邹秋珍等6、曹炜等7从语义、语法、语用等多个平面综合比较了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3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19VJX

4、126)作者简介:张雨涛,男,浙江义乌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史,上古汉语语法。丁治民,男,江苏东台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史,音韵学。1 参见:王力汉语语法史M/王力王力文集:第十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55-56。2 参见:胡适吾我篇M/胡适胡适文集: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76-179。3 参见:周生亚论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繁复的原因J中国语文,1980(2):127-136。4 参见:山崎直树 左传中“吾”“我”格表示的分裂条件J古汉语研究,1993(1):90-96。5 参见:杉田泰史 论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的区别J古汉语研究,1993(4)

5、:27-32。6 参见:邹秋珍,胡伟上古汉语中“我”“吾”之比较:兼谈单音词研究的五个平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71-175。7 参见:曹炜,李璐从左传看先秦第一人称代词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90-101。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 36 卷第 4 期78“吾”“我”的差别;潘悟云从信息焦点层面分析了“吾”“我”8;李昊9、路广1068-72则关注汉代具体文献中“吾”“我”的发展情况,侧重分析汉代“吾”“我”的句法功能及其在先秦时期的差异。2021 年,李惠超等11撰文认为,先秦汉语中“吾”“我”的区别在

6、于自称和对称的差别:“吾”只作主语,不作宾语,因为“吾”只解释、说明自身及相关的事;“我”能作主语和宾语,因为“我”不但关涉自身,还涉及他人及其他事物。其实这种观点之前就已有学人作过论述。元人赵德的四书笺义就曾说明:“吾 我二字,学者多以为一义,殊不知就己而言则曰吾,因人而言则曰我。”12王艳13、胡凯玲14都有提及“吾”是就自己而言,“我”是相对他人而言的自称。王文的描述较为简略,胡文则详细列举出“我”同各类代词、名词、人物、事物等成分对称的情况,且指出“吾”“我”的单称、对称之区别是“吾”不作宾语的原因。王文、胡文的结论与李文一致;不同的是,王、胡二人是从语义层面着手,李文则是从语法层面解

7、析。无论是胡文还是李文,他们所调查的语料只限于先秦的典籍,并没有继续研究“吾”“我”在汉代语言中的发展情况。史记作为汉代语料的经典文献,较为真实地反映了西汉中期的语言面貌,我们选取史记为考察对象,发现:“吾”“我”自称和对称的分布格局在史记中开始发生动摇,“吾”在某些语境中出现了用作对称的语法意义;“吾”“我”各自有着独特的分布情况,这种分布大概和“吾”“我”留存的自称与对称的语法意义相关。一、“吾”的对称功能就文字起源而言,“我”出现的时间比“吾”要早。在甲骨文中,“我”字就已经很普遍,而“吾”字却未见。在尚书中,“我”字出现了 237 处,而“吾”字只出现了 2 处,可见二者在商周之际的差

8、距亦是显而易见。春秋战国以后,“吾”字的使用次数才逐渐增多,慢慢达到与“我”字旗鼓相当的水平,如:左传中,“吾”出现 644 次,“我”出现 747 次;荀子中,“吾”出现 77 次,“我”出现 78 次;吕氏春秋中,“吾”出现 237 次,“我”出现 182 次。史记延续了“吾”“我”使用相当的局面:“吾”一共出现 939 次,“我”出现 848 次。随着“吾”使用次数的增长,“吾”的语法分布格局也在发生变化,这与“我”长期较为稳定的语法分布格局形成对照。前文提到,“吾”的自称意义在史记中有所突破,具体而言,在史记中,“吾”出现在对称语境中的次数为 46,占比约 4.9%,从绝对数量上看不能

9、算少了。如:(1)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项氏之所以失8 参见:潘悟云上古指代词的强调式和弱化式G/范开泰,齐沪扬面向 21 世纪语言问题的再认识:庆祝张斌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暨八十华诞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97-313。9 参见:李昊 焦氏易林的第一人称代词“我”与“吾”的比较:兼论“我”“吾”的发展演变G/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六辑成都:巴蜀书社,2003:71-79。10 参见:路广两汉之交自称代词“吾”“我”的考察:以扬雄作品为例G/吴中伟复旦汉学论丛:第八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1 参见:李惠超,丁治民先秦汉语

10、“吾”“我”异同考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15。12 参见:朱桂曜庄子内篇证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37。13 参见:王艳 论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探源J语文建设,2013(3):29-30。14 参见:胡凯玲上古汉语“吾”“我”作主语时的选择区分:从语义的角度分析J现代语文(上旬刊),2014(3):127-130。张雨涛等:史记中“吾”“我”功能异同考79天下者何?”(高祖本纪)15301(2)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吾不如子房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吾不如萧何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

11、取,吾吾不如韩信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高祖本纪)15301(3)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吾不忍与同位。”(晋世家)151504(4)仰天而叹曰:“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于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今吾吾智不及三子三子,而二世之无道过于桀、纣、夫差,吾以忠死,宜矣。”(李斯列传)152473-2474(5)今叔叔之所言者俗也,吾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赵世家)151665(6)庄王曰:“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

12、不鸣,鸣将惊人。举举退矣,吾吾知之矣。”(楚世家)151556(7)汉王曰:“吾吾与项羽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吾翁即若若翁,必欲烹而而翁,则幸分我我一桮羹。”(项羽本纪)15262例(1)和例(2)叙述的都是比较项羽和刘邦优劣的事,例(2)尤其明显。例(2)实际上出现了 4 次“吾”与其他名称对称的情景:前 3 次分别为“吾”(刘邦)不如张、萧、韩,最后 1 次为“吾”胜于项羽。例(3)介词宾语承前省略“子犯”,“吾”和“子犯”形成对称。例(4)与前 3 例不同的是,前面 3 例都是一对一的格局,而例(4)则是一对多,“吾”对称“三子”,即“吾”同时比照关龙逢、比干和伍子胥。不过,

13、例(4)在语义上还是两分对立,关龙逢、比干和伍子胥为一组被比对象,突出“吾”的不足。例(5)写的是赵武灵王想胡服骑射,遭到公子成的反对,“叔”(公子成)的观点和“吾”(赵王)的观点正好针锋相对。例(7)“吾”的对称和前面几句又不一样,这句中同时出现了“吾”“我”:前句出现了“吾”和普通名词“项羽”、第二人称代词“若”的对举,后句出现了“我”和第二人称代词“而”的对举。“吾”“我”在句中共现对称用法,更能反映“吾”“我”在对称功能上的趋同。这样的共现还有下列的例句:(8)鲁生曰:“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吾不忍为公所为。公公所为不合古,吾吾不行。公公往矣,无汙我我!”(刘敬叔孙通列传)

14、152669(9)广曰:“吾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我留,匈奴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李将军列传)152832-2833前述例句中,“吾”不光有对称的意义,“吾”所在句子与对称目标所在句子在语义上也往往形成对照,呈现相反或对立的格局,如:例(1)“吾”有天下,“项羽”失天下;例(2)“吾”能用人而得天下,“项羽”不能用人而失天下;例(4)“吾智”是相对低的,而“三子之智”则相对高;例(5)“王叔”所言的是俗,而“吾”所言的是制俗。“我”在先秦时期形成对称的句子中,也大量存在语义上的反差现象。如:(10)今君君天子,则我我天子之臣也。(韩非子说林上)

15、16(11)妇人妇人不忘袭仇,我我反忘之!(左传庄公二十八年)1716115 参见:吴树平,刘起釪,林小安,等全注全译史记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16 参见:韩非子韩非子M王先慎,集解姜俊俊,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07。17 参见: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 36 卷第 4 期80(12)故我我聚之以亡,敌敌得之以强。(荀子王制)18154史记中也有这样的用法。如:(13)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人方为刀俎,我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15254(14)贫人女曰:“我我无以买烛,而

16、子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樗里子甘茂列传)152212这也能说明,史记中“吾”“我”的对称功能,不仅在形式上难分差别,同时在语义分布上也是高度契合的,可见史记中“吾”的对称功能已经非常成熟了。我们还发现,史记在转写前代文献时将旧文中用作对称的“我”改写成了“吾”。如:(15)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我不能教子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战国策西周策)19(16)养由基怒,释弓扼剑,曰:“客客安能教我我射乎?”客曰:“非吾吾能教子子支左诎右也。夫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

17、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鉤,一发不中者,百发尽息。”(史记周本纪)15121例(15)中,养由基质问客人,“我(客)”和“子(养由基)”形成对称,而例(16)则换成了“吾”和“子”对称。例(16)中,前句“客安能教我射乎”是“客”“我”对称,后句“非吾能教子支左诎右”是“吾”“子”对称,前后平行照应,这样的改写更能反映“吾”和“我”在对称功能上的趋同。为了进一步确定“吾”的对称在汉代的发展情况,我们又选取语料性质和史记相近、年代稍晚的汉书作为考察对象,一共搜索到 61 例“吾”用作对称的例句。因为汉书中“吾”只出现了 590 次,而 史记 中“吾”出现了 939 次,所以 汉书

18、中“吾”用作对称的概率(10.3%)高于史记(4.9%)。可见,“吾”用作对称的现象随时间发展越来越普遍了。如:(17)高帝怒曰:“哙见吾吾病,乃几我我死也!”(张陈王周传)20953(18)太后怒,不食,曰:“我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乎!”(窦田灌韩传)201133例(17)、例(18)中的“吾”皆用作对称,而如按照先秦时期的习惯,例(17)中的“吾”“我”所在句应当写为“哙见我病,乃几我死也”,例(18)中的“吾”“我”所在句应当写为“吾在也,而人皆藉我弟”,这样才符合“吾”作主语表自称、“我”作宾语表对称的格局。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史记中“吾”的对称功能还处于肇始

19、阶段,在多数情况下,“吾”“我”依旧呈现出“吾”用作自称、“我”用作对称的格局,“吾”“我”共现时这一特点尤为明显。如:(19)管仲曰:“吾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鲍叔不以我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鲍叔不以我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鲍叔不以我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吾尝三战三走,鲍叔鲍叔不以我我怯,知我有老母18 参见:王先谦荀子集解M沈啸寰,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19 参见:佚名战国策M缪文远,缪伟,罗永莲,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62。20 参见:班固汉书M二十四史全译本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

20、04。张雨涛等:史记中“吾”“我”功能异同考81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吾幽囚受辱,鲍叔鲍叔不以我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晏列传)152037例(19)中,管仲在介绍自身的情况时都是使用“吾”来自称,而一旦涉及与“鲍叔”作对比,则都是用“我”来自称,“吾”“我”布局即与先秦时期相同。那么为何在西汉中期“吾”会发展出对称功能,逐渐和“我”的对称功能发生趋同呢?我们推测,这应该和“吾”“我”句法功能发展有关。上古时期,除了少数特殊句式外,“吾”只作主语和定语,不作宾语,和“我”作宾语形成句法互补。然而这样的分布格局到了战国晚期发生了变化,在一些

21、战国末期的文献里“吾”已经出现在宾语的位置,如“吾服汝也甚忘,汝服吾也亦甚忘”21“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18289。到了史记时代,“吾”作宾语的就更多了,史记中“吾”在动词后作宾语的就有 14 例,如“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151951“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152645。随着时间不断推进,“吾”越来越多使用在宾语的位置上,先秦时期“吾”和“我”在宾语位置实现互补的语法格局逐渐被打破。语法格局一旦发生改变,势必会影响到语义、语用等其他方面的变化。“吾”的对称功能的出现,正是其语法功能的发展波及的结果。“吾”和“我”在宾语位置上互补,在周

22、秦早期文献一直很牢固,因此彼时“我”作宾语非常普遍。以国语为例,“我”使用了 217 次,其中作宾语达 116 次,作宾语的次数就超过了总出现次数的一半。在一般的认知里,尤其是“吾”“我”共现在同一句中时,“吾”作主语,是描述自身情况而不与其他事物关联,往往是孤立状态的;“我”出现在宾语位置,则往往会形成“主谓我”或者“主介我宾”,其中“我”成为受事或与事的一方,自然和施事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也就较为容易和其他事物发生比较。如:(20)赵简子曰:“郑人击我我,吾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国语晋语九)22471(21)吾吾言于朝,诸大夫皆谓我我智似阳子阳子。(晋语五)22372例(20)中,“我

23、”处于受事宾语的位置,主语“郑人”很容易成为“我”的对称内容。例(21)使用了比拟句,“我”与“阳子”的对称较为明显。相较之下,两例中的“吾”则缺乏这种句法条件。这就是“我”起初用作对称的句法原因。而“吾”一旦也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成为被施加动作或影响的一方,自然就要与施事方产生联系,随着出现的次数变高,自然也会出现双方的对比现象,如在上一段所引用的两句史记里“吾”作宾语的用例中,同时也出现了“吾”的对称用法,即“吾”分别和“先生”“足下”对举成比。二、“吾”“我”互斥的独特分布我们在史记中考察发现,“吾”和“我”各自有其独特的分布情况。(一)“吾”的独特分布简单来说,“吾”经常和一些感官类动

24、词以及心理类动词搭配使用,单在史记中出现的有“吾闻”“吾视”“吾恐”“吾羞”“吾惧”“吾不原(愿)”“吾目”“吾不知”“吾度”“吾不忍”“吾恨”,其中“吾闻”在史记中就出现了 77 次;相反,“我”和感官类动词或心理类动词搭配使用的却很少,整部史记中只有 1 例“我欲”和 1 例“我不愧”。“吾”和“我”形成鲜21 参见:杨柳桥庄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236。22 参见:邬国义,胡果文,李晓路国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 36 卷第 4 期82明的对比。路广曾论及,扬雄法言中的“吾”所带的谓语动词经常是主观色彩浓厚的评价类

25、动词,这和史记中的表现一致1069。如:(22)贾谊曰:“吾闻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日者列传)153258(23)新垣衍曰:“吾视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观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鲁仲连邹阳列传)152388(24)楚相昭鱼谓苏代曰:“田需死,吾恐吾恐张仪、犀首、薛公有一人相魏者也。”(魏世家)151719(25)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蔺相如列传)152364(

26、26)单又纵反间曰:“吾惧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田单列传)152380(27)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吾不忍见祸及吾身。”(袁盎晁错列传)152695史记中“吾”的这类分布,在先秦时期就已然存在。在左传中,“吾”共出现 644次,与感官类、心理类动词搭配使用的有 76 例,而“我”仅有 1 例“我见”和 1 例“我欲”。在国语中,“吾”共出现 419 次,其中与感官类、心理类动词搭配使用的有 79 例,而“我”与感官类、心理类动词搭配的则无。“吾”的这类分布在国语中的占比(18.9%)高于在左传中的占比(1

27、1.8%)。如:(28)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17120(29)使谓原繁曰:“傅瑕贰,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纳我而无二心者,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吾愿吾愿与伯父图之。”(庄公十四年)17130(30)秦伯使公孙枝对曰:“君之未入,寡人惧之;入而未定列,犹吾忧吾忧也。苟列定矣,敢不承命。”(僖公十五年)17236(31)秦伯曰:“吾怨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姑树德焉,以待能者。”(僖公十五年)17239(32)文子曰:“

28、吾亦愿吾亦愿之,然吾观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吾是以不敢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国语鲁语上)22142(33)舟之侨告诸其族曰:“众谓虢亡不久,吾吾乃今知知之。君不度而贺大国之袭,于己也何瘳?吾闻吾闻之曰:大国道,小国袭焉曰服。小国傲,大国袭焉曰诛。民疾君之侈也,是以遂于逆命。内外无亲,其谁云救之?吾不忍吾不忍俟也!”(晋语二)22248在上述例句中,例(32)、例(33)较为典型:文子和舟之侨都是对他人发表言说,讲述的都是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语境没有出现需要对称的他人对象,说话人都是在自陈心声。语段叙述

29、遵循了先观而后感的路径,描写自我和主观的内容,因而“吾”和感官类、心理类动词前后交替使用,“我”不会出现。这是“吾”自称功能的一种延展表现,是自称功能发展出自我化、主观化表达的体现(这一点在后文还要分析)。张雨涛等:史记中“吾”“我”功能异同考83(二)“我”的独特分布在有些语境中,“我”会形成“我名词”结构,这一结构中的“我”已经不是人称代词,而是一种指示词,用以加强指称对称。如:(34)楚王不听,遂绝和于秦,发兵西攻秦。秦亦发兵击之。十七年春,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我军,斩甲士八万,虏我我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七十余人,遂取汉中之郡。(史记楚世家)151571(35)二十一年,魏围我我邯

30、郸。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我邯郸。齐亦败魏于桂陵。二十四年,魏归我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秦攻我我蔺。(赵世家)151659(36)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临晋。其秋,秦使甘茂攻我我宜阳。五年,秦拔我我宜阳,斩首六万。秦武王卒。六年,秦复与我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我武遂。十年,太子婴朝秦而归。十一年,秦伐我,取穰。(韩世家)151745(37)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左传成公十三年)17579例(34)例(37

31、)中粗体的“我”均不是自称,而是指代“我这一方”。这种用法早在先秦时期就很普遍,左传 国语里就有大量用例。董秀芳指出,上古汉语中出现的“我名词”构成的名词短语,功能不是表领属,而是表指示,“我”是一个独立的指示词23。可见史记不过是延续了先秦时的用法。然而,“吾”却没有“我”这样的用例,所以并未出现转变为指示词的现象。“我”的指示词用法,在文献中有个典型案例,即“我NP先NP姓名/讳称”格式,如“我先君庄公”“我先大夫子驷”“我先王熊绎”等。“吾”也有这样的格式,如“吾先君文王”“吾先大夫子常”,但“吾NP先NP姓名/讳称”格式与“我NP先NP姓名/讳称”格式不同。第一,“吾NP先NP姓名/讳

32、称”格式都是在描述与自身有直接关系的先辈,“吾”可以看作领属词。如:(38)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曰:“自吾先君太公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史记齐太公世家)151329-1330(39)十九年,献公曰:“始吾先君庄伯吾先君庄伯、武公武公之诛晋乱,而虢常助晋伐我,又匿晋亡公子,果为乱。弗诛,后遗子孙忧。”(晋世家)151492(40)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楚世家)151553例(38)中周文王在追述自己的太公,例(39)中献公在追忆庄伯、武

33、公,例(40)中熊通在陈述其先祖鬻熊,三例所言都是和说话人有直接亲缘关系的人。第二,在有些语境下(大多数是在外交辞令场合),“我NP先NP姓名/讳称”格式只是说明自己一方,所提及的人物和说话人自己并没有直接的亲属关系。如:(41)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若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史记齐太公世家)15133823 参见:董秀芳汉语的词法与词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3-54。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第 36 卷第 4 期84(42)王曰:“齐、晋、鲁、卫,其封皆受宝器,我独不。今吾使使周求鼎以为分,其予我乎

34、?”析父对曰:“其予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露蓝蒌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楚世家)151560(43)薳启彊来召公,辞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先大夫婴齐我先大夫婴齐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将使衡父照临楚国,镇抚其社稷,以辑宁尔民。”(左传昭公七年)17987例(41)中的“先君太公”并不是管仲自己的先祖,而是对齐国先君王的称呼。例(42)中,楚先王熊绎也非析父自己的先祖,析父例举楚王是为了和齐、晋、鲁、卫等国作对比。因此,这种语境下的“我”应被视为指示词。不同于上文中强调自身的“吾”,“我”强调“我这一方”,突显与对方的对立。(三)“吾”“我”互斥分布

35、的原因“吾”“我”既然是语音相似、语义也非常相近的一对第一人称代词,为何在文献中会出现彼此相斥的分布?我们推测,这和“吾”“我”的自称和对称功能有关。先秦时期,“吾”用作自称,所以“吾”基本上是涉及自身,只介绍与己相关的情况,不关联他人,这就导致“吾”在长久的使用中逐渐发生主观化,开始频繁表达和自我情感与认知或者主观意志密切相关的事件,从而使得“吾”大量和感官类、心理类动词搭配使用,可见“吾恐”“吾闻”“吾羞”等格式正是“吾”由于自称而趋向主观化的外在形式表现。王艳就曾提及,“吾”主要倾向表达人比较自我的部分,更加关注自我化、精神化的东西,而“我”更加注重社会交际13。王文的观点已经涉及“吾”

36、“我”由于语法功能差异所形成的语用上的差别。同样道理,先秦时期“我”用作对称,“我”总是要和其他事物进行比较,这就导致“我”在运用过程时更加突显一种客观情况的对比和差别,而当“我”的对比性不断突显,说话人就自觉不自觉地发展“我”的对比功能,直接用其指称己方以区别对方,这就形成了“我人名”“我地名”等格式,“我”也由此转变成了指示词。在史记中存在“吾”与“朕”“寡人”“孤”等帝王国君自称交替使用的现象。如:(44)天子乃下诏曰:“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吾甚自愧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孝文本纪)15358(45)(赵王)使王緤告公子成曰:“寡人胡服,

37、将以朝也,亦欲叔服之。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今寡人寡人作教易服而叔不服,吾恐吾恐天下议之也。”(赵世家)151664(46)缪公闻,怒曰:“孤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吾军,何也?”(秦本纪)15147这实质上和“吾”与感官类、心理类动词搭配使用的原理一样。当言者在表述内心想法时,语言的主观性表达突显,感发类、情感类等表达自我化的信息度不断增强,说话人会突破自己的王侯身份,不唯使用“朕”“寡人”等称呼,还使用自我性很强的自称“吾”,如例(44)、例(45)。例(44)叙述的是缇萦救父的典故,其中汉文帝自感肉刑过重以致民众受难,而天下刑事多是因为自身德薄,所以

38、其在阐述愧疚之情时用“吾”而不用“朕”。例(45)中,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遇到王叔公子成反对,赵王在担忧他人议论此事时用“吾”而不用“寡人”。例(44)是愧疚之情,例(45)是担忧之感,二者都是各自所在句中言者情感表现最充分的地方,说话人都不自觉地将帝侯自称转换为了普通自称“吾”。除非出现对称,这种仅强调自我意志的语境不会出现“我”,而只会用“吾”。张雨涛等:史记中“吾”“我”功能异同考85三、结语史记中,“吾”出现了对称这一语法功能,不但能与其他成分对举出现,而且所在句与对称句的语义也是相反的,这和“我”的对称功能十分契合,但这一功能还处于初始阶段,多数情况下“吾”“我”依旧保持先秦时代的

39、布局。“吾”对称功能的出现和“吾”“我”的句法功能发展有关:“吾”逐渐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使得“吾”也频繁和施事发生关联,从而为二者对称创造了条件。史记中,“吾”普遍和感官类、心理类动词搭配使用,如“吾闻”“吾惧”“吾原(愿)”“吾不忍”等,“我”则无这种格式;“我”可以组成“我名词”格式,其中“我”转化成指示词用于加强指称,“吾”则无这种用法。“吾”“我”各自独特的分布,应该和各自的指称功能相关:“吾”因自称用法而发生主观化倾向;“我”因对称用法而发展出指示词用法,用于区别对方。(编辑:张龙)AResearch on the FunctionalSimilarities and Differ

40、ences of“Wu”and“Wo”in ShijiZHANG Yutao,DING Zhimin(College of Liberal Art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China200444)Abstract:“Wu”(吾)and“Wo”(我)in Shiji hav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syntactic functions.Thesimilarities are shown as follows:Consistent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Wo”,“Wu”has a symme

41、trical use insome contexts,which not only can be compared with other components,but also has the opposite semantics.The differences are as follows:“Wu”often matches with sensory and psychological verbs,while“Wo”doesnot have such usage;“Wo”can strengthen reference in the format of“Wo+noun”,but“Wu”cannot.The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the two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referential functions of“Wu”and“Wo”.Key words:Shiji;Wu(吾);Wo(我);Function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英文审校:黄璐)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