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大明轮号”沉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4579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大明轮号”沉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大明轮号”沉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大明轮号”沉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EDUCATION AND ART 文教艺术 秦智 2023年/9月刊 151“新大明轮号”沉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汪非 彭芷懿 徐舒玲(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摘要“新大明轮号”沉船事件是1928年发生的一次涉日轮船碰撞案件,受制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此案善后最终不了了之。历经百年,该事件已成为典型的国耻教育案例1。目前,该事件仍存在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尚未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因此,加大事件传播力度、打造多维传播载体、善用社会实践课堂,推动该事件进一步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新大

2、明轮号”沉船事件;国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DOI:10.20122/ki.2097-0536.2023.09.0511928年,在泰州高港永安洲附近,顺水而下的日本佐藤商会客轮“第二厚田丸号”偏离正常航线,撞上了逆水上行的上海大通协记公司客货商船“新大明轮号”,该船顷刻解体沉没,三百五十多名乘客和船工落水,三百多名无辜同胞全部被冰冷江水吞噬9。事件发生后,由于日方蓄意推诿和当时政府的软弱,对事件的诉讼赔偿最终没有履行,成为一桩百年悬案10。如今,“新大明轮号”沉船事件(以下简称事件)已成为经典爱国主义教育案例和泰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但依然存在宣传不够深入以及

3、尚未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2。本文作者组建调研团队,以当地农业高职院校J为例,从融入的广度、深度及效度三个方面分析以事件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案例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推动泰州地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激励当代大学生勿忘国耻,奋发自强,将爱国热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高校将红色思政教育和专业技术服务相结合。一、存在问题(一)事件宣传不够广泛深入该事件宣传工作不到位体现在:事件相关研究少,知网发表的相关硕士论文两篇5,期刊文章两篇4;研究角度少,较少涉及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3;事件相关宣传少,目前仅能搜集到四篇关于“新大明轮号”事件相关宣传报道6。在回收的

4、1628份调查问卷中,其中根本不知道该事件的师生占比33.17%,非常了解该事件的师生占比4.24%;事件相关宣传深度不够,模式单一,形式传统9-10。(二)事件尚未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在:在融入思政教育主渠道方面,由于该事件直至2021年才以国耻案例纳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历时短,根基浅,思政课教师从事该事件研究者少,尚未将该事件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课程建设、教材体系和教学评价中去,学生干部在其中尚未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方面,专业课程教师对此事了解甚少,在课堂教学中未曾提到该事件;在融入思政教育社会大课堂方面,表现载体不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尚未将该事件与技术服务、

5、社会公益、专业实习等相结合,未强调学生在活动、学习、实践、探究的主体性。二、原因分析(一)挖掘力度不够,限制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尽管团队已经对该事件做出一定程度的宣传和推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该事件挖掘力度仍然不够,原因如下:对高校来说,大学思政工作队伍对该事件相关教学、研究和实践投入少。尽管有教师对事件感兴趣,但受资金、平台等方面限制,目前尚未有专题研究小组。此外,目前教材中鲜有以该事件作为国耻案例,鲜有将其补充和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另外,在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未能将该事件与学生专业深度结合,导致学生对该事件的了解浮于表面,效果不显著。对社会来说,各级党委、政府及文物保

6、护等部门文教艺术EDUCATION AND ART152 2023 年/9月刊 QIN ZHI对事件的发掘和传播不够重视,且未与相关企业展开广泛合作交流,尽管已有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事件作为国耻教育素材的文化价值7,但发掘时间晚,且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并未形成合力,共同开发,未将事件纳入泰州地方红色文化中进行资源整合8。(二)传播载体单一,限制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团队通过多种方式将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总体来说传播载体单一,形式不够丰富,融入效果不明显。课堂文化载体不够丰富,思想政治课教育手段落后,尽管思政课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其理论性强的特点,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感觉

7、总体上还是觉得枯燥无味、生涩难懂,学生对思政课的心理认同感低。校园文化物质载体不足,校园内未打造一批以该事件为主的校园实体文化景观,例如有关该事件的文化宣传栏、纪念碑、纪念馆、展览室、宣传标语、宣传海报等。新媒体文化载体不足,新媒体与其强大的社交属性为该事件在高校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也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开展国耻教育自主学习的便捷性,但思政工作者尚未及时识别和研判学生思想动态,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网络作品。(三)与专业结合度不够,限制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度团队注重发掘事件的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但尚未将其与学生的专业技术知识相结合,导致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8、育效果不明显。将事件与专业性社会服务相结合,是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举措。要通过这一爱国主义教育案例,促进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报国之志和爱国之行,将爱国心、强国志和报国行这三点有机统一,从而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农业相关知识。将事件与专业性社会服务相结合,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也是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因此,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厚植爱农情怀,树立强农之志,实践兴农之行。三、对策建议(一)加大事件传播力度,

9、推动其入脑入耳入心加大事件传播力度,需要教师、学生、政府、媒体、企业等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事件入脑入耳入心。对高校来说,要加大对事件相关教学、研究、实践以及学习的投入力度。就教师而言,在思政教育研究方面,要增加研究数量,成立事件专项研究小组及学会,搭建该事件研究交流平台,丰富研究角度,拓宽当时史料搜集库,特别是日方相关媒体和官方文件;在思政课堂教学方面,要将事件融进思政教材、课堂和二十大精神中;在专业课堂教学方面,深入挖掘事件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激励学生自觉担起强农兴农的历史使命。对大学生而言,要抓好学生干部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引领、朋辈帮扶作用。培养一支深受红色文化熏陶、思想积极进步的

10、学生干部队伍,带领同学共同成长,促进国耻教育入脑入耳入心。对社会来说,要动员媒体、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深入广泛宣传该事件。地方政府要通过史实考证、史料搜集等方式,加快建设事件专题档案馆和纪念馆。媒体要与政府和企业开展合作,增加事件相关报道的数量和质量,提升事件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鼓励红色创作,创新红色表达。企业要搭建战略合作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共享,以红色文化赋能企业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红色动力。(二)打造多维传播载体,创新事件主渠道教学开展团队各类实践活动,力图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传播载体仍然较为单一,需采取如下措施创新该事件主渠道教学。在思政课堂教学方面,要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做到

11、内容鲜活、形式活泼,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受众的共鸣点。如教师在课堂可开展事件主题演讲、影视作品赏析、课堂情景设置、案例讨论、文学创作、话剧表演、微课录制等。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方面,要创新实践活动内容EDUCATION AND ART 文教艺术 秦智 2023年/9月刊 153和形式,提升事件育人效果。如将以该事件为代表的国耻教育素材,与档案馆和陈列馆建设、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重大纪念日、安全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相结合,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结合,以小我融入大我。(三)善用社会实践课堂,促进事件与专业结合促进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大事件宣传是基础,创新教学主渠道是关键,善用社会大

12、课堂是落脚点。要将事件与学生专业相关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实习等相结合。紧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要求,利用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注重总结实践教学成果,把优秀成果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建设事件实践教学基地,与有关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要建立事件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以树立榜样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为手段,通过实践教学汇报会和汇报展为平台,展示课程成果,考评表彰,有效检验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提升师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师生能更好地在比较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引导大学生意识到要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3、伟大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四、结语论文以泰州农业高职院校J为例,探析“新大明轮号”沉船事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加大传播力度、丰富传播载体、善用社会课堂确有必要,有利于激励大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报国之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论文所举案例有限,为继续深入挖掘泰州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留下了探索空间。参考文献:1陈波.1928年中日“新大明轮号”交涉研究J.民国研究,2018(1):73-83.2龚勋.三全育人背景下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4):162-163.3沈强.“新大明轮案”研究(19

14、28-1931)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8.4 王 政 莉.新 大 明 轮 惨 案 J .文 史 天地,2009(11):48-50.5吴晶.航运与外交的纠葛:1928年长江新大明轮事件J.江苏地方志,2022(1):43-45.6叶彤,王卉重新大明轮到紫石英号EB/OL.记忆泰州,2022-04-20.h t t p s:/m p.w e i x i n.q q.c o m/s/a s c q w-Xmf0naInnQupv6nA7区政协学习提案文史委组织召开“新大明轮事件”专家研讨会EB/OL.2021-12-11.h t t p s:/m p.w e i x i n.q q.c o m/s/hB2L6f0NL5ToLd9PG2AOTw8区政协组织召开“新大明轮事件”专家研讨会EB/OL.泰州广播电视台,2021-12-13https:/ t t p s:/m p.w e i x i n.q q.c o m/s/Hqcq9I8afHAOt939LwL1vw10【阳光关注】长江上发生过哪些重大的沉船事件?EB/OL.2015-06-05.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