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二元社会”结构视域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分析以贵州省刺梨产业的发展为例张继焦1?崔钰卿2(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 102401;2.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摘要:近年来,小众水果的“出圈”引发人们对新兴特色产品的关注,而小众水果是如何从地方资源变成走向全国市场的特色产业的?这引起了人们热烈的讨论。笔者尝试以贵州省刺梨的产业发展为对象,利用“二元社会”结构理论,分别从政府力量所代表的“伞式社会”和民间力量所代表的“蜂窝式社会”出发,梳理贵州省刺梨由山间野果变身百亿产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对
2、贵州省刺梨产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认为在刺梨产业形成之初,政府力量为产业的建立起到了直接的带动作用,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民间力量构建起紧密联系的蜂窝式产业结构,逐渐成为刺梨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者,政府力量则从直接参与中慢慢脱离出来,为产业提供要素支持与宏观调控,二者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在产业发展中不断调整各自效用的发挥,共同推动刺梨产业平稳、快速发展。关键词:“二元社会”结构;“伞式社会”;“蜂窝式社会”;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227(2023)02-0050-09收稿日期:2023-01-15作者简介:张继
3、焦(1966),男,海南海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室主任、二级研究员,中国民族学学会法人代表兼副会长,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人类学、社会学。崔钰卿(1997),女,河南周口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一、问题的提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论述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那么,如何发掘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产业建设及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一些小众水果,如贵州省的刺梨,广东省潮汕的油甘果、黄皮,云南省的
4、雪莲果等,通过新兴餐饮方式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尤其是贵州省的刺梨,2021 年其种植面积达 210 万亩,鲜果产量 28.91 万吨,生产刺梨产品 16.14 万吨,实现产值 111.64 亿元,从曾经的山间野果,跃升为贵州省百亿级山地特色优势产业。1这为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及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就贵州省刺梨产业来看,以往贵州省刺梨受自身风味、地方风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受众范围有限,产业发展滞后,那么,之后是怎样在众多水果品类中突出重围,赢得大众喜爱的?又是什么力量推动刺梨产业成功“出圈”?本文以贵州省刺梨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展开论述,希望可以揭示贵州省刺梨“出圈”的秘密,为乡
5、村特色产业发掘与振兴以及其他农业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二、研究现状与理论框架当前学界对贵州省刺梨产业的研究主要围绕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郭旭、胡灿等的 贵州省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2、史官清、涂兴起等的 贵州省刺梨产业优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3以及查钦、张翔宇等的2023 年第 2 期人类学研究50?青海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 贵州省刺梨产业现状梳理及思考4,这些文章分别通过对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产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措施。在理论分析方面,吴鸳基于区域分工理论对政府视角下贵州省
6、刺梨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指出政府支持对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刺梨加工企业需要不断改进生产加工技术。5总的来说,学界对刺梨产业发展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发展现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产业技术的改进进行探讨,其中虽然涉及民间刺梨产业自身发展以及政府的支持,但大多是简单的现状陈述与总结,缺乏详细深入的理论分析,对产业发展中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的关系关注度不足,对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历程的叙述较少,致使对产业发展的整体脉络认识不清。从贵州刺梨产业研究拓展至乡村特色产业探索,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理念在学界得到普遍认可,相关学者对其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点任务、实现路径与对策建议进行了全面论述。
7、在产业具体发展路径的探讨中,仝志辉、杨润峰等以四川省石棉县坪阳合作社黄果柑产业为例,聚焦外部社会力量和内部乡村产业组织,提出乡村特色产业的嵌入式内源发展路径6;韩光富、叶光宇等对乡村特色优势产业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变进行思考,提出统筹协调多方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产业转型策略7;肖卫东在论述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行动路径中提出,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强化赋能的 双轮驱动。8以上研究或从民间力量、政府支持,或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互动,探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对于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互动,几年前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张维迎就曾围绕产业发展中市场功能与政府作用的关系展开深入探
8、讨,林毅夫认为中央或地方政府需要有意识地采取一些措施来调节资源配置,以有为政府为产业发展提供扶持。张维迎强调有效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特别是企业家在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中的推动作用。9为充分认识到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笔者在结合不同领域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人类学用以解析复杂社会经济行为的“二元社会”结构理论10,其中包含一对(两个)概念,即“伞式社会”11和“蜂窝式社会”。12“伞式社会”以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行为为关注点,分析政府力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指出政府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庇护/支持”与“被庇护/被支持”的“伞式”关系,根据企业性质差异,政府“支持”可以分为三种
9、不同的类型:父爱式支持(国有企业)、亲戚式支持(合资、合作企业)、朋友式支持(民营企业),并通过系列论证指出政府对工商业经营的支持由来已久,这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与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伞式”关系可以充分展现出政府力量作用下产业发展的状况与变化。“蜂窝式社会”以民间经济体自发进行资源内部调节为关注点,区别于“伞式社会”中政府力量的发挥,着重聚焦普通民众在产业发展中的行为活动,详细分析了老字号发展模式、移民群体的经济行为等民间经济体的自我发展现象,以“蜂窝”形式分别从就业性与经营性两个维度对民间经济的构建与拓展进行描述归纳:就业性方面依据就业者团体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分为“先遣式蜂窝”“链式蜂
10、窝”“网络式蜂窝”三个阶段;经营性方面则以经营团体的特点分为以家庭为中心、以价值链为中心和以本族裔为中心的三种“蜂窝”类型。这种联系紧密的“蜂窝式”结构对于解析民间力量在资源调节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中政府力量和民间力量在民族特色产业建设与发展中所充当的角色。因此,本文将以“二元社会”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探寻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在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展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对民族地区产业振兴有所助益。三、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历史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又名缫丝花、木梨子
11、、送春归,系蔷薇科蔷薇属,其果实呈椭圆形,成熟后呈金黄色,表面布满肉刺,口感酸甜。13据对刺梨营养成分的研究表明,刺梨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14其分布地区以贵州省为主,特别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龙里县还有“中国刺梨之乡”之称。刺梨原是一种野生水果,贵州省对刺梨的食用由来已久,早在清嘉庆年间出版的 黔书中就有关于刺梨的记载,书中描述刺梨“实如安石榴而2023 年 4 月人类学研究51?青海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图 119801991 年刺梨加工企业数量譼訛较小,味甘而微酸,食之可以巳闷,可消
12、滞。渍其汁煎之以蜜,可作膏,正不减于梨、楂也黔之四封悉产,移之他境则不生”。15可见清朝时期贵州省就是刺梨的主要产区,并在当地形成特定的食用方式。20 世纪 40 年代,我国一些生物营养学家对刺梨做了多项实验研究与成分检测工作,证实刺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刺梨引种驯化到人工栽培、品种资源调查到病虫害的防治以及贮藏保鲜到新产品加工试制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一批可喜的研究成果,为此后刺梨资源开发、综合利用以及科研、生产开拓了道路,打下了基础。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地方特产。1951 年中共贵筑(今贵阳市花溪区)县委整合贵阳青岩镇几处家庭酒坊,成立了
13、国营青岩酒厂,生产刺梨糯米酒。17后来为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将厂址迁移到花溪吉林村,改名为花溪刺梨酒厂,之后酒厂逐年扩大,到20 世纪 60 年代,职工人数已达六十多人,刺梨糯米酒的年产量达七八十吨。18随着技术的进步,储存方式的改善,其销路扩展到重庆、柳州、广州等地,还曾一度出口日本、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在海外受到广泛欢迎。19花溪刺梨酒厂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对刺梨进行规模化加工生产的大型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贵州省出现了刺梨科研生产蓬勃发展的新局面。1983 年 4 月贵州省召开的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通过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将刺梨饮料作为发展项目之一。20贵
14、州省政府努力发掘刺梨加工潜力,带动刺梨生产加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刺梨产业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加工企业增长过快,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相继出现,如工厂布局不合理,原料缺乏,效益低下,高价抢收,加之加工技术有限,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21同时,面对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巨大变革,贵州省刺梨产品加工企业未能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模式,导致产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不足,全省刺梨产品加工企业迅速下降(参见图 1),刺梨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的热闹局面逐渐冷却。此后,贵州省刺梨产品的开发与加工虽然也出现一定的复苏迹象,但整体进展迟缓,难以带动全省性的刺梨产业发展(见图 1)。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
15、中央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贵州省民间刺梨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刺梨产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以“中国刺梨之乡”贵州省龙里县为例,该县借助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机遇,结合当地高原特色及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在谷脚、哪旁、醒狮、洗马、巴江等乡镇相继种植了上万亩的刺梨。政府积极发挥作用,一方面由各级林业部门负责,派专业人员向农户讲授刺梨育苗、施肥、苗木修剪、虫害防治等多方面知识,加强对刺梨种植农户的专业技术培训,以助农户掌握科学种植方法,在当地培养了一批专业化种植人才,为刺梨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紧抓发展机遇,相继出台编制 关于加快刺梨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龙里县刺梨产业发展规划(201220
16、20 年),助推贵州刺梨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伴随经济效益的逐步凸显,刺梨种植规模也随之扩大,由此衍生出多个刺梨加工企业借助资源优势,扎根龙里县,进行产业建设。一大批刺梨资源开发企业成立,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开发的格局。刺梨种植面积的持续增长,产业加工与资源研发技术不断进步,提高了贵州刺梨产业市场活力,大幅度改善了刺梨资源开发的内部环境,生产加工技术与设备向成熟化现代化转变,推动刺梨产业向科、工、贸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2014 年贵州省发改委牵头编制 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 年),支持刺梨产业的发展,此后相继出台多个政策文件,极大地推动了贵州省刺梨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17、2019 年 3 月,在广东省和贵州省东西部结对帮扶的背景下,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与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署 贵州省人民政府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推动贵州刺梨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2,以贵州省刺梨资总第 194 期人类学 研 究52?青海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源、市场为基础,政府为引导,由广药集团注入品牌力量、资金支持、技术管理优势,做大做强刺梨产业。2021 年广药集团旗下的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王老吉)生产的“刺柠吉”系列产品销售额已经超过 10 亿元,23刺梨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
18、吸引其他相关企业纷纷加入刺梨产业开发进程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娃哈哈)和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乳业)围绕刺梨开发出“刺梨 C”、刺梨果肉酸奶等系列产品,“沪上阿姨”“书亦烧仙草”等全国知名饮品连锁店相继推出刺梨系列饮品,将贵州省刺梨以更年轻化、潮流化的方式推向全国。在这些知名企业的品牌效应带动下,刺梨产品销售量迅速增加,市场需求稳步扩大,产品市场从区域向全国快速拓展,产品种类、规格、包装等进一步改进,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度提高,产业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 2021 年 8 月,贵州省共有刺梨生产经营企业 70 余家,有刺梨原汁、饮料、发酵酒、果酒、茶、果脯以及精粉
19、等十余种产品。24此外,贵州省各级政府以实现刺梨规模化种植、制度化管理、市场化开发为目标,建立国家级刺梨种植中心与产业研发中心。紧抓刺梨品牌建设,创立“贵州刺梨”公共品牌。结合观光农业、山地旅游、民族文化展示等区域特色活动,积极探索“1+N”的产业发展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地区农业农村新发展。2021 年贵州刺梨产业产值成功突破百亿元,2022 年 2 月广药集团在贵州省惠水县设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基金,拟投入 10 亿元,联合贵州省惠水县合力建设刺梨产业科创中心、“好花红刺梨文化原点村寨”、新农人培训班、刺梨种植基地、惠水
20、王老吉凉茶博物馆等,这将进一步带动刺梨产业从经济领域向文化范畴拓展,赋予贵州刺梨产业更大的文化内涵,结合科技创新与网络发展,打造更高附加值的刺梨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多元需求,推动刺梨产业深入融合时代语境,实现新时代下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四、“二元社会”结构理论下的刺梨产业发展根据“二元社会”结构理论,从“伞式社会”和“蜂窝式社会”来解析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历史,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政府力量在刺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奠基作用(20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末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贵州刺梨资源发掘的初步形成可以看出,贵州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政府直接参与贵
21、州花溪刺梨酒厂的企业运营,酒厂作为政府下属的国营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不断改进酿造工艺与储存方式,刺梨糯米酒得以进一步开拓市场,远销海外,促进酒厂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时贵州刺梨加工行业的领头羊。其次,改革开放后,政府继续为发展刺梨资源的私营企业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为刺梨行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以政府力量推动了技术研发,使贵州省刺梨资源开发利用的风潮逐渐兴起。围绕刺梨资源开发,形成了第一批民间刺梨产业经营者。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政府力量的“伞式”支持下,带动贵州建立了一批民间刺梨加工企业,推动了民间力量对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山区脱贫致富
22、开辟了一条新路。一方面实现了对刺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产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彰显了政府力量在集中资源办大事方面的优越性。但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末期产业发展的快速衰退也表现出存在政府力量干预过多、产业发展规划不足、脱离市场规律、企业市场敏锐度较差、跟不上市场变化等的弊端,说明在贵州刺梨产业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无法完全适应市场变化的,产业发展还需要发掘更多民间力量的能动性,探索产业自主的发展道路。(二)刺梨产业的发展壮大阶段(2000 年2014 年)进入 21 世纪,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龙里县政府从当地经济情况及自然地理条件出发,号召开展刺梨种植和深加工,探索出一条符合龙里县林
23、(农)业产业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与上一阶段相比,此时贵州刺梨产业的发展正处于稳步上升阶段,这其中既有民间力量的推动,也离不开政府力量的支持:1.民间“蜂窝式社会结构”对刺梨产业发展的推动在这一阶段,民间经营力量的壮大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刺梨种植与刺梨资源开发利用为关注点,运用“蜂窝式社会”理论分析,可以2023 年 4 月人类学 研 究53?青海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看到:一是规模化种植网络的形成为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刺梨资源开发利用的起步阶段,由政府主导带动刺梨加工产业兴起,但由于产业发展过速,出现原料供应短缺问题,
24、成为刺梨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因此,保证原料供应充足是实现贵州刺梨产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要求,而刺梨产业第二阶段的发展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就龙里县来看,2000 年在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号召下,出现了第一批刺梨种植农户,在获得一定经济收益后,刺梨种植由最初这批人“先遣式”的尝试向以亲友、地缘关系为中心的“链条式”发展,有了亲缘关系的连接,种植户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他们互相帮助,交流种植经验,互为依托,这大大降低了失败风险,增加了农户种植意愿。到2011 年底,龙里县刺梨种植面积已达 6.5 万亩,产值达 7000 余万元,刺梨已是龙里县一大特色产业,龙里县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人工种植刺梨面积最
25、大、品质最优、产量最高的生产县。25大规模的刺梨种植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加入刺梨产业开发过程中,使刺梨产业在市场经济中占得一席之地,为产业稳步发展、逐步壮大奠定了基础。二是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推动刺梨行业规模逐步壮大。一开始,龙里县种植的刺梨以农户自产自销为主,大部分直接流向了市场,呈现出以家庭为中心的经营网络。伴随刺梨种植规模的持续拓展,当地逐渐衍生出一批从事刺梨收购、加工的经营团体,通过对刺梨的精深加工,带动刺梨产业由农户自产自销向规模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在政府扶持下,农户与经营企业之间逐渐形成固定的产业合作模式,由合作社联系农户进行生产,组织收购,公司做加工,跑市场,越来越多的刺梨加工企
26、业相继出现,从事刺梨收购、加工、销售的人群构成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他们分工不同但相互联系,使刺梨产业经营团体逐渐增多。同时,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既有利于帮助农户解决信息不通、产品滞销等问题,又可以保证企业原料供应,努力开拓市场,逐渐推动刺梨产业向研发、加工、生产、销售一体化链条式发展,并间接带动运输业、农资行业等相关产业的全面推进,促使产业经营范围进一步拓展,整体规模更加壮大,形成以刺梨加工为主、上下游共同发展的价值链式经营群体,实现刺梨行业经营团体从家庭式“蜂窝”向价值链式“蜂窝”的跨越。这一方面可以保证产业上下游的稳定连接并建立起牢固的关系链条,强化刺梨产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27、,另一方面也实现了产业各方的互利共赢,推动了贵州刺梨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三是建立团结稳固的产业关系,推动产业上下游共同发展。从刺梨种植的逐步扩大的趋势可以发现,亲友、地缘关系对于刺梨产业发展的影响广泛、意义深远。首先,随着亲友的加入,壮大了刺梨种植规模,推动了刺梨种植由村到县、由县到乡的规模性拓展。在此基础上,通过社会关系的进一步拓展,吸引附近更多的人进入刺梨行业,从事与刺梨加工直接相关的收购、运输、销售等工作,还间接催生出与之相关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制作与销售,如农用工具、肥料以及加工器材等,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构成了刺梨产业的“网络式”就业群体,使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次,以社会关系
28、拓展为基础建立起的“网络式”联系中,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密关系,更有利于聚合“蜂窝”内部资源,相互支持,共享便利,使产业人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增强产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多年来的自主发展使刺梨行业中紧密的价值链关系得到不断巩固,一个环节的进步将带动整个链条的发展变化,这种价值联系有利于建立团结稳固的产业关系,推动产业上下游共同发展。2.“伞式社会”的政府力量支持在产业发展第二阶段,政府力量逐步从产业经营的主导性角色中脱离出来,不再直接介入产业运行,而是转变为政策引导、要素支持,从实际出发,找准地方特色,指明发展方向,通过政策扶持与生产要素调节,来充分发挥民间经济体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刺
29、梨产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为贵州刺梨产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伞式”保障。一是完善要素支持,规范产业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当地政府以本地刺梨资源优势为导向,考察市场需求,发掘刺梨特色产业,始终关注产业发展状况:一方面,组织州林业技术推广站与县林业局技术人员对民间种植户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加强对民间力量发展的组织领导,另一方面,由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出台政策规划,鼓励民间经营者扩大产业规模,拓展产品市场,规范企业生产,带动刺梨资源开发与生总第 194 期人类学 研 究54?青海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产加工流程的日益
30、改进,民间生产经营更加符合行业规范,促使产业结构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方向快速发展。二是创新产业宣传方式,优化公共服务体系。龙里县政府积极组织与刺梨产业相关的各项文化活动,自 2009 年以来,龙里县政府以赏刺梨花为主题,连续多年开展系列刺梨节活动,活动以刺梨为中心,结合当地特色的民族风貌和多彩的自然景观,组织开展刺梨文化节,以乡村生态旅游带动刺梨宣传,打开贵州刺梨产业展示窗口,为全国了解刺梨、关注刺梨、开发刺梨搭建广阔的文化平台,对进一步吸引更多商家前来投资创业、打造刺梨品牌、助力产业兴盛、充分提高贵州刺梨产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以及推动贵州刺梨向全国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与此
31、同时,为更好促进刺梨产业发展,龙里县政府进一步优化道路网络系统,打通了产业向外发展通道,缩短了刺梨相关企业的原料及产品运输的时间和成本,为刺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全面保障。在政府力量的指导与保障下,使得民间力量在刺梨产业构建中的成本和风险进一步降低,提升了生产与经营群体的自信心和获得感,促进了产业持续稳健发展。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到,在这十几年里,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中的民间力量获得成长,刺梨产业相关就业者实现“网络式”发展,产业经营价值链有效聚合,民间经济体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这对产业整合与市场拓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力量从原来的直接参与中脱离出来,转向对产业发展的间接调控,通
32、过对政策、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外在服务的“伞式”调节,激发了民间经济体的创造活力,增强了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总的来说,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形成了相互补充、有机统一的发展态势,共同推动贵州刺梨走向持续稳定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三)“二元社会”互动中刺梨产业的优化升级(2014至今)1.政府力量在贵州刺梨产业优化升级中的作用进入第三阶段,贵州政府更加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调依托现有产业条件和发展基础,通过规划引导,优选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整体实力强的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带动产业发展。26在管理上规范企业经营,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形成集群效应,引领贵州刺梨行业高质量发展。在刺梨特色产品精深加工
33、、品牌建设与推广过程中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如王老吉、娃哈哈、光明乳业等,加快生产技术改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丰富产品品类,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刺梨加工企业向刺梨精油、精粉、化妆品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发展,尽力打造品类丰富、品质过硬、品牌强大的贵州刺梨产业,满足市场多元、个性、品质消费需求。为支持刺梨产业做大做强,贵州省政府进一步强化要素支持,为民间“蜂窝”提供包括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经营服务,一方面借助政府力量,建立刺梨产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以及新兴企业之间的联系,从上到下,以点带面,逐渐提升“蜂窝式社会”的种植、经营与管理水平,形成具有一定结构性、规模化的专业科技队伍。另一方面,由政
34、府出资,增加科研资金投入占比,加快精细化加工与新产品开发进程,解决刺梨及加工食品的技术瓶颈,可以大幅度缓解民间“蜂窝”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突破方面高成本、低成效的压力,既有助于强化刺梨产业科研攻关、促进刺梨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帮助解决一批产业链发展共性、关键技术性难题,又可以促进“蜂窝”企业的资本积累与产业扩大,增强刺梨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同时,贵州加快建立各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行业协会和各类商会,了解掌握行业发展概况,以问题、需求为导向,为刺梨企业提供政策指引、技术指导、发展指向。探索组建专家团队,为小微型刺梨企业制定发展方案,提供公益咨询、培训辅导和法律援助等服务,在政府“伞式”支持下,
35、极大提升了民间“蜂窝”企业的发展信心。此外,中央对我国中西部省(区)的各项倾斜政策以及沿海发达城市对贵州省的对口扶贫,为培育刺梨产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外部环境。贵州各级政府积极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围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树立优秀典型,做好宣传引导,推广经验做法,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及时跟踪报道产业发展进程、先进人物、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等信息,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各界力量踊跃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2.民间力量在贵州刺梨产业优化升级中的作用一是经济性作用。随着民间“网络式”就业群体与“价值链式”经营群体的进一步扩展,贵州刺梨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群体性“蜂窝”式社会结构,产业之间环环相扣,在共同的利益驱使
36、下连接起2023 年 4 月人类学 研 究55?青海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来,合作追求产业价值更大化,推动刺梨产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使贵州刺梨产业成为贵州百亿级山地特色优势产业,切实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振兴,也为产业中的个体创造出更大利益。2020 年,刺梨种植增长至 200 万亩,全省刺梨鲜果产量达10 万吨,实现产值 16.2 亿元,同比增长 50%以上。果农售果收入 4.05 亿元,户均增收突破 7000 元,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27有效激活了乡村经济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有助于乡村摆脱单一的经济增长模式,为农民创造更多致富机会,
37、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二是社会性作用。随着群体性“蜂窝式社会”的形成,贵州刺梨产业的社会性作用更加明显。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来看,黔南州是全国 30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曾有 10 个贫困县,其中 6个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刺梨产业是黔南州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之一,截至 2019 年,刺梨种植受益农户 32 万余人,约占全州贫困人口的25.1%。28随着广药集团在黔南州惠水县设立王老吉和刺柠吉加工基地,建设专业生产线,为当地不少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民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不少人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群体性蜂窝社会一方面吸收了农村闲散劳动力,可以为当地少数民族农民提供更多就业
38、岗位,促进农民返乡就业,改善农村地区空心化现象,促使农民自食其力,实现丰衣足食,提高当地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群体性“蜂窝式社会”的形成通过产业链条将该地各族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在产业发展中,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三是政治性作用。群体性“蜂窝式社会”是蜂窝社会的高级形态,这一时期的刺梨产业已经汇聚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为维护刺梨产业的平稳运行与有序发展,各种行业协会、行业组织相继成立,如 2017 年由刺梨产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科研人员、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等自愿结成中国经济林协会刺梨分会,专门从
39、事刺梨产业或在刺梨相关领域开展有益于本行业的有关活动。2019 年由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成立贵州省刺梨行业协会。这些协会的成立形成了刺梨产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治理机构,一方面便于解决产业内部发展矛盾,调节产业发展问题,促进产业内部沟通交流。另一方面行业协会可以作为行业代表与政府进行沟通,表达行业发展意愿,与政府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路径及发展潜力,促使民间力量与政府力量之间实现更好的衔接,从而帮助刺梨产业不断提升持续发展动力。总的来说,在贵州刺梨产业深化升级过程中,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继续延续上一阶段特点,呈现出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产业发展的总趋势。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双方互动边界有了
40、更明确的表现:在刺梨产业的生产经营中,民间力量是产业经营的主体,作为市场直接参与者,能够迅速察觉市场变化,并根据市场变化在产业内部进行自我调节,在满足市场需求中获得发展,实现对市场信息的有效利用。政府作为外在间接调节力量,在民间经济体发展受挫或滞缓时,可以利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权力等优势,适时、适度介入产业市场,为民间“蜂窝”提供“伞式”支持,帮助民间力量更好发展,展现出“有为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结语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贵州刺梨产业从开始建立到逐步壮大、突破地域界限走向全国市场,经历了刺梨资源开发利用的起步、刺梨产业的发展壮大、刺梨开发的优化升级三个不同程度的发展阶段(参见图 2)。第一
41、阶段,由政府主导,建立刺梨开发利用产业,使刺梨由山间野果变成发财致富的“金疙瘩”,并掀起刺梨加工利用风潮,进而构建起产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缺乏对市场环境的全面认识,一拥而上的开发热潮在现实困境中逐渐冷却。第二阶段,随着退耕还林还草背景下贵州刺梨种植面积的增长,民间就业群体从“先遣式”试点发展成为“网络式”结构,经营群体以刺梨为中心,形成产业加工价值链,使得贵州刺梨产业焕发新的生机,而政府间接的“伞式”支持,也为刺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第三阶段,2014年贵州省政府发布 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 年),此后又相继出台多个政策文件,在政府力量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中,刺梨产业
42、的民间力量得到进一步拓展,形成群体性“蜂窝式结构”,持续助力贵州刺梨产业优化升级,使其突破区域限制走向全国发展。纵观整个过程,21 世纪以后,刺梨产业才算是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其中既有林毅夫所强调的“有为政府”一方,总第 194 期人类学 研 究56?青海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图 2贵州刺梨产业发展中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分析示意图为产业发展提供“伞式”扶持,助推刺梨产业持续发展,也有符合张维迎观点的民间力量一方,利用“有效市场”开拓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活力的实践,双方随着产业发展,不断调整各自效用的发挥。因此,在刺梨产业发展过程中,
43、既需要民间力量来开拓创新并把握市场发展机遇,也离不开政府力量的间接支持与宏观调控,二者配合得当才能实现长足发展。贵州刺梨产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刺梨从 20世纪 50 年代由山间野果逐步发展成为百亿产业的过程,这其中既有政府力量的支持引导,也有民间力量的团结拓展,展现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共同作用。同时,刺梨产业发展也是乡村地区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的杰出案例,透过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思考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不仅要以资源优势为导向,紧抓特色产业,更应该注意产业发展建设中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的配合,既要加强政府力量的支持与引导,为产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也要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在产
44、业发展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同时,也应该看到政府力量与民间力量合力赋能乡村特色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二者发挥效用的边界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注释:参见张继焦、李金操:“伞式社会”与中国古代工商业经营,载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 6 期;张继焦:企业人类学视角:“老字号”的长寿秘诀与“伞式”发展模式,载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年第 6 期;张继焦、侯达:伞式社会与蜂窝式社会:晋商兴起和发展的内生性进程,载于 西北民族研究2021 年第 4 期;张继焦、邵伟航:换一个角度看“林张之辩”:从二元社会结
45、构看产业发展,载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 5 期。参见张继焦和刘佳丽的 从企业人类学视角看老字号的“蜂窝式”发展模式以张一元茶庄为例,载于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 年第 4 期。参见刘仕刚:“蜂窝式社会”:移民社会结构的形成及其功能基于对海口府城祠堂、庙宇的考察,载于 贵州民族研究,2020 年第 5 期。图表数据来源樊卫国的 贵州省刺梨资源开发利用及对策一文,载于 西南农业学报。其中指出:“1980 年以前,贵州仅有贵阳花溪酒厂从事刺梨产品的加工生产。1983 年,全省刺梨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8 个,1985 年增加到 11 个,1986 年刺梨产品加工
46、企业迅速增加到 53 个到 1991 年,全省仅有 5 个企业继续维持刺梨产品的加工。”参考文献:1刘蓝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N.贵州日报,2022-01-14.2郭旭,胡灿,卢小兵,等.贵州省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21,(21):143-151.3史官清,涂兴蜓,李慧君.贵州省刺梨产业优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果树,2021,(11):103-108.4查钦,张翔宇,阮陪均,马梦强,樊旭,邹涛,柳敏,成忠均.贵州省刺梨产业现状梳理及思考 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01):128-133.5吴鸳.政府视角下贵州省刺梨产业发展研究
47、基于区域分工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2022,(26):13-16.6仝志辉,杨润峰,罗建章.乡村特色产业的嵌入式内源发展路径以四川省石棉县坪阳合作社黄果柑产业为例J/OL.农业经济问题:1-142023-03-20.7韩广富,叶光宇.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特色优势产业的战略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2(10):136-143.8肖卫东.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行动路径J.理论学刊,2023,305(01):117-126.9江飞涛,李晓萍.产业政策中的市场与政府从林毅夫与张维迎产业政策之争说起J.财经问题研究,2018,(01):33-42.10张继焦
48、.企业人类学:从社会结构视角分析经济行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1张继焦.“伞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一个新概念J.思想战线,2014,40(04):54-61.12张继焦.“蜂窝式社会”观察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另一个新概念J.思想战线,2015,41(03):77-86.13张涛.一种值得推广栽培和应用的经济观赏树种刺梨J.河北林业科技,1993,(02):48-49.14杨方红,杨邦祝,魏怡冰,等.贵州刺梨产业发展概述J.中国食品,2022,(14):130-132.15清田雯.黔书: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3.16叶镛.贵州刺梨与刺梨研究史兼谈为刺梨“正名”
49、的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1983,(04):28-35.17刘云龙,徐开新.花溪刺梨酒厂兴衰纪事J.贵阳文史,2012,(01):79-81.18刘久年.贵州刺梨糯米酒J.贵州文史丛刊,1982,(01):2023 年 4 月人类学 研 究57?青海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 OF QINGHAI MINZU UNIVERSITY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Rural Specialty Indus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Dual Society”Structure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50、 Rosa roxburghii Tratt Industry in Guizhou as anExampleZhang Ji-jiaoCui Yu-qingAbstract:In?recent?years,the?popularity?of?minority?fruits?has?caused?peoples?attention?to?new?speicality?products,?and?the?issue?of?how?minority?fruits?change?from?local?resources?to?speicality?industries?in?the?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