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E1306工作面新型降尘技术的应用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2789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E1306工作面新型降尘技术的应用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E1306工作面新型降尘技术的应用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E1306工作面新型降尘技术的应用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52023 年第 8 期王 浩:E1306 工作面新型降尘技术的应用研究E1306 工作面新型降尘技术的应用研究王 浩(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7100)摘 要 为解决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 E1306 工作面在综采作业过程中粉尘浓度过大、影响井下综采作业安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综采面新型降尘技术,以采煤机喷雾降尘、架间负压喷雾降尘为基础,综合运用架间导矸降尘装置、自动化捕尘网高效捕尘装置、全封闭捕尘装置等实现了将井下综采面的粉尘浓度降低68.9%。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喷雾降尘;捕尘网;水雾除尘器 中图分类号 TD714+.4 文献标识码 B doi:10.3969/j.is

2、sn.1005-2801.2023.08.044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ype Dust Red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E1306 Working FaceWang Hao(Shanxi Gaohe Energy Co.,Ltd.,Shanxi Changzhi 047100)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he dust concentration in the E1306 working face of Shanxi Gaohe Energy C

3、o.,Ltd.is too high in the process of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operation and affects the safety of downhole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operation,a new type dust reduction technology for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is proposed,which is based on the coal cutter spray dust reduction and the inter rack nega

4、tive pressure spray dust reduction,and comprehensively uses the inter rack gangue guide dust reduction device,the automatic dust catching network efficient dust collection device,the fully enclosed dust collection device and other devices achieved a 68.9%reduction in dust concentration in the downho

5、le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Key words: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dust suppression by spraying;dust catching network;water mist dust collector 王 浩:E1306 工作面新型降尘技术的应用研究收稿日期 2022-12-28作者简介 王浩(1990),男,山西长治人,2022 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通风。煤矿在井下综采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不仅导致井下综采面上能见度下降影响综采作业安全,而且粉尘还会随

6、着呼吸进入到人体的肺部,产生“尘肺病”等职业疾病,严重影响了煤矿井下综采作业的安全性。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 E1306 工作面在井下采取了包括采煤机喷雾降尘等多种措施来降低井下综采作业时的粉尘浓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以上措施效果不佳,在轨道顺槽掘进面约30 m 处测定的井下粉尘浓度高达 47 mg/m,依旧无法满足井下高速综采作业时低粉尘浓度的需求。结合井下粉尘实际分布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防尘技术措施,针对架间粉尘和巷道内粉尘浓度大、扩散快的情况,提出了设置架间导矸降尘装置、自动捕尘网装置、全封闭捕尘装置等,通过实施综合降尘技术来优化井下综采作业环境,重点对三种新降尘装置的结构和应用情况进行

7、了分析。根据实际应用表明,综合防尘系统能够将轨道顺槽掘进面约30 m 处的粉尘浓度降低 68.9%,极大地提升了井下降尘效率,提高作业面作业安全性。1 架间导矸降尘装置山西高河能源有限公司 E1306 工作面的采高超过了 6 m,属于大采高综采面,所采用的支架也是大采高支护结构,在生产过程中拉架时会有大量的煤炭从支架缝隙中漏出。由于采高大、煤粉持续掉落,因此在架间不仅会产生较大的粉尘,而且粒径较大的煤块还会对支架下的人员通行产生较大的伤害。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架间导矸降尘装置,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架间粉尘浓度,而且还具有较好的防漏矸能力。1362023 年第 8 期该装置主要是在支架上设置“L”型

8、单边挡槽结构,避免顶部碎煤和矸石的滑落,立柱和液压支架尾梁导矸装置地槽两侧距离地面的水平距离不小于支架的拉架步距,确保在支架拉架时不会对“L”型单边挡槽结构产生挤压1,不影响拉架时的稳定性。液压支架“L”型单边挡槽结构如图 1。图 1 液压支架“L”型单边挡槽结构示意图为了确保液压支架“L”型单边挡槽结构的应用可靠性,使落入到挡槽内的矸石能够快速滑落到采空区内,在经过多次试验验证后,将挡槽和支架底板的水平夹角结构设置为 62。在移动支架时从架缝垮落的矸石或者煤粉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着挡槽滑入采空区,不仅加大了人员在操作时的安全区域,而且也使上风侧的液压支架和下风侧的液压支架不影响人员的正常操

9、作。导矸槽在支架上的设置结构如图 2。(a)上风侧架先拉架 (b)下风侧架先拉架图 2 导矸槽安装结构示意图由图 2 可知,导矸槽两侧的高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高度大的一侧固定在液压支架的掩护梁上。为了提高对煤粉的拦截率,减少煤粉的扩散,“L”型单边挡槽结构在安装时需要面向进风侧,避免了因巷道内通风变化而产生的紊流引起二次扬尘。导矸槽的材质可选用不锈钢,不仅轻便而且不易生锈,其采用了快速拆卸结构,能够循环使用,提高了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根据在井下的实际测试,采用导矸槽后,能够将架间的粉尘浓度降低91.2%,对支架工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2 折叠式全断面捕尘网E1306 回风巷距离工作面 3540

10、m 及 5060 m处各设置一个捕尘网,同时在捕尘网上风侧 1 m 的位置各设置一个净化水幕,用于对巷道的全面降尘。现在所用的捕尘网为整体平面式结构,整体结构重量大,无法使用在不规则巷道内,而且捕尘网在人经过时需要频繁开关,极大地影响了降尘效率。高河能源技术攻关小组在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折叠式的全断面捕尘网,其主要包括了折叠式骨架、不锈钢网及行人门等,其整体结构如图 32。(a)俯视图(b)正视图图 3 折叠式捕尘网结构示意图2.1 捕尘网结构为了提高捕尘网的使用便捷性,折叠式骨架采用了30 mm角铁、4分钢管转轴以及M13螺栓构成。将 M13 螺栓焊接在钢管的两侧,共包含了 1

11、2 个转轴;将角铁加工成“L”状结构,在两端加工上直径为 16 mm 的通孔,共设置 28 个;将角铁固定在钢管两端,角铁和钢管间需要留有约1 mm的间隙,使角铁能够灵活转动;不锈钢网可利用扁铁将其固定在角铁上。金属网目数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捕尘的能力,目数越大表明每平方毫米的面积上孔数越多,孔径就越小。目数大,金属网的捕尘能力增加,但风阻会增加很多,影响井下通风的可靠性3;目数小则会影响金属网的捕尘能力。因此,在对不同目数金属网的捕尘能力和通风能力进行分析后,最终选择了10 目的金属网。如果设置金属捕尘网的位置下面有输送机,则在输送机经过的地方开一个输送机过孔,四周留有一定间隙,保证输送机的正常

12、通过。折叠式捕尘装置框架结构如图 4。为了避免行人在通过捕尘网时反复开关影响防尘性能,在捕尘网的下侧专门设置了一个行人门,其采用了两扇开关门结构,每扇门框架采用了 30 mm 角铁焊接。门轴位置采用长度为 1.8 m 的 6 分钢管,门轴为 4 分钢管,将 6 分钢管套在 4 分钢管轴上,保证旋转的灵活性。行人门总宽 600 mm,1372023 年第 8 期王 浩:E1306 工作面新型降尘技术的应用研究保证了使用的便捷性。图 4 折叠式捕尘装置框架结构示意图(mm)2.2 风流净化水幕设置在捕尘网的上风侧约 1000 mm 的位置设置一个风流净化水幕结构4,水幕的喷头和水平面呈向下的 45

13、夹角。水幕在工作时的雾粒在风流的作用下能够均匀地喷洒在捕尘网上,从而提高捕尘网的捕尘能力,而且随着净化水幕上水流的不断流下也能够起到净化金属捕尘网的作用。3 全封闭防尘装置针对井下输送机端头卸煤点位置扬尘大的不足,在卸煤点处设置了一个全封闭的防尘装置。该装置包括了封闭外壳、烟雾传感器、自动喷淋装置、控制台等,其整体结构如图 55。图 5 输送机全封闭防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在输送机的端头位置设置粉尘浓度传感器,当粉尘浓度大于 40 mg/m 时,系统自动控制全封闭式防尘装置的自动喷淋装置工作,进行喷雾降尘,当粉尘浓度低于 10 mg/m 时系统自动关闭喷淋装置,实现智能喷淋降尘控制。该系统采用了智能

14、闭环反馈控制逻辑6,能够根据输送机端头位置的粉尘浓度变化情况自主进行喷雾降尘,实现了喷雾降尘和节能的统一。4 其他防尘措施为了保证井下降尘的可靠性,煤矿制定了一系列的井下防尘操作规范,从制度和流程上规范了井下防尘操作,具体如下:1)跟班队长总体负责,每班进入工作面后对支架及行人道、大溜进行冲洗,检修班重点对工作面进行防尘洒水。生产班(八点班、四点班)在离开工作面之前对责任区内全部进行防尘洒水,从支架、切眼至回风巷 200 m 处对巷道底板、顶板、帮部、综合管网进行防尘洒水,确保交接班时井下巷道无煤尘堆积现象。检修班安排专人全面对巷道内的防尘设施、洒水进行综合管理,每班由转载机司机将巷道前后 5

15、0 m 范围内巷道底板、顶板、帮部、综合管网进行冲洗。2)胶带顺槽、回风顺槽及沿空留巷距工作面 200 m 范围内要求班班冲洗煤尘,距工作面200300 m 以内要求每天冲洗一次,300 m 开外的胶带、回风顺槽及联巷至少每 3 d 冲洗一次,各转载点前后 50 m 范围内班班冲洗,个别产尘大的地点要求班班冲洗。冲洗工作由各责任班组负责,冲洗后如实填写巷道冲洗记录。电气设备上的煤尘要求每班由电气检修(维护)工清扫干净,保证胶带、回风及各联巷、工作面和设备上无煤尘堆积。5 结论目前该井下综合降尘技术已经在高河能源E1306 工作面得到了全面的应用。自 2022 年 7 月应用以来,井下巷道内的粉

16、尘质量浓度从最初的 47 mg/m 降低到了目前的 14.6 mg/m,降低了68.9%,极大地提升了井下综采作业时的安全性,改善了井下综采面作业环境。该综采工作面综合降尘技术创新研制了架间导矸降尘装置、折叠式捕尘网装置、全封闭的防尘装置并进行应用,结果表明:1)架间导矸降尘装置采用“L”型单边挡槽结构,能够避免顶部碎煤和矸石的滑落,减少粉尘的产生。2)捕尘网采用了 10 目的金属网且设置有输送机过门和行人过门,在提高降尘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使用便捷性。3)转载点全封闭防尘装置采用了智能闭环反馈控制逻辑,能够根据输送机端头位置的粉尘浓度变化情况自主进行喷雾降尘,实现了喷雾降尘和节能的统一。(下转

17、第 144 页)1442023 年第 8 期【参考文献】1 焦向东,王和堂.高突煤层综采工作面立体化防降尘技术研究 J.煤炭工程,2018,50(10):109-1122 刘宁.煤矿综采工作面防尘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J.西部探矿工程,2019,31(11):106-107 3 佟林全,王雪涛,徐洋,等.井下回采工作面呼吸性粉尘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J.中国煤炭,图 5 截齿磨损影响因素水平规律图4 结论本文以采煤机螺旋滚筒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截齿磨损进行研究,利用三维建模以及 EDEM 仿真方式来进行展开,根据控制变量法对截割深度、牵引速度以及滚筒转速等因素对截齿的磨损进行分析,随后使用正交

18、试验法确定参数的最佳组合方案,同时使用仿真进行验证,证明试验的准确性,为实际的采煤机运动参数调整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 赵丽娟,赵名扬,刘旭南.采煤机截齿失效形式及 对 策 探 讨 J.机 械 强 度,2017,39(05):1224-1229.2 周俊丽.基于润滑油劣化度监测与分析的采煤机异常磨损辨识方法J.煤炭科技,2019,40(05):91-94.3 崔旭东.含夹矸煤岩条件下采煤机螺旋滚筒磨损问题研究 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20.4 赵丽娟,王雅东,刘旭南.薄煤层采煤机强力螺旋滚筒设计研究 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9,38(11):1712-1719.0.42%0.68%

19、,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为0.38%0.65%,均小于瓦斯浓度报警临界值 0.8%,表明所采用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对15501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显著。5 结语1)分析了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来源,预测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为 21.36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48.53 m3/min。2)提出了“本煤层顺层平行钻孔抽采+走向高抽巷抽采+裂隙带高位钻孔抽采+上隅角插管抽采”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3)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进行瓦斯综合治理后,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为 0.42%0.68%,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为 0.38%0.65%,瓦斯治理效果显著。(上接第 134 页)【参考文献】1 姜小强,樊少武,程志恒,等.

20、基于井上下联合抽采的三区联动瓦斯综合治理模式 J.煤炭科学技术,2018,46(06):107-1132 代精宇.九龙矿 15247S 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研究 J.煤炭与化工,2021,44(12):103-108.3 姚美红.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应用 J.山东煤炭科技,2022,40(01):112-115.4 李晓斌.马兰矿 12504 综采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应用 J.煤,2021,30(07):59-61+70.5 王学兵,苏保山.厚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21,39(11):101-104.6 董琦.一八九煤矿 3310 工作面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J.山西焦煤科技,2022,46(01):53-56.(上接第 137 页)2020,46(04):47-514 王建国,闫涛,者雅茹.控变因子对矿工粉尘防治干预效能的影响研究 J.煤矿安全,2021,52(01):157-160 5 程根银,侯佳音,司俊鸿,等.煤层注水降尘关键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J.煤矿安全,2021,52(08):188-1936 彭亚,蒋仲安,付恩琦,等.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防尘优化及效果研究 J.煤炭科学技术,2021,46(01):224-2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