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33 卷第 4 期2023 年Vol.33 No.42023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离骚 新解论屈原的谪仙情结朱磊(山东大学 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山东 青岛 266200)摘要 屈原 离骚 虽然文辞华美,但“游仙”和“求女”两部分的出现却与前文所要抒发的愤懑之情不甚契合,突兀异常,令人费解。而宗教学中的“宗教体验”观念,或可为理解 离骚 提供新的视角。离骚 中的“游仙”“求女”内容很可能是诗人在记述自己“灵魂出窍”“神游仙境”的“脱体经验”。同时,由于屈原曾多次出现神
2、奇的“脱体经验”,使其心中亦坚信自己乃是下凡辅政的谪仙,若假以法术,死后灵魂一定能够重归天界。关键词 离骚;屈原;神仙信仰;脱体经验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842(2023)04-0043-07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的 离骚 可称得上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其华美的文辞和奇幻的想象引人入胜,因此屈原也被尊奉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鼻祖。然而,屈原创作 离骚 之时,却正处在被流放的悲惨境遇之中,内心充满了苦闷和愤慨,似乎不应该有如此“浪漫”情怀。况且用这种“浪漫”的表达方式,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出他要抒发的不甘、委屈、郁闷的心情,值得商榷。离骚 中最难理解之处便是“游
3、仙”与“求女”两部分内容,与诗歌前文所抒发的愤懑之情格格不入。诗的前半部分重点在表达诗人屈原坚持美政的决心及在政治斗争中的遭遇,而后半部分却主要在描写诗人升入天界之见闻,甚至用了大量笔墨介绍神仙世界中的神奇草木、珍禽异兽、仙人神女等“游仙”细节,以及诗人“叩天门而不开”,“求神女而不得”的失败经历。如此突兀的转折着实令人费解,难以理解其表达意图。专家们争议最大的,也是这两处内容。对于这两部分内容的解读,目前学界的观点主要有两种,即“讽谏说”和“幻觉说”。对于这两种观点的合理性,笔者曾撰文分析探讨。在笔者看来,这两部分内容如果是在譬喻和讽谏,那么其譬喻的指向性则太过隐晦。以致于历代 楚辞 注家都
4、难以形成共识。既不符合屈原耿直率真的性格,也无法达到讽谏的效果。而如果说屈原的“游仙”是“幻觉”或“白日梦”也许更加确切。也就是说,屈原并没有刻意在虚构“游仙”故事,但这些“游仙”的念头却时常不自觉地出现在诗人脑中,以致屈原在当时巫鬼观念影响下,误以为这是上天的某种启示,是自己“谪仙”身份的明证,因而极为重视,以至赋诗以记载、传颂以宣扬。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临淄粉庄2号墓地发掘报告”(项目编号:18BKG029)之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 朱磊,山东大学环境与社会考古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朱磊:论先秦的成仙模式屈原“游仙”幻想的宗教学分析,四川大学学报(
5、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辞赋研究 43济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一、“游仙”“求女”与“灵魂出窍”既然 离骚 中“游仙”“求女”的情节并不像对现实有所隐喻和反讽,亦非癫狂之人的胡言乱语。其细节丰富、表达生动,确应是描述一种类似“梦境”的“幻觉体验”。那么,有没有可能诗人当时真的产生了“灵魂出窍、神游太虚”的游仙幻觉?完全可能。此种“灵魂出窍、神游太虚”的“白日梦境”,在宗教心理学上被称为“脱体经验”(Out of the body experience),古籍中所记载的神游、入冥、出神、灵魂出窍等许多濒死体验,都可以被视为脱体经验。吉尼斯将其解释为:“一个人似乎从身外的角
6、度知觉世界并常常报告说看到了自己躯体的一种经验”。虽然,并非人人都经历过脱体经验,但不可否认,确有部分人会产生这种奇妙的体验。有关专家曾在美国、冰岛、英国、荷兰等地的市民和大学生中做过调查,竟然有834的人承认有过脱体经验,部分人甚至曾有多次脱体经验。这些有过“脱体经验”的人大多都坚称其与普通的梦境不同,在“脱体经验”中可以更清晰地思考和回忆。如瑞典十七世纪的科学家斯威登堡,从55岁开始直到84岁逝世,几乎每天都做灵魂出窍的“白日梦”,并对其神游经历有详悉的记述。在“梦”中,灵魂能上天入地,与月球、水星、火星人交游,甚至会晤天使和古代帝王、圣人的魂灵,他根据其神游经验及与天使的交谈,发明了“幽
7、明对应”理论。四川大学陈兵教授也曾在著作 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中提及自己心识六次离体经历,并详述了1974年农历四月初七日傍晚时发生的最离奇的一次脱体经验。当天,陈教授晚餐后躺下休息,突然看见有身着周朝衣冠的人来迎,接着就灵魂出窍,飞出地球,看到了“大香海”中的仙山和四层天宫,游历了西方极乐世界,见到了玉皇大帝、释迦牟尼,甚至看到耶稣基督、圣母、穆罕默德等西方古代圣哲。事后陈教授多次反省研究这次体验,认为绝不是一个奇梦可以解释。因为当时的他毫无宗教知识储备,却能够产生这种离奇的脱体经验,实在不可思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离骚 中“游仙”内容的描写与陈兵教授记录的“脱体经验”十分类似。因此有理由相信
8、,屈原极有可能在当时特殊的境遇和复杂的心态下,也出现了“神游太虚”的“脱体经验”,而这种神奇的经历使屈原笃信,自己实为下凡辅政的神仙。诗中的描写只是在艺术化地复述自己“神游太虚”这段经历,彰显自己的不凡和神性,表明自己谪仙身份,以期引起君主及世人的重视。这种“脱体经验”属于宗教体验的一种。宗教体验指在宗教活动中发生的“超验”的意识经验,如元神出窍、鬼神附体、圣灵感动等,有时也会偶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宗教学研究领域,以宗教经验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n James)的 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
9、ence)。书中对宗教体验这一概念从特征、表现形式、心理实质和达到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之后,宗教体验这一概念很快得到了西方神学家和宗教学家的普遍认同。詹姆士在心理学上将“宗教”定义为:“各个人在他孤单时候由于觉得他与任何种他所认为神圣的对象保持关系所发生的感情、行为和经验。所以显然我们所谓宗教,会产生那些神学、哲学和教会组织等次起现象。”德国学者鲁道夫奥托(Rudolph otto)则提到:“任何一种宗教的真正核心处都活跃着这种东西(the holy),没有这种东西,宗教就不再成其为宗教”。对于大多数的宗教信徒来说,正是由于经历了不可思议的宗教体验而产生了坚定的 英 吉尼斯:心灵学,
10、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23页。参见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301页。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第303304页。美 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人性之研究,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8页。德 鲁道夫奥托:论“神圣”,成穷、周邦宪译,王作虹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44离骚 新解论屈原的谪仙情结宗教信仰。甚至可以说,宗教体验是支撑教徒信仰的最主要力量之一。从客观上讲,离骚 描写的“游仙”体验确实有可能是屈原的大脑虚构出来的。但是,虚构的过程并不是屈原有意为之,而是其潜意识自发地将
11、其掌握的神鬼知识整合、重构,呈现在其脑海里。这种无意识呈现出的幻像是一种类似于“梦境”,甚至比“梦境”更加真实的幻觉体验。相信每个人对“梦境”都有过切身的感触。人做梦时,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做梦,而把梦境当成真实的存在,以至于会因梦中的情节而开心、难过或是恐惧。如同“庄周梦蝶”所提出的哲学思考,人其实并没有能力分辨现实与梦境。有的人在遇到一些不寻常的事时,甚至要通过掐大腿、打耳光等方式来判断自己是否在做梦。这说明“脱体经验”本身也是一种真实感非常强烈的幻觉体验。有这种经验者,往往乐于向世人讲述自己的不凡经历,并且把他们的体验描述得逼真生动。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检索到大量网友记叙自己灵魂出窍的体验
12、文章,著者均称确有其事,绝非虚构,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唯物主义者往往视之为无稽之谈,嗤之以鼻。当然,不排除有好事者虚构奇闻轶事以吸引眼球,但亦不排除确有其人会产生此类体验。为了验证是否真的存在“脱体经验”之类的宗教体验,西方科学家做了大量与宗教体验有关的神经生理方面的科学实验。研究表明宗教体验是有一定的神经生理基础的。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劳伦森大学神经科学家迈克尔波辛格(Michael Persinger)研制出了“上帝头盔”,能够利用磁场刺激大脑,人为地制造出宗教体验。据称,80%参与者产生了宗教体验,如:亮光、上帝现身和见到已故亲属:该头盔能通过电磁波针对性影响大脑中的特定区域中额叶区(
13、太阳穴附近),使神经细胞的活动增强,因此当受试志愿者头部戴上头盔,磁场将刺激受试者的大脑。据波辛格称,他在600个受试志愿者身上做了测试,结果至少在80%受试者身上引起了宗教体验,使他们在本来只有一人的房间里感觉到另外神秘人物的出现。不过,他们的感受各不相同,有的说那神秘人物是上帝,有的说是已去世的熟人。于是该实验被称为“上帝头盔实验”,在实验里使用的头盔被媒体戏称为“上帝头盔”。由于戴上上帝头盔后,受试者还可感受到一些濒临死亡的感受,比如看到明亮的光线,看到死亡的家属等,因此该实验也被用于作为濒死体验实验。这说明,现代科学已经用实验和数据证明了宗教体验的客观存在。二、离骚 新解 现在,有了“
14、脱体经验”的宗教学知识背景,再重新审视 离骚,上文提到的种种障碍便可得到较为合理的解释。在 离骚 开篇,屈原先追溯自己高贵的出身(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接着强调自己生辰吉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之后,提到自己非凡的天赋、素质(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和高雅脱俗的品味(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目的非是像班固所说的炫耀自夸(露才扬己),实为彰显自己血统中的神性基因。要之,在一个鬼神信仰支配下的封建社会,相比智慧、勇气、谋略等优秀的个人素质来说,对神性的敬畏和超自然能力的崇拜则更被看重。统治者在做决策时,有时往往更加重视神鬼的启示及巫觋的占卜,而非理性的分析。这
15、样的案例在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在面对城破国亡的紧要关头,王莽竟然还在操作“威斗”以期厌胜绿林军;宋钦宗则把击败金兵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郭京“六甲”之法上。若非信仰坚定,岂会荒唐如斯。相关实验内容参见韩慧娟,刘昌:宗教体验的神经生理基础,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第5期。参见裘伟廷:另类科学传奇异常实验卷,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页。本文所引 离骚 皆出自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为便于阅读,下文不再一一出注。45济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继续分析 离骚 接下来的内容:由于举世之人皆不能理解自己(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16、于是屈原来到九嶷山舜帝陵向先圣虞舜倾诉(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在此番倾诉中,因道出了正道真理(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感动了神灵,遂灵魂出窍,轻举上升,开始了游仙之旅(驷玉虬以椉鹥兮,溘埃风余上征)。在当时的观念看来,人出现幻觉、灵魂出窍已是非常稀罕,而灵魂能够升天遇仙就更加难得。传说中周穆王也曾神游天庭,之后便西游寻仙,见到了西王母,并活到105岁的高寿,当世之人惊为神仙。而屈原此番的脱体经验使他发现,自己亦能如周穆王一般神游天外,甚至还能与往圣先贤交流,必是下凡的神仙。之后,离骚 运用较大的篇幅细致地描绘了屈原在仙境中看到的景象和发生的事情。例如:“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
17、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这些内容描写得如此具体详实、绘声绘色,如若为暗喻、反讽,显然既拖沓又跑题。笔者分析,这部分内容正是诗人在“太虚幻境”中的“切身经历”,同时,屈原还强调自己在仙界的地位极高。在“太虚幻境”中,屈原完全是命令的口吻在役使诸多仙人神兽,如“吾令羲和弭节兮吾令凤鸟飞腾兮吾令帝阍开关兮吾令丰隆乘云兮吾令謇修以为理吾令鸩为媒兮”,足见其位高权重的大神身份。尤其是“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一句,关于帝阍开门与否,学界聚讼不已,无法揣摩诗人撰写此句之意图。如若将此次游仙理解成“脱体经验”,则完全不用为
18、此纠结。即使屈原叩天门而不开,求诸女而不得,皆为脱体经验中的“切身经历”,并没有什么逻辑可遁。类似的描述在晋书陶侃列传 中亦有记载,称陶侃“梦生八翼,飞而上天,见天门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门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因坠地,折其左翼。及寤,左腋犹痛”,以标榜其“机神明鉴似魏武”而非凡胎俗骨。由于这离奇的“脱体经验”被视作来自上天的启示,体验者不能也不敢对其重新进行改编、加工,往往只能客观真实地记录“梦境”的本来面貌。所以,文中“叩天而不开,求女而不得”的内容,究竟有什么样的启示,不但学者们不解,屈原自己恐也很是迷惑,所以在“脱体经验”结束之后,还要请灵氛占卜,以了解此“梦”之吉凶。在屈原的作品中,除
19、了 离骚 远游 之外,抽思 中也有大段描写魂返故都的情景,亦可看做是“脱体经验”:“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未得兮,魂识路之营营。”此时屈原被疏退居汉北,在对故国的朝思暮想中,又出现了魂返郢都的“脱体经验”,而且是一夕之间几返故都。在“乱辞”中,他甚至细致地描写了回郢都途中的见闻:“长濑湍流,泝江潭兮。狂顾南行,聊以娱心兮。转石崴嵬,蹇吾愿兮。超回志度,行隐进兮。低徊夷犹,宿北姑兮。烦冤瞀容,实沛徂兮。”有学者根据 抽思 这段话,推断诗人居汉北时曾潜回郢都,盖因诗中描述确似诗人潜回郢都的旅
20、途情景。但仔细推敲文意,诗中“愁叹苦神,灵遥思兮。路远处幽,又无行媒兮”,可见,按:大戴礼记帝系 记载:“瞽叟生重华,是为帝舜,葬于九疑山,在沅湘之南”。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帛绘 地形图,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地图的主区为今湘江上游第一大支流潇水流域、南岭、九嶷山及附近地区。在山体南面绘有九个柱状符号,旁注“帝舜”二字,学者公认它是“九嶷山舜陵”。参见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古地图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77年版。司马迁在 史记周本纪 里于共和前十一王皆未记在位年数,独独对穆王载“立五十五年崩”,而且还记载其即位时“春秋已五十矣”。诚若如是,周
21、穆王活了105岁,为史载中国历史上最为长寿的帝王。(唐)房玄龄等:晋书 卷六六 陶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9页。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20页。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下册,第528页。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下册,第528页。46离骚 新解论屈原的谪仙情结返回郢都并无可能。尤其是“道思作颂,聊以自救兮”更清楚地说明,诗人只是把灵魂回到故都这一路上(在思想中)的见闻写进诗章,姑且用来救治内心的哀伤。在 远游中,屈原更为清晰地描述了自己元神出窍的瞬间感受:“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神倏忽而不反兮
22、,形枯槁而独留。”灵魂脱体之后便“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再看其在 涉江 中的描写:“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可见在屈原的意识里,确信自己曾是与天地同寿、日月齐光,甚至是与舜帝比肩的大神。同时喟叹世人眼拙,无人识得自己的“法相真身”。须留意,离骚 中屈原对楚王的强谏完全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斥责(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而非苦口婆心的规劝。确实,在礼崩乐坏、人才流动激荡的战国时代,像屈原这样的固执和忠心实属罕见。需要说明的是,有部分学者认为屈原并没有巫鬼信仰,因为其在 天问 中曾对神鬼传说提出
23、了很多的质疑。然而,发问并非一定代表质疑,也经常被做为一种强化语气之艺术表达,尤其在文学作品中更是如此。张正明经过考证,也认为屈原 天问 中的发问其实都是“有所不知而问,不是有所不信而问。”先秦之楚地,巫鬼传统盛行。据 汉书地理志 记载,楚地“信巫术,重淫祀”王逸也称:“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汉书郊祀志 亦载:“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师。”这一时期出土的文物也是巫鬼信仰浓厚。如长沙子弹库一号楚墓出土的 人物御龙帛画;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中的 人物龙凤帛画;随州曾侯乙墓漆棺上引魂上天的羽人图案等,屈原长期浸淫在巫风盛行的楚地,巫鬼文化已经融入其观念。吴郁芳
24、曾考证屈原的职业可能与“巫”有关。屈辞中出现有大量关于珍禽异兽、神仙鬼怪、占筮招魂的内容,其 九歌 十一篇,更是弥漫着浓郁的巫傩文化之氛围。可见屈原有着深厚的巫学功底。屈原不但自视“谪仙”,而且极其渴望重返仙班。这一点屈原在诗中曾有明确的表达。如在惜诵 中,屈原写道:“欲释阶而登天兮,犹有曩之态也。”表达了其对登天成仙之向往。在 远游中则自称“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著而日延。”更加明确地表现出诗人想要“化去”“登仙”的愿望。而在 涉江 离骚 等诸多篇章中,诗人多次描写自己与仙人同游、与先贤对话,均体现出其强烈的“慕仙情结”和坚定的“成仙理想”。综上可知,由于有着显赫
25、的出身、吉祥的生辰、非凡的才华,再加之神奇的“脱体经验”,使本就有着深厚鬼神情结的屈原笃信自己乃是“谪仙”,此番屈尊下界辅助楚王兴王霸之业。不料楚王、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下册,第528页。远游 是否为屈原所作,学界亦存在争议。而否认 远游 是屈原作品者(如赵逵夫认为 远游 为唐勒所作)却只是通过文本分析来推测,并没有其他充分的证据,因此笔者认为 远游 应是屈原作品。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下册,第670页。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下册,第695页。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下册,第467页。张正明:巫、道、骚与艺术,文艺研究,1992年第2期。(汉)班固:汉书 卷二八 地理志 第八下
26、,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6页。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 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818页。(汉)班固:汉书 卷二五 郊祀志 第五下,第1260页。参见吴郁芳:屈原职业考,江汉论坛,1982年第11期;(明)董说原著,缪文远订补:七国考订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下册,第452页。金开诚等校注:屈原集校注 下册,第674页。47济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楚人不但不识、不领情,还对自己加以驱逐迫害,故而极其失落伤感。离骚 绝不单单只是一首自娱自乐抑或自怨自艾的作品。屈原把诗句写得如此美轮美奂,就是希望能吸引世人
27、的关注,继而通过诗中的表达,让世人看到一个忠君爱国、高尚守节、洞若观火、嫉恶如仇、坚持真理、才华横溢、有济世安邦之才并且还能交神通灵、下凡辅政的谪仙(中国自古就盛行神仙下凡辅朝安邦的传说),从而实现打动楚顷襄王,使其回心转意,重新重用自己的目标。三、刘安的心机 对于本文的观点,相信大家现在最大的疑问是:淮南王刘安崇黄老、好神仙、修道术,对脱体经验之类的宗教体验必不陌生,为何在 离骚传 中还要“以经治骚”误导后人?他怎会没有看出 离骚 中的“游仙”是脱体经验?刘安自然应该是看得出来,但却未公开讲出,何也?要之,离骚传 乃是奉汉武帝之命所作。而刘安藏有谋反之心,对汉武帝的态度一向是阳奉阴违。据孙克
28、强考证,刘安作 离骚传,一方面是奉诏,另一方面则是迎合汉武帝既好儒术又爱“骚”的心理。他看到“当今之时,天子在上位,持以道德辅以仁义”,于是就投汉武帝之所好“以经治骚”,故意曲解 离骚。即使在 离骚传 中,刘安对屈原亦有“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的评价,实际上已指出屈原的“游仙”乃是“灵魂出窍”灵魂从躯壳中蜕出,轻举而浮游天外。或有学者会认为将此话如此解释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那么,请看 淮南子精神训 中刘安对于“真人”“至人”的描述:“所谓真人者,性合于道也。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本抱神,以游于天地之樊,芒然仿佯于尘垢之外,而消摇于无事之业。”而若能达到“真人”、“至人”的境界,便可拥有
29、“蝉蜕蛇解,游于太清,轻举独往,忽然入冥”的神通。在 离骚传 中,刘安用几乎同样的话评价屈原,说明其在内心里已经将屈原视为“真人”“至人”。淮南子俶真训中也有“圣人”“真人”神游的描写。显然,刘安相信:“圣人”有神游之能(是故圣人内修道术,而不外饰仁义,不知耳目之宣,而游于精神之和),可以上天入地(若然者,下揆三泉,上寻九天,横廓六合,揲贯万物,此圣人之游也)。而“真人”的神游范围则更大(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骑蜚廉而从敦圄。驰于外方,休乎宇内),甚至能够呼风唤雨、役使仙人、妻妾神女(烛十日而使风雨,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此番表述完全就是屈原之“神游”描述的翻版。此
30、外,淮南子览冥训 更是描绘了成仙者登天朝见天帝之场面:“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亦与屈原描述“神游”如出一辙。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 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257页。孙克强:刘安评屈骚辨兼对 史记 引刘安语的认识,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汉)司马迁:史记 卷八四 屈原贾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2页;淮南王刘安的 离骚传已佚,学界普遍认为司马迁的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主要引用自刘安的 离骚传。在道家观念中,“真人”“至人”相当于神仙
31、。按 庄子大宗师 的解释:“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 上册,第272282页。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 上册,第282页。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 上册,第7273页。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 上册,第250251页。48离骚 新解论屈原的谪仙情结甚至,刘安自己也写过游仙诗 八公操,颇有屈原遗风:煌煌上天,照下土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余,生毛羽兮。超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瑶光,过北斗兮。驰乘
32、风云,使玉女兮。含精吐气,嚼芝草兮。悠悠将将,天相保兮。宋人郭茂倩题解:“一曰 淮南操。古今乐录 曰:淮南王好道,正月上辛,八公来降,王作此歌。谢希逸 琴论 曰:八公操,淮南王作也。”根据 八公操 的描述,刘安也曾因好道,感动上天,八公下降,使其身生羽翼,驰乘风云,游天庭、使玉女、嚼芝草云云,与屈原之游仙描写异曲同工。且言之凿凿,似亲身所历,显然也是在描述其修道过程中产生的宗教体验。在 离骚 中也有百神下降的描写:“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对于后世道教来说,神灵下降,正是对修道成功者的褒扬。东汉 老子中经“第十二神仙”称:“乘云去世,上谒道君。吾之从官,凡三
33、万六千神。”东晋葛洪 神仙传苏仙公 亦载:“俄顷之间,乃见天西北隅,紫云氤氲,有数十白鹤,飞翔其中,翩翩然降于苏氏之门,皆化为少年,仪形端美,如十八九岁人,怡然轻举。”同时在葛洪 抱朴子内篇杂应 中也有众多神仙下降之情景的描述:“来神甚多。或纵目,或乘龙驾虎,冠服彩色,不与世同。”离骚 中的百神下降的幻觉体验,进一步坚定了屈原的“谪仙”情结。孙克强考证认为“超脱凡世,得道成仙”才是刘安对屈原 离骚 评价的底蕴所在。淮南子俶真训中称真人:“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独浮游无方之外”,“以利害以为尘垢,以死生为昼夜”,“夫秉皓白而不黑,行纯粹而不糅,处玄冥而不暗,休于天钧而不为。”或许,这才应是刘
34、安对屈原的真实评价。四、结语在中国历史上,如东方朔、李白、苏轼等才华横溢、清越脱俗之名士,常被冠为“谪仙”之称,意为被贬入凡间的仙人。这种看似夸张的文学表达,实则有着现实的思想背景和宗教基础。古人没有接受过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因此对神仙传说深信不疑,甚至往往以升仙做为毕生的终极追求。综上所述,离骚 中出现的“游仙”“求女”等内容,极有可能是屈原当时真切地产生了“元神出窍,魂游太虚”的幻觉体验。这不但是一种非常逼真的“脱体经验”,而且与当时神仙观念中的神仙特质相吻合,以至于使屈原笃信自己是下凡的谪仙,甚至连死亡也选择了水解仙化的巫术方式。屈原是游仙诗的鼻祖,后世如曹操、李白、白玉蟾等诗人也创作了
35、许多类似的游仙诗细致描述仙境见闻却又与现实并不发生联系和影射。学者往往纠结于此,难以揣测其创作意图。然而,“宗教体验”这个文化背景的引入,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观察角度,或许这些游仙诗只不过是作者在记述“神游太虚”的精神奇幻之旅而已。姑妄揣测,聊备一家之说。责任编辑:金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版,第1228页。(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第四册,第1228页。道藏 第二十二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35页。(晋)葛洪著,周国林译注:神仙传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
36、:中华书局,2018年版,第273页。孙克强:刘安评屈骚辨兼对 史记 引刘安语的认识,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 上册,第5962页。49济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On the Types and Meanings of Calligraphy FuXU JieAs a creative category of artistic Fu,calligraphy Fu is similar to painting Fu,but it has unique writing significance and value.Fu
37、writers attention to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and their presentation of their physical form,the description of all kinds of calligraphy styles and the way of describing brushwork in syntax,and the focus on calligraphy skills and themes have established the types and meanings of this kind of F
38、u.The classicality constructed by calligraphy and Fu,and the common artistry of calligraphy and Fu have made the unique significance of calligraphy Fu,which can be extended to its artistic criticism.Qu Yuan s Belief in Himself as a Banished Immortal Descending to Earth:A Fresh Perspective on Li SaoZ
39、HU LeiLi Sao,composed by Qu Yuan,is renowned for its exquisite composition.However,there are two segments within the poem that appear incongruent with the prevailing themes of indignation and desolation,which pose a challenge in interpretation.The first segment depicts“the entrance guards of heaven
40、refusing to open the gate,”while the second segment relates to the predicament of“finding no suitable maiden to propose to.”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these two sections serve as allegorical descriptions of the poet s transcendental experiences,where his soul ventures beyond the confines of the physic
41、al realm.Consequently,Qu Yuan perceives himself as an exiled immortal,destined to descend to earth with a profound longing to return to heaven upon death.By considering this perspective,the seemingly illogical aspects of these segments become more comprehensible.The Naturalness of Ethics:Zhou Zuoren
42、s Art of Living and Sexual MoralityITO Noriya,translated by WANG QiulinThis paper delves into the central theme of sexual morality within Zhou Zuoren s moral theory,examining the concept of the“art of living”as a means to enhance the fulfillment of sexual desires through various forms of abstinence.
43、Similarly to Zhang Jingsheng,Zhou Zuoren advocated for“sexual liberation.”However,in contrast to Zhang Jingsheng,Zhou Zuoren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both empirical“scientific indifference”and avoidance of“unnecessary sacrifice and struggle.”Naturalization of ethics is a movement for human being
44、s to seek complete civilization without sacrificing their animality.Art of living is an act of creating a natural social culture in a super-animal way while the mortals maintain a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forefront of various fields.A Review of Makizumi Etsuko s Research on The Book of Songs
45、LI MeiIn Japan,research on The Book of Songs prior to modern times primarily relied on textual analysis.However,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ity,new methods and theories such as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began to shape the trajectory of research.Professor Makizumi Etsuko stands out as a repre
46、sentative figure in the field of The Book of Songs research in Japan by integrating pre-modern Confucian classics studies with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research.Makizumi not only upholds the found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extual analysis but also embraces Western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ies.He
47、r study of The Book of Songs evolves from initially challeng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lassics and focusing on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to a re-acknowledg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classics and philology.This balanced approach unites the realms of classics,literature,and cultural anthropolo
48、gy in her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The Book of Songs.Furthermore,the developmental context and chr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kizumi s research align closely with the overall trajectory of The Book of Songs studies in Japan.This underscores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on The Book of Songs in
49、Japan and exemplifies the prevailing trends in the field.An Analysis of the Fresh Meat Business in the Hong Kong Market during the Final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Focusing on the Two High-flux Products of Pork and BeefMAO LikunIn 1898,with the British renting the New Territories,the jurisdiction an
50、d urban population of Hong Kong expanded significantly.However,the supply of meats,particularly pork and beef,could not keep up with the growing demand,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price inflation and widespread public dissatisfaction.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faced the challenge of promoting efficient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