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67 纵 览 区域治理 OVERVIEW“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路径探析 刘亚飞 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摘要:“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质都是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并存在内在关联。当前,我国“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在实践中存在教育价值难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载体应用度不足、缺乏科学的支撑机制等问题。本文立足高校视角,构建当前形势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恰切路径,以期为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四史;高校工作;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3)23-0067-03 作者简介:刘亚飞,生于 1969
2、年,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宗教和思想政治教育。“四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之统称,其是一个整体,内容上相互关联而又有所侧重,高校对学生进行四史教育旨在明理增信崇德力行。2020 年 12 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明确要求,高校要“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为高校加强四史教育指明了方向。“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
3、目标相通,均是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内容上存在诸多关联2。探寻构建将四史教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恰切路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生长极3。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掣肘因素 当前“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特色研究,在理论层面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在实践层面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价值发挥不充分 调查显示,2019 年 3 月 18日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召开后,高校不断扩充思政教师队伍规模,截至 2021 年底,思政教师基本已满足师生比要求。但随着高校思政教师规模的扩张,也暴露出部分教师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价值发挥不充分等问题。部分青年教师由于原研究领域
4、和知识背景与进入高校后负责的教育教学板块之间存有差距,角色转变衔接存在阻滞,自身对“四史”教育内容缺乏理论沉淀,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繁冗枯燥的现象4,未能将“四史”教育之内涵和价值与思政教育过程有机结合,导致“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政治引领、以史育人价值发挥不够充分。(二)资源应用不深入 2022 年 3 月 2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 51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 亿,互 联 网 普 及 率 达75.6%5。高校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在高校学生群体中互联网普及率远超平均水平。如此高
5、的互联网普及率带来的是网络新媒体资源应用的教育优势,部分教师发现这一优势并开展尝试将其运用到将“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但由于缺乏相关传播学理论的支撑、对于网络资源载体应用理解不深入、内在运行机制不了解及缺乏创新思维,导致新媒体资源应用的教育优势在实践中往往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三)支撑机制欠完善 高校各学院、系部、职能部门间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推动“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两种类型的支撑机制。一是高校各部门上下级间的等级协调,包括师资调配、上级管理措施的落实、有关资源的调配等。部分系部缺乏专业知识储备与相关师资资源,而一些专门的系部如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却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和教
6、学经验。如何形成科学又明确的细化分工、上下级联动以谋求最高的效率有待高校内部进一步沟通交流。二是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的互 68 纵 览 区域治理 OVERVIEW 相支撑。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任务的有效途径,更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实践中形成的“四史”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指导作用,但当前,部分高校“四史”教育仅仅表现在课堂教学授课过程中,内容也以理论为主,缺乏科学的支撑机制和完善的实践教育方案,忽视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描入“四史”相关内容或在相关“四史”主题实践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学生从中获益不多6。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将“四史”教育科学地融
7、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方向引导;为高校思政工作充实教学资源;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筑防线的现实需求,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一)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方向引导 思政教育所培养的是毕业生专业知识以外的修养和品格,开展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高校应以“四史”教育中内在的宝贵育人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作为方向引导,正确把握思政教育教学方向,营造风清气正、健康阳光的校园风气,这些外在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高校学生品格修养、学习态度,使其潜心学习、锻炼本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为高校思政工作充
8、实教学资源 历史观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其构建依靠于客观的历史知识的获取、正确的史观等因素形成合力。“四史”教育内容中宝贵的历史精神、历史人物事迹本就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正确把握历史规律,养成科学客观的历史思维、历史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引入大量“四史”内容,是充实高校思政工作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四史”这一珍贵而优秀的教育资源能够正确培塑学生的历史观,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达到的德育智育效果7。(三)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筑防线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不断深入及境内外别有用心势力在网络空间内的操作,历史虚无主
9、义思潮沉渣泛起趋势明显,向传播受众灌输错误的思想。高校学生作为网络传播受众的重要群体,极易被这种不良内容所影响。高校将“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教育,是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打击,有助于学生在思想层面认清各种社会错误思潮的真实面目,筑牢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思想防线8,可以说高校将“四史”教育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为高校甚至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构筑防线。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恰切路径“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依赖于可行、恰切、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加以保障。高校应以多措并举提升师资质量、多维融合整合教学资源以及多元协作形成支撑机制付诸实践,以推进二者良性融合。(一)多措并举提升师
10、资质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9。教师因素是思政教育效果达成的关键因素。“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要求相关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还要有丰富、专业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第一,教师应自觉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程教师座谈会上对教师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项要求,切实提高自身政治站位。第二,培养、引进一批研究领域和知识背景与“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要求相契合、具有丰厚理论沉淀的“四史”
11、专业人才。第三,加强对教师考核、培训,促使其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二)多维融合整合教学资源 高校应站在整体视角,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实现教学资源多维融合。从教学维度来看,应深入分析调研,了解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接受知识的效果、周期,科学应用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应运用多种高校官方网络媒体平台将“四史”教育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日常网络生活中去,使高校思政教育、“四史”教育不仅发生在课堂,更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另一方面运用传统媒介为高校思政教育、“四史”教育打底,令传播受众多方位接受知识。同 69 纵 览 区域治理 OVERVIE
12、W 时在设计方案中可以依照现实,灵活选用多种媒介开展交替式传播之策略。由于传播受众的原知识储备、获取信息的途径习惯、单体喜好、性格等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知识传播过程中使用固定单一的信息媒介使用单一的信息传播路径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从具体实操来说,可以学校为单位通过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官方微博等媒介宣传“四史”;亦可借助腾讯课堂、慕课、“钉钉”软件及其他软件学习、制作“四史”学习教育课程、“四史”经典学习分享、解读视频等方式建立、共享“四史”学习教育网络资源库,提高“四史”教育素材的传播率和利用率。(三)多元协作形成支撑机制 高校“四史”教育融入思政教育,需要多元协作形成支撑机制。一方面
13、高校应把握“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要求,在各学院、系部、部门间形成合力提供运行机制上的支撑。如高校党委将“四史”教育重要性向各部门传达;教务部门科学制定方案加大力度推进“四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务教学创新改革;宣传部门大力展开“四史”宣传活动,营造“四史”学习良好氛围和风气,通过宣传打造主旋律;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应发散思维创新方式方法,开展具有教育意义、实践指导意义的“四史”学习实践活动,将“四史”教育贯穿学生生活,将实践活动变为一堂活泼的思想政治课;科研部门应鼓励、引导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四史”与思政课有机融合相关课题、高质量项目;科信部门在媒介配置、提供新媒体层面“四史”教
14、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技术支持、教育系统开发、网络服务、移动终端配备和维护等方面提供保障;财务部门提供经济保障,确保机制能够顺利运行;人事部门和组织部应重视并科学制定“四史”教育人才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准入、引进方案,提供师资配备保障等等。另一方面高校应推进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的互相支撑,这需要高校之外的其他主体提供支撑,如博物馆、党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红色资源相关单位、公益组织、学生家长、党政机关等单位共同协作形成支撑。上述单位和组织与高校的协作配合,能够丰富高校课堂外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使“四史”教育贯穿于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丰富多样的行走的思政课,提高高校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受“四史
15、”教育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如在相关纪念日,高校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身临其中感受“四史”中相关历史,更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四史”中的内容。党的二十大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动员令。高校作为社会重要一环,负有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伟大事业培育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开展“四史”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是高校为实现使命而奋斗的重要路径,不仅是高校育人属性的内在要求,亦是响应党的动员令的重大政治任务。“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科学路径的探索,应多措并举提升师资质量、多维融合整合教学资源和多元协作,形成支撑机制付诸实践,以期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
16、化的新征程中,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大学生。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的通知R/OL.(2020-12-18)2023-03-29.http:/ 杨延圣,郑斐然.“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与 路 径 优 化 J.学 术 探 索,2021,No.258(05):139-144.3 王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史”教学的整体性及其实践路 径 J.思 想 教 育 研 究,2021,No.319(01):123-127.4 张炜.“四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析J.成才,2023,No.41
17、5(01):51-52.5 中 国 互 联 网 络 信 息 中心.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 统 计 报 告 R/OL.(2023-03-14)2023-03-29.http:/ 黄秋洁.高校“四史”教育的创新及实施策略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3,44(02):137-139.7 王珂,倪元利.“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J.时代报告.2022(12):142-144.8 陈春琳.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及其新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No.256(04):106-110.DOI:10.16580/j.sxlljydk.2020.04.018.9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新 长 征(党 建 版),2021,No.702(03):4-13.